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二十四章 簧片打火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0-06-21
 
“終于有這種特殊的鋼了!”李茂之說道,“這下子我們終于可以大規模制造南洋火槍了。辮虜灰飛煙滅指日可待。”

李存真說道:“南洋火槍數量必須得達到三千桿,這樣才有可能打敗騎兵的集團沖鋒,否則我們要么得用騎兵墻戰術對敵,要么我們就得訓練長槍兵對敵,麻煩的很。”

呂英杰說道:“如果不用長矛,武丹訓練的長矛兵豈不是沒用了?”

李存真笑著說道:“不要過分功利化,練長槍兵就得用長槍殺敵嗎?

我們訓練長槍兵雖然練了長槍,但是槍法只是其中之一。況且誰說南洋火槍兵不需要長矛的保護了?

更重要的是部隊需要紀律,需要協調作戰,需要聽得懂命令,這些和槍法相比重要性絲毫不遜色。即便武丹的矛兵不再用長矛,改用火槍訓練起來也會更容易,因為紀律和配合已經在槍陣訓練的時候練過了,士兵已經有些方面的素養了。”李存真對著眾人說道,“我此前和你們說的手榴彈也可以做了。”

趙無極問:“大頭領是打算做木柄手榴彈嗎?”

李茂之問:“大頭領說的是我們破西班牙人大陣之前試驗的那種手榴彈嗎?”

“沒錯!”

李存真在南洋帶著眾人搶劫過西班牙寶船,遭到西班牙人報復。馬尼拉殖民當局組成四百多人的討伐隊組成西班牙大方陣上陸作戰。本以為無敵,結果被李存真的六百枚點火手榴彈炸上了天。

李存真說道,“你們這次也看到了,其實手榴彈也沒什么難的。里面設置簧片發火,只要用力拉一下拉環,簧片打火點燃引信,手榴彈就爆炸了。現在我們還得試驗,特別是引信的長度,一般四秒就得爆炸,時間不能短也不能長,短了炸傷自己,長了更麻煩,敵人明白手榴彈的妙用之后,可能會撿起手榴彈扔回來,那就慘了。四秒,只要四秒就得爆炸。現在主要是引信的長度,我們只能用引信長度控制時間。”

李茂之問:“引信怎么辦?”

李存真說道:“還是用火繩就行。不過火繩得改造一下,火繩槍上的火繩還是燒得太慢。”

李茂之又問:“此前手榴彈彈殼是用的生鐵,效果不佳。”

“我考慮了,生鐵這個東西雖然夠硬,但是作為彈皮或許太柔韌了。生鐵的柔韌抵消了一部分爆炸威力,手榴彈殺傷效果不好。這一次,我們要用鑄鐵,鑄鐵足夠脆,爆炸后四分五裂效果好。注意鑄鐵的厚度,要反復試驗,定一個厚度的最佳標準。”

趙無極擰著眉毛說道:“就算是鑄鐵,怕有時候爆炸了也只炸成兩半,就跟兩個子彈一樣,但是造價相比于子彈太高了。這個問題必須得得到解決。”

李茂之說道:“可以在彈殼內包一些釘子或者鐵彈珠,爆炸后就會四散開來,殺傷力就大了。”

趙無極說道:“這么一來爆炸威力也會打折扣。釘子和鉛丸畢竟會占用空間,勢必要少裝火藥,這么一來威力就弱了。”

李存真點了點頭說道:“這么一來手榴彈彈頭就要造得更大點。”

趙無極說道:“那手榴彈就重了,影響投擲的距離。”

李茂之說道:“看來還是要加強訓練。而且在選擇擲彈兵的時候還要有嚴格的標準。得選那些身高馬大,體格強壯的人才行。”

李存真說道:“白駒飛刀無雙,雖然沒有麒麟臂,可是投擲技巧是有的,讓他來訓練擲彈兵。一定要扔得準,扔的遠,還要扔得快。畢竟當年我們沒有適合的簧片,炸西班牙人的手榴彈都是點火投擲的。現在是拉線手榴彈,投擲速度自然就快了,但是還要更快。眾人一起投彈要有秩序,這得通過訓練才行。”

趙無極回答道:“是!”

