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技派  第七百五十四章 黑白片的勝利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是演技派 | 陳奔馳   作者:陳奔馳  書名:我是演技派  更新時間:2021-01-20
 
時間拉回到幾分鐘前。

賀新和舒琪剛剛回到座位上坐定,便見上屆金馬獎的帝后張涵宇和劉美君上臺頒發最佳男主角獎。

一位內地男演員,一位香港女演員;老張不高,劉美君個矮;歲數相仿;一個黑西裝,一個黑色長裙,站在一起居然還蠻登對的。

“大家好,我是張涵宇。”

“大家好,我是劉美君。”

劉美君特意用一口閩南語自我介紹,頓時贏得一片掌聲。

巴拉巴拉一番開場白之后,張涵宇問:“今天入圍的四位男演員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你來預測一下,他們誰最有可能獲得今天這個影帝?”

鏡頭一一掃到四位入圍的男演員,《不能沒有你》中的男主角陳文彬無疑是知名度最低的,他原本是位紀錄片導演,這次是跨界出演,第一部片子就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因為他是入圍的唯一一位灣灣演員,所以鏡頭頻頻照顧到他。一臉嚴肅,正襟危坐在那兒的陳文彬看起來很緊張。

渣渣輝坐在那里一臉淡定的微笑,和同樣一臉淡定的吳艷祖相得映彰。相比之下,咬著下嘴唇的博哥就缺乏這種定力,發現鏡頭照過來的時候,才咧了咧嘴,露出難看的笑容。

這也難怪,相比兩位成名已久的香港男演員,博哥如今還算是粉嫩新人一枚。第一次入圍,難免會很緊張。

“陳文彬,他當過記者、導演,也是演員,我覺得他很多才多藝啊;渣渣輝,他年輕的時候當過警察,可是現在呢,他演壞人比警察更感人;還有黃博,黃博演一些小人物,他有悲喜,他演的非常精彩,可是我會覺得他可能喜歡跟牛一起吧……”

鏡頭掃到博哥的時候,此時博哥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因為之前陶子調侃說今天入圍最佳影片獎的其他三部電影的男女主角都到場了,唯獨《斗牛》就來了黃博一位,特意請了一位兇特別大的女模特帶著奶牛的面具坐到他的旁邊,扮演《斗牛》中的那頭奶牛,害得博哥想看又不敢看。

“哇,還有吳艷祖!真的好帥喲,我都不知道說什么,看見他都流口水……對不起,對不起,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

劉美君搞怪作秀,老張只能按照串詞繼續往下說:“我是來讓你預測他們誰最有希望,你呢,好象他們每個人都有希望。”

劉美君瞬間正常,點頭道:“對,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希望,這個應該交給評審去處理。”

“好,請看大屏幕!”

一一展示之后,老張打開信封,臺上的兩人看了一眼,同時長大了嘴巴:“太驚奇了!太驚奇了!”

“獲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是……”

老張把信封遞到劉美君面前:“《證人》的渣渣輝!”

“哇喔!”

本屆港片凋零,唯一入圍重量級獎項提名的渣渣輝獲獎,現場的嘉賓和觀眾都歡呼起來。

一直在微笑的渣渣輝聽到自己的名字頓時仰天松了一口氣,站起來向歡呼的人群揮手致意。

而現場其他三位入圍者的現場實時畫面,起初嚴肅的陳文彬這會兒卻是滿臉笑容的鼓掌,吳艷祖依舊淡定,博哥卻在尬笑。

就在大家以為塵埃落定的時候,卻又聽到老張在臺上叫喚:“別急,別急,我說的驚奇還在后面,這絕對是金馬獎歷史上的頭一次,因為還有一位!”

“哇哦!”

全場大概除了笑而不語評委們,所有人都特別驚訝。

分享同一個獎項,大概除了內地金雞獎那是常態,其他一些獎項包括奧斯卡獎也偶爾有之,甚至幾年前的戛納電影節,當時的評委會主席王.墨鏡.佳衛跟不花錢似的,一口氣潑出去五位影帝、六位影后,把“見者有份”的原則發揮的淋漓盡致,令人感服!

而在金馬獎前45屆的歷史上是從未開出過雙黃蛋,的的確確是開創了歷史。

大家都伸長了脖子等待另一位幸運兒,就連正要準備上臺領獎的渣渣輝此時也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腳步。

老張沒賣什么關子,直接道:“黃博坐哪兒呢?”

“啊——”

劉美君配合著一聲驚叫。

剛才還在一直尬笑的博哥,聽到自己的名字反而愣住了。坐在他旁邊的梁婧忙把他一把拉起來,坐在前后左右的管唬、高杰、九孔等人紛紛圍攏過來,熱情地向他表示祝賀。

博哥這時候才反應過來,任憑大家拍打他的臉和肩膀,笑的跟一傻小子似的。

此時正在外面接受采訪的程好終于確定了本屆金馬獎影帝開出了雙黃蛋,博哥獲得了影帝,不由歡呼道:“哇哦!恭喜博哥……呃,當然還有家輝哥,他們都是好演員,實至名歸!”

這邊的灣灣媒體趁機趕緊問:“未來有沒有機會在電影上跟灣灣的導演或演員合作?”

