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輝系統  第一百零二章 條件(和平版本2.0)

類別: 都市 | 都市異能 | 萬物生輝系統 | 楊儒鴻   作者:楊儒鴻  書名:萬物生輝系統  更新時間:2020-06-21
 
“張校長,我們現在的情況你應該有考慮。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我們有老師、有校舍,你們有學生。為什么不能和平共處呢?”

楊樹林這個措辭很講究,你們指的是三才中心校,我們指的是三才實驗學校。校長換了,分家是必然的。

“我也是這么想的,但是具體操作需要我們進行詳細的磋商。”張校長認真地道。

楊樹林搖頭:“一堆學生,兩套班子肯定要鬧事情。學生是聽你們的還是聽我們的?老師工資是你們開還是我們開?學生的免費餐是你們提供還是我們提供?這些都是事情,以前是一套班子管一攤事兒,現在空降了一套班子--您這人雖然不錯,但是難聽的話還是要擺在前頭的。”

“現在三才中心校真的沒有錢、沒有老師、沒有校舍,想要過渡很難--至少要一年時間新的三才中心校才能建立起來,我們需要您的幫助。”張校長誠懇地道。

楊樹林點點頭:“您的誠懇打動了我,但是我們是開學校的,不是開善堂的,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年之后全部入了您的名下,我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您有什么條件?”張文強問道。

“現有的學生的學籍要全數轉到三才實驗學校名下,我們的教育資源只能給我們自己的學生,以前沒分家怎樣都行,但是現在的情況是--親兄弟要明算賬。”楊樹林道。

“這...這樣一來三才中心校豈不成了空殼子?”張文強表示很難。

楊樹林微笑道:“張校長,中心校最不缺的其實就是學生。每一年三才鎮都會有幾十甚至上百的小學生畢業,不出四年,三才中心校又會滿額辦學。四年時間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應該不算長,而且你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招老師。”

畢竟此時此刻分家之后的三才中心校簡直一窮二白,如果真的把學生弄回來了他們也沒場地、沒師資組織教學。就更不要提多方面發展、營養餐計劃了,到那個時候學生豈不是要鬧翻天?

所以這些被楊樹林養刁的學生已經無法回到中心校那種清苦而平凡的教學了。習慣了名師授課的他們一聽普通老師上課肯定睡覺。吃慣了珍饈美味再去吃糠咽菜比挨刀子還難受。

張校長想了想還是同意了楊樹林的建議:“好吧,這些孩子就拜托楊校長您費心思教育了!我回到局里面立刻申請新校址的建設和新老師的招聘。對了,我這里的人手嚴重不足,您能把局里邊派下來的特崗教師借我用用嗎?事情太多,我一個人真忙不過來。”

這個楊樹林還真沒法攔著,張校長成為中心校最高領導之后,四朵金花理論上來講就是他的兵了,人家要回自己的手下一點毛病沒有,于情于理都要還給人家。

這段時間四朵金花的進步特別快,跟著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討論、聽課能對她們的能力有很大提升。楊樹林還真舍不得把這四個養眼又能干(不要想歪)的老師送回去--要不勸她們辭職?算了!還是別介了!老張被發配到這已經夠可憐了,再讓人家當光桿司令實在是太壞了!

“好吧...您們這段時間可以在村委會大院辦公,我也可以給您撥一個活動板房當辦公室用。有什么事兒您和杜副校長聯系,她是常務副校長,學校的大事小情她說了算。我們學校門房大爺是前任校長兼村支書,您要是想畫地得求他老人家。您要是餓了可以去食堂吃點,我告訴大廚一聲,省得不給您打飯。”楊樹林絮絮叨叨道。

張文強聽著楊樹林的絮叨,心里格外暖和。他也知道自己是被局里邊排擠出來的。從來都是當校長的腦袋削尖兒往機關扎,你什么時候見到機關干部主動當校長的?(大學校長除外)

人與人之間還是存在一絲溫暖的,他的誠懇打動了楊樹林,所以將心比心,楊樹林對老張也沒當外人--他一個光桿司令能翻起多大的浪?你小心防備著還顯得小氣巴拉,不如大大方方開門歡迎,畢竟人家才是這些孩子的名正言順的校長。

不過老張想調動點啥就比較困難了,學校里上至副校長,下至普通老師和他都沒有上下級的從屬關系--開工資的是楊樹林啊!

人家老張也不在乎這個,他在和楊樹林結束通訊之后就回到了局里邊找領導談話去了。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校長可以干,但是錢必須要給!

他要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要給學校蓋一個新校區。三才這地方荒地面積廣大,下屬村鎮眾多。楊樹林這學校后身全是茫茫大野地--當然,都是有主的!但是西邊、南邊和北邊荒地也不少啊!

不是所有學校都像三才實驗似的往大了蓋跟攤大餅似的。一個鎮中心學校也就上下五百口人,一棟樓、一個操場就足夠了!至于宿舍?那沒必要!鄉鎮中心校很少有住校的,十里八村離得都比較近,早點放學的話天沒黑學生就到家了。

新校區的計劃得到了縣里邊的批準,他們也不想受制于人。所以在和鎮長懇談了一番之后,新的三才中心校的校址被定在了鎮西頭。

西頭的土地很平坦,雖然種不了莊稼,但是蓋房子確相當合適。不像楊樹林那邊,有山有坡、有溝有坎有水庫,地形地貌倒是豐富了,不過野生動物也不少--有的時候山里邊還能鉆出來幾條蛇。不過從山里邊溜出來的蛇的命運都不太好,要么被抓去燉湯了,要么被安道全嫩死加上佐料給朱富泡酒了。

在工程定下來計劃之后,楊樹林讓李云帶著他的親筆信找到了老張。反正蓋樓需要工程隊,十里八鄉最好的建筑集團就是李云的了。給公家單位蓋樓的好處很多,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壓工程款。

私人開發商資金鏈條很短缺,有的時候就喜歡壓工程款。公家單位一般不這樣,只要驗收合格,投入使用,錢立刻就能到位。當然,也不排除某些特例--鬧大了的都上過新聞。但是新聞不能當成普遍性問題來看,要不然怎么叫新聞呢--這事兒很新鮮!

老張在考察過李云的建筑資質以后也給了他一個競標資格,公家單位的工程要保證公平,現在上頭查的太嚴,再搞貓膩容易進去--銀手鐲,條紋衫,一扇鐵窗分兩邊......

大家都不敢亂搞,風氣才能良好!李云不怕競標,在合理的盈利區間他能保質保量的完成,但是價格讓利不能太多。如果真有工程集團的價格比他還低,他敢保證這里邊肯定有問題:不是質量問題就是其他問題。

沒跑!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