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國  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云(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1625冰封帝國 | 龍吟森森   作者:龍吟森森  書名:1625冰封帝國  更新時間:2020-01-21
 
尼堪讓松尾智保走了。

開什么玩笑,就算沒有朝鮮人來襲,他也不可能被日本人牽著鼻子走,出動水師劫了日本人前往釜山貿易的船只,屆時幕府盛怒之下就像豐臣秀吉那樣舉傾國之力來攻打濟州島,自己幾面受敵之下肯定會吃不了兜著走。

對于倭人,他肯定是有想法的,但那還不是現在。

他得先應付了朝鮮人的水師再說。

說實在的,濟州島雖然冬季不封凍,不過島上并沒有一處上好的港口,最好的港口應該是南部、后世南濟州郡所在了,那里是一條內河的出海口,出海口附近還有島嶼,對南面過來的涌浪及大風能稍微遮擋一些。

濟州牧使所在的地方倒是有一些臨海的港口,不過卻大多是直接面向濟州海峽的港口,對于北面來的大浪和大風,沒有半點遮擋。

不遠的海面上,有三隊船只已經很接近港口了,中間那隊最大,約莫有百艘龜船、板屋船,東西兩側各有五十艘左右。

“沈?”

望遠鏡里,只見一艘最大的龜船上有一面紅色的旗幟,上面用漢字寫著一個大大的“沈”字。

此時的朝鮮,雖然在世宗大王時期便發明了“諺文”——朝鮮人自己的文字,不過漢字、漢話依然大行其道,并作為士大夫的專屬文字依舊廣為傳播,漢字被廢除那還是幾百年以后的事情。

“大汗”,說話的是原光海君重臣鄭仁弘的侄兒鄭大勛,李倧上臺后將忠心于光海君的一大幫重臣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像鄭仁弘這樣的宰相級人物自然處決了,其家屬全部被流放到濟州島為奴。

鄭大勛原本是濟州大靜縣縣令,李倧政變后一下由縣令變成了制作弓箭的匠奴,隨著尼堪的到來他又“復起”了,如今是他阿斯蘭大汗麾下濟州的二把手,同知,僅次于知州、尼堪的便宜兄長孫秀林。

“來的肯定是全羅道觀察使、西南都元帥沈器遠,他手下有兩員大將,陸師是黃溢,水師是李元老,全羅道一道不可能有這么多龜船,多半是將江原道、慶尚道兩處東海岸的水師也調過來了”

“哦?”,尼堪想了想,“咸鏡道呢?”

“這……”,鄭大勛猶豫了一下,“咸鏡道觀察使是金尚憲,一向與沈器遠不和……”

尼堪卻笑道:“不可能,再是不和,在國王的嚴令下也會配合的,多半是為了防備本汗在海參崴的水師吧”

鄭大勛趕緊一擊馬屁奉上,“大汗明見萬里,非下官能及”

濟州港的正對面,一艘巨大的龜船分外矚目。

這艘龜船至少有十五丈長,在一眾約莫十丈長的船隊里煞是惹眼,龜船高約兩丈,此時他的炮窗也紛紛推開了,露出了里面的碗口銃、佛朗機等物。

龜船的上層甲板里,有一個文官模樣的中年人正透過窗口望向對面,半晌,他神色有些凝重,對著身邊一位約莫三十多歲、五大三粗的武將說道:“就是這些人擊敗了京畿道、平安道的水師?彼等船只加起來雖沒我等多,不過看那制式與大明的船只殊異,明顯不是中朝風格”

那武將卻笑道:“李慶徒擁虛名,頂著名將之后的名頭卻言過其實,敗給敵人也屬正常”

“不可輕敵!”,那文官冷哼一聲,“按說京畿道的水師最為強大,可一戰便全軍覆沒,李慶就算再差也不可能如此不濟”

那武官趕緊點頭稱是,“大人高見,不過此次我部中營有秘密武器,就算敵方戰力驚人也夠他喝一壺的”

一聽“秘密武器”四字,那文官臉色稍霽,不過還是鄭重地叮囑道:“還是不可大意”

龜船的對面,孫佳績站在一艘新造的大船船頭,迎著初起的北風衣袂飄飄,看著眼前的龜船不禁有些不屑一顧。

“什么破爛玩意兒,上次被我軍五百斤的火炮一轟便破了,此次有上千斤的重炮,我看你能支撐多長時間”

興許是知曉了孫佳績船隊擅長的作戰方式,龜船之間靠得很近,密密匝匝地向前撲來。

接近敵船時,龜船頭部那碩大的龍頭倏地打開了,露出了一根根粗大的竹管。

這一幕自然逃不過孫佳績的眼睛。

“大竹管?作何用途?”

上次對戰時龜船頭部也是伸出來一些管子,不過噴出來的多是硝煙、毒煙等物,主要是擾亂敵方的視線,殺傷效果微乎其微,由于孫佳績的船隊是直接鉆進了敵人船只之間的縫隙,他們這一招幾乎沒有起到作用。

“故技重施?”

