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小軍將  第八章 燒窯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東晉小軍將 | 秋霜紅蜜   作者:秋霜紅蜜  書名:東晉小軍將  更新時間:2020-06-21
 
正月初七,劉府別院,工坊。

劉家新建的這個工坊設計的規模不小,各個功能片區現在都已經規劃出來了,主要有木材加工區,鋼鐵煉制加工區,食品加工區,工藝品制造區以及后面的工匠生活區。很多地方只是修建了個小作坊,配套的設施還沒有修建好。用劉牢之的話說,這里就是規劃中的劉家工業園區。

現在工坊里面入住的人家不多,三家鐵匠,三家木匠,三家泥瓦匠,還有剛招募的三家陶瓷匠。從場務留下來的鐵匠是父子兩個,新招募的三家鐵匠有五個鐵匠,三個木匠是兄弟三個,都已經成家,三家泥瓦匠里,有八個瓦匠,三家陶瓷匠有六個匠師。這些匠師家的孩子,十三歲以上基本都作為學徒在工坊里面幫忙。魏晉以來,工匠這個身份往往是世襲的,輕易難以轉到別的行業。

按照后市安置房的標準,每四間房為一家,每三家為一排,在工坊后面修建了房屋。房子下面用磚石壘成,上面使用粘土加上蘆葦草夯制而成,就地取材,使用大毛竹作為房檁,房頂使用半茅草,半瓦片,成本低廉的很,每家每戶也都修建了火炕取暖。在工坊里面修建有大食堂,由工匠的家屬負責統一做飯。劉牢之把所有的工匠按照工齡和手藝劃分了等級,工坊里便按照工匠的等級每月分發米票,用于購買劉家提供的飯菜。在工坊旁邊,單獨開出來了三十畝地的菜田,由工匠家屬用來種菜,工匠家屬種的菜進入食堂一樣要進行結算,算是他們的收入。

這個時代的工匠們在官方的場務里面干活是沒有工錢的,稍有差錯便會有主管打罵責罰,根本不能算作良民。所以一有機會,這些官方場務里的工匠就會逃亡。在劉家的工坊里面,劉牢之規定所有的匠師按照工作量計發工錢,工錢按月結算,一半用米票,一半用實錢。工錢的標準不高,但比起官方場務的苛刻,那以經是天壤之別了。前幾個月因為墾荒、蓋房子,各家工匠非常忙碌,都攢下了不少的錢財。雖然勞累,卻能夠吃飽飯,營養也跟得上,這些工匠們的身子比剛來的時候好多了。

工坊這邊的主管叫劉頌,是劉家遠支的族人,劉家興建工坊之后,他央求了何氏,做了工坊的主管,平日里帶著從部曲里面選出來的八個護院,管理著工坊。

上午練武完畢,劉牢之帶著乙班的侍從們,來到了工坊。

讓劉頌找來三個老成的陶瓷匠師,劉牢之關心道:“幾位師傅辛苦,在這住的可還習慣?”

“勞小郎君動問,這可怎么說好呢?小的們之所以南下,一則胡虜縱橫中原,燒殺擄掠,我等朝不保夕;二則官家苛刻,只拿小的們當畜生使喚,子孫沒有出頭之日。”年長的陶匠說到,“天可憐見,讓我們遇到劉將軍,賞了這么個好地方,吃的好穿得暖,還有工錢可拿,真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說罷,就要給牢之跪下磕頭。

劉牢之連忙伸手扶住,寬慰道:“老師傅切不可如此。只要好好做事,我們劉家萬不會虧待了你們。年前讓三位尋找附近可以建窯的地方,可有眉目了?”

老匠師伸出手臂指著:“那里,東北方向,離此處大約五里的地方,有個小山,那附近有不少粘土,還有不少林子,可以做一個窯口。”

劉牢之滿意地道:“如此甚好,請老師傅盡快核算一下建窯需要的材料,稟報給劉主管,我們盡快采買。”說罷轉頭對劉頌道:“主管,等到材料備齊,讓泥瓦匠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全力修窯。同時安排人手,修建一條從窯口到江邊的路,把碼頭也要建起來!”蕪湖這里多水,從水路運輸貨物更加的方便些,前些日子劉牢之讓人到船廠訂購了幾艘內河的運輸船,正在招募水手。

劉頌躬身道:“諾!”

“老師傅,下午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那邊看看。”

劉牢之對劉頌道:“主管,年前墾荒,家里的部曲很多人都看中了手里的農具,不少折算工錢買了去,現在庫里的農具不敷使用,你盡快安排鐵匠們打制一批出來。留足自用的,如果有人想買,也可以把剩下的賣掉,多少是個進項。”最近打制的這批鐵锨和镢頭,全部灌鋼法制鋼,鍛打后又采用雙液法淬火,不但鋒利異常,而且磨損不重,使用的人愛不釋手。劉牢之對家里佃客一向優容,便把這些工具按成本價折算成工錢,分發給了他們。

