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整個大齊皇宮東北角的青石宮,仿佛是人海中的孤島,是這座偉大城市的瘡痕。
時光在這里流逝得格外清晰。
麻雀立在高墻上,不分季節地啄著墻,磨著它的尖喙,如刀客磨著他的刀。
檐角一只蜘蛛放著絲線慢慢往下爬,蛛網上已經很久沒有蟲子落網,寂寞地空掛。
矯健的雄鷹展翅從高空掠過,飛過了空無一人的長生宮,又折轉掠過了華英宮外。
宮中姜無憂正手提雙刀,繞場而走,耍得刀光如潑雨。
“這是他自己的事情,看他如何選擇便是。”
白發老嫗抱著大戟,立在場邊,不發一言。
多少度風雨春秋,她看著這位殿下一步步長大,每一步都自信篤定。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武器,皆如臂使指。踏道武之路,懷天下之心。
鷹唳時近又遠。
養心宮主人今日難得在家,斜靠在軟榻,只手撐頰。綢袍掀開了披在身上,正面的肌肉線條一覽無遺。
一只手挑起面前美貌女子的下巴,只笑道:“他們看戲,我看美人。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鷹羽如刀,劃破長空無痕,繞外宮一圈、飛過了長樂宮外,然后一個仰沖,忽然間羽褪爪消,變成一條肥嘟嘟的肉蟲,鉆進了云層中。
細看來,那朵云,竟似一個白燈籠。
長樂宮中。
正在修剪花枝的太子,忽然停下來,長嘆一聲:“孤當神臨矣!”
把剪刀隨手放在太監舉著的木托盤上。
于是血流如奔河,肉身現金芒……
轉身已神臨。
作為北城最大的主道,玄武大街極闊極長,從來也都是行人如織。
但姜望青衫按劍,大步而行,如在人潮之中,獨駕一葉孤舟。
瀟灑從容。
不時有人停下來駐足,看著他遠去。
真正知道他要去干什么的人并不多,但他那昂然的氣勢,已足以讓人心折——此乃大齊天驕!
大齊皇宮位在臨淄正中,里外有三重。
最外一重外宮占地最廣,朝議的紫極殿、太子所居的長樂宮、三皇女所居的華英宮……乃至于囚居廢太子的青石宮,都在此間。
而當姜望走到外宮宮門前,這一場孤旅便到了終點。
從北衙至皇宮,一路上無風無浪,連個驚馬都不曾有……仿佛臨淄從來是如此寧和的臨淄。
姜望在交錯的儀刀前坦然停步,對宮衛一拱手:“青羊鎮子、三品金瓜武士姜望,陛見天子,還請通傳!”
那宮衛首領如石雕肅立,令手下宮衛匆匆去了。
天高云靜,宮闕萬間。
齊宮威嚴又安靜。此時的一切,都似與宮殿一般靜止了。那些波瀾壯闊的故事,都靜默在時光中。
皇后或者大澤田氏他們。
敢在碧梧郡殺公孫虞,敢在海外殺烏列。
殺個沒有官身的楊敬應該不算大事。
逼急了殺林有邪也不是做不出來。
但不敢在臨淄動他姜青羊!
再害怕,再恐懼,也不敢這么做。
如果要問,姜望在齊國拼命奮斗的這兩年,到底贏得了什么?
這就是答案。
不多時,傳信的宮衛匆匆回轉,還帶來了一名秉筆太監。
不是姜望熟悉的那位丘吉,而是一位身形高大、面容冷峻的公公。并不通名,只對姜望道了聲:“天子宣見,請往這邊走。”
便自顧在前引路。
姜望也不去套近乎,抬步便跟在身后。
宮門之后有一方高臺,名曰“解兵臺”。臺上并著幾列古老的兵器架,氣息厚重沉肅。
入宮面圣者,都須解兵器于此。
兵煞濃烈,但都鎮在此臺中。
姜望昂首懸劍,自一旁走過,解兵臺前的宮衛不阻,帶路的秉筆太監也并不吭聲。
昔時黃河得魁,天子準他帶劍而朝!
