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493 群臣攻訐,打殺邪風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冠冕唐皇 | 衣冠正倫   作者:衣冠正倫  書名:冠冕唐皇  更新時間:2020-07-18
 
皇嗣出宮監國之后,上陽宮內的觀風殿便成了臨時的朝會場所,群臣入此參見皇嗣,商討國事。

政變結束之后,李潼便忙于整頓軍務,哪怕日前接受冊封,也是在皇城中的西朝堂接受冊封,所以還沒有參加過一次觀風殿朝會。

不過眼下神都城周邊軍務已經梳理出一個大概,而且算算時間,如果薛懷義所率大軍會有什么異動的話,消息應該就會在近日傳回神都,因此他也不得不入朝將眼下的軍事籌備情況稍作交代。

觀風殿朝會畢竟不同于正常朝會,參與的人數并沒有那么多。特別在武周朝大量擴充的供奉官,基本上都被排斥在朝會之外,能夠參與進來的基本上都是南省諸司實權人物。

而且,由于皇嗣眼下還僅僅只是監國,并非真正的皇帝,所以朝會氛圍也比較輕松隨意。與其說是朝會,不如說是一場座談會。

主殿中,皇嗣李旦的坐席雖然安排在正中,但卻擺在了御床前方的橫階上,距離前班宰相們只有丈余遠。而且在更下一階的位置上還列有虛席,這是給宰相并年高大臣們所設的專席。

總得來說,整個朝堂布局并沒有特別嚴格的上下之分。這倒也符合眼下的朝局現狀,就是一種君不君、臣不臣的臨時過渡格局。

當禮官唱名雍王登殿時,皇嗣李旦直接在席位上站起來降階相迎,不待李潼入前施禮,便拉著他一邊向殿中行去,一邊笑語道:“雍王奔走內外,匡扶社稷,為國定勢,實在是勞苦功高,不必在意這些俗禮。快快入座,我與朝堂諸公也都好奇目下軍務籌備如何,能不能夠卻賊于河岸?”

李潼倒是不想表現的過于跋扈,但見李昭德等幾人也在階前橫席一側端立,于是便也不再拘禮,跟隨皇嗣升階而上,等到皇嗣松開他的手臂才又退下來,躬身說道:“臣受命以來,便分遣各路軍使典召諸府將士,到如今,神都周邊已經聚甲五千有余……”

相關的情報,李潼早已經向兵部進行過報備,但眼下再復述一遍,殿中群臣仍然聽得極為認真。畢竟將要面對的,是政變之后的第一大考驗,只有經過了這一次的考驗,眼下的局面才可以繼續維持下去。

李潼一邊匯報著軍情,一邊打量著眼下朝堂上的格局。

如今朝局初定,一些格局也都端倪可見。目下朝中第一人自然是鳳閣內史李昭德,而緊隨其后的還不是地官尚書狄仁杰,而是觀國公楊嘉本。

得益于太平公主大力舉薦,如今楊嘉本官居左衛大將軍,可以說是南衙中的第一人。如果軍權大小能夠決定音量的話,那眼下朝中能夠跟李潼拌幾句嘴的,無疑就是楊嘉本了。

不過跟李潼眼下獨掌北衙以及整個都畿道軍權相比,哪怕是南衙第一人,其實也就那個樣。

哪怕是朝廷征召其他地區府兵番上,且不說來的不會太快,而且李潼都畿道大總管之職一日不解,原則上而言,只要進入都畿道范圍的府兵,都要受到他的節制。

狄仁杰作為地官尚書,在眼下朝局中位列第三。老實說這個位置有點尷尬,不上不下的。

如果狄仁杰是以鸞臺納言而居相位,起碼手中掌握著封駁權,還能夠跟李昭德掰掰腕子,可眼下他對李昭德卻全無制約之力,甚至都不能壓制住太平公主與楊嘉本的組合。

狄仁杰再往下,就是鸞臺侍郎楊再思了,楊再思也是政變之后唯一還能保住相位的宰相。由于身后站著雍王,雖然風評不高,但是權柄卻不小。

如果不是李潼分散投資,后續又一連占了幾個宰相之位,全力支持楊再思的話,楊再思甚至都能跟李昭德掰掰腕子。

李潼這一派眼下在朝中占了四個宰相位置,分別是禮部尚書歐陽通、鳳閣侍郎陸元方以及洛州長史鄭杲,再加上一個楊再思。

但就算是這樣,他在朝堂中也做不到一家獨大。首先歐陽通是專門訂制典禮,并不干涉政務,而鄭杲也僅僅只是有一個大事上的表決權,同樣也不實際行使宰相的權力。

其次眼下朝中宰相共有十人之多,李昭德一派的李道廣、以兵部侍郎而擔任宰相,狄仁杰一方的崔玄暐,則以司禮卿而進入政事堂。

另外還有尚書左丞韋巨源以及左散騎常侍薛稷,也都分別擔任宰相。

看到這個執政班子,李潼也不知該要如何評價。

眼下政變剛剛結束,朝廷才剛剛派出使者奔赴諸道,在諸州縣做出回應之前,中樞政令不出河洛,事權本就萎縮到了一個極點,結果單單政事堂宰相就安排了十人之多,可想而知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占位子的濫竽充數之輩。

