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技派  第六百五十二章 小汪,大江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是演技派 | 陳奔馳   作者:陳奔馳  書名:我是演技派  更新時間:2020-11-04
 
石槽位于大連老虎灘景區和棒棰島景區中間的地段,這里過去據說相當偏僻,只有釣魚、趕海的人會到這里來,聽說還曾發生過不少事故,原因就在于這邊都是懸崖峭壁,一旦潮水漲上來,人都來不及逃。

從濱海路下車,沿著一條彎彎曲曲、高低起伏的碎石板路走到石槽的后山便看到“裘莊”建在兩座山崖的頂端。兩棟極具哈利波特魔法學校風格的樓東西隔海相望,中間一座鐵橋連接。

“不錯,不錯。”

賀新特滿意,這就是原班人馬的優勢,跟他記憶中原版《風聲》中的裘莊一模一樣。

“咦!”

直到他走到橋上才發現整座橋原來是用木頭建的,外面刷著一層帶有金屬光澤的銀粉漆,橋欄上的鉚釘都是塑料粘上去的,橋面上倒是鋪著鐵板。如果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鋼結構的。怕不結實,橋上用密密麻麻的鋼模腳手架支撐著整座橋梁。

“不錯吧,這樣最節省成本。”老高開始沒有說破,直到賀新自己發現了,才一臉得意的笑道。

“好!好!”

只要能省錢,賀新自然贊不絕口。

其實兩棟樓并沒有象原版電影中那么雄偉,看起來有點袖珍,而且為了最大程度節省成本,只是建了一個輪廓,還是臨時建筑,到時電影拍完之后是要拆掉的。

過了橋,在東邊那棟樓的旁邊挑空建了一個平臺,這是劇本中一幫人吃飯,然后瘸腿的老兵過來傳遞情報的地方。

整個木制平臺大概有一百五十平方左右,賀新注意到平臺都是用舊的防腐木搭建的,很細致。然后順著石板路前行幾十米,就見道右邊的空間上建了十幾座假墳墓,都是用泡沫塑料和石膏粉抹成石頭的樣子。

“這邊的外景最好先拍,晚了一個是天氣冷;另一個這本來就是臨時建筑,時間長了怕出事。”老高還特意關照道。

“這個沒問題,徐客導演不是說現在棚里磨合一下,等磨合完了拉過來就是了。”賀新道。

繞了一圈,重新回到平臺上,老高拿著個數碼dv對著兩座塔樓的各個角度拍個不停。賀新則憑著欄桿極目遠眺,能看到遠處幾座小島,再往前那就是無邊無際,耳邊呼嘯著海風,腳下海浪拍打著礁石。

“真漂亮!”

“我聽當地人說,這里的海水是最干凈,而且海貨也特別多。”小呂子在一旁介紹道。

這里從開始跑手續到建造的時候就數他跑的最忙,也對這邊的情況最熟悉。他還指著旁邊松林中的一條小路道:“這條路以前可以通到懸崖下面,后來因為出事的多,就被封掉。”

賀新突然想起來,問道:“對了,咱們這兒建好了有人看嗎?”

他看著那座用鋼模支撐的木橋和這兩座看起來有點懸乎的塔樓還真有點擔心萬一出點事就麻煩。

小呂子忙指著西邊那棟樓旁邊搭著的臨時工棚道:“有人的,就在那邊住著。哥,你放心吧。這里房子就是他們建的,還扣著尾款呢,而且拍完后他們還得負責拆,上心的很!”

他這才點點頭,拍戲別的不怕就怕出事。前不久華藝兄弟在云南拍《團長》的時候不小心炸死了一個煙火師,傷了仨;去年吳雨森拍《赤壁》的時候,因為失火燒死了一個工作人員,也傷了幾個。事故頻繁,也讓他不得不多留個心。

“這邊不好弄啊!”

老高拍了一通之后,顯得憂心忡忡。

“怎么了,什么不好弄?”

“我看過徐客導演畫的分鏡頭劇本,他準備要從空中俯拍,拍攝裘莊的全景,而且吃飯的時候最好也要來了個大全景。這里連吊車都開不進來,怎么拍呀?”老高皺著眉頭還在往四處張望道。

這年頭空中俯拍,大全景,基本上都是用大吊車把攝影機吊到空中拍攝,難度很高,而且鏡頭很難控制。當初拍《無極》和《云水謠》的時候賀新都見識過,往往一個鏡頭要折騰大半天的工夫,有時甚至要幾天,費時費力!

要不然就租用飛機航拍,這樣不但費用高,難度更大,危險系數也大。關鍵老高說徐客導演拍裘莊全景的時候還是夜景,就是那幫人夜里被押送到裘莊的時候,來一個空中俯拍大大全景。這樣的話連飛機都不能用。

“那怎么辦?”

雖說徐客的想法有點異想天開,但是想想到時候呈現出來的畫面,確實讓人很震撼,而且在賀新的記憶中原版就有這樣的鏡頭。

“呃,我聽老陳說過,好萊塢有專業的設備可以進行航拍,《變形金剛》里面就有很多從空中俯拍的鏡頭都是采用這種專業設備來拍攝的,他們這樣專門的特種拍攝團隊……”老高猶豫著道。

“是不是很貴?”

賀新一聽什么好萊塢,專業設備,專門的特種拍攝團隊,就知道可能是天價。老美仗著自己科技發達,無論的賣武器、賣藥、還是賣什么的,都是這個德性。

“我只是聽老陳說的,可能也不太準確。他們是按小時算的,好象一個小時要幾千美金!”

“幾千美金?”

