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不求生  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末不求生 | 宇文郡主   作者:宇文郡主  書名:明末不求生  更新時間:2019-12-03
 
收藏網址下次繼續看:"qianqianxsw"。

李來亨到達濟南的第二天,吃過早飯以后,他就帶著部分將士親自去查看前方地形和官紳團練武裝布防的情形,直到中午才回到城中,召集眾將開會。

這次闖軍北伐以來,三路戰事的進展都十分順利

西路軍羅汝才和楊承祖這一支部隊,相對于白廣恩的秦兵余部可以說是兵多將廣、人多勢眾,兼且士氣旺盛。楊承祖不等羅汝才率領主力兵馬抵達,就先行對潼關關城發動了進攻。白廣恩在關城外扎有兩座高寨,想要起到掎角掩護的作用,可是闖兵一到,這些高寨守軍沒有做什么抵抗,就成鳥獸散了。

守軍的家屬全部都住在關城里,所以他們潰逃后就全都向西奔去,要沖進關城里帶著自己的家小一起逃走。白廣恩卻不許守關士兵打開城門,憤恨的潰兵就用到劈開南水關柵欄,爭先恐后地涌進城去,希望帶上家眷再穿城從北水關逃走。

正在前沿密切關注戰事的楊承祖看到這一難逢的機遇,馬上就帶兵尾隨潰兵一起沖進城里。白廣恩看著蜂擁而來的潰兵,還有跟在他們身后的義軍士兵時,毫無辦法阻止,只好帶著家丁放棄潼關,斬關而走,撤回西安。

隨后羅汝才率領的西路軍主力也跟抵潼關,兩支部隊匯合以后,羅汝才雖然夸贊楊承祖的當機立斷,盛贊他拿下潼關的戰功,可是也對楊承祖一心占領關城而放跑了白廣恩責備了那么幾句話。

其實關兵大潰時,如果楊承祖一心追擊白廣恩,是完全可以在追擊過程中將秦兵徹底消滅的。只是他計不出此,一心想著占領潼關關城,拿下眼前的戰功,因而放跑了白廣恩,確實可說是一招失著。

楊承祖受此責備,頗有悶悶不樂之處,還是素來同他關系密切的曹營軍師吉多番寬解,才讓楊承祖放下了鬧別扭的情緒,繼續跟著羅汝才向西安進軍了。

不過因為白廣恩順利逃回了西安,地方官員又截留了途經西安的五千名四川兵進行協防,再加上榆林道都任和卸任總兵王世欽、侯世祿、侯拱極、尤世威等諸將也率兵從陜北南下增援西安,西安城中居然又拼湊起了近兩萬人的守軍。

因為陜西是闖軍多數將領的家鄉桑梓所在之地,西安又是陜西的治所和省會。羅汝才就不想在西安進行一場破壞過大的圍攻戰事,他派吉攜帶白銀五萬兩前往西安,試圖招降白廣恩等人。

是由于闖軍的北伐大進軍雖然已經攻占了許多地方,但孫傳庭還在附近,白廣恩對孫白谷懷有一定信念,秦軍諸將對闖軍的前途也還有抱有很大疑慮。結果招降以失敗告終,羅汝才又花費了幾天時間派使者入城進行說服工作,全都未能奏效,勸降不成,只好采用武力攻城了。

因為羅汝才不愿意對西安古城造成太大破壞,又因為考慮到西安市民的生活情況,沒有采取楊承祖和吉的建議,斷絕西安的水源和糧道,以饑餓逼迫他們投降,反而采取了圍三缺一的戰法。

所以直到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底時,西安古城雖然在闖軍的攻勢下已經搖搖欲墜,但依舊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楊承祖和吉還因此感嘆,羅汝才真非曹操之性,舍此速取關中的良機,難道是要等李自成親自領兵來取嗎

不過以羅汝才自己的考慮而言,或許他還真是不想立功太大,造成功高震主的局面,而因此故意拖宕時間,等待李自成解決中路戰事以后,再回師協助他攻取西安吧

至于李自成親自指揮的中路戰事,則比之羅汝才的西路軍方面,還要來得更加順利許多。

閏十一月闖軍開始北伐后,李自成就分兵兩路,一路偏師由劉芳亮指揮,先行利用黃河封凍的時機,渡河攻占了懷慶府,而后掃平豫北;另一路主力大軍則由自己親自指揮,渡河以后,,只花費了幾天的時間,就到達了澤州府。

