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  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伐清1719 | 晴空一度   作者:晴空一度  書名:伐清1719  更新時間:2020-10-13
 
所謂的分稅制度,主要便是指劃分中央和地方收入來源,通過劃分稅權,將稅收按照稅種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從而進行分開管理。

而實現分稅制度的邏輯,就是可以讓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決定立法、開征、停征、減稅、免稅,確定稅率和征收范圍,相對于中央統一稅收的規劃而言,要更加靈活變通,在實際征稅方面具備更好的效果。

此外,在分稅制度之前,所有的財政收入都劃歸中央,然后由中央財政根據規劃遞解給地方,使得征稅這件事跟地方的聯系就會過于松散,容易導致大量的潛在的稅收會被漏掉——因此當地方稅收能夠進行單獨核算,自然能夠提高他們的收稅積極性。

無論是古今中外,朝廷與百姓之間在關于征稅和避稅問題上,一直都處于一個反復較量的狀態,因此征稅問題也就成為了一件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而往往地方直接征稅效率,則跟他們自身的利益有關系。

而在過去的時候,中央為了轄制地方,常常會將財稅這一塊全部捏在自己的手里,也就使得地方征稅同自己的利益上,并沒有太多的關徹系,于是也就導致征稅效率的底下了。

當然,在分稅制度上也分為徹底分稅制與不底分稅制兩種形式,其中徹底分稅制度是徹底劃分中央和地方稅收管理權限,不會設置共享稅,這種分稅制度的征稅效率最高,可是對法制環境要求也是最高的,因此并不適合目前的寧楚。

而對于寧楚這種中央集權國家而言,不徹底分稅制度既能保證稅收管理權限交叉,又能保證中央財政的主導性,自然更加適合目前的寧楚了。

在恩斯特進行了相關的解釋之后,眾人終于有些明白了過來,這一套在過去的大一統王朝根本不會實行,反倒是對地方掌控不力的晚唐時期,倒有幾分影子在里面,可是這樣一來,稅網綿密,百姓豈不是負擔過重?

“可是稅網綿密之下,終究會有人覺得朝廷過苛”

當大臣將這番顧慮說出來后,寧渝卻是搖了搖頭,朗聲道:“根據我朝目前的稅法來算,由于火耗銀、人頭稅以及雜派已經全面取消,只歸于田稅和工商稅賦,而田稅的征收額度也采用了階梯制度征稅,普通百畝以下的家庭,所需要交納的稅賦只有前朝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如何能談得上稅重?”

說起來大臣們的心思其實很明白,根本就不是說那些小老百姓的事情,而是在說他們自己家族,由于眼下都是官紳一體納糧,合法避稅肯定是沒有了,可是還有一些小套路能夠私下避稅,可眼下這一套分稅制下來,這還怎么躲稅?

原因很簡單,過去之所以能夠避稅或者是偷稅,那是因為稅收跟地方關系不大,所以當地的官員為了交好當地豪紳大族,自然會給個面子,將稅賦壓力轉到百姓身上,如果百姓交不了錢,也有中央財稅來補缺,甚至很多省份的藩庫常年都沒幾兩銀子,升官以后就不歸自己管了。

可是如果實現了分稅制度后,根據目前寧楚的稅法來看,地方官員想要發展就必須要將原本能夠征收到的稅征收到手,否則自己就要餓肚子,其次想要轉嫁到百姓身上,也會因為官紳一體納糧制度和階梯征稅制度的原因,導致無法實現。

因此,到了眼下這一步分稅制度出臺,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皇帝的意思,那就是鍥而不舍地在對鄉紳大族下手,通過這一系列的稅法,將他們的財富從土地上剝離開,納入到朝廷和地方的雙重監管中。

簡單來說,寧楚這一年一個政策下來,幾乎是將傳統士紳的特權給剝奪得一干二凈了,也將他們對百姓的控制權徹底打碎了。

崔萬采當然明白皇帝的想法,隨即輕聲道:“陛下所言甚是,百姓稅賦輕重自有民情所在,至于稅收范圍劃分,卻又是一個問題,如何給地方預留稅額?又該預留多少呢?”

