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  第九百四十六章 商論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公 | 凱江   作者:凱江  書名:明公  更新時間:2020-10-24
 
“哪一院都去,可也哪一院都不去。”

徐鴻儒打了個啞迷,微笑:

“在下只是想看一下,柳太師創建的寒門學府,與國子監有何不同之處。”

柳安點頭:“閣下盡管自便,寒門學府的大門對任何人都敞開。”

徐鴻儒端起茶杯小嘬一口,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在下聽說,陛下意欲起兵征討蒙古?”

柳安詫異的瞥了他一眼,沒想到他消息如此靈通。

要知道剛才在席宴上,朱由校才決定的出兵。

這才多久的功夫?

徐鴻儒就已經知道了。

“閣下從何處得知的這個消息?”

“柳先生不必猜疑。”

徐鴻儒含笑搖頭:

“現在京師都在謠傳此事。”

“畢竟如今朝廷剛逢大勝,氣勢鼎足,就算是乘勝追擊,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

柳安眼睛微瞇:“但是什么?徐先生單說無妨。”

徐鴻儒沾了點茶水,在紅木桌上輕輕寫下一個“穩”字,然后收手入袖,含笑不語。

瞬間,柳安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斟酌熟慮半晌后,柳安才開口道:

“徐先生是以為,此戰打不得?”

“非打不得,而是萬萬不能打!”

徐鴻儒抬頭望向門外,洪峰在門外看守,保證房中的談話沒人可以竊聽。

確定這一點之后,徐鴻儒才繼續說道:

“朝廷現在剛得大勝,可謂眾望所歸,氣象不凡。”

“就連蒙古林丹汗那廝,都要畏懼明軍鋒芒,退避三舍。”

“可卻有一點,柳先生不可不疑慮。”

“愿聞其詳。”柳安說。

徐鴻儒看向徐雅茹,笑道:“這個問題,在下還是跟小女商討過的。”

“小女的意見,跟在下一樣,不妨,就讓小女來代言吧。”

柳安看向徐雅茹。

徐雅茹目光灼灼的看著柳安,紅唇輕啟:

“雖然現在朝廷要銀有銀,要糧有糧,兵馬齊備,可以雄圖天下,但有一事不得不防。”

“此事便是關乎民。”

柳安頷首點頭,投去贊許的目光,徐雅茹得到鼓勵后,笑了笑:

“家國天下,家尚在國之前。”

“如小家不安穩,又談何大國?”

“現如今天下多災多難,朝廷起兵伐金,鼓舞士氣,振奮民心,乃壯舉也。”

“可在得勝之后,理應休養生息,與民為樂,鞏固根基,只需五年...不,三年時間!”

“大明將國庫充盈,糧倉滿溢,兵精糧足,屆時,可以中原為根基,著水師出海,戰洋人,開辟航路,爭鋒天下!”

“可如今若是連番大戰,勢必會勞民傷財,動搖國之根本。”

“此乃不智、不明、不善之舉!”

柳安聞言開懷大笑:

“說得好!”

“真沒想到,雅茹姑娘竟有如此眼光,老夫真是低估你了。”

“柳先生是同意小女的說法嗎?”

徐鴻儒問道。

“當然。”

柳安看向徐雅茹,笑著說:

“雅茹姑娘這番話,說的極是,老夫也以為,現如今當務之急是墾辟荒野,居民定豐,乃國之大事。”

“如果不顧百姓,強行出兵,恐生弊端。”

徐雅茹說的沒錯,在土豆紅薯沒有普及的時候,大明的糧食產量始終提不上去。

好年景暫且不說,遇上災年了,可能連飯都吃不上。

而現在小冰河時期愈演愈烈,絲毫沒有停息的征兆,柳安也很清楚,小冰河時期還將持續幾十年。

不過只要有了紅薯土豆這般高產量的作物,倒也能安穩渡過。

怕就怕朝廷這時候挑起戰端,靡費巨資不說,糧食的供應也成問題。

市面上的糧食就這么多,朝廷有錢,買走了糧食,就勢必會導致糧食提價,普通百姓買不起糧食。

就算官府調控價格,不讓奸商趁機提價,市面上的糧食也是不夠吃的。

這就會導致惡性循環,地里沒糧食,百姓也吃不上糧食。

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偃旗息鼓,不動兵戈,開始屯田開墾,擴大農田基數。

這樣過個一兩年,等土豆紅薯徹底普及,百姓們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就可以思考進軍的事情了。

不是柳安說喪氣話,他是真不看好朝廷的決斷。

他也有心勸誡,魏忠賢也是一樣。

但朱由校現在被大勝蒙蔽了雙眼,根本聽不進勸告,甚至一心以為李春燁等人的話是對的。

柳安在勸說幾次無果后,也只能打消了念頭。

實際上,雖然連番進軍會勞民傷財,但只要速戰速決,也不會產生什么太大的問題。

只要能像攻伐后金一般,兩個月內拿下林丹汗的話。

“既然柳先生知道這些,為何不阻攔呢?”

徐鴻儒疑惑不解地看著柳安,不明白柳安為什么會在這種事情上犯錯誤。

連他都能看到的后果,柳安難道看不見嗎?

柳安苦笑了下,說道:“老夫當然勸過陛下,可陛下現在聽不進老夫的建議,一心想要平定北方。”

“滿朝文武,同意出兵的不在少數,他們都想名垂青史,又怎么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呢?”

“罷了,其實只要不發生意外,朝廷也能承擔的起后果。”

聞言,徐鴻儒不再說什么了。

既然朝廷已經做出了決定,就連柳安都說不得什么,他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這便是徐鴻儒瞧不起朝中那些儒臣的原因。

酸腐無能,要論爭權內斗,他們個頂個的高手,不說所向無敵,也是難尋敵手。

但真要論到家國大事上了,他們就蔫了菜了。

說白了,大明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因為這些文人。

可治國偏就少不了他們,這就讓人頭疼了。

柳安將徐鴻儒安排妥當之后,就走出了房間,回到自己的臥室,一天的疲憊讓他困乏難耐,在楊明曦的服侍下,很快便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朝廷的圣旨便下發了出來。

依舊是熊廷弼領兵,朱燮元楊俞茂秦良玉三人為副將,開始點將點兵。

從遼東帶回來的四十萬大軍中,愿意繼續進攻蒙古的只有小部分,不到十萬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