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  24 渡河

類別: 架空歷史 | 蟻賊 | 趙子曰   作者:趙子曰  書名:蟻賊  更新時間:2010-08-27
 
察罕帖木兒欲待雙管齊下,亂益都陣腳。

奈何早在鄧舍奪取兗州之前,洪繼勛便未雨綢繆,先獻上一策,請鄧舍注意棣州方向,防的就是元軍“圍魏救趙”。并命姬宗周為前線巡防官,去了棣州。只不過,棣州畢竟軍馬不多,如果察罕遣個兩三千人,或許不在話下,但若是察罕盡出河間諸路的軍馬,不下萬人,怕就難以抵擋。

這一場北國的大戰,是越打越大。先后北地三雄都紛紛參戰,先是晉冀有事,接著戰火燒入關中,隨后山東戰起,現如今,戰火又燒到了河北。

河北緊鄰大都,大都雖然名存實亡,對察罕帖木兒、孛羅帖木兒等早就已經沒有了多大的約束力,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些殘存實力的,也有不少的密探、探馬布置在晉冀、河北等地。各地的軍情連番送入城中。元帝驚慌失措,急召皇太子、搠思監、樸不花等人議事。

在了解了具體的情況后,搠思監暗中長嘆一聲,對先前答應當察罕帖木兒奧援之事不由深深后悔,面對面色蒼白的元帝,他只說出了一句話:“大都政令,難出城門。今天下四分五裂,而北地之勢,已不可制矣。”

仗打到了這種程度,李察罕、孛羅帖木兒、鄧舍皆已打出了真火。察罕帖木兒如果勝利,孛羅必敗,鄧舍難逃覆滅。而鄧舍與孛羅帖木兒如果勝利,則李察罕也是一樣難逃一亡。若是說開始時,他們三方還只是為爭奪地盤為戰的話,現如今,這場戰爭已經演變成為關系存亡之戰了。

別說蒙元的皇帝了,怕是連天王老子下令,他們三個人也誰都不會理睬。

深深的殿宇中,元帝彷徨繞柱,束手無策,說道:“晉冀、關中、濟寧倒也罷了,如若河北戰起,定會危及大都。若是鄧賊勝,則益都賊軍的前鋒就可以占據河間府等地,兵鋒直指大都,說不定就會重復當年毛貴犯都的故事。若是察罕帖木兒勝,則河北再無敵人,一家獨大,他的勢力同樣也會影響到大都,也可能便會再度出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前轍!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太緊急了!……,太子,太子,計將安出?”

皇太子陰結搠思監、察罕帖木兒,在奇氏的支持下,試圖逼使元帝禪讓。在這方面,他是一把好手。但是臨對河北危局,他卻難有一策。只是勾著頭,半句話也沒有。但惶恐之余,他的嘴角卻還隱約帶有了一絲笑容。

“愛卿,愛卿,你可有對策?”

搠思監默然不語,聽殿外風過林梢,雖是四月初夏的天氣,他卻忽然不由竟覺蕭瑟,過了許久,才說道:“事已至此,臣亦無良策。”

他看到了皇太子嘴角的笑容,對皇太子的盤算一清二楚。不必多說,皇太子肯定是抱得寄希望與察罕,希望察罕能夠最終獲勝的念頭。

有元一代,權臣輩出,帝位更迭視若常事。但所以沒有權臣篡位,全是因為非黃金家族血統者不可為帝,所以,這場北地的戰爭如果最終是察罕帖木兒獲取了勝利,對皇太子其實是利大于弊。他處心積慮想要逼迫元帝禪讓的打算最起碼可以得以實現。但是,搠思監心中冰涼,想道:“察罕帖木兒一代梟雄,他若得勢,帶兵進入大都,本官何去何從?”

歷來有新的權臣興,老的權臣必然下場悲慘。

大殿之內,君臣三人。一時都沉默無言。

元帝與皇太子是父子,皇太子是搠思監是一黨,三個人,此時卻分別有著三種截然不同的心思與感受。

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

縱生為帝王,天潢貴胄;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亂世之中,又有何用?當災難來時,越是地位高貴的,反而越是欲求一活而不能。沉默的時間太久,空氣令人窒息,搠思監汗透重衣,抬起頭,叫了聲:“陛下?”

既然君臣皆無良策,那么便放開胸懷。

元帝登基已久,在帝位二十多年,什么樣的大風大浪沒有見過?