這話的意思基本上就是指分稅制的實施已經成為定局,后面就該走到實際操作的層面,而這個層面中就關系到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問題,因此崔萬采不得不多加幾分謹慎。

寧渝輕聲道:“分稅制度不是要分家過日子,中央主導財政是必然的選擇,地方財政自然要全面配合中央財政計劃,部分地方財政基礎過于薄弱,以至于無法維持自身存在的,將由中央酌情進行財政支付轉移。”

“那么哪些應該劃給中央稅收范圍呢?在朕看來,除了田稅、工商稅和印花稅要收歸中央之外,像那些需要全國統籌的戰略物資商品,比如鹽、鐵、糧食等等,都將會劃撥中央稅收范圍,至于像地方具備特色的資源,比如各地的茶稅、土地出讓費,還有其他稅源比較分散的稅種,比如車船稅、交通稅等等都可以放進地方稅。還有一些稅源雖然比較普遍,可是征收難度大的,可以化為中央地方共享。”

寧渝的這一番話終于打破了最后一個謎底,而對于眾人而言,這一番稅制改革卻幾乎是在明明白白告訴大家,朝廷對于地方并不是要放縱,而是要繼續拉緊財政這根繩子,想要錢就得好好配合皇帝,否則要飯去吧。

崔萬采輕輕嘆了一口氣,很顯然以后大家恐怕對于那些偏遠地區將會更加畏難,畢竟大部分時候都要依靠地方稅收,而這些地方先不說能不能撈得好處,可關鍵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自身都無法維持下去,又能如何撈好處?

就在寧楚君臣上下應對分稅制度財政改革之際,北疆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噶爾丹策凌在親手弒父之后,終于成為了準格爾汗國的一代新的梟雄,而這位大汗相比起垂垂老矣的策妄阿拉布坦而言,不僅更加年輕,而且也更加有創新力。

出于長期對戰事的思考,噶爾丹策凌決心改變目前準格爾汗國的松散制度,并且為了更好的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便單獨設置了一個獨立的軍事組織——昂吉,而這個昂吉則有些類似于八旗,上馬成軍,下馬為民。

噶爾丹策凌將十萬戶準格爾族人編入昂吉中,并一共設置了二十一個昂吉,每個昂吉擁有五千戶,并且由衛拉特各部有權勢的臺吉分領,像綽羅斯的達瓦齊、達什達瓦、杜爾伯特的車凌、和碩特部的沙克都爾曼濟、輝特的阿睦爾撒納、土爾扈特的巴圖爾烏巴什等等都擁有昂吉。

這些準格爾汗國的臺吉們自然也就選擇支持剛上位的噶爾丹策凌,他們雖然都自己擁有昂吉,可是平時主要負責承擔后勤,大小政事經宰桑辦理,以告圖什墨爾定議,出戰則完全聽命于噶爾丹策凌,以此保證噶爾丹策凌具備更強的統治能力。

在做好了這些準備之后,時間也就來到了六月,而噶爾丹策凌準備親自率領六萬準格爾大軍,朝著昭莫多的方向而去,打算徹底將土謝圖汗驅趕到車臣汗部,并且乘勝追擊一舉拿下車臣汗部,徹底保證準格爾汗國對漠北蒙古的控制。

嚴格來說,這依然屬于策妄阿拉布坦先前的規劃,只是還沒有得到徹底實現,策妄阿拉布坦的身體就支撐不住,而他為了促使這一戰略能夠順利實施,不惜讓兒子噶爾丹策凌親手弒父,目的便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交接,以此保證對喀爾喀蒙古的攻占。

然而,噶爾丹策凌終究與自己的父親有很大的不同,他不光是英勇善戰,而且他更加野心勃勃,主要就表現在了對待寧楚的態度上——先前策妄阿拉布坦希望同寧楚達成和議,哪怕舍棄漠南蒙古也都可以,而此時的噶爾丹策凌卻不一樣,他決定在消滅喀爾喀蒙古后,繼續進攻漠南蒙古,甚至還有青藏蒙古。

而在此之前,噶爾丹策凌決定要先做點什么,至少要向寧楚表示一下自己的意思。

“小策凌敦多布,本汗打算派你回固勒扎,統帥駐扎在固勒扎的一萬準格爾大軍,還有年羹堯的三萬人,進駐安西邊界,一旦寧楚要插手戰事,你就立刻進攻甘肅!”

