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明朝  第三百四十五章 進行互市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重振大明朝 | 萬里高歌   作者:萬里高歌  書名:重振大明朝  更新時間:2021-04-03
 
鐵器,在封建社會代表著什么,相信絕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即使到了明末之時,火器已經發展得算是比較成熟了。但實際上在絕大部分戰斗中,占據著絕對主力的,仍然是身披鎧甲、手持冷兵器的各個兵種。

不要以為只有北方的游牧民族才缺少鐵器。其實若是縱觀整個世界,或者說是整個亞歐大陸上,真正能夠做出上好的兵器的,只有大明跟歐洲幾個國家。而且歐洲那些國家的冶鐵技術也是近一兩百年才有突破,逐漸接近大明的水平的。

至于其他的那些國家,根本就沒有這種技術。即便是他們國內擁有大量的鐵礦,但也只能是望寶山而不可得,除了看著之外,也沒有太多將鐵礦石變成鐵器的方法。甚至很多都是整日生活在礦石旁邊,卻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邊有這么一個寶藏。

所以說,賀逢圣拿出鐵器這么個大殺器,別說對占城這么一個小國了,即便是類似安南朝鮮這樣情況相對要好上許多的國家,必然也會心癢難耐的。大明的鐵器,尤其是各種兵器,即使那些兵器是大明用剩下、打發下來的,那也要比他們手中用的大部分都要好。只要放出來,那必然是爭搶的對象。

其實聽到這里的時候,婆阿就已經在心動了:占城現在雖不像以前那樣,擁有廣大的土地,人口也多,種植的稻米更是有不少都爛在地里。但其實就算是現在,糧食依然多得吃不完,每年霉爛在各個府庫中的稻米也是不可計數。若是能夠拿出這些稻米去換取大明的茶葉絲綢瓷器,甚至是鐵器,那可真的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若是跟這些相比,拿出十萬石糧食進貢給大明,那還真的算不上什么了,何況人家的兵馬還在保衛著自己國家的安全。不過話雖然是這么說,事情按道理也應該這樣做。但要是能再壓下一些價格,那不是更好嗎?又有誰會真的嫌自己口袋里錢太多的?

于是婆阿仍舊裝出一副有些為難的樣子:“上使,若是能夠與大明進行互市,這亦是吾國之夙愿,吾國百姓也必然會感念天朝之恩德。可每年要拿出十萬石稻米,這確實不是一筆小數目。占城國小民寡,實在是有些負擔不起,還請上國能夠酌情給予減少,也好使占城百姓更加感激天朝。”

賀逢圣聽到婆阿這么說,原本確實是打算按照愿計劃減少一些的。畢竟自己要是不稍稍退讓一些,婆阿再不松口,那這談判豈不是就要僵住了?可正要開口之際,他忽然間又想起來皇上可每年還許諾了給占城上等的玻璃五百塊作為回贈呢!

于是賀逢圣剛剛張開的口立刻又合上,微微一頓,便決定還是先把這個條件提出來,看看婆阿有什么反應再說。萬一婆阿聽完這個條件,比自己先讓步了也說不定。

“國主,我皇曾言: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大明對各個藩國一向也都是‘厚往薄來’,這點想必國主也一定有所耳聞。占城此次若是以十萬石稻米為貢,我大明便會用上等的琉璃五百塊賜予占城,以作回禮。”朱友建雖然已經在京師普及了玻璃的叫法,可架不住大多數人仍然叫琉璃,而賀逢圣自然也不能免俗,在這里說的也是琉璃。

五百塊上等的琉璃!這是一個什么概念!琉璃的價值婆阿是清楚的,他也不是沒有見過。但五百塊琉璃放在一起,那會是個什么樣的,還真沒有人去想過。尋常的時候若是能得到一兩件琉璃制品,那都是可以賞玩、吹噓好長一段時間了。

