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二十九章 長江沸騰2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0-06-21
 
后隊清軍見到前軍的狀況雖然震驚,但是仍不氣餒,力圖憑借數量優勢取勝。清軍第二波攻擊又是以五十艘戰艦為前鋒沖擊而來。雖然相距甚遠,但仍能見到清軍在戰艦上狂呼吶喊的樣子。

“不知死活的東西!”李存真看到五十艘戰艦多數都是兵船便輕蔑一笑,說道,“調頭,命令火炮裝填。反斜一字前進。”

接到命令后,本來處于最西南角落的李軍戰艦立刻掉頭東去,其他戰艦依次而行。不多時,陣型便即列成。此時海上飛龍號旗艦最為靠前,處于李軍陣列西北部,而一字陣線的另外一端則東南面。

“開火!”

二百四十五門火炮再次怒吼,清軍第二波的五十艘戰艦轉瞬之間就被擊沉三十五艘。兩次齊射,清軍便損失了七十艘戰艦。清軍被嚇住了,紛紛停住不敢再前進。

“命令第十八到第三十五號炮艦順江而下,其他炮艦掉頭,側弦再射。”

“是!”趙無極立刻發出旗語。

“兵船進攻!”

李軍炮艦發射之后隨即掉頭轉向,就沖著轉向的這個空檔,李軍兵船從炮艦之間的縫隙沖了出來,撞向清艦。

海上飛龍號是一艘三級戰艦。船上有火炮八十門。其中船頭火炮十二門,全是四十磅炮,船尾火炮六門,三門是四十磅跑,三門是三十八磅炮。轉向之時,船頭和船尾火炮開火,從容擊碎清軍三艘戰艦。

“轟轟轟!”李軍炮艦上的大口徑火炮再次發射,又擊沉了十七艘清軍水師的戰船。

清軍見李軍沒有撤退反而沖上來了,嚇得立刻下令撤退。然而已經來不及了,李軍的大戎船一頭撞進清軍的戰船隊伍之中。高大兵船的沖擊就如同老鷹沖進了雞窩里搞得雞飛狗跳。

許多清軍的小船被撞碎撞翻。李軍兵船士兵用火槍齊射打擊清軍戰船上的士兵。許多火槍都是重型火繩槍,如同小炮,一槍打出便洞穿清艦木板,把藏在木板后的清兵頭顱打得稀碎。李軍又有弓箭手不斷射出箭矢,在十七世紀,重箭威力不如重型火繩槍但絕不弱于鳥槍,且發射迅速。白景春的弓箭兵名不虛傳,箭無虛發,清兵中箭者甚眾。

水上作戰,歷來都是大船勝過小船,大炮勝過小炮,大槍勝過小槍,斗船而不斗兵。李軍兵船又高又大,士兵居高臨下,槍箭一起招呼,打得清軍哭爹喊娘。清艦艇又矮又小,平均比李軍的戎船矮了四米多。戎船上面刷了一層油,滑不留手,清軍根本無從攀爬。這層油本來是為了防止船木腐朽的,現在卻成了阻擋清軍攀爬的利器。

清軍面對高大的李軍戎船,既不能搪木板,也不能蕩秋千,根本沒辦法跳幫,只能被動挨打。又有李軍士兵向清艦投擲手榴彈和火罐,清軍艦船瞬間起火。清兵渾身帶火紛紛叫嚷著“噗通”一聲棄船投江。

長江沸騰了!

李軍大戎船和清軍小船混戰在一起。大戎船上不時騰起一股股白眼,那是火槍怒吼噴出的氣體。爆炸聲、叫罵聲,火槍爆豆般的鳴叫聲,殺喊聲淹沒了長江的水聲。一股股火光騰空而起,那是火罐炸裂騰起的火焰。一團團黑煙冒起,那是手榴彈爆炸騰起的黑煙。清軍士兵毫無還手之力,偶爾射出的箭矢都被高大的戎船船舷擋住,而李軍卻能從船舷旁探出頭來打擊他們。清軍被打得太慘了,只要是從戎船上扔下的東西十有八九都能砸到他們,清兵在船上你推我我抓你,慘嚎著躲避打擊,可是又能躲到哪里去呢?他們就像燒烤店門口鴿籠里面等著被宰的鴿子,毫無希望。