“大汗不可!”

大策凌敦多布一聽這個命令,當下便站出來勸諫道:“大汗,當下我準格爾出戰漠北之際,絕不能節外生枝啊,若是讓寧楚提前出兵,只怕會影響大汗大計!”

噶爾丹策凌冷哼了一聲,“敦多布,你跟父汗他們都想著先避開寧楚,不惜委曲求全,可是真的能避開嗎?難道你們還沒看出寧楚的狼子野心?”

說完后,噶爾丹策凌站起身子,在原地走動了一圈,才站定望著眾人冷笑。

“敦多布,你莫不是膽怯了不成?若是膽怯,你就自己回固勒扎吧!”

大策凌敦多布頓時面色漲紅,他直接跪了下來,仰著頭望著噶爾丹策凌,而接下來一幕卻是讓眾人大為驚駭,只見大策凌敦多布十分果斷地拔出腰上的小銀刀,雪白的刀鋒卻是讓眾人心中發寒。

噶爾丹策凌卻不為所動,低聲吼道:“敦多布,你想干什么?”

大策凌敦多布卻是咬了咬牙,狠狠揮刀下去,卻是將左手的無名指給斬斷了,鮮血迅速染紅了他的衣物,而此時的大策凌敦多布,臉色也變得微微蒼白,低聲道:“大汗,臣絕無膽怯之意,若是能夠助大汗成就一代大業,臣甘愿一死謝罪,只是懇請大汗三思啊!”

噶爾丹策凌臉色頓時有些陰晴不定,若是以他眼下的性子,就是一刀殺了大策凌都不為過,可是他不能殺,畢竟大策凌堪稱他上位的第一功臣,真要殺了估計人心就徹底散了。

想到這里,噶爾丹策凌卻是連忙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大策凌敦多布,呵斥旁人道:“還不趕緊派人來包扎?”

接著噶爾丹策凌又朝著大策凌敦多布滿懷歉意道:“敦多布,你又何必如此呢?誰不知道你大策凌敦多布對我準格爾汗國的忠心?只是啊,有很多東西你還沒有想到。”

等到旁人將大策凌敦多布包成了一團之后,噶爾丹策凌才慢慢接過對方手中的銀刀,重新插回刀鞘中,嘆息道:“你以為本汗就那么迫不及待要跟寧楚開戰嗎?可是眼下已經到了不得不戰的底部了!”

噶爾丹策凌臉上帶著些許凝重,“眼下寧楚皇帝在木蘭圍場都已經當上了全蒙古大汗,由此可見其野心所在豈止漠南一隅?若是再不下定決心,將來等到他練好大軍,我準格爾汗國又該如何自處?”

小策凌當下便跪了下來,沉聲道:“大汗所言極是,臣愿意率領大軍,為大汗牽制此大敵,以保證大汗再無后顧之憂!”

眾人紛紛也跪了下來,要求帶兵牽制寧楚,而一旁站著的大策凌敦多布則是臉色蒼白地看著這一幕,終于長長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攔不住了,也不可能再去攔了。

只是那個一手擊潰整個大清國的對手,真的有那么簡單嗎?

當噶爾丹策凌吹響了進攻昭莫多的號角聲后,超過六萬大軍正兵分兩路朝著昭莫多發起進攻,而對于正在昭莫多茍延殘喘的土謝圖汗而言,卻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說起來,對于整個漠北蒙古部族們而言,昭莫多可以說是一個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因為當年的準格爾汗國在噶爾丹的率領下幾乎無戰不勝,就連康熙都不得不親征來扼殺這個威脅,而就在雙方最后一次交手的時候,昭莫多便成為了戰爭的關鍵之地。

然而,到了如今,昭莫多再一次即將成為戰爭的焦點,可是土謝圖汗卻已經完全沒有了戰心,他不認為自己能夠擊敗那個來勢洶洶的敵人

土謝圖汗心中多少有些悲涼,或許當下只能期盼來自寧楚的援軍了,可是即便援軍來了,又能不能發揮當年的奇跡擊敗準格爾呢?又或者即便擊敗了準格爾,土謝圖汗部又該何去何從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