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冠  第86章 西行

類別: 軍事 | 軍旅生涯 | 華冠 | 橫霸   作者:橫霸  書名:華冠  更新時間:2021-04-09
 
東邊的天空剛露白,獨立連的院子里響起一陣陣亂七八糟的聲音,早起的戰士已開始在陳勇的帶領站起了馬步,人太多院子里站不下,其他的人跟著蔣排長到外邊山道上跑步去了。

李遠也早就起來了,門口放著一盆熱水和毛巾,李遠一頭黑線,以前在部隊中也是團一級的主官才有勤務兵,不知道是誰弄過來的。

趁著吃飯補充給養的時間,李遠跟剛回來一頭是汗的蔣排長正商量挑選一排這次要出發的戰士,卿連長沒回來,蔣排長是這兒最大的主官,得留下來,情緒不高。

安排的是一個班的戰士在一班長孫雄的帶領下跟著李遠去郎溪。

四排的戰士現還沒到,按時間估計應該也差不多快到了。

到郎溪直線差不多八十公里,大部分是山路,差不多要兩天多點的時間,戰士們開始把綁腿綁的更舒適一點,長距離行走可以防止腿步過度充血。

由于是白天行軍,安全應該沒什么問題,全是山路到了晚上就得宿營,安排了幾個戰士背野外宿營的裝具,游擊隊本來是沒有這些東西,剛好昨天鬼子送了不少過來!

這次任務難度看起來挺輕松,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的戰士們精神勢頭好得很。

天蒙蒙亮的時候,四排的戰士們到了。兩個班,二十二人,看樣子王虎這段時間已經把四排的編制給整滿了,讓李遠意外的是帶隊的竟然是傷愈的趙大山,看手臂擺動幅度,應該還不能正常的活動,估計還沒完全好。

趙大山敬禮:“一排長好,教官好。”

“你傷好了?”李遠看著趙大山姿勢有點別扭,覺得他的傷應該沒這么快好才是。

“當然好了,在山里都呆出鳥來了,你看這不好的差不多了嘛,指導員也是同意了,我力氣大,背東西一人頂倆,哈哈。”沒受傷的手臂擺動了幾下,有點心虛。

“趕緊去吃飯,你們都走了一個晚上,休息一下準備出發。”

“得勒,還是教官好。”

這受傷還搶著去執行任務,這積極性國軍哪比的了。

李遠安排將藥品拆開,重新包裝,除了一些針劑類藥物,其他的全部重新理了一下,差不多三十個人就可以背著走,比較沉的是電臺,按組織要求獨立連這邊留了一臺。

這次過去人更少,總共計劃三十六人,李遠把陳勇帶著一塊行動,跟陳勇一起過來的叫喬文的國軍士兵留了下來,在李遠離開的時間,負責教獨立連的戰士們國術,國軍的士兵大都學了國術基本的套路,川軍也不例外。

天色已經大亮,三十多人背上藥品及電臺出發,臨時增加了一個炊事班的戰士:劉七。

行走在春天漫山遍野的竹林,滿眼青枝綠葉、郁郁蔥蔥猶如一幅山水畫。順著道路邊上的小河溪淙淙地流淌,竹林遮天蔽日,路上零星的長著些野草,在不多陽光下星星點點的開了幾朵野花。

不知名的鳥兒的嘰嘰喳喳的叫聲充斥在山谷間,微風拂過,竹林沙啦啦地響,漾起無法抑制的山野味道。

稍平坦的地方有一些竹木結構的房子,竹編糊泥的墻壁有些殘破,很多地方已經露出了來夾在中間發黑的竹條,從地上的腳印和路上并沒有被野草覆蓋的小路可以看出,應該還有人住在這里。

也許是出門干活去了,房門上掛著鎖,附近也沒有看到有人,林中開墾出有小片的土地,已經挖開,可能要種點菜什么的。

已經是中午時分,李遠分派好了尖兵及暗哨,命令部隊就地休息,已經是深山。

增加炊事兵的提議是秦梓提出來的,山區的道路最少要走兩天半,帶上炊事兵本來沒什么意義,戰士們大部分都是從各鄉村出來的,野外弄點熱食還是沒什么問題,但三十多人哪怕是熬鍋粥還是炊事班的戰士更利索,何況讓炊事班的戰士也可以跟著提高一些戰場能力,這個理由沒法拒絕。

炊事班的四個戰士為這個爭得這個出去的機會還爭了老半天,劉七答應回來洗一個月碗才爭得這個機會。

當然其他三個戰士全被他干翻了。

兩天后,長興游擊隊的一幫人帶著疲憊在山路上蹣跚,從早上到下午已經走了大半天的下山的路,全是下坡,卻都累的不行。

路上尖兵遇到幾個進山的老百姓,打聽到一些這邊形勢,情況不太好,就在國軍收復廣德縣城后,去年就已占領西面靠近長江邊上名城蕪湖的鬼子,已經在前幾天攻占了廣德北面的郎溪縣城,據老百姓說鬼子殺人殺得血流成河,死了上萬人。

李遠對于這種始料未及的情況非常憤怒,心情有些沉重,對這小鬼子恨之入骨。

對這次的任務并不擔心,原本計劃就是到郎溪游擊隊駐地梅渚辦交接,從郎溪城背邊十多公里的丘陵地帶經過,剩下的事就由這邊的游擊隊一程一程的接力,由于從烏鎮回來提前了一天的時間,現在距約定的時間也早了一天。

獨立連有電臺,可以隨時聯系組織上,但是郎溪游擊隊在抗戰前被國軍清剿,電臺早已經聯系不上。

這次過去得按地下人員接頭的方式先接頭再組織物資移交工作。

現在這里從地圖上看,過去梅城只有二十公里不到,以現在的速度差不多也就四個小時的路程,如果連續行軍差不多就在晚上深夜就可以到達。

戰士們已經走了兩天的山路,帶要考慮緊到突發情況,真正能戰斗的只有一排的十幾個人。昨天晚上在山里找了一個山上砍竹子的人,臨時休息或避雨的空屋子里對付了一晚上,這時都疲憊的不行,李遠還是決定找個老百姓的家里借住一宿。

天黑時分終于是趕到附近的唐下村,尖兵已經從村外繞過了村子去了南面。

這一路上也幸好有這些小伙子以前往這邊來過,不然光靠地圖說不定現在還在山里轉著呢。

郎溪是江南的產米之鄉,這邊的產出的米可以通過運河從北邊走溧陽到宜興進太湖,運往無錫,蘇州,上海,所以這邊的米行,糧行都有好幾十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