而現在呢?竟然有五百塊琉璃就這么放在了面前。這個數量不僅是婆阿難以想象的,就連下邊在場的那一眾占城的大臣們,這會兒也都是眼冒金光,直恨不得把琉璃現在就擺到他們面前。有的人甚至都已經開始在悄悄地計算這五百塊琉璃的價值,以及自己到時候能分到多少了。

看到下邊很多的大臣們都已經有些意動,婆阿心中也已經進行了一番計較的計較:原本在天啟五年派遣使臣去大明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可以拿出五六萬石稻米為貢品的打算了。而現在大明反過來問自己要十萬石,看上去是很多。但若是先減去自己當時的心里價位,再算一算那五百塊琉璃的價值,其實也差不多是能值這多出來的幾萬稻米的價格了。更何況現在大明還答應了要和自己互市,這其中潛在的利益和好處,那又怎么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要是這么一算下來,自己是根本不吃虧的。畢竟這是拿自己國內吃不完,多余的,甚至可以說是爛在倉庫或者地里的那些稻米。換回來的卻是自己國內急需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等,還有鐵器和琉璃。這種好事,真的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啊!

“既然上國有如此誠意,小王若是還推脫,那就是真的辜負了上國的一番好意,也讓上使此番的辛苦奔波白費了。大明與占城兩國世代交好,也愿以后能長期互市,以利兩國百姓。我占城每年愿以十萬石稻米為貢,進獻天朝,以充軍資之用!”

婆阿也是一個聰明人。總體上來說,在這一系列的談判中,占城已經占了不少的便宜了。甚至都可以說,即使大明什么都不付出,就把那一萬兵馬往高平一駐扎,占城最后還是會乖乖的獻上稻米。畢竟這可是關系到占城國生死存亡的大事,婆阿好不容易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又怎么可能輕易放掉?

估計也是擔心夜長夢多,自己想要的已經基本都得到了,而且還額外得到了這許多的好處。婆阿害怕要是自己再不吐口,萬一再生出什么變化來,那反倒就會弄巧成拙了。因此在賀逢圣再次說話前,婆阿就急忙答應了下來。

賀逢圣見到婆阿滿口答應下來,根本不再討價還價,心中也是十分高興,自己這次不但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而且還是超額的完成了。原本皇上是只打算要占城出八萬石稻米的歲貢,卻沒想到現在自己竟然談到了十萬石,人家一點都沒帶還價的。

而且這可不僅僅是從表面上看到的多出來兩萬石糧食這么簡單。賀逢圣跟婆阿說皇上派貴州總兵張彥芳帶了上萬的精銳進駐了高平,但其實是只派了八千人。若是再刨掉歷來吃空餉的傳統帶來的缺額,這八千人實際上能有六千多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可即便是只有六千人,這一年下來人吃馬嚼的,最少也要三四萬石的糧食。若是再加上所需要的軍餉和物資什么的,這個支出全部折合成銀子,還真就差不多像賀逢圣跟婆阿說的那樣。即便是要不了二三十萬的銀子,但最少也需要十萬兩以上。這少嗎?真的不少。所以想一想大明現在花費著全部稅收的一半以上在養著幾十萬的兵馬,那可真的是一點也不容易。

不過現在就好了,占城每年愿意上貢十萬石稻米,完全可以把這其中的一部分拿出來供給張彥芳部,一來省去了從國內轉運之苦,二來也能減少路上不小的損耗,三則國內也能省下來這幾萬石的糧食,再用到別的需要的地方去。

至于歲貢剩下來的那幾萬稻米,則可以跟著這之后互市換來的糧食一起裝船,運往京師或者其他需要的地方。這樣一算下來,簡直就是一箭四雕啊!這一進一出,能節省不少的糧食呢!也極大地減輕了國內的負擔。

于是,大明與占城歲貢和互市的問題就在賀逢圣最后拋出來五百塊玻璃之后,被占城國王婆阿給一口答應下來。而且似乎是真的怕大明再變卦一樣,婆阿當天就命人立刻發布下詔書,告訴占城全國的百姓:從即日起就可以拿稻米來和大明停靠在碼頭的船隊進行互市,以換取所需要的茶葉絲綢和瓷器等物品。至于原本談好的鐵器,那自然是只有占城的官方才可以在與大明進行互市時換取的,你們作為普通百姓,沒事要鐵器做什么?想要造反嗎?

