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不求生  第八十四章 金山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末不求生 | 宇文郡主   作者:宇文郡主  書名:明末不求生  更新時間:2020-07-12
 
自從李定國被召回京以后,大順朝堂上下,對于西營的去向關注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后來準噶爾作亂西北,順軍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北方去,更無人去關心了解孫可望的去向。

就算是李來亨,也完全想不到,十幾年的時間過去,孫可望竟然在異國他鄉打下了這樣一番宏大的事業!

“朕不意秦逆尚有今日,居然篡取天竺,在海外立國,此誠可謂我朝心腹大患。”

呆迷兒帝國遠隔異域,與大順以喜馬拉雅山為界,雙方在雪區高原一帶雖然已經直接接壤,可由于山勢險阻,根本不可能在這一地區展開大規模的交戰。

直到明軍出兵安南,抵抗大順天兵的時候,李來亨才驚覺到后西明的中興事業,居然做到了這種地步。

他甚至有幾分慚愧,自己占據中原富庶之地,華族億萬人口,經營天下二十年,也不過堪堪和孫可望在異域他鄉的成就相當而已。

“孫可望是一個天子,朕也是一個天子,秦逆亦天下一奇丈夫,眾史官應搜集其生平事跡,撰集史冊,以使后人知國初群雄相斗之事,何等驚奇。”

這些年來,大順軍在四海八荒用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當者破所擊者服,一路摧古拉朽平定四夷。

而且工商發達,經濟繁茂,人口滋生至于上億,許多書院被朝廷被員經營以后,也不斷擴大,陸續發展為了綜合性的學府。

原來朝廷在各省建立的官校,數量也愈來愈多,其中一部分官校也由原來的鄉政、農業、礦政專門性學校,發展為了綜合性的大學官校。

文化的繁盛,帶來了出版業的高度發展,江南紳商在從海外引進的新型印刷機基礎上,改良出了適于印刷漢字書籍的松江印刷機,將出版業推到了又一個全新高峰。

原來只作為官員、士人內部流通參考的邸報,也因為印刷技術的改良,開始被大量復印,流通到民間。

非常多的商人開始養成了閱讀邸報的習慣,好了解朝廷政策的變化、邊疆戰事的發展等等消息。

有識者看出了民間復印邸報的巨大商機,便開始在自家復印的邸報背面,同時印上了票號或其他百貨商鋪的廣告。

再到后來,邸報的背面已經寫不下那么多的廣告及商業信息。專門的商業報紙,因此就誕生了。

士、商結合的紳商階層,越來越將經商而非仕途作為自己人生的重心來經營。

大量具有較高智識和文化的高級士人,也開始進入商界發展,這帶來了順朝整個商業文化氛圍的改變,也出現了更多大規模、復合型的商幫團體。

票號行業則是因為多年的邊疆戰事而繁榮起來的,平準戰爭、安南內戰、瀛洲戰爭……一系列僵持多年的亂戰,令朝廷財政壓力極大,后勤運輸殊為困難。

大量票號商人,開始插手軍需生意和后勤運輸行業。

這之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山西一帶的旅蒙商,明末以來因為通夷而遭到沉重打擊的山西商人,靠著經營漠南草原的旅蒙商事業重新發達了起來。

而旅蒙販貨這種動輒花費一年時間,行走萬里以上路程的貿易,自然又催生出了如遠程匯兌、風險保障一類服務的誕生。

金融行業的發展,是工商業繁榮的基礎,也是早期資本主義建立起來的必要條件。

這些服務又進一步輔助了大順軍的對外軍事擴張,不少旅蒙商人主動承擔下來了一部分順軍軍費,作為回報,朝廷則允許旅蒙商們進入北疆地區經營莊田,并且授予了許多旅蒙商在漠北、北疆、南疆一帶的貿易特許權。

在東方,安東大都督府轄區內的吉林、黑龍江、樂浪、熊津一帶,經濟基礎比西域更好。特別是東北的三江流域,土地肥沃又地廣人稀,特別適合產業化的莊田經營。

大豆、玉米等適合東北的新作物,也已經從海外引進,長江流域,特別是在湖北和蘇松兩省,高度發達的棉紡織手工業,這些對東北進行大開發的前提條件,均已備足。

轟轟烈烈的關東墾殖運動,就此拉開序幕。

那些為安東軍墊付了大量軍費的商人,當然優先獲得了在東北墾荒的特許權力。他們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建立了成千上萬的農場,專門用來種植大豆、玉米一類經濟作物。

在資本雄厚以后,這些紳商又投資了安東軍在日本的作戰,撈取了大筆政治資本。

以此為基礎,關東地區的大農場主們和西北地區的旅蒙商、大票號,共同推動了順朝國防債券的合法化、正規化。

由戶政府背書的國債終于開始發行,這種有朝廷背書的債券,收益率比過去大商人們為順軍墊付軍費以期獲得各種特權匯報的模式,高得多,也穩定得多。

對朝廷來說,國債限制了大商人們靠墊付軍費獲得政治特權的途徑,將他們的影響力暫時限制在了經濟領域之內,保護了一部分官僚的利益,也因此備受好評。

此外,為了監督國債的發行和經營情況,朝廷終于決定了效仿民間票號的形式,在開封、北京、長安、南京、漢城、廣州六地,開設了具備遠程匯兌、金融保險、國債發行等服務的國營票號錢莊,亦即大順戶政府票號,孝宗朝后改稱大順銀行。

金融服務業的發展,還有廢兩改元以后大順對白銀的需求日漸增加,一方面迫使大順在世祖朝后期逐步開始在債券的基礎上實行發行紙幣的辦法緩解貨幣緊缺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商人們紛紛推動順軍的對外擴張,以求在海外取得金銀礦產來彌補國內貴金屬貨幣匱乏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來說,順朝在新大陸早期經營青丘殖民地,其實收益極低,和投入付出相比完全不成正比,可以說每年都是巨虧狀態。

但青丘殖民地還是堅持了下來,就是因為本土的大商人們對于新大陸貴金屬的強烈需求。

一開始大家只是因為從西班牙殖民者口中獲悉新大陸生產金銀礦,后來則是因為在青丘殖民地內發現了金山,引發了席卷大順全國的青丘州淘金熱,終于為這個人口稀少、生產落后的偏遠殖民地,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