當然,李潼也沒有資格去笑話別人,講到占位子,他才是最兇狠的。像楊再思與鄭杲,本來都沒有必要待在政事堂的,但他卻蠻不講理的把位子給占了,也就不能怪別人有樣學樣。

十個宰相中,李潼一人就掌握四席,李昭德與狄仁杰則各自帶了一名小弟。剩下兩個,韋巨源那是因為關隴仍然潛力極大,就算是死了一個豆盧欽望,也很難將關隴完全排斥在外。就連武則天時期,朝堂中都會給關隴勛貴們留下一個宰相席位,而不敢將他們徹底隔絕。

至于這個薛稷,則就有點意思了,他就是皇嗣李旦的人。天授革命之后,皇嗣便被幽禁在大內,群臣入拜都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薛稷。

這個薛稷出身河東薛氏,但跟太平公主前老公薛紹一家關系不大,其人乃是薛元超的侄子,本身既是一個大文學家,又是一個大書法家。并沒有太強的權欲之心,所以也頗得武則天的欣賞,大概也擔心李旦幽禁生活太苦悶,所以特許薛稷可以出入拜見,跟皇嗣李旦算是一個文墨之友。

看到薛稷以左散騎常侍拜相,李潼也不得不感慨他四叔是真可憐,被幽禁這么多年,基本上已經算是與世隔絕,乍一入世,哪怕身為監國,身邊也根本沒有親信可用。

薛稷這個人,李潼接觸不多,但了解卻不少,畢竟他也是混文藝圈子的。通過武則天并不阻止薛稷入見皇嗣就能看出來,這個人基本上沒有什么權術之能與權謀之心,只是按部就班的歷任清職,甚至都沒有擔任過什么政務型的職位。

履歷如此單薄,李旦都要推薦他擔任宰相,這無異于把一只小白兔放進了狐貍窩,呲牙都不會呲,更不要說發揮出什么宰相職能了。

不過,讓薛稷擔任宰相,起碼也表明了李旦的態度,那就是他并不甘心只做一個傀儡,哪怕用人不當,也要給自己的親信以權位。薛稷待在政事堂,別管有用沒用,就是李旦搭建起的一個招賢納士的黃金臺。

就連李潼這樣的尷尬名位,都能招攬到一批為他所用的人才。李旦的名位無疑要正的多,既然已經表達了態度,就不愁沒有人依附過去。

更何況,李昭德與狄仁杰這兩個大佬雖然各自不乏私計,但整體上的大局觀還是挺強的,所以也并不擔心他們為了鞏固各自的權勢而選擇完全架空皇嗣。

不過就算他們各自不乏相忍為國之心,但在面對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仍然可能會做出有悖于皇嗣意愿的選擇。

當李潼將軍務交代一番,并表示自己接下來便要返回黃河南岸的前線、繼續整軍備戰,并推薦二兄李守禮擔任左羽林將軍代替他掌控北衙禁軍時,不待幾位宰相開口,李旦已經先一步點頭同意。

“家國逢此危難之秋,幸在宗家有此壯義勇力,安危與共,這是當然之意!雍王安心備戰,潞王內保家室安寧,憾我宿務系身,否則當披甲與兒郎共誅國賊!”

盡管監國時間不長,但李旦也在努力進入角色,如今已經不再像剛剛出宮時那樣手足無措,說出這番話時,更有一份不容拒絕的氣勢。

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訴求便不相同。或許在一些大臣看來,雍王兄弟們過于勢大,久則難免會對皇嗣權威產生威脅。

但對眼下的李旦來說,有這樣的強力侄子于朝,也能幫他震懾住滿朝虎狼大臣。無論是不是飲鴆止渴,起碼如果沒有李潼存在的話,李旦想要將他筆友薛稷任為宰相可能都會遭到朝士們的勸阻。

隨著李旦開口,這件事就敲定下來。畢竟就算要削弱雍王權柄,在朝這些老狐貍們也不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時節,粗暴的阻止潞王進入北衙。

軍事談完之后,李潼便退入自己的席中。

他這里剛一坐定,從尚方少監新任憲臺中丞的張柬之便起身說道:“臣參司屬寺司封悖禮,多擬亂號……”

與此同時,刑部尚書杜景儉也出班奏道:“臣近日推審案事,驚覺諫議大夫王美暢涉于曲隱,請暫奪王美暢供奉之用,復于清白后再以美職加授!”

聽到接連有人發聲,李潼便微笑起來。他要搞王美暢,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只需要稍微流露一下自己厭惡王美暢這一態度,就憑王美暢那點小心思,有的是人要站出來打殺這股邪風,讓這位所謂的國丈認清楚自己到底是老幾。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