盡管很有可能將要亡國,但是元帝幼年時曾被放逐,后又被迎為皇帝的這段坎坷且又傳奇的經歷卻也造就了他“順天應命”的性格,說的好聽點,是“豁朗大度”;說的不好聽點,那就是“聽天由命”。

經過了這么會兒的時間,他剛才惶恐的心情已經被壓制下去,回到龍椅坐下,面對跪在眼前的這心思各異的兩人,一個是他的兒子,一個是他的大臣,因為很少見陽光而有些蒼白的面容上,他忽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幽深的大殿盡頭,黃色的龍袍,龍椅之上,一個皇帝笑容詭異。

搠思監汗毛倒豎,險些被嚇得心膽俱裂,驚惶駭然下,連連叩頭,說道:“陛下?陛下?為何發笑?”

“自朕登基,覬覦帝位者眾。而終坐帝位者誰也?唯有是朕!朕之命,乃是天授!天若想奪去,便奪去。天如要給朕,便給朕。紅賊雖眾,察罕雖悍,朕有天命,何足懼也?”元帝按住扶手,站起身來,仰頭大笑。

他揮了揮袖子,說道:“皇兒、愛卿,你們都退下吧。”召來宦官,由兩個小侍攙扶著,放聲而歌,慢慢地從殿后而出。走出殿外,已不見身形,歌聲還傳入殿內。皇太子與搠思監面面相覷,聽那歌聲唱的是:

“天地是萬物之逆旅,光陰乃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繼而,聽見元帝停下歌聲,高聲問小侍,“阿奴,朕且問你,人生不足百年,晝夜相加,不滿萬日,譬如白駒過隙。你可知人生的樂事為何么?”

那小侍不知答了句什么,元帝放聲而笑,連聲道:“說得對!說得對!正是在秘密室中飲酒觀舞。”秘密室又叫作色濟克烏格,依華文譯解,系事事無礙的意思。這個地方乃是元帝平時尋歡作樂的場所,常與親信在此一處xuan淫。而倚納便是元帝所賜給親信的美號,最親密心腹的意思。

元帝接著說道:“阿奴,便傳朕口諭,速速去請親王八郎等人前來,一并去秘密室中飲酒觀舞!”親王八郎,乃元帝兄弟行,是他玩樂的良伴。

聽到此時,大約元帝已漸漸去遠,聲音漸小,只聽得他繼續說道:“‘酒猶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無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一日而不醉!’咄!且去醉休,且去醉休。”殿內沉寂,元帝話音漸不可聞。

“殿下?”

“嗯?”

“咱們也走吧?”

受了搠思監一叫,皇太子從茫然中清醒過來,“噢”了聲,道:“走,走。”走沒幾步,停下來,扭過頭,看樣子是有迷惘想問搠思監,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回首往殿后望了兩眼,喃喃自語,說道:“父皇就是父皇。”

“……,走吧,殿下!”

“走,走。”

兩人行出殿外,見日頭西沉,暮色來至。

……

暮色沉沉,轉入夜中。

東平路,汶上城西的山谷中,有大隊的騎兵趁著夜色,悄悄出谷。隊伍很長,拉得足有四五里地,寬也有三四里,成千上萬的馬蹄卷起塵土,彌漫半空。如果在白天看去,肯定聲勢震天。但現在是夜晚,這支騎兵分出了許多的探馬出入遠近,以為警戒,所以并沒有人能夠看到他們。

騎兵隊中旗幟不多,每一個騎手都是輕盔輕甲,挾弓跨刀,其中的大部分觀其發式,皆不類中國人,偶爾有軍官約束隊列,說的話也不是華言。

在隊伍的中間,似乎中軍的位置,倒是有不少漢人打扮的。簇擁著一個年少的將軍,前頭一桿大旗:“海東趙。”這支軍隊,正是從泰安出發,奔襲巨野的益都騎兵。他們是昨天晚上出的泰安,一夜行軍,趕到汶上。沒有入城,便在城外休息了一天,今夜二更時分,又啟程奔赴濟州河。

汶上距離濟州河,對輕騎來說,走得快點,也就是一個晚上的路。

趙過此次是突襲,保密是最重要的,故此夜行曉宿。當然了,上萬人的騎兵行軍,規模太大,再保密,也是難免會走漏風聲的。走漏風聲不要緊,只要探馬得力,能把敵人的細作抓住,同時催促行軍速度,在巨野聞訊并為此做出準備只前,能及時地渡過濟州河、深入濟寧路便就行了。

