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圓二章 工業先聲2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1-06-30
 
哈格里夫斯并沒有多聰明,他的珍妮紡紗機發明在清朝乾隆時代,不過只有八個紡錘而已。后來經過改良逐漸增加紡錘數量,很多年之后才增加到三十個。珍妮紡紗機發明的五年之后,也就是西元1769年,英國人又發明了卷軸紡紗機,采用水力為動力,可以不用人費力了,紡出來的紗結實而有韌力,再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種水紡機已經具備了馬克思所說的“發達的機器”所必備的三個部分:發動機也就是水輪、傳動機構和工具機。

其實,水力卷軸紡紗機發明之前幾百年,元代的王禎在《農書》里記載了這種“水轉大紡車”,有三十二個紡錘,每車日產量十斤,比珍妮紡織機剛開始的八個紗錠先進多了。十八世紀中葉前,西方傳教士——其實他們通常也是商業間諜——將水轉大紡車介紹到了西歐,英國人改良的水力紡紗機,從中獲取了大量創作靈感,在原基礎上增加了羅拉式棉條握挾等裝置,可以對棉纖維進行牽伸。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那樣,西方文明其實是在東方文明哺育之下才產生的,特別是中國文明。

不過,王禎農書當中的水力大紡車只能紡麻不能紡棉。不少人覺得當時中國根本也無法把水轉大紡車改良為可仿棉花的紡車。若果真如他所說,那么中國的勞動人民和知識分子不應該算人,應該是個頂個的豬頭三才對。

其實,把紡麻車改進為紡棉車確實有技術門檻,但是這個門檻很低,根本就不困難。

李存真這個時候拿出《王禎農書》其實就是為的這個事。改進技術,使之可以紡棉。

李存真說道:“這里面記載了一種水轉大紡車,可以用來紡麻,現在我需要有人把這個車給我改進為能夠紡棉花的。”

韓瑾瑜趕快接過書來翻看,魏春城也湊到了跟前。兩個一起查看,指指點點。李存真笑了笑,命李光地把他準備的圖畫拿出來,是三尺見方的大紙,上面繪制的正是“水轉大紡車”。分發給眾人,一人一份。

陳顯祖看著手中的圖畫十分不解地問道:“殿下,這個東西你要用他來紡棉花?”

“對啊!有什么問題嗎?”李存真說道,“我不是頒布過專利法和機器法嗎?誰要是能把這個東西給我改成紡棉的我就給他一萬兩。”

“一萬兩?”魏春城突然大叫一聲,趕快又捂住自己的嘴巴。

李存真看了看他笑著說道:“我給錢!一萬兩,也就是壹佰萬元。大家回去琢磨,然后常琨把這個事情給我散播出去。天下人都有機會可得之。”

“是!”

姚啟圣問道:“殿下,現在江南織造局采用的是手搖紡車,五個時辰大概能紡出四兩紗,最熟練的織工一天能做出長三尺寬一尺的布匹。”

“對啊!”李存真說道,“姚公,你可真是個人才,這事情記得這么準。”

“殿下,這不是很好嗎?難道這還不夠嗎?”姚啟圣問。

“不夠!遠遠不夠!”李存真說道,“效率低,質量差,怎么去和別人競爭?價格和質量都玩不過人家,注定要成為傾銷對象了。”

姚啟圣大惑不解地說道:“競爭?跟誰競爭?滿清?”

“不是滿清。”

周培公也急忙問道:“不是滿清是誰?難道是那個什么海上馬車夫紅毛子?”

李存真清了清嗓子,然后就沒動靜了。會議上呈現了好長一段尷尬的沉默,想了半晌李存真才說道:“是那個……印度……”

李存真是真不知道應該怎么和這些人說。十八世紀是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大發展的世紀,可是現在是西元1665年,距離十八世紀還有三十五年呢。沒發生的事怎么說?難道還說自己是大天師能未卜先知?那是騙善良的老百姓的,面對老謀深算的帝國知識分子這一招不好使。

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關系,在后世都沒有幾個人弄清楚。李存真其實也不過是因為和自己的師兄呆的久,受到熏陶,知道得多了一點,加上自己的理解,經過了差不多二十年才搞清楚事情的真相的。

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完全是兩回事。資本主義這個東西不是西方發明的。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東西,很早就有,其實就是商人的精神。

資本主義的意思是把資本看的比什么都重,它勝過道德、良心、虔誠、祖國、神祗,甚至為了賺錢連父母妻兒乃至于自己都可以出賣。主義的意思就是至上唯上的意思。

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雖然不是一個東西,可資本主義卻為引爆工業革命積累了足夠的條件。因為實施資本主義導致西方可以喪心病狂地從事罪惡的三角貿易,肆無忌憚地屠殺印第安人,對大洋洲和西印度群島的土著居民實施種族滅絕政策,向全世界傾銷鴉片……

這一切,是罪惡的、骯臟的、變態的,但是它卻造就了一個足夠廣闊的市場——雖然是殖民地市場但那也是市場。同時資本主義積累了足夠的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精神資源一方面是東方思想,另外一方面是十字軍東征時從慕斯林那里搶過來的古希臘羅馬典籍。這兩條都達到了閾值,于是工業革命就產生了。

不得不說這的的確確是偶然的,但是同時也帶有一定的必然性。

為什么歷史上的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那就是因為巨量的殖民地的原材料資源,和殖民地的龐大市場,剛好觸碰到了文明的閾值數據,沖破這個閥值,就誕生了工業革命。而英國是殖民地時代的佼佼者,后來取代第一代日不落帝國西班牙而成為第二代日不落帝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認識,李存真才不遺余力地要積累資金,為的就是攢夠啟動資金大力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同時和其他國家地區通商,盡量拓展海外市場。

拓展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舉動就是聯合葡萄牙。這件事情主要就是已故的芳芳夫人來做的。為什么要聯合葡萄牙呢?因為當前李存真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把自己變成二代日不落帝國。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暫時忍耐和葡萄牙聯合。而葡萄牙的商業網絡精細、龐大,遍布整個地球,甚至可以不依賴于殖民地而存在。這是荷蘭、西班牙、英格蘭和法蘭西都無法比擬的。

聯合了葡萄牙明李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市場擴大了,可以賣掉絲綢茶葉瓷器賺錢,可是這太慢了,李存真把重點放在了棉布上。這就是他不遺余力一定要把王禎的水力大紡車改為棉紡車的原因之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