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七十二章 不興大明誓不還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0-06-21
 
趙無極、呂英杰兩人各率軍三千,襲擊鎮江外清軍。佟國器見了,打算一雪前恥。率軍與趙、呂大戰。兩軍交戰僅僅二十分鐘,李軍敗走,兩百多人被俘。

佟國器審問俘虜,經俘虜交代說:“南京城中此前死傷無數。李賊攻城的時候將滿城摧毀。現在南京已經亂作一團,李存真正在征發團勇守城。”

李率泰等人聽了佟國器的回報后,耿精忠大笑說道:“總督大人,剛才佟軍門還擔心這是敵人的誘敵之計。可是大家看看,來一個,敗一個,這都連敗兩陣了。鎧甲丟得到處都是,竟然全是八旗甲胄。這種貨色的團勇都給配備八旗甲胄了,李賊怕是沒有多少可戰之兵了。江寧城里的賊兵絕非精銳之師,其取江寧全憑運氣。他們得到甲胄,確實知道八旗甲胄精良,自己沒有鎧甲,于是便穿在身上,能穿八旗鎧甲的定然都是賊兵中的精銳。可是,總督大人你也看到了,不堪一擊,這一仗我居然繳獲了上百副如此精良的鎧甲。”

耿精忠、史紀功都大笑不止,而李率泰卻嘆了一口氣說道:“李存真蹂躪江南一年有余,江南疲敝,李存真奇襲得手。如今看來不過是運氣使然。只是可憐了江寧城中的八旗和綠營將士。不過,今番只要我軍兵臨城下,其勢必然瓦解。”

說到這里清軍眾將全都信心滿滿,李率泰繼續說道:“傳令下去,全軍開拔,十日之內收復江寧。”

且說,耿精忠、李率泰、史紀功、佟國器等人率領六萬大軍朝南京殺來。距離南京三十里下寨。李率泰使人下戰書。戰書前頭還不忘勸李存真歸降。

李存真也不與使者多說話,便在戰書上批了五個字:“三日后決戰!”

清軍使者攜帶戰書回營。李率泰、史紀功、耿精忠、佟國器等人看到“三日后決戰”的字樣后都仰天大笑。

李率泰說道:“我本來以為李存真會龜縮江寧城中。依靠堅城據守,可是沒想到這個賊寇卻還有些膽量,要出城與我決戰。賊兵雖然是賊,確有豪賭的膽量。”

史紀功說道:“即便豪賭也是要賭輸了的。江寧城城高池深,看起來固若金湯,但實則不堪一擊。種種跡象推算來看,想必是我軍兵臨城下,李存真若是不出城一戰江寧城內必然人心惶惶,以為必敗無疑。李存真是被江寧民心逼出城的。”

耿精忠大笑說道:“李賊哪里是被江寧的民心逼出城的?操控江寧民心的乃是總督大人,是總督大人把李存真逼出城的才對。三國的時候有諸葛亮調虎離山,可萬萬沒想到,總督大人直驅江寧城下,還沒用什么計謀,那李存真就被逼出城了。大人實在是百年難得的奇才啊!小子佩服,佩服!”

佟國器問道:“末將不明白,為何如此說法?李存真想要出城就出城,想要不出城就堅守。怎么出城反而是被總督大人逼出來的?”

史紀功笑著說道:“李存真竊取江寧,乃是趁著江寧慘勝,朝廷大軍屯于西南之機。可以說他雖得江寧之城,未收江寧之心。哪個愿意與他玉石俱焚?我軍兵臨城下,他若是不出城,江寧城中必然認定他敵不過我軍,城中人心惶惶。要么會有人背叛要么就有人逃走。恐慌必然蔓延至軍隊,導致軍心大亂。軍心一亂其必然敗亡。你說他不出戰行嗎?”

佟國器問道:“我們下戰書,他不回復就是了,別人怎么知道?”

耿精忠瞪了佟國器一眼,心道:這個姓佟的還是姓佟佳的難道是個廢物嗎?說道:“他不回戰書,我們去城下叫陣,江寧城中不也都知道了嗎?”

“對呀!”佟國器左手握拳輕砸右手手掌,說道,“還是世子讀的書多呀!”

