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292 留財不留人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冠冕唐皇 | 衣冠正倫   作者:衣冠正倫  書名:冠冕唐皇  更新時間:2020-03-28
 
盡管李潼對竇家深藏的底蘊已經多有想象,但在聽完竇七的交代之后,還是大大的吃了一驚。

眼下的他,剛有武攸宜苦攢下的大筆橫財入門,對于浮財之類其實沒有那么看重。當然財貨之類也是多多益善,但需求遠不及此前那樣迫切,

現在的他,需要的是浮財買不到、或者說需要時間積累才能獲得的資源。所以當聽到竇七說他家在隴山之間藏有兩千多戶工匠時,李潼真是驚喜之際。

這個時代,有成熟技巧的工匠絕對是稀缺的資源。故衣社在籍十余萬眾,其中的匠人卻是數量稀缺。凡有一技之長者,要么還能過活,要么就被官府和竇家這樣的豪宗所控制住,幾乎不會大規模的流散。

此前故衣社就是因為工匠等中高端的生產力實在有限,造成大量麻貨積陳,使得李潼不得不另想別計來消化這些麻貨。

他要搞印刷術,還需要向草堂寺借人。雖然也可以自己培養,但卻不是短期之內能見奇效的事情,而且他的時間又沒有那么從容。

這兩千多戶工匠,他要定了!如果能夠將之消化下來,絕對是此次與竇家糾紛的最重要收獲,有了這些高端生產力,也能讓故衣社整個組織發生質的變化。

不過這個竇家膽子也真是大得很,不聲不響居然還藏匿著這么多的人力。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是在亂世之中,這兩千多戶蔭戶已經可以成為稱雄做霸,割據一方的根本!

不過這也倒不足以說竇家真有狼子野心,他們李家剛打天下時,高祖李淵在進入長安后,本身也是既喜且憂,封賞之泛濫簡直就跟不能過了一樣,甚至連勛官體系都直接玩崩了,就算是知道麾下大族有這樣的小動作,自然也不會追究。

之后幾十年間,關中這些大家族們雖然起伏不定,不過竇家總體而言還是相對比較平穩的,與皇室之間關系始終融洽,舊年所作的一點小手段再有發展,也是很正常的。

“你家居然還有如此暗招布置,竇氏果然不愧久立關中的豪族,真是讓人驚訝啊。”

聽到少王這么說,竇七臉上又露喜色,轉又一臉恭謹道:“只要大王能包容前罪,賜我生機,這些人物諸用盡歸大王!”

“先給他松綁。”

李潼抬手對楊思勖說道,楊思勖雖然有些不情愿,但還是上前解開了捆扎在竇七身上的繩索。

沒有了堂柱支撐,竇七直接癱臥在地,但喘息未定便又膝行上前叩首道:“我家世荷唐恩,忠骨不移,所以在此乖張之世才惹群妒并加害。此前短智亂謀,驚擾大王。如今才驚見大王祖風雄然,英斷隱藏,更覺罪身,一念計差,險害社稷將來!”

講到這里,他已經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至于堂上的李潼,也是少聞別人把他夸得這么動聽,勉強才能繃得住,臉色陡然拉下來怒聲道:“我用心追蹤,你以為我是貪圖你家人貨之力?如果我只是這樣短計,何必要將武攸宜財貨拋撒閭里?”

“不敢、不敢!大王襟懷寬闊,所望在于天下,所謀在于社稷,又怎么會執迷一宗一族的門戶之私!”

竇七聞言后又忙不迭叩首道:“仆所以作此言,非是重幣求寵,只是眼下除此之外,并無別計奉獻大王。大王有臥薪之志,仆愿驥附于后,并成祖跡!”

李潼聽到這話更樂了,指著竇七冷哼道:“你也只是一時驚懼貪生罷了,就連我自己都還未有追跡祖宗的打算,你就肯披肝瀝膽的追隨?且不說你我之間還存舊怨,如今國業嗣序有人,且還與你家關系匪淺?你這一番狡言,你自己信不信?”

竇七臉色又是一寒,以頭杵地說道:“大王本就負重而行,沒有謹慎、不能長久。仆自知難作取信,但心中曲隱也不懼剖析。情勢逼困,仆如今已經是一個活死人,宗籍除名,人道棄我,若想再昂立蒼天大日之下,必須要求付奇險功事,正與大王同欲!”

“至于與皇嗣殿下恩親瓜葛,自有世中一眾親徒維系,無需我這個棄世之徒。且皇嗣如今幽在神都禁中,家奴舊臣尚不能見,縱然有什么謀計,也只能是圖虛。江山陰變,尊位易主,這本來就是自古未有的妖邪之事。撥亂反正,是天下人的大愿,有志者自勇行,哪還用再拘什么世道俗計?”

講到這里,竇七才又抬起頭來,一臉熱切的望著少王說道:“今世乖張之變,罪豈在于蒼生?天皇賓天之后,在位者屢失其選,一步步縱惡至斯,天下人共有望!只是唐恩延傳,人情未絕,無有所寄,才會投在那本就德才不配的人選上!大王如今雖然仍隱在事底,不為情勢所重,但也正可籍此陰養爪牙,志力廣蓄,待時以動!”

