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不求生  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末不求生 | 宇文郡主   作者:宇文郡主  書名:明末不求生  更新時間:2019-12-25
 
大順開國所封榮爵,不過一王、一公、七侯而已。如果具體到大順體制之內,而且只計算活人的話,其實就只有一公、六侯而已。

名器之貴重,可見一斑。

在侯爵以下的封爵者,數量終于多了一些:伯爵約有二十余人,子爵三十人,男爵則五十余人。

伯爵主要是授予給大順五營副將一級的將領,還有就是授予給了明朝投降武將中總兵一級的將領。

例如大順五營中,中營親軍的黨守素、辛思忠、任繼榮、吳汝義、李友全部都受封伯爵。大順的伯爵爵號是采用明朝的縣名,如黨守素就被封為通渭伯,辛思忠為西和伯,任繼榮為宜陽伯,吳汝義為太平伯,李友為武陽伯。

其他各營的主帥副手一級將領,也盡皆封伯:馬世耀封巫山伯,劉汝魁封安肅伯,劉體純為光山伯,其他果毅將軍和實際上負責一營主帥副手職能的武將,也一概封伯。

剩下的明朝降將之中,被封伯的基本就是明朝總兵級別的官員,陳永福受封為文水伯,白廣恩受封為桃源伯,左光先受封為秦安伯,牛成虎受封為安化伯,馬科受封為懷仁伯。

當然,還有極值得一提的姜瓖,這位雁門之戰中救出田見秀的明朝降將,同樣受封為伯爵,封號便是采用了雁門關附近的一個縣縣名,叫做繁峙伯。

除了這些人以外,李來亨的楚闖,其實際上的左右副手白旺、高一功兩人,因為擔任的是節度使職務,所以按照五營主帥的副手封伯爵這一慣例而封爵者,就是白旺和高一功,而是由李來亨自己推薦上來的谷可成和郭君鎮兩人。

谷可成以蘄州附近的廣濟縣為號,受封為廣濟伯;郭君鎮則以隨州附近的應山縣為號,受封為應山伯。

除了他們兩人以外,白旺和陳藎也都因為作為節度使,為前線提供軍需物資有功,加之平定了許多叛亂,同樣受封為伯爵。

白旺以德安府所轄的云夢縣縣名為號,受封為云夢伯;陳藎則以承天府所轄的京山縣為號,受封為京山伯。

但是這其中高一功的情況,卻讓許多人疑惑不解。高一功作為李自成的妻弟,又是闖軍的陜北元從,而且還作為武岳節度使立下了許多戰功,可居然只是受封為臨朐男這樣一個最低級的男爵而已!

高一功的封爵,居然只是男爵,不僅比很多資歷和他相當的元從老將低許多,而且還比與他情況相似的另外兩位節度使陳藎、白旺,要低得多。

這就太讓人感到驚奇和疑惑了。

李來亨倒是有點猜測出來了大順開國封爵如此布置的用意所在。

明朝皇帝重用宦官系統,這很明顯是遭受到李自成的反感。前段時間李自成已經把秦王府和晉王府所獻上的宦官太監全部放還,可見他受到身邊一些新晉文臣的影響,對于宦官懷有極深的惡感。

那么外戚大抵也是如此吧?

李自成對于高一功本人肯定是沒有多少惡感的,可是對于高一功這個妻弟身上所代表的外戚身份,受到新晉文臣們影響的大順永昌皇帝,當然就會刻意地加以控制。

高一功僅僅受封為男爵,就體現出了大順一朝會竭力打壓外戚的態度。

不過連白旺和陳藎都受封為伯爵,高一功卻只受封男爵。李自成也要考慮到他這個小舅子的心情啊!