陛見的地方在得鹿宮,天子退朝之后,常在此宮修行。
于此宣見姜望,也可以說是一種親近。
姜望踏進殿中的時候,天子正盤坐在金色的石臺上。共有九根蟠龍柱,繞石臺三面而立,像是三堵高墻,拱衛天子。
蟠龍含寶珠,珠內生玉煙。煙氣變幻不斷,時而山海,時而眾生。
石臺之前,唯有韓令一人獨立。不留意的時候,他似乎并不存在。但想找他的時候,他又從未脫離視野。這等本事,非常人能及。
帶路過來的秉筆太監,在殿外便已離開。
姜望俯身欲拜。
天子已經一擺手:“非大典不必大禮。”
此時的天子,身穿寬袍便服,也似少了幾分嚴肅,多了幾分隨性。大袖一掩,在石臺上俯瞰姜望:“青羊子所為何來?”
姜望直身而立,并不敢直視天子,但聲音洪亮坦蕩:“為長生宮總管太監馮顧案!”
“朕記得你是監督辦理此案……”天子的聲音落下來,溫和卻有威嚴:“莫非是案件偵辦的過程,有不正不公之處?”
姜望道:“臣監督辦案,而于案件有所得,茲事體大,不敢瞞天子,故來覲見。雖逾出職分,卻是拳拳忠君之心。”
天子道:“既然茲事體大,為何不公呈政事堂,卻以私謁?”
此問一出,姜望心神一緊!
一見面,天子就點出了他在這個案子里的職責,明著是在問他,是不是鄭商鳴、林有邪辦案的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暗著卻是問他,為此案獨自入宮覲見,是否逾矩?
他以“茲事體大,忠君之心”來答。
天子緊接著便問他,為什么不公呈政事堂……
這已是在表達不滿。
必須誠實地說,姜望之所以會在林家門前大鬧一番,把監視林家的人全部送進北衙監牢,便是在有意鬧出動靜。
他從都城巡檢府,一路不避不繞、不遮不掩,直接走到皇宮。
誰不知他今日陛見齊天子?
在事實上以私謁天子的行為,達到了一部分公書上奏的效果。
在某種程度上,是將天子架在了臺上。
如果朝野都覺得,姜望是帶著當年雷貴妃遇刺案的證據來覲見天子,那么天子也理所應當,給天下一個交代。
所以天子問他,你怎么不直接把證據交給政事堂。
既然要公開,那就再公開一些。
你想鬧大,就鬧得更大。
可是你姜青羊的小身板,能承受得起鬧大的后果嗎?
姜望垂首道:“因為臣并無關鍵證據,不可叫諸位大夫信服,無法公呈。”
饒是大齊天子向來藏情緒于深海,少見表露,此刻也冷聲笑了:“那你以何謁朕?用你的拳拳忠君之心嗎?”
天子在某些時候,也是很幽默的。
但“忠君”二字能夠被拿來幽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因為它并不可靠。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姜望不見驚懼,只懇聲道:“臣陛見天子,是想跟天子講一個故事。”
天子并不說話。
姜望于是立在這大殿之上,略略整理了情緒,開口講述道:“臣曾游歷天外,偶見奇聞。天外有一浮陸,百族紛爭,烽火不歇。陸中有一國,雄于四鄰。國主雄才偉略,文治武功皆冠絕歷代……
有一年,邊臣起兵謀逆,國主親征之。
時年,前太子受囚,新太子才立,儲位不穩。
國主寵妃有孕,欲爭后位,故以刺客逞兇宮闕,欲殘身以陷國后……
國后察之,暗令外臣,使陰附奇毒于兇刃,以致國主寵妃見血而死。
寵妃死,腹中龍子剖腹而生。
國主憐之,甚愛。
此子先天不足,還在母胎中,便已奇毒入髓。
然生即偉略,才絕當時,以病軀前行,奮有萬民之心。
而后使人暗查當年,終知真相……
卻絕口不言。”
姜望講到這里,對著天子拱手躬身:“敢問陛下,可知此王子,為何不報母仇,不雪己恨?”
金色石臺之上,天子沉默許久,方道:“汝欲何言?”
姜望卻并不順勢揭過,而是追著問道:“浮陸之人,議論者眾。或曰‘此王子心懷天下,不忍朝局動蕩,是故忍恨緘口’,或曰‘想是仇敵勢大,不能正面相爭,須以徐圖’……天子以為,是誰言中?”