眾人一起大笑,只等三日后決戰。

順治十八年正月二十。南京市民早早地就起床了,他們是被李軍的喧鬧吵醒的。由于李軍紀律嚴明,所以百姓也不懼怕他們。紛紛出門夾在道路兩旁觀看。道路兩旁全是樸實無華的百姓,越有六七萬人。

他們見到的是一直威武的軍隊。李軍鎧甲鮮明,秩序嚴整,打起大旗,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出南京與清軍決戰。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李軍八千鐵甲軍,他們的鎧甲全是板甲,從頭到尾被鋼鐵覆蓋,如同鐵人一般。士兵手中高舉著長槍,遠遠望去就如同用長矛做成的森林。

李軍的近衛軍衣甲鮮明,全身通紅,好似火燒的一般。人人肩上看著一桿帶著明晃晃刺刀的火槍。

“我們的隊伍像朝陽……預備——唱!”

“我們的隊伍像朝陽,照亮了寬廣的海洋,背負著復興的希望,我們擁有無窮的力量!我們是南洋的義勇軍,我們是百姓的武裝。絕不拋棄,絕不放棄,絕不屈服,英勇頑強,奔向前方,要把黑暗全都照亮。聽,驚天霹靂大聲響!看,海潮翻滾千層浪!弟兄們整齊步伐奔向光榮的戰場,同袍們駕駛戰船踏遍萬里海疆。前進,前進,我們只有一條道路,走向勝利輝煌,走向繁榮富強!”

李存真將后世的軍歌做了修改,將大部分歌詞全都做了改成了現在的模樣,但是卻保留了原有的曲調。朗朗上口,旋律有氧振奮。他的軍樂隊還沒有成型,只有鼓手和號手,現在全都鼓著腮幫子努力的吹奏。

當八千鐵甲軍高唱著這首所謂的南洋義勇軍的時候,整齊的步伐踏在南京城內的地面上,“踏踏”的聲音因為腳踏地面而一陣一陣傳來。有節奏的聲音一下一下地搖曳著南京的城墻。更振奮著古老中國的南方。

南京的市民們震驚了!

他們沒有聽過這樣的歌曲,也沒有見過如此有氣勢的隊伍。這也是南洋義勇軍第一次唱自己的軍歌,鄭兵、浙兵也都是第一次聽,他們被歌詞,曲調和有節奏感的步伐深深地震撼。

天還沒亮,李存真軍就出了城,他命士兵主動填平了一段護城河,然后將四萬大軍在南京城東南背城列陣。左右兩翼,在陣前挖下壕溝,時間倉促所掘的壕溝雖大卻不深,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阻擋一下敵人沖陣的速度的。在第一列前也挖下壕溝,又使人四處掘土,來得及的做成陷馬坑,來不及的便挖土使地不平。大軍列陣成梯形,前窄后寬,左右結實,中間稀松。

戰前李存真命人制作了一面巨大的紅旗,紅旗的左上角寫著一個“明”字,側下則趴伏著一只白身黑尾,倒鉤閃爍的毒蝎子。那蝎子正雙鉗張開,倒鉤高高舉起,隨時準備刺出。

李茂之不解地問道:“大頭領為何要用一只蝎子作旗幟?”

李存真說道:“蝎子善于報復,你看到那倒鉤了嗎?我就是要用蝎子的這股子報仇的狠勁干掉李率泰。大明不能坐以待斃,身為漢人,我要報仇。這仇不是我一個人的仇,是所有死難的漢人的仇。”

其實這都是冠冕堂皇的話,李存真屬于天蝎座,所以用了一個蝎子。凡是得罪他的都要付出代價!

大陣已經布置完畢,南京市民全都擁擠在南京城頭觀戰,人潮涌動。

就在這個時候,李存真命人舉起四面大旗。大旗寬八尺,長三章,黑底白字寫著四句詩詞。

李存真大聲喊道:“男兒立志出鄉關,不興大明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八千義勇軍一起朗誦,聲震四野。鄭兵、浙兵跟著朗誦。俄而,南京市民也跟著一起朗誦。

張煌言第一次見到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他興奮得滿臉通,眼睛瞬間濕潤了,抑制不住的熱淚奪眶而出。他趕快用袖子擦了擦。在南京城頭上,這位原本歷史上的末代英雄跟著眾人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地朗誦:“男兒立志出鄉關,不興大明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大明必勝!”李存真站在城門上高喊。

“大明必勝,大明必勝!”八千義勇軍齊聲吶喊。緊接著鄭兵、浙兵也跟著吶喊。到最后,南京的市民民也跟著一起吶喊。當然,南京的市民吶喊,主要是李存真命令常琨和姜誠找了許多的托兒混跡在市民當中跟著吶喊。

南京城頭山呼海嘯,旌旗飛舞,士氣高揚,軍民一心,等著清軍決一死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