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十九章 獲贈忠義尺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今天周末,快十點了,如果大家手里還有票,別浪費了,請投給我吧,謝謝!

——————————————

“這一次軍改后我還是希望馬軍門能參加濟州島和征討朝鮮的戰役。”李存真說道。

“這沒問題啊!”馬逢知爽快地回答。

其實老馬根本就不怕打仗,一個是他很少打敗仗,另一個是上一次攻打南京,他的部隊有一些損失,可李存真立刻就給補上了,絲毫都沒有猶豫。所以,在人品方面馬逢知還是能夠信得過李存真的。這一次讓他去打仗,他答應得自然痛快。

“什么時候?”馬逢知問。

“可能還需要過些日子!但是,這屬于機密,還請馬軍門保密。”

“好,這沒問題。濟州在朝鮮我知道,只是怎么連朝鮮你也不放過?你想干啥?”

李存真笑而不語,過了一會才說到:“朝鮮還有很多好處呢!只是現在,嘿嘿,天機不可泄露!”

“啊?”馬逢知大叫,“你知道天機了?難道你真的是大天師啊?”

說了這句話,馬逢知自知失言,趕快謝罪。李存真拉攏馬逢知還來不及,又怎么會怪罪?

李存真其實還蠻喜歡馬逢知的。馬逢知這個人自來熟,沒什么架子,說話也是大大咧咧,從做人上來看,沒有太大問題。

但是,從做官的角度來看,馬逢知的格局未免小了點,而且目光短淺,只能看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什么長遠打算。所以,想要讓馬逢知當個元帥,根本就不是那塊材料。但是為將還是沒有問題的。李存真認為,只要運用得當馬逢知必然發揮強大的作用。

這時候,李存真從桌后拿出一柄劍來。嚇了馬逢知一跳。

李存真趕忙舉了舉手,安撫馬逢知的情緒,笑著說道:“馬軍門你可認識這是什么?”

“這個?”馬逢知看了看納悶地說道,“這不就是一柄劍嗎?”

李存真說道:“馬軍門有所不知,這不是一把普通的劍,這劍名叫‘忠義尺’,是閩安候周瑞的佩劍。”

“閩安候?”馬逢知瞪大眼睛問道,“什么閩安候,我從來沒聽說過!”

李存真一怔,旋即說道:“閔安侯姓周單名一個瑞字,乃是一個血性男兒!在廈門戰役當中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抗住了達素水師兩個多時辰,給國姓爺最終獲勝爭取了時間。這把忠義尺就是他的佩劍。這口寶劍是大明魯王殿下的佩劍,贈給了閩安候,閩安侯在最后時刻用這把忠義尺刺死數十名韃虜。最后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

“這口寶劍居然拿下十幾條人命?”馬蜂知一邊說著一邊瞪大眼睛看著李存真遞到自己手中的劍,眼睛湊到近前仔細觀看,生怕遺漏了細節。

這劍在形狀上與別的劍沒有什么不同,但是也許是材質更佳的緣故,劍體居然微微泛著藍光。興許是殺過的人太多了,這口寶劍上隱隱約約流露出一股子煞氣。

馬蜂知贊嘆道:“好劍!韃子的鎧甲兵器十分精良,這寶劍殺了數十人竟然沒有一處豁口。當真是好劍!”說完,就把劍重新遞回給李存真。

李存真左手拿著寶劍,右手輕輕撫摸著劍身說道:“這柄忠義尺本來落在清軍手中,不過好在廈門大戰以我大明完勝告終。寶劍就到了國姓爺手里,我向國姓爺求得了這口寶劍。”

其實,鄭成功的為人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是清楚的,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周瑞本身是魯王系代表人物之一,為了籠絡魯王系勢力,鄭成功給了周瑞一個閩安候的高位。希望借此告知魯王系將領只要投靠他要什么來什么。

但是,自從張煌言、張名振等人在江南遭到大敗,魯王本人都依附于鄭成功之后,周瑞的價值大大降低了。

鄭成功雖然不至于猜忌周瑞,但是從此不再重視。這也導致周瑞部船只老舊,鎧甲兵器不夠堅韌鋒利。雖然這不是周瑞在廈門大戰犧牲的原因,但是鄭成功的所作所為卻暴露了他的軍閥性質。

廈門大戰當天,當達素、李率泰水師沖過來的時候,鄭成功嚴令周瑞擋住清軍。這個時候,周瑞完全可以脫離鄭成功北上,但是周瑞沒有這么做。他堅定地拋下錨碇,像個男人一樣勇敢戰斗,組成了防波堤,用自己的生命為鄭成功的主力艦隊爭取了四個小時的時間。終于使明鄭反敗為勝。

李存真說道:“周瑞是個真漢子!我聽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周瑞大喊:‘大明我來了!’顯然在他看來,大明要亡了,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賣主求榮,比如那個獻海澄的黃梧。周瑞打算做一個忠臣,一個鐵骨錚錚的好漢,明知道要滅亡可仍然要反抗到底,寧愿與船同沉,與大明同沉……所以他才大喊:大明我來了……我來了……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只怕這是閩安侯內心最真摯的聲音了。”

李存真嘆了一口輕輕撫摸著寶劍說道:“閩安候是錚錚好漢,誰能記得呢?只有這把忠義尺能度量他的忠誠。”

馬逢知聽了深受感動,看著李存真手中的寶劍,馬逢知思緒萬千。

他投靠滿清其實為的就是高官厚祿,最后官至蘇淞提督,也算是個不小的成就了。可是,這么多年,他看透了滿清的虛偽,看夠了漢人的苦難。可是如果讓他反正,他卻有些猶豫。主要還是因為明朝日薄西山,反正了又能如何?

