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技派  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評差評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是演技派 | 陳奔馳   作者:陳奔馳  書名:我是演技派  更新時間:2020-11-19
 
“嘩嘩嘩!”

大銀幕上的字幕還在滾動,音樂還在響起,但是現場的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起立鼓掌。

程好、王曉帥、賀新三位主創,包括制片人兼翻譯小豆丁在現場主持人的召喚下,走上了臺。

再一次接受了現場的觀眾、媒體以及嘉賓的掌聲之后,記者便迫不及待的提問:

“程好,在這部電影中你貢獻了讓人不可思議的表演,跟你之前塑造的那些人物形象幾乎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請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當然離不開小帥導演的指導和幫助。大家可能都知道,這部《萬箭穿心》是我第二部大銀幕作品,對于電影來說,我還只是一個新人,這次小帥導演真的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才能讓我演好李寶莉這個角色。”程好拿著話筒謙虛道。

說著,還特意扭頭看了看站在自己身邊的賀新,笑道:“同時也離不開賀老師的鼓勵和支持。”

王曉帥此時接口道:“哈哈,賀老師是怎么鼓勵支持的,我不太清楚。不過程好剛才有點過于謙虛了。說到我能給予的幫助真的很有限,主要還是她自身的努力。說實話,一開始制片方,哦也就是我們賀老師提出讓程好來演這個李寶莉的角色,我是有疑慮的……”

說到這里,來自國內的記者和嘉賓都發出一陣善意的哄笑,只是有部分外媒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還私下里紛紛打聽。

“但是結果大家應該都看到了,程好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李寶莉。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這部電影在籌備階段,程好就提前半年時間開始準備這個角色,甚至在開機前專門跑到漢正街去體驗生活,挑了半個多月的扁擔……”

說到這里,下面又響起了一片驚嘆聲。說實話這年頭演員對于體驗生活這種功課已經很遙遠了,沒想到如今站在臺上那個嬌滴滴且風情萬種的程好居然真的混跡在魚龍混雜的漢正街上挑扁擔?想想都感到不可思議。

最后王曉帥笑道:“所以大家剛才在銀幕上看到的那種潑辣的扁擔工李寶莉,不是程好演出來的,而是她真正體驗出來的!”

“嘩嘩嘩!”

大家不約而同的拍起了手,對程好的這種敬業精神表示敬意。

對嘛,這才是營銷的最佳打開方式,你得讓別人幫你吹捧。比類似“啊,我今天背臺詞了!”,“我今天拍戲的時候手上劃了一道傷口。”,“我為了拍打戲,威亞吊了七天七夜……”這種的自我營銷要高明多了。

而且這年頭的小帥導演還沒有充分暴露狐貍吃葡萄的心態,身上還有一個“耿直”的人設,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話還是可信度蠻高的。

然后當事人一般都會很感慨,各種憶苦思甜啥的,表示當初多么多么的不容易。

不過程好的應對顯然要更加高明,她始終展示著她那充滿親和力的笑容,用開玩笑的口吻道:“我只是近距離的去感受他們的生活,如果真要我挑扁擔我可不行。我當時跟著的那位大姐輕輕松松就能挑一百多斤,我連她一半都趕不上……”

最后她還一臉神秘且自豪道:“那時我在漢正街上挑扁擔ꓹ除了那位大姐ꓹ就從來沒有被人認出來過!”

除了這種類似花絮的故事ꓹ還有不少記者針對電影本身問了一些相對比較專業的問題。這種問題自然就有導演王曉帥來解答。

比如有記者問到ꓹ為什么電影里會出現那么多的肩扛拍攝的鏡頭ꓹ太多略帶搖晃的畫面,難道就沒有考慮觀眾的觀影體驗么?

“雖然肩扛式鏡頭無法避免輕微的晃動ꓹ但是能讓人產生仿生視覺的真實感。同時這也是因為這樣比較符合方言小說里那種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以及李寶莉這個人物的生活狀態,能夠增加影片的真實性和記錄性!”

王曉帥特別擅長駕馭這種關于電影拍攝的技術性問題ꓹ用技術來反映主題和情感,他一向認為技術一向是為情感服務的。后世他常常就這個話題跟一些商業大片的導演各執一詞。

他還特別強調道:“所有的肩扛拍攝的鏡頭都是相對被動ꓹ基本上都是跟著李寶莉這個人物的舉止而動作,就是我們在鏡頭里既看得到李寶莉本人也看得到李寶莉本人所看到的。我的本意就是觀眾跟隨李寶莉的視點去觀看電影ꓹ這樣觀眾才能更認同李寶莉這個人物的感受!”

“王導,為什么不能在結尾給李寶莉一個萬丈光芒的結局呢?”一個明顯對電影很共情的記者舉手提問。

王曉帥微微一笑ꓹ攤開雙手,滿臉裝逼道:“生活能給的,我們才能給。生活不給ꓹ我們怎么給?”

