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之我乃慶國五皇子  第五十七章:萬人吶喊,士氣極致

類別:  | 衍生同人 | 慶余年之我乃慶國五皇子 | 青玉公子01   作者:青玉公子01  書名:慶余年之我乃慶國五皇子  更新時間:2020-06-21
 
分離是最讓人痛苦的,特別是情侶的那一種。

沒有挑破,并不代表李承辭與林婉娥和范若若不會經歷這種分離的痛苦。

舍不得的情感在三人的心中升起,但是三人都知道,他們必須要分離。

李承辭他是要去打仗,他要去保家衛國,把敵國之人趕出慶國,這是他必須要的。

“我等你回來。”

這是林婉兒和范若若共同的話,她們心中的不舍哪怕是用千言萬語也不能表達。

只有一句等你回來,可以表達心中的不舍。

和兩人告別之后,李承辭來到了慶國的兵營。

“五殿下,這便是我慶國的士兵了。”

領頭的士兵是訓練場的頭子名叫楊懷。

楊懷所指的方向有整整三萬的士兵,這些便是慶帝派給李承辭三萬慶國精兵。

“爾等都是陛下親自挑選,想必個個都是以一敵三的存在,此次驅趕南詔士兵可有信心?”

看著人山人海的士兵們,李承辭心中也是十分滿意。

這些人不會是自己的父皇親自挑選的士兵。

單從身材和身高來看,這些人就絕對是那種擅長作戰之人。

要知道太胖或者是太瘦并不適合當兵,行軍打仗本就太多變化,有些時候太胖和太瘦反而會拖累大軍。

雖然身材魁梧力氣會大一些,但是若是太胖的話不適合隱藏。

兩國大戰,這期間會發生很多的意外之事,需要隨機應變。

比如埋伏,若是太胖的話就很容易被敵國發現。

不過這種人也有好處,那就是他們可以沖鋒陷陣。

這士兵太瘦啊,也同樣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力氣和體力身體素質這一塊可能不行。

但是他們也同樣有他們的好處,就比如埋伏的時候不容易被發現。

所以說這身材比例剛剛最好的最適合打仗。

單單看這三萬士兵,個個身材修長,身材比例非常的好。

草木之中可隱藏,沖鋒陷陣也可一馬當先。

除了他們的身材比例,這些人的氣勢也是非凡。

比普通的士兵,氣勢這一塊最少要強上幾倍。

兩軍交戰,比拼的還有士兵的士氣,同樣還有對方士兵的氣勢。

這一點看起來不重要,但是還是有影響的。

畢竟弱勢一方的士兵在氣勢這一塊就已經弱于他人士兵,那這軍心也肯定不敵對方。

這些都是李承辭注意到的,雖然這些東西對他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他還是大致的看了一下。

“楊大人,不知這些士兵修為都是?”

由于人實在是太多了,李承辭也只是大致的看了一眼前兩排士兵的修為。

可以說非常的不錯,前面這兩排的士兵修為都是在五品到七品左右。

至于后面的士兵,李承辭便沒有去觀察了。

“五殿下,這三萬士兵中有十幾位八品高手,二百人乃七品高手,有四百人乃六品高手,兩千多人來五品高手,還有將近一萬多的一品到四品高手,這剩下的嗎都是普通士品。”

每一個士兵都有記載,在他們入軍的那天,就有專門的人詢問他們的境界和調查他們的境界。

然后就是他們在參軍的這些年里,若是境界提升的話,也有人記錄。

所以這三萬士兵的境界,楊懷手里都有記載。

這股龐大的勢力,著實是讓李承辭沒有想到。

四百位六品高手,二百位七品高手……

甚至還有十幾位八品高手,這股勢力要放在江湖的話,定然也是一名門大派。

“好,有這么多修為高超的兄弟們,這一次我等定然能讓南詔付出慘烈的代價。”

鼓舞士氣,是每一個領兵之人都會做的事情。

李承辭自然是知道,所以剛才的一番話算是在激勵這些人。

“兄弟們,明天我們就要出發了,今天晚上我們應當不醉不歸才對,但是在下,實在是怕耽誤了明天的行程,所以各位兄弟見諒,等到了洛洲,我定然讓大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按規矩,出軍的前一天晚上,所有人應該好好享受一番。

但是李承辭并沒有這么做,因為此時大火迫在眉前,他怕耽誤了事情。

但是他也不想抹去士兵們期待的,所以便把這出征之前必做之事給推延了幾天。

京都距離洛州,快馬加鞭的話大約要十幾天的時間。

可是,三萬大軍不可能所有人都騎馬,大部分的士兵是需要路行而去的。

所以明天出發趕往洛州,他們最少需要二十天的時間。

莫名的推遲了二十天的時間才能享受一番,士兵們的心情自然是有些不爽。

不過他們并非普通士兵,所以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是并沒有表現出來。

可是李承辭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不悅。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高臺之上,李承辭一曲高歌,一首詩由心而生。

驚的人乃三萬士兵,這三萬士兵中雖然只有極少的一部分讀過書。

但是并不代表那些沒有上過私塾的士兵們理解不了這詩中的意思。

就算他們理解不了,但是他們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不就是他們心中想要大喊的話嗎?

自己等人作為慶國子民,如今南詔的人屠殺我國一城同胞!

他們若是不為這些百姓同胞們報仇,他們又有什么臉面再回京都?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不知是誰率先開了口,總之一人開口,萬人回應。

數萬人的吶吼,驚動了四周的走獸,空中的飛禽。

驚動了京都做十萬百姓的心,同為慶國子民,每個人都有愛國之心。

如此士兵,如此士氣,他們又怎能不相信,這些人不能把敵國士兵趕出我國領土?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再次開口,李承辭把所有士兵的士氣都提升到了極致。

此言一出,數萬士兵再次齊刷刷地吶喊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國難當前,舍出性命又如何?

這個想法,在每一個即將出征的士兵們心中升起。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