“灌鋼”法可能發明在東漢末。南北朝時,綦毋懷文進行了完善,使這種新的煉鋼方法趨于穩定,操作更加簡便。灌鋼法同百煉法、炒鋼法等煉鋼方法相比有明顯的優點,在高溫下,液態生鐵中的碳分及硅、錳等與熟鐵中的氧化物夾雜發生劇烈氧化反應,這樣可以去除雜質,純化金屬組織,提高金屬質量。因此,灌鋼法可以減少反復折疊、鍛打的次數,提高勞動生產率。北史中記載綦毋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剛。以柔鐵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斬過三十札。”動物尿中含有鹽分,冷卻速度比水快,用它作淬火冷卻介質,淬火后的鋼比用水淬火的鋼堅硬;而動物油脂冷卻速度則比水慢,淬火的鋼應力小,變形開裂傾向小,有韌性。如果綦毋懷文“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是先后對同一鍛件進行淬火,那就是中國最早的雙液法淬火。

在工坊的食堂吃過飯,下午跟陶匠老師傅們去看了看所選的窯址。到了老陶匠所說的山,劉牢之暗暗好笑。那地方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嶺,地勢不高。夾在兩個嶺之間,有一塊還算平整的地塊,周邊的土多為粘土,周圍樹木茂盛,取薪甚為方便,果然是個修窯的好地方。

“此地甚好,老師傅們用心了。”劉牢之贊許道。

那老陶匠聽到劉牢之對這個地方很滿意,也很高興,嘟囔著說道:“郎君滿意就好,郎君滿意就好。”

劉牢之又問:“聽說現在的窯爐也有很多種,不知道老師傅想修建一個什么樣的窯爐?”

老陶匠躬身道:“我們在北方的時候多用圓窯,現在南方則多為龍窯,咱們要建的,也不外乎這兩種吧?小郎君怎么看?”

“旬月之前,我曾在一個老仙長處見禮,得蒙賜下一張窯爐的圖紙,我對此不甚了了,請老師傅們驗看。”說罷,劉牢之掏出一個卷軸,遞給老陶匠。

圖紙上畫的是一個蛋形窯,因其形似覆蓋的半個蛋,故得名。全長十五到二十米,窯床前低后高,傾斜度三度左右,窯室前大后小,呈長橢圓形。蛋形窯由火膛、窯室、煙囪三大部分組成。窯頭有火箱,火焰經窯體至窯尾,廢氣由蛋形截面的煙囪排出。容積大,約一百五到三百立方米。窯墻與護墻之間填以砂土作隔熱層,熱利用率較好。在同一窯內,根據各部位溫度的不同,可以同時裝燒品種不同的制品。蛋形窯結構合理,設計科學,造價低廉,裝燒量大,適合多種坯釉的燒制;同時它以柴作燃料,燒成時間短,產品質量好,是清代景德鎮地區焙燒瓷器的主要窯型。這種窯形乃是歷史檢驗過的東西,當然要拿過來用了。

老陶匠雙手顫顫悠悠地拿過來,瞇縫著眼仔細地看了半晌方說道:“小老兒十四歲開始學徒,至今燒陶已逾四十年,卻從未見過此等形制的窯。不過看起來,此窯設計的甚為合理。既然是老仙長給的,想來是不會錯的。”說罷雙手把圖紙奉還給劉牢之。時人大都崇信道教,老陶匠聽說是老仙長給的,到不敢造次。

劉牢之沒有接過,只是說道:“既然老師傅也覺得沒有問題,就按此圖施工吧。老師傅估算一下需要多少材料,盡快通知劉主管去購買。需要的泥瓦匠和幫手,也讓他盡快聯系。”

老陶匠躬身道:“諾!”

經過七十多天的忙碌,一所小磚窯和一所蛋形窯相繼修建完成了,經過烘干之后,第一窯就按照劉牢之的安排,先試燒了一批磚瓦,兩天之后出窯,效果令人非常滿意。劉牢之安排著,用燒好的磚,在前兩天發現的石灰礦邊上,起一座石灰窯,準備用來燒制石灰和水泥。

蕪湖附近有高嶺土,膨潤土,可以用來燒制瓷器;有大量的石灰巖,可以燒制水泥;有珍珠巖,可以制作保溫材料;至為關鍵的,是有大量燒制玻璃用的石英石。其實劉牢之制瓷只為自用,制造玻璃制品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試窯成功之后,劉牢之讓陶匠們先燒的是宴喜樓使用的盤子和碗,現在的餐具配合炒菜不是很合適,非常的影響觀感和口感;接著又燒制不少口大缸和壇子,準備用來釀造醬油和白酒。

天氣轉暖,劉牢之讓劉柱組織人手著手春耕。因為冬天的時候地都翻耕平整過,此時插秧播種比較方便。水稻插秧的技術在東漢時期已經出現,劉牢之也是采用的此種方式。因為養殖了牲畜,加上墾荒時修建的墾荒廁所,劉家積攢了不少糞肥,水稻播種按照經驗施足了肥。去年參加墾荒的流民,不少都應募到莊上做了莊客,春耕的人手到并不缺。

一千二百畝水田里全部種上了水稻,魚塘則主要種植桑樹和甘蔗,水田里和魚湯里面撒了不少魚苗,都是劉牢之組織人手到河里面去捕撈的。去年冬天,旱田里種植了四百畝小麥,開春之后又在剩下的地里種植了二百畝的大豆和二百畝甘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