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十八章 攻克大沽口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0-04-20
 
曹海濤和馬進寶率領船隊離開朝鮮仁川借著海風橫渡東海。四天之后龐大的船隊出現在山東沙門島外。沙門島又叫長山島,是登州外海諸島中最大的一個。

馬進寶看了看長山島,哼了一聲說道:“這長山島是登州城的海上屏障。拿下長山島后就可以直接進攻登州水城了。給我兩個時辰我就能拿下登州。”

曹海濤說道:“我們這一次是襲擾滿清京城附近,如果我們現在攻擊登州,怕是會打草驚蛇。滿清如果知道我們已經來到山東,怕是將會在天津戒嚴,到時候滿清有了防范就不好了。”

曹三說道:“這里是山東,如果走海路是沒有我們快的,如果走陸路沒有十幾天是根本到不了天津的。”

曹海濤說:“如果是六百里加急呢?只要三天就能到達北京。”

曹三笑著說道:“這里是登州,哪里有那東西?再說,就算是有,傳到滿清朝廷需要三天,滿清朝廷商量一天,然后再加強天津的防務怕是沒有個七八天是做不到的。”

曹海濤想半晌終究還是搖了搖頭說道:“雖然元首讓我們伺機恢復登萊或東江,但是現在還不是時機啊。我自有計較,無需多言!”

“是!”曹三幾個聽說不打長山島也不進攻登州全都垂頭喪氣。

曹海濤說道:“所有船只向北而行,過海峽直(逼)天津!想要拿下登州,有的是機會。”

“是!”

明李海軍悄悄地通過了渤海海峽,四天后出現在天津大沽口外。明軍戰船千艘,蔽海而來,清軍竟然渾然不知。

明朝初年,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后,天津大沽海口的戰略地位(rì)漸凸顯,這里是從海上進京的唯一門戶,一旦失守,北京就將毫無遮攔地暴露在敵人眼前。因此,天津是海上拱衛京畿的最后一道屏障,永樂時置衛所,故而天津又稱之為天津衛。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禍亂東南沿海,但是也有不少倭寇會冒險北竄,在山東河北等地劫掠,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戰備(rì)緊,構筑堡壘,駐軍設防。

天津雖然是海防要塞,但是畢竟面朝大海背靠京畿,為商業發展提供了便利,隆慶開關后天津迅速成為富裕大港。

滿清入關后,并不十分重視發展商業。而且,滿清統治者懼怕海洋文明,生怕鄭成功的船隊會從天津入寇,一度加強了天津防務。但不就之后才知道鄭成功沒有北上的實力也就松懈了下來。隨著(jìn)海令的頒布,南方沿海的船只無法北上,北方船只也無法南下。滿清朝廷所需全部依靠漕運,天津僅僅維持著與朝鮮、(rì)本和荷蘭的有限貿易,因此從順治中期開始天津迅速衰落,到如今早已不見明時繁華。

馬進寶用千里鏡看了看大沽口笑著對曹海濤說道:“曹老大,我早就跟你說過,滿洲人(pì)股大,那是在山里面蹲著拉屎蹲出來的,根本就不習慣于水上作戰,更不要提海戰了。你看看這海防,簡直等于不設防。”

曹海濤舉起千里鏡看著大沽口說道:“只要沖進去大沽口就是我們的了。”

馬進寶說道:“如果大沽口有岸防炮,我們反而不好打。畢竟岸防炮在地上,穩健得狠,我們的大炮在船上每次開炮都有顛簸,打不準,如果對(射)吃虧的一定是我們。可是,你看看,上面就那么幾尊爛炮,看到底座沒有,全是不能移動也不能轉向的死炮,分明就是嚇唬人用的。”

曹海濤也跟著笑著說:“那是當年大明朝時候的,現在能不能開火還難說呢。”

曹海濤對曹三說道:“叫弟兄們準備,以局為單位,從南面搖擼過去,先讓帶刺刀的火槍兵上岸,列成戰線后再進攻,讓短槍兵護衛兩側,一定要跟上。記住一定要快、猛,一鼓作氣給我拿下!”