說著他還跟這位看起來年紀不大的記者語重心長的科普道:“悲劇,之所以被稱為悲劇ꓹ恰恰就在于展現出,悲劇人物一次又一次的跟命運抗爭之后的慘敗而歸。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是抗爭了,卻又爭不過。這樣的戲劇情境才能從更深層次激發我們對悲劇人物的憐憫,讓我們和人物一起聲討命運的不公!”

“王導,即將在國內上映的也是方言版本么?”

“國內上映的是除了在武漢首映時放映跟今天一樣的武漢話版本,其余的都是普通話版本。當然從我個人的角度更喜歡武漢話的版本,說著武漢話的李寶莉更能將她身上那種市儈好斗的小市民形象展現透徹。”

《萬箭穿心》做了武漢話和普通話兩個版本,今天首映的是武漢話的版本,當然除了日文字幕,送交參賽的還有英文字幕版本。

記者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不少問題還問到賀新,比如為什么要出演馬學武這樣一個配角人物?

賀新則開玩笑道:“我的任務就是充當程好老師的綠葉。”

這個圓臉的妹子趁機又問道:“那么你們在生活中也是跟電影里一樣的相處方式么?”

“呃……”

未等他回答,身邊的程好便拿起話筒,盡管臉上依舊洋溢著笑容,但是語氣卻冰冷道:“電影是電影,生活是生活,你該不會認為我在生活中也是李寶莉這個人物吧?好了,下一個問題!”

于是,這位妹子就被剝奪了再次提問的權利。

“生活就像《萬箭穿心》結尾的那輛破車,熄火了就試著去推一推。這是一部好電影,是關于那些不開心的人們,但人還得學著放過自己,多過一天高興的日子都是賺到的。”

“片中的每個人,都有性格上的缺陷和做錯的地方,生活中便是如此。這是一個漫長的悲劇,讓人一點點的萎縮屈服。”

“我迷上了漢正街的市儈味,雖然我從沒去過中國,近五年來看到的最好的中國電影。”

至于國內的媒體更是驚掉了眼球,紛紛撰文:

“程好讓人難以置信,看完后不敢相信那個女人是她演的!”

“萬人迷大變身!”

“如果程好是美國人,她能拿奧斯卡影后!”

“這樣的電影不去看,那真是萬箭穿心了!”

“《萬箭穿心》,這才是真正現實主義的電影!”

“想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什么合適的詞語來形容李寶莉,不是因為她遙遠到不可捉摸,而是因為她太真實了,真實到仿佛是隔壁三大媽或者對街五姑姑,每天和你擦肩而過,大大咧咧灰頭土臉,帶著一張賤嘴和一顆不屈的心……”

次日,有關《萬箭穿心》的報道霸占了東京各大媒體。之前賀新的判斷沒錯,同屬東亞文化圈,日本的觀眾和媒體對《萬箭穿心》這部電影所展現出來的東西,較西方觀眾更能產生共情。

相比日本媒體關注電影本身,國內的媒體更多的關注程好的表演,一直認為程好將是本屆東京電影節最熱門的影后競爭人選。

從連名字都找不到,到網上充斥著對自己的溢美之詞,短短一天的時間,局面就發生了反轉。程好樂的都合不攏腿,當然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賀老師的金舌郎君的閨房昵稱不是浪得虛名。

相比《萬箭穿心》一邊倒的好評,第二天首映的另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超級臺風》顯然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

和之前馮曉寧一直在吹噓什么以精美絕倫的特效再現臺風的恐怖沖擊力和詭異,然后各種叫板好萊塢大片《后天》相比,《超強臺風》一經放映就被日本觀眾各種質疑。

他們對諸多影片細節提出了質疑看法,并認為影片絲毫沒有想像中的驚險刺激,顯然對之前吹噓的特效處理和特技水平并不買賬。

甚至不少國內媒體戲稱《超強臺風》的特效水平縱然比不過《后天》,但依舊能夠趕超《奧特曼》的水準。

面對重重質疑甚至冷嘲熱諷,馮曉寧除了繼續尬吹,他的所謂十分之八的實景和十分之二的高科技相結合的模式,然后什么好萊塢大片投資動輒上億美元,《超強臺風》只花了五千萬人民幣,達到這種效果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接著又話鋒一轉,大談什么特效一向是中國電影的弱項,即將發展成死結,近年來美國電影越來越多得應用特效,如果他們越來越強而我們越來越弱,那勢必差距在不斷擴大。而自己之所以執意選用國內的特效。

“就是給他們機會,促進民族電影的發展……”

不愧是常年致力于主旋律的創作,把回應對電影質疑的話題,不知不覺間便偷換概念,一下子上升到了促進民族電影的高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