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
在業界都圍繞著星箭國際開源事件而討論的火熱的時候,此刻的羅晟正在和航天科工、航天科技與科技部的領導展開了視訊會議。
商議的內容赫然便是星箭國際可回收火箭的技術開源問題。
“羅晟同志,今天我們倒不是過來質問你開放火箭技術的問題,這畢竟是市場行為,但我們還是想知道星箭國際對今后更高端的技術是否仍然會開放?還有戰略問題能方便說一下嗎?”視訊屏幕里的科技部領導如是說道。
這件事情讓很多人都倍感意外,目前在國內而言,星箭國際掌握的就是全國最先進的火箭可回收技術,這事情科技部也是高度重視。
羅晟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了片刻,戰略問題倒是可以說一點,但不能全部都說出來,現在還不是時候。
片刻過后,羅晟笑道:“關于技術開源的問題,怎么開源要取決于競爭對手,對手有的我有就開源,而我有的技術對手還沒有當然就不開源。”
航天科工的總經理笑道:“羅總,不得不說你這招真的有點損,我要是埃隆·馬斯克多半已經被你氣的半夜都睡不著覺。”
羅晟也不由得笑了笑,旋即繼續說道:“至于戰略問題,縱觀我國開放的這幾十年成長過程來看,我們考的是制度優勢協作形成的規模效應,以及人才產業的集聚效應變成了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尸體經濟體,成為了人類三百年工業革命以來頭一個可以挑戰西方發達國家工業霸權的東方發展中的國家。”
“我們的工業化不是一個資本積累的過程,而是一個新舊產業新陳代謝的過程,我們的學習速度超過西方的創新速度,所以可以‘后來居上’。前面三十年我們的學習速度超過了西方創新的速度,往后三十年我們要做到創新速度超越西方的學習速度。”
“我國的航天事業還需要更多的人才,星箭國際也急缺人才,包括其它產業也一樣,想要做到今后我們的創新速度超越西方的學習速度,人才是基礎,開源的目的實際上就是進一步加大人才產業的壯大,老一代人完成了歷史使命,我們這一代也開始要挑起擔子前行,把對手拋棄在歷史的垃圾堆里。”
這話說的頓時讓眾人還不了口,因為從根本大義上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無法反對。
也確確實實如此,于國家有利,于星箭國際同樣有利,于公于私這都不沖突,而是相輔相成的。
羅晟微笑的補充道:“開源之后不但我國的人才會學習研究,外國的人才也會學習研究,這是肯定的,如果外國的人才因此進步了20分,我們的人才因此進步了100分,對沖掉20分,我們實際上仍然大幅度領先80分,之所以說我們的創新速度將超越西方的學習速度,是因為我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工程師群體。”
科技部的領導不由得默默點頭贊同,整個世界和人類文明的整體當然是在進步的,大家都在進步,但進步的程度卻有差異,有人進步的快,有人進步的慢。
只要國內的人才進步的速度、數量都要高于國外,那當然就是創新速度必定超越外國人的學習速度了。
視訊會議很快就結束了,也就過來問問情況,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星箭國際開源數據,對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團等國家隊來說也是好事,可以直接拿來參考研究。
科技部也從這次不是太長的視訊會議中,看出了羅晟對于星箭國際的自信,敢這么做顯然是自信于未來將掌握更先進的技術,否則開源就是成全他人,要知道這么做出了給對手添堵,同樣也會作用到自己身上,給自己添堵,只有自身的技術再領先一個層次才能避免這種尷尬的局面發生。
翌日,另一則消息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谷歌突然也跳出來橫插一腳,在開源數據上也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拉里·佩奇直接在自己的MicroBlog社交賬號上發布動態表示:谷歌正在考慮將旗下收購的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的“機器狗”項目以及谷歌X實驗室的無人駕駛技術面向全世界開源共享其代碼。
又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巨頭宣布要走開源共享的路線,一時之間,“開源”這兩個字成為了科技界時下的熱門詞條。
網上在撕逼到底是開源技術好還是封閉技術好,至今都是各執一詞,口水戰打的不亦樂乎。
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發現科技巨頭們已經開始做出選擇了,給人一種突然之間,開源之風就在全世界風靡盛行了起來。
事實上,所謂開源換個接地氣的說法就是拉幫結派立山頭,選擇誰的技術體系就意味著要接受該技術體系的標準,而誰是這個標準的掌控者,誰就擁有了國際定價權。
打敗對手的最佳手段不是消滅對手,而是讓對手變成自己人,最好是心甘情愿的變成自己的工具人。
身在局外但知道自己終有一天無法置身事外的拉里·佩奇看明白了這一點,領悟到了敵人少少的、朋友多多的好處,自己當行業盟主,給小弟們一口飯吃,把他們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一榮俱榮,從根本上絕了他們想“以下克上”做一些非分之想的念頭。
看明白這一點的不僅僅是拉里·佩奇這一位科技大佬,身在其中的埃隆·馬斯克同樣看清楚了。
緊接著不久,剛剛進入4月份,SpaceX公司也發布了一則重要的公告,在Github上開源了SpaceX火箭相關的數據——SpaceXAPI。
顯然,這一舉動讓人看出了SpaceX公司是糾結的,埃隆·馬斯克是進退維谷的無奈之舉。
開源力度完全不及星箭國際,因為如果想要達到星箭國際的力度,那SpaceX就沒有技術優勢了,但羅晟的星箭國際雖然抵消了這部分競爭力,可他還有無與倫比的“鈔能力”。
雙方的優劣勢對比,埃隆·馬斯克當然清楚這一點。
羅晟能夠承受得住星箭國際五六年一分錢不掙還能每年一百多億甚至兩百億美元持續燒下去,可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卻不能這么做,他沒有“鈔能力”這個東西
一旦開源力度跟進,可能就接不到訂單,沒有訂單就沒有收入來源,又沒有其它渠道為SpaceX公司的財務支出兜底,最后的結果可能就運營不下去,從而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
而如果跟不上力度,就會讓接下來即將冒出來的新興私營航天公司采用星箭國際的技術標準。
羅晟這波操作給SpaceX公司制造的困局幾乎是一個死局,把路給堵死了,如果跟進則死得快,如果不跟進也就死的慢,可不論是快死還是慢死,結果都是死,沒區別。
真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對手無路可走。
這不僅僅是SpaceX現在面臨的尷尬處境,也包括藍色起源、內華達山脈和軌道科學等北美的私營航天公司。
羅晟靠著他的“鈔能力”讓星箭國際在學習速度上超過了同行競爭者的創新速度,五六年的時間學習追趕就已經追平了對手用了十幾年才創造出來的成果,若是在“鈔能力”不斷加大力度的情況下趕超對手只是具體時間是多少的問題了。
到那個時候,局勢就要反過來了,就該輪到對手開始學習趕超星箭國際了,但由于沒有羅晟的“鈔能力”,埃隆·馬斯克是不可能給SpaceX公司每年200億美元的研發投入。
結果必然是學習速度趕不上星箭國際的創新速度,長此以往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最終出局的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