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卅一章 遭遇荷蘭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1-05-31
 
您現在閱讀的是由www.as16.me提供的《》第卅一章遭遇荷蘭

且說,鄭襲、鄭鳴駿、鄭瓚緒和關盛年四人率領船隊進入渤海訓練。幾日之后從天津外海返航快要到達登州的時候,在廟島群島附近發現可疑船隊。此時,這可以船隊正自東南向西北而來。

“很多!有很多船!”桅桿上的了望者朝下面大喊。

這讓鄭襲嚇了一跳,因為自從曹海濤等人襲擊過天津之后,南明已經獲得了渤海的制海權,在渤海里已經很少能夠見到滿清的船隊,鄭襲甚至認為滿清根本就沒有艦隊了。

不僅如此,滿清為了對抗南明海軍,已經嚴令沿岸居民內遷三十里。從遼東到山東千里海岸,如今差不多都已經荒無人煙。只有天津、登州等少數幾個沿海城市例外。即便是北京的海上門戶天津,滿清也不過派出兩萬多人防守。

現在發現可疑船隊,正不知道是敵是友。

“是哪家的?”鄭襲問。

“不清楚,沒有掛號旗!”桅桿上的了望者回答。

鄭襲趕快來登上龍熕船的艏樓,在最高處用千里鏡往遠處看。可惜地球是弧形的,距離太遠根本就看不清楚。他大聲地問:“有多少船?”

了望者回答:“我能夠看到橫帆船大約十二艘,我看到吃水很深,其他的船都有些搖晃,只有橫帆船安穩不動!啊!我知道了,橫帆船肯定都是戰艦,上面擺滿了大炮和物資,所以才能那么安穩。將軍,還有其他戰艦大概有五十艘……太遠了,是什么船,我一時看不清啊!”

桅桿上的了望者又看了一小會大叫道:“是安宅船!”

什么?日本人?

鄭襲嚇了一跳,趕快用千里鏡往外看,可惜他還是什么也看不到。

桅桿上的人又大聲喊道:“除了安宅船,還有趕繒船……還有大鳥船……看清了看清了,他們呈現的是戰斗隊形。橫帆的都是夾板船,肯定都是戰艦,在最前面,然后是安宅船和大鳥船,趕繒船在最北面,聚集在一起,那里面肯定都是兵。他們是打算先用大炮轟擊我軍,然后再用兵艦和我們斗。”

媽的,碰上釘子了。鄭襲心中暗罵。

副官趕忙問道:“要不要小船前往,打旗語或者干脆過去問問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問個屁啊!”鄭襲大聲說道,“都呈現戰斗隊形了,還要去問,問來問去,時間全沒了!人家這擺明就是要咱命的,還問什么?”

“會不會是荷蘭人,做買賣的?”

“這肯定不是來做買賣玩的!誰做買賣帶著橫帆炮艦?”鄭襲一時之間也根本確定不了這么多各類船只是怎么湊合到一起的,他也沒時間想這些。

“吃水深沒準是貨物多。”

“貨物多?拉的是絲綢還是茶葉?能在波濤之中安穩不動的,你告訴我拉的什么貨?我看那上面肯定都是火炮!”鄭襲一邊用千里鏡看,一邊大聲駁斥副官。

“啊?將軍,快點吧,下令撤退吧!”副官在一邊大叫。

鄭襲大怒,一個耳光重重地打在副官嘴巴上,“啪”地一聲,把副官打了一個轉圈,大聲說道:“把這無種仔給我關起來!”

然后,按住佩刀大聲喊道:“弟兄們,準備迎戰!滿帆!龍熕船在前面,大戰艦在兩側。其他戰艦緊隨其后,一直沖,沖過去,先拿下橫帆船!上啊!”

鄭襲在不知道敵人是誰的情況之下,果斷下令士兵進攻。此時正好是冬天,西北風已經刮起來了,在海上,風力尤大。明軍艦隊此時正好處于上風向,對進攻有力。

如果此時明軍調頭逃走,反而會變成逆風,怕是逃不掉的。在大海上,能看見就說明距離已經很近了。如果有一方走不動,那么很快就會被趕上。

明軍大型戰艦較多,在順風的時候大船快過小船,在逆風的時候,大船慢于小船。正確地說,在逆風狀況下海船是無法行駛的。此時的風帆戰艦不要說逆風,便是在六十七度夾角的情況之下也無法行駛。

根據風向,鄭襲此時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機動空間可以選擇,所以想不進攻也得進攻,想要進攻就得快點進攻。

鄭襲雖然年輕,可是從小混跡海上,對海洋是非常熟悉的。憑借經驗他知道,對風力最大的利用效率是風與帆呈現十到二十度的夾角。此時的最需要的就是速度,他需要快速接近敵艦。這不僅和風向有關,而且和打開帆的數量有關。所以鄭襲才大喊:滿帆!沖!

鄭襲判斷,對面不是荷蘭人就是英國人。而荷蘭人的概率更大。因為只有荷蘭人有能力調集這么多夾板船。雖然只有十二艘,但是荷蘭夾板船上面的火炮達數十門乃至上百門。十幾艘荷蘭夾板船上面的火炮怕是多達一千門,一面就是五百門。五百門火炮齊射,威力非同小可,如果不迅速接近敵艦,只要三四輪齊射,鄭家艦隊怕是就要遭殃了。

荷蘭號稱海上馬車夫,十有這是花了銀子,從日本、琉球、安南等地買了海船或者是租借了海船,然后招募了雇傭兵。這是特意來找鄭家尋仇來了。

不過,此時是冬天,掛起了西北風。海上無風三尺浪,況且現在還有風,海上便是波濤洶涌,船只上下顛簸。鄭襲認為在顛簸的海船上敵軍想要打中自己還是比較困難的。即便是齊射,打中了,自己的船大,一時半會也不會解體,很快便能沖到跟前。

伴隨著鄭襲的命令,明軍士兵跟著一起大喊,群情振奮,戰意洶涌。

鄭襲沒有猜錯,來船確實是荷蘭。十二艘夾板船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而其他船只則是荷蘭從東南亞、琉球和日本租借的,并且以每個士兵十個荷蘭盾招募了雇傭兵兩萬多人。

鄭襲沒有猜對的是,荷蘭不是來找他尋仇來的。雖然丟了臺灣,但是荷蘭人要尋仇也是找鄭經而不是找他。荷蘭人此來其實是受雇于滿清。早在數月之前,滿清的洪承疇便籌謀雇傭荷蘭軍隊參戰。終于,在滿清要緊牙關支付了四百萬兩白銀之后,荷蘭終于出兵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