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技派  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物訪談(二)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是演技派 | 陳奔馳   作者:陳奔馳  書名:我是演技派  更新時間:2020-12-05
 
“后來你為什么選擇去中戲上學,而不是繼續拍戲掙錢呢?”

“能力不夠,你想拍戲掙錢首先得具備這個能力。”

“但你還是憑借拿到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新人,你依然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

“當然!”

賀新笑了笑道:“當時我就是一個送快遞的,而里小貴這個角色,無論職業還是生活狀態跟我都很相似,說穿了就是本色出演,并不需要多少技巧,能夠拿到柏林的最佳新人,大概就是一個真吧。”

說著,他又問了一句:“哦,您看過這部電影么?”

易記者那張面癱的臉難得嘴角稍稍上揚,道:“你作品我大部分都看過,即使沒看過的,在這次采訪之前都看了一遍。”

看起來這位易記者的功課做的不錯,一方面是敬業,另一方面也是對被采訪者的一種尊重。

“你在中戲五年,從進修班到大專再到本科畢業。但我注意到在這五年期間,你依舊在不斷的接戲、拍戲,這五年你真正學到東西了嗎?”

“呃……”

聽到這個問題,他難免有些尷尬,確實在中戲五年,真正在校園里學習的時間真不多。

他沉吟道:“怎么說呢,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可能確實不多,但只要掌握了技巧,或者說理論知識,實踐起來就能事半功倍。而且表演這件事就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提高。包括到現在我每演一部戲,基本上都能從中發現不足,然后想辦法提高。”

“比如說?”易記者推了推眼鏡繼續問。

她雖然不太懂,但她卻很樂意跟被采訪探討一些專業性的問題,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也顯得很有逼格。

“比如說,哭戲吧,剛開始演戲的時候,哭戲對我來說是最難的,每次都要醞釀很久才能哭的出來,很多時候往往還哭不在點上。但是通過專業的訓練之后,我現在可能都不需要一分鐘眼淚就能下來。在戲劇學院,這種都是最基本的,大二的時候就要掌握的表演技能。

再比如說,我現在正在拍,王志聞老師眾所周知臺詞功底是頂尖的,在跟他合作的過程中,我就認識到自己在臺詞方面還存在不少的薄弱環節,合作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之前我看過你的幾個采訪,你說你不喜歡你重復的角色,但你在和中都飾演的都是知青的角色,這難道不是重復么?”

易記者的問題很犀利,也很直接。讓賀新多少有點不適應,因為他在接受大部分的采訪當中,記者的問題大都比較婉轉,就算是比較敏感的問題,也會采用一種迂回的策略,很少有人象她這么直接。

“雖然都是知青,但這個不能說是重復。人物的性格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包括插隊落戶的環境也不同。中馬建鈴比較內斂,而中的劉思蒙更張揚。”

“那你是屬于內斂還是張揚?”

“呃,我應該算是內斂吧。”

“但你在銀幕上塑造的很多角色都是張揚的,你是刻意要選擇這種性格的角色嗎?”

“不一樣,可能是湊巧吧。潛意識里也許有這種刻意的存在,畢竟你在選擇角色的時候,會刻意規避掉你自己身上原本就有的東西。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物更具有挑戰性和創作欲望。”

聊起專業問題來,賀新還是很健談的,他平時不大愿意接受采訪就是因為記者們的提問往往專注于一些緋聞八卦或者是私生活方面的問題,這讓他很反感。

他倒是挺欣賞眼前這位面癱的易記者,因為她的問題雖然直接,但很專業。

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趁著易記者低頭做筆記的機會,他喝了口水,潤了潤喉嚨,然后習慣性的從兜里掏出煙來。

易力競這會兒正好抬起頭來,看到賀新從口袋里掏出一盒很大路,甚至可以說有些低檔的紅雙喜香煙明顯有些詫異。

作為的高級的主筆,她才采訪過很多名人,大部分人都是抽煙的。比如企鵝的小馬哥,煙癮很大,整個采訪過程中幾乎煙不離手,人家抽的是軟中華,還有些大佬抽的是更加昂貴的手工雪茄。

賀新雖然只是個演員,但他更是一家電影公司的老板。

賀新看到看到易力競異樣的目光,這才反應過來,忙道:“對不起!”