這家伙小嘴吧嗒吧嗒還挺能說,搞得李潼都有些熱血沸騰,同時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關隴門閥能夠在歷史長河中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也真不是蓋的。

他們李家家傳的手藝不必多說了,這竇七一番言辭充滿煽動,想來應該也是祖上傳下來的。興許兩家祖宗在某事某刻,也有過這樣的場景對話。

竇七看到少王只是默然不語,心情也是非常的忐忑。他倒不是覺得少王沒有這樣的膽量,能夠不聲不響就陰養這么多的甲士,如果少王真沒有動過此類想法,他真要把頭劈下來給人當凳子坐。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把少王得罪的挺狠,想要獲取信任并不容易,沒有一點實際的付出是很難的。

心中略作權度,竇七才又叩首道:“能否請大王賜下紙筆,仆在堂有獻。”

“給他。”

李潼舉手說道。

很快,楊思勖便在田莊中尋找到紙筆送來,將竇七按在遠離大王的坐席上,自己則瞪大眼盯著他。

竇七提筆疾書,很快紙面上就寫滿了字跡,請楊思勖呈交給大王,并說道:“紙上所錄,俱是我家于西京四郊所暗藏財貨諸地。仆眼下受制此中,無有別種才力進獻,唯憑此盼能稍得原宥。”

李潼接過紙來隨便掃了一眼,然后便將這紙揉成一團甩在了角落里,并冷笑道:“我肯給你機會,你還在欺我無知?”

竇七見狀,連忙翻身再拜道:“這些藏貨的地點,雖然不乏家人共知,但都需要特殊信令才能調用。仆一定盡力配合大王,從速收取物用,絕對不敢藏私!”

“西京近在地邊,你家人會少關照?特別知你沒有赴川之后,必然更存狐疑,若再知物貨有失,能不猜到事態有變?你這家伙仍然奸心不死,言則遞貨,實則傳信,待你家人知事變后,肯定會傳信及遠,讓遠邊族眾早作防備。”

“大王真是誤會了我,我只是、我只是取信心切,才擇此易作取證……大王若是不信,我愿再獻遠地人物機密,只是往來取證耗時太久……”

竇七聽到少王如此多疑,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忙不迭又叩首解釋道。

“時間我有的是,只是你卻少。如果再作浪費,我真不知你能活到幾時!”

李潼稍作沉吟,敲案說道:“我雖然不戀物利,不過眼下除此之外,你也難有別處進獻以自白。這樣吧,你家于蜀中根基深厚,當中必然諸多隱秘。詳細述來,取證之后我再考慮留不留你。”

竇七聞言之后,又忙不迭伏案疾書,間或停下來仔細思忖,一直寫了滿滿的三張紙卷。

寫完之后,李潼示意楊思勖將紙抽走,然后又說道:“再寫一遍。”

竇七神情一滯,但也不敢拒絕,又是伏案疾書。兩遍寫完之后,李潼倒是沒有要求更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家伙如果真想藏奸的話,寫上兩遍已經足夠記住了。

他手里甩著竇七那兩份供詞,笑語說道:“現在你這一條性命,已經不在你我了。稍后我會派人入蜀一一驗證,如果所述無虛,你這條命就保住了。至于你所言奇險之功,那都太遙遠,咱們只論當下。殺你一人,不足取悅于我,留你一命,則能才力助我。我是深盼你能活下來,咱們且待事后吧。”

竇七聽到這話后,總算是松了一口氣,然后又神情忐忑的吃了一點餐食,然后便被少王吩咐將他轉去別地拘禁起來。

“大王,真要留下他?”

楊思勖在一側悶聲道,此前行刺一事,他因失職而自責良久,到現在也不能釋懷。

李潼聞言后冷笑一聲:“留下他做什么?前事查實之后,直赴隴山招取那些蔭戶,事了殺之。”

無怪李潼心狠,與這個竇七交談一番,他心里都有一種照鏡子的感覺,彼此都是賣祖業的一把好手啊,留下來肯定隱患多多。

他需要的只是竇家積攢的這些底蘊而已,至于這個竇七雖然也有一些邪才,但跟自己技能點有些點重了,而且還不如自己玩的這么騷。

他不是沒有容人之量,只是不值得為這個竇七付出,蠱惑煽動幾句,就當自己臥龍鳳雛啊?就連你們那些盟友們,都嫌棄你們大而無當。

有這種精力,我回神都去攻略養成姚崇、宋璟不好?

雖然這么做有點言而無信,但這個竇七也不是什么睚眥之怨,是真正對他動過殺機且付諸行動的,無論怎么對付,李潼都沒什么心理負擔。

“把那張紙撿回來,吩咐田少安速速安排人去查實,即刻動手!”

略作停頓,李潼又指了指被他丟在角落里的紙團說道。

“可大王不是說擔心……”

楊思勖聞言后撿起紙團,又有些不解道。

“擔心?有什么好擔心?竇美玉一旦入京,即刻讓萬年縣抓人!他家群徒無首,還有心情去管邊遠事宜?”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