賀新嚇了一跳,雖說這兩年人民幣升值了,但幾千美金依舊要折合人民幣好幾萬,這還特么只有一個小時的價錢。

雖說老高說可能不太準確,但這話是從陳果富嘴里冒出來的,應該是靠譜的,畢竟人家在哥倫比亞公司中國分部混了好幾年,跟美國那邊依舊有聯系的。

“如果我們這兒請那什么好萊塢專業團隊過來拍的話,大概需要多少時間?”賀新忙問道。

“夜景、白天的鏡頭,再加上吃飯時的大全景,我估摸著怎么著也得兩三天的工夫。”

“兩三天?那最起碼得二十多個小時,你剛才說的幾千美金倒是是多少啊?”

一千也是幾千,九千也是幾千,中間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得五六千吧!不過不光這里,徐客導演的意思雙十大慶的鏡頭也要用航怕大全景,如果一起算的話,估摸著沒有個二三十萬美金下不來。而且他們大老遠從美國到這邊來拍的話,價格方面可能還要貴一點。”

老高一邊說一邊還在偷瞄賀新,畢竟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折合人民幣的話,一下子成本又要超出幾百萬。

“嘖!”

賀新這才回過味來,看著老高道:“高哥,你該不會早就跟徐老怪商量好的,跟我這兒忽悠我吧?”

“什么叫忽悠啊?你就說吧,這樣拍出來的效果好不好?”老高索性扯下羞羞答答的偽裝,直接了當道。

“呃……”

賀新記憶中的原版好象都有這種俯拍全景的鏡頭,效果確實不一樣。既然是大片,那么必須要有這種大制作。而且他還清楚的記得片頭還有一架飛機在云層中飛過整個中國地圖,那是用電腦特技,就是俗稱的cg技術合成的,那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但是如果沒有這些鏡頭,拍當然也能拍,那么視覺效果差了就不是一星半點,甚至可以說是寒酸沒有特色,那就不是大片了。

“不是,你剛才說的好萊塢專業團隊的專業設備到底是個什么設備?”賀新一方面心疼錢,一方面搞不懂老美到底掌握了什么先進技術。

“這個……”

老高愣了一下,思索著比劃道:“具體什么我也說不上來,就是聽老陳說好象是那種遙控的,有點象航模那種的飛行器,但是這種飛行器不但能夠掛載攝影機,據說還很穩定,拍出來的效果非常好,那……”

“那不就是無人機嘛!”賀新聽了老高的描述頓時脫口而出道。

“無人機?哎,你這個說的形象,就是這么回事!靠遙控的,據說畫面還能實時傳輸回來,如果拍的不好,能夠隨時調整角度繼續拍,不用象我們以往用大吊車得把機器收回來看了,不行,然后再把機器架上去重新再拍,忒折騰!”老高忙道。

“這個無人機啊……難道我們國內沒有嗎?”賀新嘴里嘀咕著,又難免有些詫異道。

“我們國內哪有這種先進的東西!”

“不對,不對,我覺得現在應該可能已經有了。”

無人機對于他來說簡直太熟悉了,后世網上就有得賣,幾千塊一個。

雖然他沒有買過,也沒有玩過,但是他對無人機還真的挺了解。原因就在于上輩子他家住的那條老街要改造,專門請了省城的設計院來設計。

當時來了兩個小年輕,就拿著無人機在街上航拍。當時他對這玩意兒算是一知半解,在旁邊看熱鬧,看到那無人機上拍的畫面居然能夠傳到手機上就能看,當時還以為這種先進的無人機是進口的。

后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做這種無人機的就屬咱們中國最先進,而且做這種大江無人機的那個老板就是他們浙江的同鄉,就是靠著這種世界領先的無人機,短短幾年工夫,身家就有幾百億。

后來倆小年輕在他小店買水休息的時候,還跟他吹噓了一通。他只記得那個發明并且做出世界領先的大江無人機的杭州小伙叫小汪,還是個八零后,好象早就零幾年的時候就已經在深圳開廠了。

請好萊塢的專業團隊得要幾百萬,如果小汪現在已經做出這種無人機來了,那肯定要省好多。

賀新想到這里,忙把小呂子叫過來道:“這樣,你趕緊去深圳一趟,想辦法打聽一下有沒有一種叫大江無人機的。記住一定要仔細打聽,生產這種無人機的現在可能只是一家小廠。哦對了,他們的老板叫小汪,是杭州人。”

小呂子聽的有些發愣,面有難色道:“哥,深圳那么大,就這些你叫我怎么打聽啊?”

“無人機現在是個新鮮事物,應該能打聽到。記住老板叫小汪,他們的品牌叫大江。反正你想想辦法,一定要打聽到,問問他們有沒有可以進行航拍的無人機。找到他們,我們就有可能省幾百萬,你知不知道?”賀新瞪著眼睛道。

“啊?哥,你是說他們能代替好萊塢的專業團隊?”小呂子嚇了一跳。

“能不能代替我現在還不知道,但首先得找到大江這家廠,找到小汪這個人!”

小呂子忙不迭點頭道:“明白!哥,那我明天就過去,想辦法一定找到大江這家廠,找到小汪這個人。”

老高在一旁聽的一愣一愣的,像他們這種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對老美充滿了向往。聽到賀新說的云里霧里的,他一臉狐疑道:“阿新,你的意思是好萊塢團隊這種航拍的專業設備,我們國內已經有了?”

“有沒有,我現在還不確定,得讓呂瀟找到人再說。畢竟出進幾百萬的事情,碰碰運氣唄,萬一有呢?”

天才一秒:m.dushuzh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