他正要把剛剛掏出來的煙收回去,就見易記者難得微笑道:“沒關系!呃,能給我一支嗎?”

“呃,當然!”

賀新有點意外,但馬上遞給對方一支,并幫對方點上。

“謝謝!”

易力競抽了一口,點點頭笑道:“這煙不錯。”

記者工作壓力大,常常需要趕稿子啥的,抽煙的比例很高,而且還不分男女。易力競偶爾也抽煙,不過她平時抽的都是那種細長的女士煙,還是第一次抽這種廉價煙。

“你平時的煙癮很大吧?”

“這也是采訪問題?”賀新笑著反問。

“不算,隨便聊聊。”

易力競也笑了,她面癱,不等于不會笑,私下里她的性格還是很開朗的。內向的人是做不好記者這個行當的。

“應該不算特別大,主要是您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還都那么專業,我快招架不住了,所以想緩緩。”賀新笑道。

易力競抽煙的姿勢很優雅。其實一個女性,可能外在條件并不好,但可以通過談吐、氣質這些后天培養的東西彌補先天的不足。易力競大概就屬于這一種。

“我很好奇,象你這種層次……呃,或者說象你目前這種收入的人,好象跟你現在抽的這個煙的品牌不太匹配?”

“為什么說不匹配呢?我覺得應該是喜歡和不喜歡的問題,不存在匹配和不匹配的問題。比如說有人喜歡龍蝦象拔蚌,但有的人就是喜歡豆漿油條。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好像跟所謂身份、地位、收入不存在什么矛盾。”這貨難得裝逼道。

“呃……你說的對,可能我是過于慣性思維了。”

易力競翻了翻剛才記下的一些內容,接著提問道:“剛才你說你一開始當演員的想法就是為了掙錢,現在還是這種想法嗎?”

“當然,演員是我的職業,而且還是我打算從事一輩子的職業,掙錢是當然需要的。”賀新很坦率道。

他接著又道:“可能一開始掙錢的想法更加迫切一點,畢竟以前窮怕了。但是隨著逐漸實現財務自由之后,掙錢這個因素的比重變的越來越低,但不能說沒有。”

“包括你和寧皓導演一起成立新皓傳媒,也是為了掙錢?”易力競緊接著又問。

“這個倒真的不是。”

賀新笑著搖搖頭,只是笑容中略帶一絲無奈道:“一開始我們成立的不是公司而是工作室,因為我們倆鼓搗了一部電影,就是寧皓的處女作,當時我們既找不到投資,也找不到發行商,我們只能自掏腰包。這就需要有一個名頭,電影出品方的名頭,所以就用我們倆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一家工作室。”

“你剛才說你拍戲是為了掙錢,但現在又說自掏腰包拍電影,這難道不矛盾嗎?”易力競的問題一如既往的犀利。

賀新笑道:“因為一開始我是被寧皓忽悠的。我當時正在和陳導明老師一起拍沈巖導演的,寧皓是組里的副導演,他跟我說想找我拍部電影,我看到雖然是小成本制作,但劇本不錯,就答應了。后來才知道這部戲根本就沒有投資,寧皓是自己把家里給的買房子的錢都拿出來拍這部電影,至于電影拍出來之后能不能上映或者能不能賣出去,一概都不知,但我那時已經上了他的賊船了……”

笑了兩聲后,他才語氣變得認真,同時特別感慨道:“還是出于感動吧,我當時對寧皓這種對電影非常純粹的態度很欽佩也很感動,作為電影的從業人員之一,再說當時我的經濟條件還算寬裕,索性就幫著他一起把這部電影做好。”

“后來在威尼斯獲了獎,聽說還買了不少國家,你們沒有虧,還賺錢了?”