為配合他們的此次奔襲,汶上的益都駐軍也下了不小的功夫。沿汶上一線,安排了數百的偵騎,基本把汶上、濟州河一帶全都封鎖住了。

這塊地方雖然是鄰近敵占區,但是因為地方不大,只有幾百里方圓,而且從汶上通往東平路、巨野,乃至濟州的道路都是固定的,就那么幾條,因此封鎖起來,也不算太難。只需把各條要道、狹隘封住,也就足夠了。

佟生養從后陣趕上,催騎來到趙過身邊,手搭涼棚,借助月色,朝前邊瞧了瞧,說道:“東平多山丘,地勢崎嶇,不利騎兵行軍。便是汶上還不算東平腹地,這路就有些不好走了。主公當初定策,不打東平,決定打濟寧。真有先見之明。……,大人,快四更了,天亮前能到濟州河么?”

“過、過了前邊那座小山,離濟州河就不足四十里了。天、天亮前定能抵達。吩咐兄弟們,再加把勁。務必五更前后趕到河邊。然、然后渡河后,還可以在岸邊休息一個時辰,養一養馬力。以應付將要開始的鏖戰。”

沿濟州河一線,對岸有元軍的守卒。不過濟州河很長,王保保不可能在每處都布下軍隊。汶上早已探查清楚,找到了一處較為隱蔽的渡河地點。

“上午接了泰安的軍報,說楊萬虎昨天凌晨佯渡山陽湖,已然吸引住了元軍的視線,并小有交戰。慶千興率兗州的主力,也在昨天上午發動了對濟州的攻勢。王保保果然分別遣軍,一路馳援濟州,一路馳援山陽湖。這對我軍‘暗取巨野’十分有利。但是,據線報,王保保遣出的兩路援軍,總計也才不過萬人而已。也就是說,巨野一帶,還屯駐有兩萬韃子。

“大人,我軍渡河之后,對面便是濟寧路的地盤。王保保肯定消息靈通,也許咱們很快就會暴露。萬騎對兩萬,且韃子又有堅城,我軍為深入敵后,所帶糧秣只有十日。對此戰能否獲勝,不知大人有幾成把握?”

“佟、佟將軍,你的所部皆女真精銳,號、號為我海東‘旄頭騎’。名聲赫赫。怎么?將臨大戰,你、你卻有些膽怯了么?”

趙過不答反問,一下子激起了佟生養的傲氣,不忿叫道:“大人何必揚韃子的威風,滅俺的志氣!不須大人使‘激將法’,俺也敢與大人說,莫說兩萬的韃子,就是十萬,就憑末將這八千子弟,也是來去自如。”

“那、那就好。本將也可以給你說一句:莫、莫說王保保果中主公之計,分兵往援山陽湖、濟州,即便他沒有中計,不、不曾分兵,我也敢給你打包票,此戰,我、我軍必勝。”

兩人都是哈哈大笑。

說話間,胡忠也從側翼來到,在馬上給趙過行了個軍禮,稟報道:“前方五里外,就是小山。我軍快到濟州河了。”

“路上可見有韃子細作?”

“探馬抓了有七八人,皆行色古怪。因行軍途中,不及細問,也沒空看管羈押,因而悉數砍了。除此外,并無別的異樣。”

“汶上不是先期遣派了兩個小隊過河,為我軍渡河打前站?可有軍報送來?”

“還是三更時送來的那封軍報。河對岸一切無恙。”

過了小山,再走有一二十里地,夜風中漸有水氣。又走數里,已可聽到前方遠處,隱有河水拍岸的聲響。

趙過傳令:“命三軍放慢速度,人銜枚、馬銜鈴,不許有一絲聲音發出。”看見前隊還有打著火把的,命令,“教前邊打著火把帶路的,把火把也都全部滅掉!”軍令既下,萬人輕騎頓時聲息大減,士卒們不但熄滅了火把,更且皆取下了頭上的紅巾,掩在懷中;并卷起大旗,收攏放好。

來到河邊,河水奔騰。遙望對岸,黑黝黝一片。

前隊的千戶引來了兩個百戶打扮的軍官,至趙過馬前。這兩個百戶便是專從泰安步卒中調來的工兵軍官。

“搭建浮橋的物事可備好了么?”

“已備好了,隨時可以搭建。”

“甚、甚好。”趙過仰望夜色,還沒有到五更,令道,“胡忠,你便帶人,協助他們搭建浮橋。三軍渡河!”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