孫佳績有些輕蔑地搖了搖頭,在這個時代,你就是想用管子噴出一些東西擾亂敵人的視線,那也是有距離要求的,離得太遠便不起作用了。

雙方船只的距離約莫三十丈的時候,孫佳績的船隊突然大幅度左轉舵,此時尼堪力排眾議設計的沉重下擺就大派用場了,看似船只傾斜厲害,似乎要側翻的模樣,實際卻是有驚無險,在下擺的反作用力下安然無恙。

利用三角帆、橫帆的組合完成快速轉向后,炮手用側舷的十門火炮對準了敵船的首部。

與此同時,東西兩側的各十艘大船也是如法炮制,紛紛轉向北面,都用側舷位對準了敵船的首部。

這個戰術在歐洲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在東亞一帶也有少量的應用,不過那是在火器稍多的大明,在火炮缺乏的朝鮮卻是很少見(朝鮮金屬缺乏)。

孫佳績的船隊在轉向時,四周的龜船還在繼續向前行駛,等孫佳績船隊的側舷幾乎與龜船的船頭處于垂直的角度時,雙方之間的距離又拉近到十五丈左右!

十五丈,也就是四十五米左右,此時龜船如果全力加速的話,完全可以利用它首部的撞角狠狠撞向敵船的船幫!

興許是意識到了危險,孫佳績船隊下層甲板的槳手已經使出了最大的力氣在拼命劃槳——此時,海面上風向復雜,若是久經考驗的西洋水手,多半能不斷調整多達十面的船帆,利用側風也能快速航行,孫佳績的水手在非戰時也能做到,不過到了緊張萬分的戰時就做不到了,就算做到了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所以,這便是尼堪在已經長達十丈的船只還設置槳手的原因,在某些時候只能靠劃槳——當然了,等水手對風向的捕捉、帆具的操控非常熟練,船只建的更大、更寬,兩側都能布置更長身管的加農炮時,槳位就完全可以取消了。

幸虧新船在尾部安裝了一處大櫓,大櫓平時吊在上面,緊急情形下可下沉使用,在四個人一起的的搖動下,加快了船只前行的速度。

“轟!!!!!!!!!!”

孫佳績的座艦一馬當先跑在最前面,身后緊緊跟著九艘新建的大船,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十丈,船只上水手的面孔幾乎都看得清楚了,不過此時孫佳績船隊側舷的火炮也轟響了!

十艘大船,那便是一百門火炮,五十門八百斤的、五十門千斤的,如此近的距離再打不中就說不過去了,饒是如此,也只有約莫一半的炮彈命中了敵船,另一半的炮彈不是穿過了敵船之間的縫隙,便是越過了船只掉到了后面。

龜船前來時,估計是為了遮蔽這一處海面,將孫佳績船隊困死在里面,船只的隊形也鋪得很開,對面的一百艘大船只排了兩排,每排五十艘大船,形成了一道長約兩百丈長的攔截線。

東西兩側的船只隊形也相差仿佛。

而孫佳績的船隊呈一字長蛇陣展開時,總長不過一百五十丈。

饒是如此,戰果還是相當驚人的!

但見:

炮彈正中船首的,有的立即將船首的木板擊得粉碎,有的從打開的龍頭鉆了進去,進去后便是一陣鬼哭狼嚎,或許是朝鮮水師的火藥都放在這一層,有的擊破了火藥桶引起了爆炸和燃燒。

炮彈擊中船首下部的,有的立即引起了海水的倒灌,有的擊毀了船舵,讓其完全喪失了轉向的能力。

有的炮彈越過船首擊中了龜船的上部,也就是龜殼的部分,其實這些炮彈造成的殺傷才最大,炮彈擊中龜殼后有的進到了船艙,所到之處肯定是一片糜爛,有的擊碎了龜殼的木材,造成的碎屑也是殺傷一片。

少量炮彈在海浪的搖晃下飛到了龜船的上面,極少數僥幸擊中了桅桿——其實龜船的桅桿在海戰中起到的作用不大,龜船在戰時主要靠船槳來提供動力,船帆只是在航行時用到。

孫佳績的船只一邊炮擊,一邊拼命向前劃,等最后一艘大船越過最邊上一艘龜船時,孫佳績的座艦幾乎與如法炮制不過方向卻是北上的那十艘大船撞在了一起!

此時拖在最后那艘大船的尾巴離最近的那艘龜船只有不到三丈!

那艘龜船的船首幾乎完好無損,只見從那里面伸出來的竹管突然向那艘大船噴出了大量的黃褐色的東西。

空氣中頓時彌漫著一股濃濃的香味。

這股香味連在最前面的孫佳績都聞到了,在以前東江鎮久經歷練的他一下意識到了不妥——這是香油,敵人要火攻了!

果然,那艘船只向拖在最后的大船噴出香油后,隨即又射出了一窩蜂(明代版的火箭),于是那艘大船的尾巴很快便燃燒起來。

“水管!”

這艘船只的頭領見狀一聲大喝,只見船尾的水兵在靠近船尾艙的地方抽出一根頭部是用木頭做的,中間卻是一節節獸皮湊成的皮水管,只見一名水兵用腳拼命踩著腳下一物,那物就像中原漢人搗米用的工具,一頭對著裝米的石臼,一頭長的可用腳踩。

隨著這個水兵不斷踩著,疲沓的皮管突然漲了起來,里面竟然冒出了海水!

一個水兵拎著皮管撲到了船尾,將水管對準了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的木板。

這時,又有另外的水手從船尾艙里用木盆端了一盆水出來了,也對準起火的地方將水倒下。

不多時,船尾的大火便完全撲滅了。

不過經此一燒,原本黃褐色的船尾變得黑漆漆的,還露出難聞的味道。

“原來是這樣”

在最前面拿著望遠鏡見到這一幕后孫佳績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