曹三大嘴一列,笑著說道:“大哥,你放心吧,這買賣也不是頭一次了。”

馬進寶對熊柏通說道:“你去!別給我丟人!”

“是!”熊柏通大聲應諾。

京津地區,清軍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北面,主要盯防的是察哈爾蒙古。至于海上的威脅,順治七年后清軍從來就沒有想到過。畢竟,大清入關已經快二十年了,從來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都是追著別人打,哪里想到還有人會抄滿清后路的?天津大沽口守軍不過一千五多人,而且非常分散。

大沽口有大型炮臺五座,南面三座,北面兩座。每做炮臺內有大炮八門,而且都是不能移動的死炮。此外還有土炮臺八座,每座炮臺內有火炮四門。但是,章佳·達素南下的時候,將土炮臺內的火炮全部帶走了。此外,大沽口還有土壘十座,每座內本有士兵二百到五百人不等。但是,順治南下時,這里的四千士兵全部被調走,跟著一起南下了。因此,明朝隆慶時候修筑的大沽口炮臺群基本上已經被滿清廢棄了。

明李海軍在白天便大搖大擺地進攻天津大沽口。曹海濤和馬進寶率領大船由東南向西北航行,在接近大沽口時,朝大沽口炮臺開炮。

清軍本來懶散,突然遭到火炮打擊亂作一團。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趕快組織反擊。清軍七手八腳地裝填大炮,裝好后立刻就朝明軍海軍開火。

清軍留守的炮兵裝填火炮的技能還算合格,隨著軍官的一聲聲號令,大沽口的火炮開火了。伴隨著一陣陣的白煙,紅夷大炮炮口飛出一顆又一顆炮彈。

清軍炮臺火炮一起開火氣勢驚人,整個炮臺很快就被煙霧籠罩。然而,清軍大沽炮臺打出的炮彈呼嘯著才飛到半路,便紛紛有氣無力地落入海中,濺起浪花朵朵。

韓代虎見了大笑道:“我看大沽炮臺打得(rè)鬧,還以為會吃一點虧,沒想到那上面的都是廢銅爛鐵。”

曹海濤笑著說道:“是天啟時候的弗朗機,打得快是快,可是打不遠。這東西要是對付步兵還是很有威懾力的,但是對付海軍怕是只能打水漂了。”

聽得曹海濤說完,眾人皆大笑。

曹海濤率領船隊掠過海面,往北行駛,把清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北面。

曹三、熊柏通趁著清軍注意力集中在海面上的時候,在南面悄悄登陸,接近炮臺。當有三百多人聚積在南面東側的炮臺下的時候,曹三一聲令下,明軍一起吶喊,(tǐng)起刺刀便沖上了炮臺。

明軍首先開槍,伴隨著一陣爆豆般的聲音響起,清軍倒了一片。鉛彈打在大炮上還有不少反彈回來,打傷了清軍。清軍傷兵痛苦地大聲哀嚎,在地上翻滾,炮臺里一片混亂。

明軍趁著這個時候,一擁而上,用刺刀、短矛和砍刀狠狠地教訓了清軍。清軍哪里見過這樣的陣勢,死的死,傷的傷,其余人不敢反抗紛紛跪地投降。不到半個小時,清軍南面的三個炮臺就被明軍奪取。

由于人手不足,南面的五座土壘也被明軍輕易奪取。沒有起到防衛的作用。

當南面炮臺土壘都插上明軍的旗幟之后,大沽口北面的清軍士氣跌落至谷底。

明軍朝北面炮臺進攻的時候,清軍沒有抵抗,一哄而散。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戰斗,明軍順利拿著天津大沽口。殲滅清軍六百余人。明軍僅一人戰死。

大沽口既下,天津城就在眼前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