明公  第一百四十四章 緝拿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公 | 凱江   作者:凱江  書名:明公  更新時間:2019-12-01
 
“既然是柳先生要買劍.......”

柳安面色一喜:“打個折?”

老者搖了搖頭:“青紅雙鸞劍是我師母的,不是我的,要是我的私人物品我就給您便宜了,這個實在是不行,不過既然柳先生救了無數的流民,我也要表示表示,這里有兩本劍簿,上面記載著我師母畢生心血,這女娃娃對劍感興趣,那就一并送與她,想必師母她老人家知道我做這么做也會同意的。”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兩本劍簿不要白不要,還不待柳安收下,老者就說道:“不過,收了這劍簿,就算得上是我師母的弟子,不論將來成就高低,這女娃娃的名字畫像我也會載入門譜之中,這兩本劍簿不可外傳,如日后在江湖中遇到同門師兄弟,發現名字相貌對不上號,便會被帶回門中接受懲罰。”

柳安本來還想偷摸瞧一下的,這一聽要被抓回去立馬打消了心思,眼珠子一轉,問道:“不知是什么懲罰?”

“挑斷手腳筋,廢了全身經脈,也就這樣吧。”老者不以為然的說道。

“那如果丫丫以后想要回山門怎么辦?”柳安不禁蹙眉,這有些單方面的霸王條款了。

老者笑了笑:“當這女娃娃功夫登堂入室,在江湖中略有名聲的時候,自然會有人接她回山門,到了那時,她才真正可以稱得上是我門下弟子。”

柳安長了個心眼,這老者的師母怎么著年紀也得六七十歲了吧,記載著畢生心血的劍簿說送人就送人了?

“不知你師母有多少個弟子?”

好家伙,聽到柳安這么問,老者直接開始掐指心算了起來,嘴中嘀咕著十七、二十,最后才嚴肅的說道:“我師母她老人家桃李滿天下,弟子自然是多的很,具體數量我也不知道。”

柳安:“.......”

養魚啊這是,看到根骨好的就送本劍簿給她,要是練出點名聲了再帶回山門認祖歸宗,這宗門聽著怎恁的不靠譜?

但這話也就在心里想想,不好說出來,柳安收下劍簿,對著付全揚了揚頭:“銀子就從富通胭脂鋪的賬簿上出,老夫會給大老爺寫封書信說明情況,自然不會怪罪于你。”

反正這銀子遲早都要運回杭州府的,還不如直接在這里給自己用了算了,也省的麻煩,自己在杭州府還有個百萬兩,這六萬兩銀子也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柳安都開口了,付全自然滿口應下,京師的富通胭脂鋪,宮中都經常來采買,每天也得賣出個幾千兩銀子,從庫里拿出六萬兩自然不在話下。

柳安還想給老者寫個欠條,老者卻說不用,道如果連柳安這種人物都不給銀子,那天下就沒人可信了,再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柳安在朝為官,身為欽天監監正,又不是個缺錢的主兒,根本不可能不給銀子。

丫丫抱著劍,開心的不得了,也不讓旁人沾手,將青鸞劍往背上一系,紅鸞劍別在腰上,打扮就如同行走江湖的女俠,蹦蹦跳跳的就出了鋪子。

站在大街上,柳安張望了一番,根本找不到二少爺和大小姐等人的影子,不知道他們跑到哪里去了,反正有楊來洪熊李守一幾人跟著也出不了問題,還是先去買家具才是正道。

走著走著,柳安就發現不對勁了,經過剛才那老者一說,他才看到周圍的茶館戲樓掛出來的板子上寫著曲目,光是自己的名字就占了一大半,出于好奇,柳安決定去歇歇腳,順便看看他們是怎么說自己的。

進了家茶館,立刻便有一小廝迎了上來,身穿麻衫,肩上搭著抹布,手里提著長嘴兒銅壺,帶著個小圓帽,笑的十分燦爛:“客官,您幾位啊?”

“五位。”

“您是要雅間還是大堂?”

大堂之中已經坐滿了人,臺子上的說書人正唾沫橫飛,不時臺下一片叫好,說到精彩處便是十幾個銅板扔上去,立刻便有小廝將其收起。

“來個雅間。”

“得嘞,您隨我來。”

小廝在前方帶著柳安徑直上了二樓,找了間寂靜的偏廂坐下,小廝彎著腰笑道:“咱這兒有茉莉花兒,玉葉長春,西湖龍井,碧澗,普洱......您想喝點兒什么茶?”

管聽沒聽過的,選耳熟的就對了,柳安說道:“來兩壺西湖龍井,再上些干果。”

“得嘞,您稍等。”

沒一會兒,便有人將茶水和干果奉了上來,柳安抿了一下,果真清冽爽口,比起自己那小茶壺里泡的茶葉還要好上幾分,說起自己的小茶壺,柳安就不禁可惜,入京的時候就帶了一把在身上,當初胡嗣江來襲,自己匆忙之中不小心將其給打碎了,一直沒來的急補上,過會兒一定要去買上幾把。

樓下說書人的聲音傳來:“話說那杭州府柳安,數月前還聲名不顯,誰也不知道他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今年陜西大旱,赤地千里,滿目蒼涼是荒無人煙啊,老百姓們活不下去了,苦等朝廷的賑災糧等不到,只好自謀活路,拖家帶口的就向周圍的州府出發,只求一口活命飯,誰料到了那些州府,兵士們直接將長途跋涉而來的老百姓攔住,老百姓們問為什么不讓他們進城,您猜兵士說什么,他們說城里沒有給你們這么多人落腳的地方,無論如何也不讓他們進城,實在沒了辦法,只好在城外搭了棚子暫時住下來,想著這么大的城池,怎么著也得有口飯吃不是?”

底下的看客聚精會神的聽著,說書人見狀押了口茶潤潤嗓子,繼續說道:

“一天過去,三天過去了,城外的草根樹皮都要被吃光了,還是不見城中放糧賑災,實在沒辦法了,老百姓不能活活餓死啊,只能強行沖城,兵士們漸漸攔不住了,這才有個同知站出來說了句實話,您猜什么情況?遲遲不妨糧就是因為城中應急的糧倉早就虧空了數年,往年太平年景根本感覺不到什么,這一遇了災可就捂不住咯,那知府也想賑災啊,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糧食,拿什么賑?”

“您可知道那糧倉里的糧食都運到了哪里?實話跟您講,那糧食啊,全都運......”

話剛說到一半,就見門外沖進來了幾名身著飛魚服的漢子,趾高氣揚的掃視了一圈,指著臺上的說書人喝道:“妖言惑眾,一派胡言,給老子拿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