鄭成功北伐南京的時候,馬逢知確實首鼠兩端,其實他心里還是希望鄭成功能贏的,畢竟他也是個漢人。

李存真作亂江南的時候,馬逢知也沒有出兵制止。當時的蘇州巡撫朱國治希望馬逢知出兵攻打李存真。

可馬逢知這個粗人居然學起了司馬懿,裝病。沒想到真的騙過了狡猾的朱白地。導致朱國治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管效忠身上,希望他能偷襲崇明島,但是最后也沒有執行。

馬逢知聽李存真說了周瑞的事跡,心中澎湃,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李存真說道:“這不僅是一口寶劍,更是衡量忠義的尺度。他叫忠義尺!得到這寶劍的人也都是忠義之人。否則將會玷污了寶劍的名聲,也會玷污了周瑞的名聲。”

“是啊!大頭領佩戴此劍甚是合適!”

李存真笑了笑,還劍入鞘。然后將這柄忠義尺平攤在自己手上,送到馬逢知眼前說道:“如果將軍不嫌棄,還請收下這柄忠義尺,讓他隨著將軍一同征戰,把大明忠義之氣傳便每一寸國土!”

“送我?”馬逢知十分驚訝,瞪大眼睛問道。

李存真鄭重地點了點頭,“有道是美女愛英雄,寶劍贈烈士!馬軍門正適合這口寶劍!”

馬逢知剛要拒絕,可是看了看忠義尺,又想起閩安候周瑞慷慨赴死的壯烈,立刻單膝跪地接過忠義尺,朗聲說道:“我馬逢知最重英雄。這柄忠義尺就來度量我馬逢知的忠誠吧!”

“好!”李存真扶起馬逢知說道,“我沒看錯人!馬軍門定然也是忠義之人,正適合這削鐵如泥的寶劍!”

馬逢知說道:“從今天開始,我要改回我的原名,逢知乃是韃子皇帝給取的,我再也不用了。”

馬逢知,原名馬進寶。山西隰州人。明朝時任安慶副將、都督同知。

清順治二年,馬進寶在九江投降清朝。英親王阿濟格隨令招撫安廬池太巡撫張亮、總兵楊振宗、副將李自春等文武各官及所統兵萬余人,因此加了總兵銜。

同年,馬進寶入京見了順治。順治賜一品服色并莊田、宅地、鞍馬有差;旋隸鑲白旗漢軍,改正藍旗。

順治三年,馬進寶跟隨清朝端重親王博洛南征,攻克金華。六年,授金華總兵。

順治八年五月,予騎都尉世職。九月,馬進寶統領臺州、溫州水陸官兵攻打南明魯王部,大敗南明名將張名振、阮進,占領舟山。

順治九年四月,加都督同知。九月,率浙兵協剿海上鄭成功。

十一年二月,鄭成功部將魏福賢進攻衢州、處州,結果被馬逢知打得大敗,魏福賢也被殺死。十二月,加左都督,隨征福建左路。

順治十三年,馬進寶遷蘇松常鎮提督。十四年九月,順治下詔改名“逢知”。

在原本的歷史上,鄭成功北伐的時候,馬逢知首鼠兩端。此后,明鄭大敗。于是,清朝戶科給事中孫光祀密奏說馬逢知故意不援救江寧,鎮海大將軍劉之源、江南總督郎廷佐、蘇松巡按馬騰升也先后上疏揍報馬逢知的“不軌行為”。不久郎廷佐和梁化鳳逮捕了馬逢知。

但是,順治認為馬逢知謀反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挺了將近一年,到了順治十七年八月,仍然沒有一個結果。后來順治命刑部侍郎尼滿前往江南查證。經過三個月的調查,尼滿掌握了“實質性”證據,最終認定馬逢知通敵。順治十八年一月,馬逢知和他的兒子一同慘遭斬首。馬逢知死后入逆臣傳。

然而,在這個時空卻不是這樣。由于梁化鳳在香山覆軍,李存真縱橫江南,導致清廷下面的人在逮捕馬逢知的時候操之過急,想要把罪定死,竟然痛下殺手。可是,這被李存真算中,使姜誠、楊再輝等將其救下,直接促成了馬逢知反正。

馬逢知在清朝那邊官至蘇淞提督,乃是一員驍將。從他統攝水陸聯軍擊敗南明名將張名振,又擊敗鄭成功部便足可以見其能耐。

馬逢知反正之后,導致蘇州、松江等地清軍兵力空虛,防御體系崩潰。致使李存真能夠輕松地攻取蘇州,從而掌握戰役主動權。從容調動了浙江綠營和佟國器。這是南京大戰李存真能夠勝利的客觀原因之一。

馬逢知因此被李存真格外看重。李存真授予馬逢知爵位,主要就是為了拉攏這員驍將。但是,贈送忠義尺,乃是希望馬進寶能化解和魯王系的恩怨,同時能夠死心塌地地跟著明朝。猶如忠義尺的上一任主人——閩安候周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