所以賜宴之中,很快就有禮政府和吏政府的官員帶著詔書和信件找到了李來亨,要他派人把詔書盡快送去武昌,將情況告訴給高一功。為了安撫高一功,詔書在僅僅冊封他為臨朐男之余,又提出了將以高一功為湖廣經略使的新任命。

看來大順的官制,大體上是以防御使對標明朝的兵備道,以節度使對標明朝的巡撫,以經略使對標明朝的總督。

李自成以高一功為湖廣經略使,看來是打算讓高一功總領湖北軍政。不過李來亨對這件事情倒是沒有太多擔心和顧慮,畢竟他在湖北的制度建設已經大成規模,根基鞏固,高一功本人又和李來亨關系親厚,絕沒有動搖楚闖根基的可能性。

明代的巡撫被改回節度使,掌管全省軍政。與明代不同,如高一功和白旺的例子,大順節度使也有武官。這意味著,大順的武官地位在地方也得到了空前提高,成為抗衡文官的一大重要勢力。

大順的右武政策,從開國布置來看,已很明顯。

具體文官的方面,大順設置了天佑殿,由牛金星以平章政事銜領天佑殿大學士。牛金星為左平章,惠世揚則為右平章事,不過總體而言,由于惠世揚年邁無精力理事,牛金星便成為了大順開國后事實上的獨相。

明朝的六部依舊按照前例,改為六政府,以尚書、侍郎為政府首長;屬員改郎中為中郎,主事為從事。六科給事中,則皆改為諫議大夫。

具體上六政府六諫議的人選:

吏政府尚書便是宋企郊了,吏政府中最重要的部門文諭院則由吏政府侍郎寧紹先負責掌管。寧紹先是陜西韓城人,崇禎九年中進士,曾任山西文水教諭,當然是牛金星眼中“秦黨”的一員。

戶政府尚書則是楊王休,他是河間人,之前在明朝擔任陜西潼關兵備道。戶政府侍郎則為楊建烈,又是一個陜西韓城人,是明朝萬歷年間的進士,先后任葉縣知縣、江西道御史等官職,頗有賢名,崇禎朝時還做過太常少卿和太仆卿通政司通政使。

禮政府就是鞏尚書和姜學一姜侍郎兩人負責了,在之外的另外幾部,則基本上是由牛金星的門生故舊掌握,他的同年安興民和老鄉徐尚德就直接掌握了刑政府和工政府,兵政府也是由牛金星選拔的河南生員李之綱掌握。

之前設立的尚契司被正式改為尚璽寺,這是因為契只是大順官方使用的符券契章這四種印的第三等緣故。所謂尚璽寺,就是明朝原來的尚寶司,掌寶璽、符牌、印章。

明朝的太常寺、鴻臚寺則改為禮政府下屬,因為太常寺管宗廟禮儀,鴻臚寺管朝會儀節,都跟禮政府職能密切相關,因此相近職能機構改制倒不奇怪。

掌管車馬的太仆寺改名為驗馬寺,翰林院改名為弘文院,御史改名為直指使,通政司改名為知政使,中書科改為書寫房,雖然只是換了個名字,不過意義卻大不同,突出了未來的重點和方向,預示著某些微妙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還是文諭院,文諭院是由吏政府文選司升格,表明了李自成強化控制文官選拔的決心。

由于大順軍這時候已經占據了相當廣闊的領地,除了湖廣和河南以外,整個西北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一帶,全部歸于大順的版圖。大順軍占領地區已經包括好幾個省分,很有必要廣設節度使和經略使了。

不久,又仿照明朝巡按御史的制度,在各省加派巡按直指使,代表中央司監督之責,如以明臨汾知縣劉達為陜西巡按直指使,介休知縣李若星為山西巡按直指使。其他道、府、州、縣設防御使、府尹、州牧、縣令等官,與開封時期相同。

具體是以羅汝才為西北經略使兼陜西節度使,以明朝的綏德州知州周士奇為榆林節度使,以明朝的監軍道陳之龍為寧夏節度使,以明朝的關西道周伯達為甘肅節度使,以闖軍中營大將西和伯辛思忠為西寧節度使,以明朝河南道監察御史韓文銓為山西節度使,以明朝降官梁啟隆為河南節度使,又以李來亨的部將廣濟伯谷可成為山東節度使。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