程好頓時旗幟鮮明道:“我覺得這種兩岸的交流是一種趨勢,包括今年你所看到的《瘋狂的賽車》,里面有灣灣演員也有大陸演員。

之前也有有媒體問到覺得兩地的表演是不是有不一樣的風格?可是你可以看到這個電影當中,那么多演員湊在一起演戲,你不覺得很別扭,你會覺得這種文化的交流很舒服,而且導演會把控整部戲的風格。所以我覺得以后這種合作的方式可能會越來越多,大家透過電影的方式,可以有這種文化上的交流。”

程好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回答可能觸及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經,不過她也沒當回事,故意賣慘道:“很慘啊!我本來很想要去參觀一下故宮,灣灣的一些名勝。從小的時候讀書就在課本上讀到過寶島灣灣有個美麗的日月潭,就沒去過,來了這么多次都沒去過,明天就走了。”

回答完這個問題,那位灣灣記者麻利的收線,程好忙招呼幾位熟識的內地記者:“哎,你們趕緊問,一會兒我得回去為小帥導演和我們的《萬箭穿心》加油打氣呢!”

影帝之后,最佳導演之前,又有一段歌舞表演。當程好接受完采訪匆匆跑回來的時候,正好主持人陶子請上四位曾經拿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導演上臺介紹入圍的導演,同時頒獎。

侯小賢、阿關、李桉、杜琪峰,四位大牌導演一一亮相,不得不說還是安叔的一口普通話最為標準,不帶任何所謂的灣灣腔。杜琪峰干脆就是一口可能大部分人都聽不懂的粵語。

最后本屆金馬獎的評委會主席侯小賢打開信封,四位大導演相互謙讓了一番,最后阿關宣布:“《不能沒有你》的戴立忍導演!”

灣灣本土電影人終于摘下了一座重量級的獎項令現場的觀眾頓時大聲驚叫,頭一回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剛剛已經拿下年度灣灣杰出電影獎的戴立忍滿臉激動的上臺領獎。

王曉帥暗暗嘆了一口氣,不過他也沒啥過多的失望,因為他的目標始終是歐洲三大節。

接著便是今晚最重量級的獎項——最佳影片獎。

當主持人在臺上清楚今晚最重量級的兩位頒獎嘉賓李桉和張嫚玉的時候,就連王曉帥也下意識的坐直身體。最佳導演拿不到也就算了,最佳影片獎他還是非常期待的。

賀新、程好和出品人于東同樣都非常期待,盡管早在去年就已經上映的《萬箭穿心》如今獲獎對票房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這畢竟是對一部電影最大的肯定。

可惜,當張嫚玉用她那口感人的港普宣布最佳影片的歸屬是《不能沒有你》時,眾人掩飾不住臉上的失落。

講老實話,當最初公布提名的時候,這幾部片子大家都看過,一直認為《萬箭穿心》是最有希望的,可最終還是敗給了東道主。

與之明顯對比的是導演戴立忍上臺領獎時早已經是泣不成聲。

這部投資還不到六百萬新臺幣的黑白電影……

呃,怎么說呢?這年頭的黑白電影總歸有取巧之處。就好比當年王曉帥的成名作《冬春的日子》,就是一部黑白片。當年他倒不是刻意的,而是實在是沒錢,買不起彩色膠片,只能通過朋友介紹去石家莊的膠片廠討要了一些沒人要的黑白膠片,甚至在洗印的時候,損失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素材,最后拼拼湊湊,剪成了一部只有七十五分鐘片長的電影。

就算這樣,《冬春的日子》卻在歐洲一系列小眾電影節上屢屢獲獎,還被BBC評為電影誕生以來100部佳片之一,使得王曉帥一舉成名。

但是從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之后,利用黑白片討巧的例子便多了起來。最明顯的就是陸串的那部據說是四年磨一劍的《南京南京》。

賀新看過后的第一感受就是模仿,或者說把《辛德勒的名單》改頭換面抄一遍:

同樣的關于人性的塑造,一個從辛德勒這位德國商人的視角,一個則從一個叫角川的日本兵的角度;都是通過孩子來表達對希望的呼喚……

《辛德勒的名單》無疑是經典,而《南京南京》三流的故事情節注定了光有形而沒有神。

當然用寧皓的話來說,那叫借鑒。顯然陸串的借鑒能力要比寧大頭差了老遠,至少寧大頭能借鑒到蓋里奇黑色電影的精髓,陸串只能模仿到《辛德勒的名單》外面一層皮殼而已。

至于說到這部《不能沒有你》看似非常感人煽情,但是有粗陋而沒有粗獷,有展露而沒有揭露,有抒情而沒有深情。

縱覽全片,可能三分之一像大師手筆,三分之一像電視臺新聞跟蹤片,三分之一像文藝小青年的濫情篇。也可以說,是溫情主義的泛濫,飛速地將關于生存本質的思考一筆勾銷。主題與其說是父愛的美化,還不如說是溫情贏了殘酷。

整部片子模糊了新聞事件和故事片之間的含量,總是不斷地自我打斷。無數次地出現空鏡頭,襯著美麗而輕柔的音樂,嚴重模仿侯小賢的電影風格。恰巧本屆金馬獎的評委會主席正是侯小賢。

投其所好、灣灣本土電影,再加一個黑白電影的加分項,可能就是這部《不能沒有你》勝出的最大理由。

請:m.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