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  第九百四十章 班師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公 | 凱江   作者:凱江  書名:明公  更新時間:2020-10-20
 
天啟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留下三萬兵馬繼續駐扎山海關后,大軍正式班師。

遼京以南的土地盡數收回,袁崇煥孫承宗二人接受了防衛事宜。

他們打算將關寧防線進一步擴張,使得遼京、關寧二線合一,達到遙相呼應的地步。

這些事情不需要柳安和熊廷弼去操心,自有他們負責。

大軍出征兩月,就攻破了后金首都,這個消息可謂一針強心劑,為低迷的大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百姓們也終于明白過來,朝廷依舊是朝廷,大明依舊是萬國來朝的大明。

這次大軍班師,除了熊廷弼個人意愿之外,還有著后續糧草的問題。

旱災依舊發生了,這一次來的更加猛烈,在陜西瘋狂蔓延,甚至向著湖廣河南等地擴張開來。

在土豆紅薯還未普及的時刻,旱災讓糧食產量急劇下降,雖然百姓們早有應對,沒有大亂,但也要節衣縮食的過日子了。

四十萬大軍每日耗費的糧食是個天文數字,幾十萬石軍糧只夠大軍吃小半個月的,朝廷雖然有銀子,但旱災發生的時候,市面上可供銷售的糧食卻沒那么多了。

畢竟還未到糧食產熟的季節。

這也是迫使大軍班師的原因之一。

朝廷已經加緊向江南、福州等地加購糧食,動用水師沿海運至天津衛,可前線的糧草已經有了不足的征兆,所以朝廷不得不同意暫且班師。

不過這一仗,熊廷弼攻破遼京,斬獲頗多。

除去繳獲的金銀玉器珠寶古玩字畫外,明軍得牛羊二十萬頭,戰馬八萬匹。

牛羊隨著大軍入關,戰馬則直接裝備。

在北伐一戰中,明軍損失四萬將士,火藥十萬斤,弓箭兵器無數。

不過相比起戰果來說,這些損失倒是九牛一毛了。

勝利的消息率先一步傳回了京師,當插著令旗,背負行囊的驛卒八百里加急,一騎絕塵的從北城門沖進城內的時候,百姓們紛紛停下手里的事情,看向驛卒。

“前線八百里加急!”

“我軍大勝!已攻破遼京!!!”

“我軍大勝!已攻破遼京!!!”

百姓們的歡呼聲響徹九霄,就連坐在宮里的朱由校都聽到了。

“魏伴伴,外面何事喧嘩吵鬧?”

廷議上,朱由校正聽著各部尚書匯報旱災情況,愁眉不展時,歡呼聲傳來,朱由校奇怪的看向宮外,隨口詢問魏忠賢。

魏忠賢當然也不知道情況,他召來內監細下詢問,吩咐了幾句后,宮外就沖進了報喜的驛卒。

“北伐三軍大元帥熊廷弼傳八百里加急文書!”

朱由校眉梢一挑,抬手說道:

“哦?呈上來。”

“魏伴伴,念。”

文書呈上,魏忠賢打開,先細細看了一遍,眼睛猛地瞪圓,然后才高聲朗讀道:

“臣,熊廷弼謹奏....”

“自揮師伐金兩月來,將士齊心,微臣于五月二十五日夜....”

“攻破遼京!”

“后金一眾圖吉盡皆授首,大貝勒代善戰死!”

“二貝勒阿敏...戰死!”

“三貝勒莽古爾泰...戰死!”

“四貝勒皇太極...失蹤!”

“富察氏袞代...死于亂軍之中!”

“此戰共計殲敵十五萬余,后金八旗灰飛煙滅!”

“繳獲牛羊二十萬、戰馬八萬匹、兵器珠寶無數....”

“至此,戴罪之臣熊廷弼,已光復遼東!”

聽著魏忠賢口中吐出的人名,朱由校不禁抓緊了扶手,臉上的震驚喜色難以掩飾。

不光是他,朝中眾臣也都驚得張大了嘴。

他們不是震驚于熊廷弼能光復遼東,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朝廷舉四十萬大軍北伐,打不贏才有問題。

可所有人都沒想到,熊廷弼用兵神速,只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就攻破了遼京。

這簡直不可思議!

兩個月能拿下遼京,除去路上的時間,結果只可能是一個。

那就是熊廷弼沒有選擇步步為營,攻城拔寨,而是選擇直接進軍遼京!

這是多么大膽的決定!

不過,明軍勝利了!

“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喜!”

誦讀完文書之后,魏忠賢第一個跪下。

隨后,群臣紛紛拜倒:

“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朱由校激動的起身,拿過文書來回看了幾遍,眼眶都紅了起來:

“好!好!好!”

“祖上未畢之業,朕做到了!”

“傳英國公,焚香祭祖,昭告天下!”

“陛下,英國公他...還沒回來呢....”

魏忠賢忽然說道:

“沒回來?”

朱由校一愣:

“他去哪兒了?”

“不是您讓他帶著信王去了鳳陽,守陵一年嗎?”

“這時候,恐怕他正忙著教導信王殿下禮儀呢。”

魏忠賢低著頭,看不見表情。

朱由校這才想了起來,信王離京已經有半年多了。

“罷了,召他們回來吧!”

“這焚香祭祖,信王也得到場!”

魏忠賢心中一喜,趕緊點頭:“臣,遵旨...”

“對了,先生呢?”

朱由校找了一圈,沒有看到柳安的身影:

“他還沒回京嗎?”

“柳太師跟隨熊將軍一起,正在返京的路上呢....”

魏忠賢笑了笑說。

“何日能到?”

朱由校迫不及待的問。

“約莫...”

魏忠賢心中盤算一番:

“三日后可抵京師。”

朱由校立馬下旨:

“傳旨!”

“紅毯鋪路,朕...要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眾臣面面相覷,然后莞爾一笑:

“遵旨。”

功臣打了勝仗,皇帝親自出城相迎算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不用朱由校說,眾臣也有這個意思。

畢竟...

在這一朝,熊廷弼和柳安坐到了大明開朝以來開疆擴土的大事。

如果出城相迎,假以時日,定能被廣為流傳,變為佳話。

出城相迎,是一個皇帝重視臣子,體恤臣子的象征,也是臣子的無上殊榮。

宮中匆忙準備了三日,到了第三天,朱由校一大早就起了床,銘正衣冠,帶著在宮外等候的文武百官,徐徐出了京師。

調集的紅毯鋪了整整十里,為了這次迎接,朱由校內帑出銀,買下了京城內所有的紅毯。

百官,在官道上搭了個小亭子,頂著烈陽恭候班師的大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