這之后主力大軍在澤州稍作休整,就繼續向太原方面進軍,潞安等州府相繼為闖軍占領。劉芳亮率領的偏師部隊則在占領衛輝府以后,向北直隸南部繼續北上。

這時,山西的百姓有如大旱之望云霓,等待著闖軍的到來。宋獻策派了許多人員到山西各州縣府城中,宣揚闖軍“不殺不淫,所過不征稅、不納糧”的歌謠,馬上造成了轟動性的效果,到處都是蜂擁而起投奔闖軍的平民百姓和奪門開城迎接李自成的欠餉士卒。

眼看山西民心瓦解,巡撫蔡懋德雖然也設法炮制了托名河南百姓的帖子,聲言闖軍在河南逼勒是如何的兇殘。可這種憑空捏造出來的輿論,在過去消息隔絕的時候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現在闖軍都殺到山西城下來了,又如何讓晉民相信呢

更何況,哪怕已經到了火燒眉毛、迫在眉睫的時刻,被封在晉南的西河王和交城王等宗室郡王,依舊吝嗇守財,不愿意捐錢協助守

守城。

既然不能跳下大明這條船的宗室,都這樣的明哲保身。山西巡撫蔡懋德又豈有什么辦法,能讓那些可以隨時換一條船的紳拿出錢來呢

到了十二月六日,李自成的主力大軍已經到達了太原城下。直到這個時候,晉王朱求桂才愿意拿出區區三千兩銀子,送到城頭“募死士殺賊”。可是即便如此,山西提學黎志居然還卻從中克扣了很大一部分,用紀功紙票代替現銀,守軍士氣更加低落,再也無以為繼了。

李自成抵達太原城下的第三天凌晨,巡撫標營裨將張雄就打開了新南門投降。晉王朱求桂被活捉,王府財產被悉數抄沒,只是李自成考慮到新朝伊始,沒有必要再大開殺戒,才沒有按照闖軍慣例將朱求桂吊到王府宮燈上。

太原的官員以巡撫蔡懋德為首,大多表現出了對朝廷的死忠之意。李自成雖然做出了禮賢下士的姿態,還親自帶著被活捉的晉王朱求桂一起去勸降蔡懋德等官員,可是蔡懋德卻將唾沫吐到了李自成的身上,依舊脫口痛罵他是陜北響馬而已。

憤怒的闖軍將領當即就要把蔡懋德殺掉,但是李自成制止眾人,下令給不愿意投降的眾多官員發給路費,把他們送回老家去,試圖以此爭取明朝官員的人心。但是李自成剛剛離開,蔡懋德便自己觸墻自殺而死,跟隨他觸墻及跳水自盡的官員另有六七人。

亦可見得,明朝官員也并非人人都無節操,崇禎手下并不缺乏真正的忠貞之士,只是這些忠貞之士多被安排在了不適合他們的崗位上。

不過山西官員之中,也有像之前克扣了守軍賞銀的山西提學道黎志這樣直接投降闖軍的人物。他跪在奉命拷掠山西各級官員的李雙喜和黨守素面前,竭力為自己洗刷,又獻上為李自成所寫的“頌文”萬言。

協助李雙喜做拷掠工作的邵時昌,又百般勸說李雙喜,說大元帥令你掌握拷掠之威,威福之權由你而出,那正可以借此威權,施恩于明朝官員。這樣被恩赦的明朝官員,都會從此歸于你的囊中了。

原本拷掠之權雖然各歸將領所有,但是抓捕和放出的人員范圍都是由李自成親自決定、一手掌握的。只是在實行品分九等的追贓助餉以后,以及隨著闖軍占領范圍的不斷擴大、拷掠人數的不斷增加,李自成就主要去考慮六品以上官員的助餉和三品以上官員的拷掠問題了。

低品級一些的拷掠事宜,全交由李雙喜辦理。

李雙喜自己對邵時昌的建議很不感冒,可是牛金星和田見秀從黨守素那里得悉此事以后,也都親自找到李雙喜,和他復述此事,要求他如邵時昌建議的那般行事。

像黎志這樣的降人,因此就在拷掠助餉中躲過一劫。另外還有一些被闖軍下獄拷掠的官員,也因為李雙喜出面干涉,被紛紛釋放了出來,甚至在不久后,這些人居然又被牛金星舉薦,重新做起官來。