李茂之問:“大頭領,這一次從國姓爺這里弄到多少高碳鋼?”

“兩萬斤!”

“這么多?”李茂之驚訝地說道,“兩萬斤足夠我們制造兩萬只南洋火槍了。”

“是的,南洋火槍其他部分不需要太好的鋼,只是里面的鋼棒和簧輪需要高碳鋼,加在一起也沒有一斤,實際上兩萬斤高碳鋼足夠我們改造兩萬五千只火槍了。”

趙無極問:“那怎么造手榴彈?手榴彈的簧片不就沒有鋼了嗎?”

李存真哈哈大笑說道:“南洋火槍的簧輪其實可以用中碳鋼,我之所以用高碳鋼是為了提高發火率。我們的南洋火槍是燧發火槍,燧發槍不是明火,現打火,所以發火率非常重要。現在泰西有一個法國,他們的國王禁止軍隊使用燧發槍,因為發火率太低,主要問題就出在簧輪、簧片上,想要讓簧片能夠打火,最少得中碳鋼。可是法國國王不知道簧片是關鍵,他們都是用低碳鋼,所以發火率低。我們用高碳鋼發火率我估計能達到六成以上,雖然低了點,但是畢竟射速快。配合長矛兵能給敵人巨大殺傷。”

“這么說手榴彈里燧發的那個簧片可以不用這兩萬斤里的鋼了?”

“無極你說對了。手榴彈里的鋼我們用蘇鋼就好,蘇鋼就是中碳鋼,這種鋼的硬度足夠用做手榴彈發火的簧片了。國姓爺答應賣給我們六萬斤。”

“六萬!”趙無極,李茂之和呂英杰三個人驚呼。

“兩萬斤高碳鋼是國姓爺送的,蘇鋼可是買的!”

“多少錢?”

“每斤六兩銀子!”

“什么?得三十六萬兩銀子!”

“你喊什么?”李存真看了看驚訝的姜誠說道,“我們可以用鴉片生意賺來的錢的把尾款給結清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趙無極問道:“陳先生回南洋已經半年了,也不知道水真臘現在怎么樣了?鴉片的影子也沒看到,新兵也沒看到。武丹、楊添秀、楊再輝的兵也不知道練得怎么樣了。”

李茂之說道:“鴉片的事好說,裝船就可以了。就目前來看,我估計新兵應該已經練成了,現在他們應該正愁怎么北上才是。畢竟水真臘只有王金玉有艦船兩百艘,但是大船很少。他們芷蘭島一向有這個毛病,他老子王強活著的時候就是愛用小船,以多取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現在也是小船多大船少。抗拒風浪的能力太低,畢竟都是只能乘坐三十到六十人的小船。就算加上他們的大船不過一次運兵一萬兩千人。這還不算補給船所占用的船只,如果算補給船,怕是一次八千人也運不過來。橫渡南海哪那么容易?芷蘭島的小船走不到南沙怕是就散架了,人都得掉海里不可。”

李存真笑著說道:“其實水真臘的新兵并不一定全都來江南。水真臘旁邊就是占婆國和安南。現在的安南其實分成了三個部分,最北面高平地區的莫朝,往南就是后黎朝的鄭主,再往南就是阮主,如果我們能拿下占城和安南就可以威脅云南和廣西。另外還可以接應緬甸的西營。晉王李定國,鞏昌王白文選的人馬都在那邊。磨盤山大戰雖然打成了慘敗,精銳損失殆盡,但是西營明軍還有數萬人退守到荒山野嶺之中。如果日子久了恐怕生變,我最怕的是他們會投降吳三桂。”

李茂之說道:“大頭領,現在我們很難支援李定國,而且安南雖然不強可是一時之間怕是很難拿下。如果李定國能往東來那就最好了。”

趙無極說道:“水真臘太小了,能擠下這么多人嗎?”

李存真聽了趙無極的話說道:“西營畢竟也是漢人,讓他們死在荒蠻實在是于心不忍。此前常琨已經派出使者了。沿著長江逆流而上,然后改道向南,通過云貴到達緬甸。說實話,我以為沒有個半年怕是不會有消息回來了。”李存真嘆了一口氣說道,“現在一切都要靠他們自己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