許多清軍見情勢已經不可挽回,便脫掉鎧甲,跳入江中。兵艦上的李軍士兵早就殺紅了眼,管你江里撲騰的清兵有沒有戰斗力,火槍弓箭可勁往水里的活人死人身上招呼,打江水里一陣陣血水翻涌。不少清兵見投江也不能活命,有些堅強的、水性好的藏在尸體下躲避箭矢子彈,心理素質差的竟然紛紛崩潰大哭起來。哭嚎聲、水花濺起聲,嗆水的劇烈咳嗽聲成為演奏的另一段樂曲。

李軍炮艦緊隨兵艦之后,大口徑火炮向遠處清軍艦開火。海上飛龍號船體高大,從江面到桅桿高達二十四米,外包銅皮,本就有一種壓迫的氣勢。如今跟隨在兵船之后就好像是一座摧不垮,挖不塌的靠山。海上飛龍號上的士兵拿著南洋火槍,遠距離狙殺清軍,更是讓清軍大為驚恐。

白煙陣陣、水花四濺、火光騰起、船板漂浮,又有下沉的船只,更有人投水江中,在江水中奮力掙扎,拍打水面。許多人在江水中抽搐。血液都把江水染紅了。此時的長江如同一爐火鍋,煮得正旺。

激戰一個半小時,清軍大敗。六百艘戰艦中,有一百五十多艘被火炮擊沉,二百五十多艘被焚毀,三十多艘被撞沉,六十多艘被俘虜。許多小船見逃不掉便劃到岸邊,士兵棄船登岸觀望。李軍炮艦轟擊江岸,清軍又被打死一百多人,這才讓這群傻了吧唧的大兵知道火炮的厲害,逃得遠遠的。當下清軍長江水師就剩下不到一百艘小船,因為船小輕快得以逃脫。此戰清軍士兵陣亡一萬八千人,漂尸江中,江水為之阻塞。

清軍長江水師提督廖文況被火炮打死,總兵郝文被手榴彈炸死,副將王奉國被火槍打死,李大奎被火罐點燃投江溺死,守備劉德第跳入江中掙扎時被火槍打死,其他游擊、參將、千總、把總等軍官更是在江面漂了一層。

李軍大勝,齊聲高呼,順長江而還。

被救起的鄭軍士兵本來已經灰心喪氣,可是看到前面大戰,許多人都跑到船舷邊大喊著要李茂之掉頭跟著沖殺,以報觀音山大敗之仇。但是,李茂之哪里肯聽他們的?堅持要全軍順江而走。這個時候許多鄭軍士兵跑到李茂之面前,噗通噗通地跪了一地,咚咚磕頭,求他不要就這么走了。應該伺機而動,如果前方有失,或可以救援。若是前方大勝,或可以掠奪掠奪輜重。李茂之認為此言有理,前軍大勝再行撤退也無不可。于是率領其軍候在江面觀戰。至前軍大勝,這些死里逃生的鄭軍官兵激動非常,許多人紛紛跪倒在船上捂著臉失聲痛哭。

“勝了,勝了,弟兄們那,咱們勝了!”許多士兵一邊哭一邊大喊。更有甚者兩個男子竟然抱頭痛哭。當有清軍尸體漂到他們船邊的時候,鄭軍士兵有的吵江里吐口水,有的指著尸體大罵。“你們這群滿清奴才,真該死!”。誰人知道,在這淚水當中飽含著多少辛酸、怨恨和無奈?在這些激動面孔后面隱藏著的是一顆顆多么不甘失敗的心。漢軍大勝!在這一刻,士兵們吃得苦,受的罪全都值當了!

忽然之間,這些鄭軍士兵聽到一身戰鼓響,霎時安靜下來。便聽得李茂之大喊:“萬勝!”

一聲高呼,鄭軍士兵為之振奮,跟著一起揮舞著拳頭聲嘶力竭地吶喊,“萬勝!萬勝!”喊聲山呼海嘯般的響徹云霄,喊聲中的激動之情更是震蕩著滾滾東流的長江水,一路奔流入海。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