“你以為呢?”天子問道。聲音不見喜悲。
“臣以為……”姜望恭聲道:“國主于他,憐之愛之。他于國主,愛之敬之。之所以絕口不言,不過如此罷了,沒有那么復雜。他只不過是一個,孤獨長大,不想失去父愛的孩子。”
“姜青羊……”天子的聲音高渺而威嚴:“想當然耳,是人臣本分嗎?”
天子到底有沒有被打動,僅從他的聲音,根本無從判斷。
而“想當然耳”這四個字,實在兇險。
但話說到這個份上,姜望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
“臣查長生宮馮顧案,幸于宮中見一壁畫,乃十一殿下手繪,臣甚愛之。私以為天子不能錯過……宮苑照壁,畫名《眾生相》,畫中有孤墳一座,碑文只四字,請天子觀之。”
姜望此刻仍然低著頭,微微躬身,只能看得到自己的靴子,和前方金色的石階。
當然就算他抬起頭來,也不能直視天子,不知道天子到底有沒有去看,在以何種手段去看。
但他能夠隱隱感受得到,就在前方的金色石臺上,一種偉大的力量……正在發散。
他只能察覺到那波動的邊角,卻已然震懾于那種浩瀚磅礴。
許久,天子的聲音落了下來:“你此來,就只是為了跟朕講一個故事么?”
姜望道:“陛下欽點微臣督案,微臣自是為案件真相而來。”
“你講的故事,朕聽完了……”
姜望完全可以感受到,自己正被這位天下雄主的目光所注視。
雖然天子并未傾瀉任何威壓,甚至連一絲情緒也未摻雜,但僅僅是他的身份、他的力量,就足以在被注視者的心中,壓成高山。
而那恢弘的、仿佛與整個宮殿共振的聲音,慢慢地落了下來:“現在說說你的案子。”
姜望直脊挺身,只將眼眸微垂:“臣今日帶著三起案件,來謁見天子!”
天子不置可否。
站在石臺前的韓令,眼角卻抽搐了一下。
居然有三件嗎?
這個姜青羊,真有些恃寵而驕、不知死活了……可惜。
心中想著可惜,面上卻是一點表情都沒有的。
而姜望已經朗聲道:“第一件,是長生宮總管太監馮顧之死案。”
韓令屏住了呼吸,便聽到——
“經臣監督,巡檢副使林有邪親自查驗,確認馮顧是自殺無疑。其人于靈堂懸梁,未有遺言,想來……或為殉主。”
馮顧的自殺,說是為了殉主,卻也算不上錯。
而他對皇后的仇恨和指控,但凡對案情有深入了解的,都能知曉。已不必再明言。
只聽得天子的聲音道:“即是自殺殉主,隨葬無棄便是。第二件呢?”
聲無波瀾,如云行雨墜,天理循環。
“第二件,是舊長生宮屬吏公孫虞被殺案。”
姜望朗聲道:“其人隱居碧梧郡,閉門讀書,足不出戶。早年多逞口舌,故自斷其舌,如此避世而隱、與世無爭,日前卻為歹人所擅殺。臣請天子下令,徹查此案,以慰十一殿下在天之靈!”
天子顯然沒有想到,姜望要提的第二件案子,是這個。
尤其姜望幾乎點明了,公孫虞是為了保守秘密而割舌隱居。其人對姜無棄如此忠心,卻還是在姜無棄死后,被人輕易殺死。
那位十一殿下如果在天有靈,如何能安?
沉默了片刻,才聽到天子的聲音道:“此事的確該有個交代。”
這句話意味著,那個直接殺死公孫虞的人,會以某種形式被揪出來。當然,不會涉及幕后更深遠的地方。
這個案子,仍然停在分寸恰當的地方。
這偌大的得鹿宮里,加上姜望,此刻只有三人。
三個人都知道,還沒出口的第三件案子,才是此行的重點。
所以就連從來都像雕塑一般的韓令,都忍不住抬眼看向了姜望。
看著這個直面大齊天子的年輕人。
而姜望洪聲道:“臣要奏告的第三件案子,是十七年前一代名捕林況自殺案!”
韓令心里松了一口氣,又莫名其妙地嘆了一口氣。
ps:“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黃庭堅·《雜詩七首其一》
天才一秒:m.173k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