占城這些年來雖說被安南緊逼打壓得厲害,國土和人口都大幅度縮水。但由于最近十多年安南內部鄭阮二主的不斷對抗,為了抵擋實力強于自己的鄭主,阮主也是在極力想把占城拉入自己的陣營之中,以抵擋愈發咄咄逼人的鄭主。所以即便占城經常會在私底下做一些小動作,阮主依然還是拉攏多于打壓的。

因此最近的幾年以來,占城的情況相對來說反而比之前還要好上許多,算是比較平和的。國內的百姓們能夠安心從事生產,再加上占城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故而倉廩充實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過由于占城跟大明之間并沒有陸路相通,再加上北方安南的嚴密封鎖,所以占城國內的茶葉、瓷器、絲綢以及鐵制品是極度匱乏的,對于這些東西的需求量也是極大的。之前僅僅靠著從安南的小路偷運走私進來的那一點,或者是再加上偶爾有艘船只帶來的一些,根本就無法滿足整個占城的內部需求,甚至就連王室的需要都無法滿足。

最先得到這個消息的自然是王都賓童龍以及附近的百姓們,特別是那些原本就居住在海邊的民眾。他們還沒看完婆阿頒下的詔書,就發現天朝的的船隊已經在那位天使的命令下,在碼頭邊開設了進行互市的集市,他們這時候又哪里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很多人立刻就返回家中,帶著自家多余的稻米來換取所需要的各種用品。甚至還有不少的大戶人家更是用馬車拉著成車成車的糧食,前來進行互市,再把換到的東西再用車給運回去。

不過這些終究還只是小頭,絕大部分百姓手中就算有存糧,那也不會太多。況且如今的占城國面積不大,從王都到最遠的地方,騎快馬也不過兩天就能到,所以沒用幾天,許多其他地方的占城百姓,也都紛紛肩扛車拉,帶著大批的糧食來到了互市的地點,換取貨物。

但實際上他們拿走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能夠吃進更多的還是那些大型的商戶,他們不僅手中掌握著大量的糧食,而且也已經從這之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商機。他們發覺這次互市對自身來說是十分有利可圖的,所以這些人是恨不得能夠立刻將自己手里所有的糧食都給換出去,再大規模地吃進這些物資,準備先暫時囤積起來,等之后再高價銷售到那些急需的地區。

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之內,原本就比較熱鬧的碼頭,現在更是人來人往,火爆非凡。若非占城官府為此還專門調來了一隊維持秩序的士兵,再加上賀逢圣這邊也讓手下的所有士兵都隨時注意管控,那這里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少的事情來呢!

賀逢圣此次帶來的這些互市的各類物品,不光是占城的普通民眾需要,那些達官貴人自然是更加地需要。所以別看那些百姓和地主富商們換走了不少,但其實最大的買家還是占城王室和那些各級的官吏們。別人不說,僅僅是占城的王室就換了十萬石大米出來,若是再加上各級官員以及占城官方的兌換,為了這次互市帶來的上百船貨物,足足就有一半都進入了他們的口袋里。

大明水師的士卒以及那些商船上的水手們這會兒全都變成了苦力,將船上的各種貨物一件一件的搬下來,另一邊再把換來的一袋袋大米重新搬上船裝好。各級將領以及隨船而來的官員們這時候則都成了商販,與那些來進行互市的人不斷的討價還價,最后再成交。船上的貨物在飛速的減少著,而糧食摞的是越來越高,船只的吃水線則是明顯的在加深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