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小軍將  第一百二十七章 還鼓勵嗎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東晉小軍將 | 秋霜紅蜜   作者:秋霜紅蜜  書名:東晉小軍將  更新時間:2021-04-03
 
太和五年正月初八,劉牢之回到了壽春的劉氏莊園。

劉氏莊園分為內外兩城,內城里現在住的都是劉家的野戰部曲的家屬和劉家各處產業的管事。能夠住在劉氏莊園內城,是劉家這些農莊里每個百姓的愿望。想要住進劉氏莊園內城,除了做劉家的管事,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家中有人成為劉家的野戰部曲。

壽春騎兵是劉牢之組建最早的武裝力量,在歷次對外作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劉牢之對這支部隊,也一向優容,所以內城中的這些軍屬們,日子過得要比其他農莊的人家要富裕得多。年前又有二十戶人家遷入了劉氏莊園。因為這次壽春騎兵出戰,陣亡了五個人,提拔了十五個人,所以在呂濤和史動的主持下,從守備部曲之中,遴選了二十個人進入野戰部曲。

“內城這七百二十戶房屋,已經快要住滿了。”安融對劉牢之道,“以后再有新的部曲加入,家屬就只能住在外城里面了!”

安融是應劉牢之的要求年前回來的。離開京口大半年之后,劉牢之需要了解劉氏產業的運作情況,所以從司州南下之前,劉牢之便讓安融到壽春“述職”。

劉牢之搖了搖頭:“不妥,不能給士兵們造成待遇降低的印象。從明年開始,對內城的這些房子進行升級改造,每個屯的后排房子,改成上下兩層的。”

安融一驚,如此做法固然能多出房間來安置部曲家屬,只是按照劉家的建筑標準,這一筆費用可著實不低。

“郎君容稟,按照明年郎君在司州和淮北的投資計劃,劉家今年一整年的收入并不夠。這個時候,在劉氏莊園內大改大建,是不是有些靡費了?”

劉牢之笑道:“不要緊。不出三年,淮北和司州就可以有收益了。錢嘛,就是要花出去才是錢,留在府庫里面,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而已。劉氏莊園內的房屋改造,可以分幾年進行,花不了多少錢的。”

自從劉牢之在淮北擴充了五個軍的軍隊,這劉家的財政壓力也一下子大了起來。司州劉義之雖然家大業大,卻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需要劉牢之出錢給他填補缺口。司州開礦,劉牢之也需要投資一些特殊的礦產,需要的錢財也不少。如今還要在淮北建設農莊,墾荒種地,疏浚河流,每一樣都要耗費大量的錢財,讓習慣看著錢財入庫的安融有些心疼起來。

安融無奈,只好先答應下來。

“自興寧三年開始,郎君發布公告,對劉家依附的人口實施鼓勵生育的政策,為期五年。現在早已經過了期限,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停止了?”安融問道。

劉牢之倒不是忘記了這么一茬,而是劉家對于人口的需求還很大。這些新出生的孩子,自幼在劉家成長,吃劉家的飯,受劉家的教育,自然就會親近劉家。

“這六七年的時間里,劉家的戶口有多少,新出生的嬰兒又有多少?”劉牢之問。

安融笑道:“興寧元年的時候,我們對劉家的人口統計了一次。那時候劉家有戶口七千七百戶,還有數千名單身漢。這些年我們多次招募船員,又從各地采買女子,為家里的單身漢成家,加上莊客中適婚青年成家,一共增加了戶口兩千五百八十二戶。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之后,劉家一共出生了一萬九千五百九十三人,不過其中夭折了四百二十多個。”

劉牢之點了點頭。這個年頭醫療條件有限,人的平均壽命并不高,嬰兒的夭折率更高。劉家努力地為莊民改善生活水平,又在每處農莊建設了“醫務室”為莊民們看病,就這樣每年竟然還有數十名嬰兒夭折,真是讓人痛心。

“一萬九千多人,好家伙,平均每戶人家都要生兩個孩子,真是不容易。”劉牢之笑道。

安融笑道:“流民之中,本身老年人就少。郎君鼓勵生育的公告一出,不止年輕人天天盼著生孩子。便是那些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也都活絡起來。一戶人家有個三兩個孩子,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現在劉家的各處農莊里面,就屬孩童最多,若不是有幼稚園和學校管束著,不知道要鬧成什么樣子呢!”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安融看著家里的孩子增多,自然也是歡喜的。只不過為了鼓勵生育,劉家每年支付的費用就要一兩千萬劉氏新錢,花費的委實太多了。

“政策貿然更改,會讓莊民們心生怨恨的。這樣吧,從今年二月開始,生子的鼓勵金減為一半,期限為五年。等五年過后,鼓勵金減為三成!”劉牢之道。

劉牢之自然不會嫌棄人口多,但是他也不能把這些莊民全部變成生育機器。鼓勵金減半,想來可以讓那些年齡稍大的人,消停下來了。不過,這恐怕是劉牢之的一廂情愿。這個時代缺乏娛樂手段,人們普遍休息的早,有個詞叫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說得就是這個作息習慣。長夜漫漫,這些莊民無所事事,又沒有措施,即便是沒有鼓勵措施,這生育率也是不會低的。

安融連忙答應了下來。雖然劉牢之沒有一下子把“鼓勵生育”的政策取消掉,但是鼓勵金減半,每年也可以為劉家省下近千萬錢的費用。

“我聽說現在劉華他們出海,每次都必帶人口回來。各地農莊的管事,為了解決莊民婚配的問題,也從各地采買了不少女子。劉家現在在各地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劉牢之問道。

安融到沒想到劉牢之會問這個,一時回答不上來:“老奴只知道近幾次出海,帶回來的人口越發多了。具體的數字,實在是記不住,需要回去查實才好!”

劉牢之點了點頭。除了人口的情況下,鋼鐵、棉布以及常用藥物這些,淮北和司州也有大量的需求,劉牢之一一問了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