因為此時在大同和寧武一帶,尚有姜、周遇吉等部可戰士馬三四萬人之多。他們的戰斗力雖然不及秦軍強悍,在數量和質量上均無法和李自成率領的闖軍中路北伐軍相比。但若晉兵堅決地憑關據守,還是很可能給闖軍造成一定麻煩的。

為了解除大同邊兵對太原的威脅,以便于下一步或調兵回師關中,幫助羅汝才克定西安、掃平三邊,或調動東征,直搗京師,都有必要整旅繼續北上作戰。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兵馬五天以后,就分兵兩路,一路由自己親自指揮攻打寧武關,一路由李過指揮攻打振武衛。

防守寧武關的總兵周遇吉出身于崇禎建立的京營新軍勇衛營,與現在正在江西一帶和張獻忠作戰的黃得功類似,是官軍中一員比較善戰的將領。

他據守寧武關,在李自成的親自招降下也堅決不投降,還彎弓相向,把一支箭射到了李自成的馬前。

但寧武關之戰的前后時間卻是十分短暫的,李自成僅僅花費了首尾兩天的時間就攻破了關城。周遇吉為明朝殉國戰死,算得上是一員忠臣良將,但實事求是而言,他實際上并沒有在寧武關對闖軍造成多大的傷亡,也沒有多拖住李自成幾天的時間。1

只是周遇吉戰死的消息傳到以后,讓崇禎和朝野上下許多官員都感慨良多,這樣后來才慢慢傳出了周遇吉在寧武關“設奇制勝,每戰必勝”,和闖軍相持半月,重創了李自成主力的神話。

其實只要看看闖軍具體進軍到每一城市的時間,具體看看這一個月來每天闖軍的主力兵馬都在什么位置,就會知道周遇吉和寧武關的神話,終究只是一些人用來自欺欺人的幻想罷了。

短短幾天時間,寧武關和振武衛相繼失守,大同巡撫衛景瑗雖然還誓死效忠于崇禎皇帝,可是總兵官姜早已做好了換一條船坐坐的準備。姜專

專程派人前往寧武,獻表于李自成,還派家丁親兵為闖軍帶路向導,使得李自成不用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就占領了晉北第一要隘大同。

大同巡撫衛景瑗和蔡懋德一樣,雖然李自成百般開導,想要勸說他投效闖軍。可是整整勸降了三天,衛景瑗也只是把對李自成的稱呼從“陜北響馬”改稱為了“闖王”而已。

李自成見他不肯投降,倒也不甚在意,還夸獎衛景瑗“爾真忠臣,我且驛乘送爾還家”。但是衛景瑗死心塌地,只求速死,他唯恐自己活著會有害于大明朝廷的統治,會使得朝廷更多官員選擇茍活,所以就在李自成發給他五十兩回家路費的當天,趁著看守士卒放松警惕的機會,投水自殺了。

大同總兵姜的投降,在明朝文武官吏中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大家終于開始相信朝廷的國運不久了,而新朝伊始,誰能更早投降過去,占住一個位置,就一定要比后來投降過去的人待遇更好一些。

只是因為李自成占領大同以后,就立即返回了太原,開始著手準備開基建號的大業,又在路上收到了羅汝才進攻西安不利的消息。

所以李自成并沒能接到從陽和、宣府等處,一封接著一封送來的降書

1明季北略卷二十周遇吉寧武大戰條中說,“遇吉設奇制勝,每戰必勝”,相持半月,至三月初一日才被大順軍攻克城池。這是不真實的。

據康熙二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三十雜志載,李自成是在“二月十六日自太原起身,數日至寧武”;崇禎十七年三月兵部為賊勢已壓云境等事行稿說,大順軍“二十日過雁門關,二十一日攻寧武”;據乾隆十五年寧武府志卷十一,大順軍攻克寧武的時間是二月二十二日。

這就清楚地表明,整個寧武戰役首尾不過兩天。就官軍而言,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士氣不揚,只是在周遇吉的逼迫下才勉強迎敵,根本就沒有“相持半月”之事。

周遇吉忠勇可嘉,但所謂寧武之戰讓李自成感嘆“寧武雖破,受創已深。自此達京,尚有大同兵十萬,宣府兵十萬,居庸兵二十萬,陽和等鎮兵合二十萬。盡如寧武,詎有孑遺哉不若回陜休息,另走他途。”的傳說,完全是不可信的。

其實宣大兵總共不過三四萬,居庸、陽和之兵更少,李自成再愚蠢也不至于不明敵情到如此地步,不可能發出這樣毫無常識的感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