“對,要不然后面就沒有、,也不會有新皓傳媒,可能仍然是那個新皓工作室。”

易力競低頭記了記要點,接著問:“有一件事我特別好奇,都說電影是風險很大的投資,但你們新皓傳媒這幾年出品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好象從來沒有失手過。而且據說這一系列的背后,你才是最后的決策者。這不單單可以用運氣好來形容。如今你在電影圈內是出了名的眼光好,聽說只要是你看中的項目,很多人都愿意投資。”

“沒有這么夸張。”賀新笑著搖頭。

說到這里他習慣性的點上了一根煙,之所以說習慣性,可能是為了裝逼的時候更有范兒;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掩飾作弊吹牛時內心的心虛。

他還朝易力競示意了一下,易記者擺擺手表示免了。

“運氣,這個成分是一定存在的。但其實要我說的話,可能很大程度上還是出于巧合。當然我們在選擇劇本的時候,首先是站在觀眾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故事,看這個故事能不能吸引我,然后再關注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你必須首先要有觀眾,畢竟一部作品拍出來是需要觀眾買單的,就象你們做媒體的也一樣,一篇報道出來,同樣首先要考慮的是能不能吸引讀者,不是么?”

“呃,對!”

易力競點點頭,但她突然發現這個問題有點問不下去了。

她很快跳過,接著后面的問題問道:“之前你們公司投資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小成本制作,走的是以小博大的路線,但這次為什么要選擇拍這種大投資的項目呢?”

“首先是麥稼老師的小說吸引了我,說實話當時我第一次看到小說的時候,就覺得很震撼,很難想象在那個年代會有這么一群年輕人為了信仰真的能夠赴湯蹈火。其次就是這個故事又特別精彩,題材也非常新穎。如果站在觀眾角度,我還愿意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個故事更加直觀的展現在面前。”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面露苦笑道:“其實一開始沒有想到投資會這么大,原本我以前兩三千萬就能把這部電影拍出來,但是后來在籌備過程中發現這點投資遠遠不夠。比如小說中描寫的裘莊極具奢華,那么在電影中肯定要表現出來。

然后要真實的還原那個年代,細節方面的考慮等等,這一切都需要和歷史不吻合。打個比方,你拍一部抗日片,你不能讓八路軍抽雪茄、穿高跟鞋、抹頭油、在豪華別墅辦公這種人物造型和故事情節出現,這非但不符合歷史史實,更是對當年對日寇浴血奮戰的八路軍烈士最大的不尊重。所以很多投資都是必須的。

尤其后來徐客導演加盟,又提出很多新的想法,更能讓作品本身更加精彩,能讓觀眾耳目一新,于是這個投資便一直在呈幾何數的往上翻。”

“這么大的投資,那你有沒有想過會虧本,畢竟前面……呃,已經有那么多的例子了。”

聽到這個問題,賀新下意識的挺了挺胸膛,稍稍沉吟了一下,帶著深思熟慮的口吻道:“當然想過,但是站在我的角度,包括我的合作伙伴寧皓導演,以及這部戲的另一個投資方博納的于總都覺得這么好的故事,我們有理由也應該讓它搬上銀幕讓觀眾看到。

尤其是這個題材,當外敵入侵,我們有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為了趕走侵略者做出的卓越的貢獻和犧牲,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緬懷的,而且我們正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說到他侃侃而談,一方面是為了電影的宣傳,另一方面確實有感而發。尤其是他經歷過自己的祖國后世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他更堅定了自己的國家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的信念,就這點而言,他的感觸要比任何人都要來得強烈。

只不過易記者的目光中明顯帶有疑慮,感覺他好象就是在唱高調,較之前的顯得有點不真誠。

繼而,她便轉移話題,露出微笑道:“眾所周知,你和你的女朋友全國觀眾都知道,也很羨慕,而且這么多年一直是圈內的一對模范情侶。但是我還是很好奇,當年你們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是一見鐘情,還是說日久生情?”

賀新很無奈,他最煩的就是采訪中類似這種有關個人感情的問題,但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物訪談又避免不了,更何況兩人都是演員、名人,這個話題就更加避免不了。

“呃,站在我的角度來講就是一見鐘情。”

“那為什么會選擇她呢?在中戲恐怕漂亮的姑娘有的是。”易力競好奇的問道。

賀新雙手一攤:“很簡單,我到中戲第一個認識的漂亮姑娘就是她!”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