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護當日吃了敗仗,得知冀州也被崇應鸞占了,他是暗恨不已,僅帶著幾百人星夜兼程的趕往朝歌,向紂王求救。他雖看不貫昏君所作所為,但是要奪回冀州,也只能借助朝廷的大軍。
作為一方諸侯,蘇護很清楚,有兵有糧去投靠西岐,才會受重用,否則像現在這般落魄,去了只做一個閑散官員,那樣還不如不投靠。
先想法奪回冀州,等手中聚集了足夠的人馬,在舉家投靠西岐,與成湯劃清界限。如今的北疆風起云涌,不是一個安身立命之地,當初,蘇護之所以先下手為強,也是考慮到崇城勢大。
紂王對妲己寵愛至極,得知國丈的地盤被人所奪,有家難回,來朝歌訴苦,不禁大怒,連忙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議事,同時包括蘇護。
大殿之上,紂王示意,蘇護上前將北疆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述了一遍,當然,免不了添油加醋一番。畢竟他率幾十萬大軍攻打崇城,結果一戰大敗,實話實說,未免不光彩。
“想不到崇應鸞如此猖獗,吞了兗州的地盤仍不知足,居然對國丈下此毒手,此賊的氣焰比姬發更盛,如不出兵討伐,只怕不出幾年,必然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紂王看了眾文武一眼,微子出列道:“陛下,崇應鸞野心勃勃,既然覬覦北鎮諸侯們的地盤,那么證明此人素有進取天下之意,此氣絕不能縱容,必需派人前去討伐,捉來朝歌問罪。”
東西南北近八百諸侯,若對崇應鸞所做之事不聞不問,其他諸侯有樣學樣,這天下便大亂了,屆時,朝廷的威嚴何在。
“愛卿所言甚是,只是崇賊勢大,派何人為將。”
紂王見微子贊同出兵,不禁喜上眉頭。
微子沉默,武將以鄧九公為首,如今率大軍東征,其他人的能力如何,他知之甚少,若是舉薦一個能力平平,去了北疆吃了敗代,那自己難持其咎。這關頭,他不禁把目光投向張謙,張謙作為丞相,致于國事,對文武百官的能力了如指掌,必然知道誰去可以建功。
張謙在心中嘆息一聲,戰亂才平息幾個月,先是東魯起了戰火,現在北疆又出變故,壞事真是接踵而來。才找西岐要來了五十萬石糧,只能支持東征,若是派兵伐北,兵員倒有,只是糧食從何而來。
“陛下,我大商武將如云,找出一員良將伐北有何難,只是國庫空虛,糧草不濟。”
紂王眉頭一皺,沉聲道:“蘇護乃國丈,朕的心腹之臣,貴戚之卿,諸侯之表,與朝廷一體,豈能受辱,故伐北關乎朝廷威嚴,刻不容緩。將西岐送來的糧食用來伐北。”
張謙大急道:“陛下,若是如此,那東征二十萬將士就要餓肚子了。”
蘇護當年獻女之事,乃迫于實力不得違之,這么多年過去了,焉知他心中對天子沒有恨意。在張謙看來,妲己升了皇后,母儀天下,蘇護身為國丈卻不來朝歌賀喜,叩謝天恩,反而一直與朝廷若即若離,分明是有二心的表現。這樣的人,出兵幫他奪回冀州城,來日只怕會對朝廷不利。
紂王道:“鄧九公有著經天緯地之才,以他之能,必然能就地籌糧。卿無需擔心,有鄧九公在,東征將士是不會挨餓的。”
連天子都這么說了,張謙還能說什么,只好道:“陛下英明。”
他暗暗嘆了口氣,鄧九公做事往往出人意料,希望這次不要例外吧。朝廷不打算供糧這事,必需盡快告訴他,他好作打算。
這時,有上大夫李定出列道:“陛下,臣舉薦一人,他若出馬,必然能大敗崇應鸞。”張謙任丞相后,李任便接了他的班,對國事也算比較了解。
紂王喜道:“愛卿快說!”
李定侃侃道:“崇應鸞只不過是一個年輕后生,名聲不顯,卻能大敗蘇侯,可見此人足智多謀,知人善用。若不擇人而用,速正厥罪,則天下諸侯皆觀望效尤,何以懲將來!臣舉大元戎張山,久于用兵,慎事考慮,可堪斯任,庶幾不辱君命。”
紂王大喜,正要命人傳詔赍發,這時瞥眼見蘇護閃身出列,他不由有些疑惑,便道:“蘇卿可有話說。”
蘇護大聲道:“陛下,臣坐陣冀州,熟于兵事,若是常規用兵,又豈會敗于崇應鸞手下,實乃此子麾下聚集一批能人異士。善于控制風火,故大敗于臣。以臣所見,普通的將才只怕難以對付,唯有精通法術的人才出手,才能攻克崇城。”
紂王覺得有理,便道:“諸位愛卿,各關守將可有精通法術的人才。”
中諫大夫李登出列道:“陛下,一物克一物,既是左道法術,必需請擅長法術的奇人出征才行。臣薦三山關總兵官洪錦,才術雙全,若得此臣征伐,庶幾大事可定。”
一年前,鄧九公奉令西征,他的交待官是孔宣,而洪錦做過孔宣副將一段時間。鄧九公得勝回朝,朝廷派孔宣守金雞嶺,三山關便由洪錦接守。
蘇護目光一閃,又向紂王道:“陛下,光一個洪錦怕難以建功,需收集幾個道法高人,如此便能一戰得勝,彰顯朝廷威嚴。”
崇應鸞手下至少有兩名奇人,出于穩妥考慮,伐北軍中要有三名能人異士,如此方有勝算。冀州城乃是自己的家,妻子還在敵人手中,伐北絕不能有任何意外。
紂王道:“蘇卿所言甚是有理,此事便由你與李登一起商量。”
“陛下英明。”
張謙看了蘇護一眼,覺得此人隱瞞了什么,為何一再干涉伐北一事。他目光微微一凝,心思若是鄧九公在就好了,憑他的聰明多智,蘇護那點小心思絕對無所遁形。
紂王當即發詔,派人送往三山關。一番朝議下來,他著實有些疲憊,于是宣布退朝,自己幫蘇護出氣,此舉豈能不讓妲己感恩戴德,正好讓美人兒好好感謝自己。
(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