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舊的問題重新擺在陳鋒面前。
參戰?
不參戰?
早在近百年前,當他第一次走出地球時,這問題就在困擾著他。
以陳鋒的本性,當然不愿袖手旁觀,必須得親臨戰場中央沖鋒陷陣才能念頭通達。
但他找到了自我說服的理由,那就是他需要收集信息,不能死得太早。
他還真就用這一百年時光在腦子里積累了無數知識,更救回小福的命,讓小福一日千里的前進,直到發掘出迷族巨艦,再開發出折躍戰甲,最終以一己之力摧毀球型戰艦。
陳鋒已經記住大量的宇宙學知識。
首先,他初步記下的生命星系、奇跡星系以及數量龐大的人類已經開發利用的宜居易改造星系坐標將會在下一條時間線中,極大程度的加快獵戶臂人類的發展擴張速度。
第二,那些被他精挑細選出來,并融會貫通了的宇宙學相關知識,也可讓太陽系內的人類后代足不出戶,便提前著眼于宇宙,無論是太陽穹頂降臨之前還是之后,都可以。
太陽系內的科技進程也將得到再次加速。
第三,他記下了迷族巨艦的坐標,并且知道如何發掘迷族心腦核心,還記住了小福的折躍戰甲設計方案,以及小福根據蛋白結構反推Z菌基因信息的思維模式。
那么下次最不濟,他抵達這邊后也能嘗試親自發掘巨艦,并制造折躍戰甲。
第四,小福甚至還看懂了Zs菌,哪怕這個看懂其實沒什么“卵用”,但總好過一臉茫然的死不瞑目。
這些都是陳鋒用百年時光的潛伏換來的戰果,證明了他當初看似自私自利的選擇的正確。
現在局面又到了新的階段。
之前,他還能用需要厚積薄發來搪塞與自我麻痹,悄然忽略掉自己不出山的決策依據是因為看不到“熟人”,沒有自己真正在乎的人的問題本質。
現在卻已經沒有時間了。
同樣的理由搪塞不過去了。
可悖論依然存在。
他真不知道怎么做才更好。
他不是不敢承擔責任的人。
他躲著也絕非單純的自私,那其實是他的貪婪。
這不是自私的貪婪,是他代表整個種族,面對文明存亡而不得已為之的貪婪。
他做夢都想找到更好的那個選擇,只要能為文明爭取更多好處,讓這條時間線里的所有人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讓小福完成最后一步的最高理想,哪怕他辜負了這條時間線里所有人的期待,在別人心中最后變成個貪生怕死的罪人,一個拋棄無數信徒的“叛徒”,他也可以承受。
所以,他這真不見得是自私。
如果陳鋒現在就帶著小福參戰,按照薇星和他本人的估算,他頂多能把倆月滅亡之期推遲到三個月,那小福還是來不及完成種植戰艦。
可如果他繼續藏著,等倆月之后,獵戶臂人類又只剩自己一人,那復眼者的艦隊必定開始全力以赴的尋找和圍剿自己。
到時候還能逃多久?
復眼者會不會通過進一步滲透吸收獵戶臂信息,迅速發現格拉斯人的奧秘,并也鉆進亞空間介質層中?
這都尚未可知。
但還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陳鋒帶著小福回歸人類社會后,讓小福與其他頂級科學家進行思維碰撞,互相啟發思路,并給小福擴大建設出新的更龐大的研究機構,那么即便種植戰艦技術的推進緩慢,也可能爆發出一些其他類型的重要科技,說不定能拖延一下人類的敗亡時間呢?
又或者,在獵戶臂人類殘存的科研力量里,肯定還有另一些聰明才智不輸小福的人,如果把小福作為一顆催化劑,放進人類的大魚缸,能不能形成強效的鯰魚效應,以更快完成種植戰艦研發呢?
陳鋒真不知道了。
他的眼前永遠籠罩迷霧。
這迷霧太濃郁,他看不清路了。
歷史的走向里充滿的可能性太多,陳鋒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無窮的變數與分岔,他思考的結果就是,好像不管怎么選,都選不出個標準答案來。
很多人都以為,絕對冷靜與理智的人在面對兩難選擇時肯定能迅速做出決定,絕不會猶豫。
其實這錯得徹底。
越冷靜獨立,做決定時收集的信息素越多,綜合考慮的判斷依據越多,情況就越顯得復雜,理智對最終決策來得快速與否,正確與否,還真就沒什么幫助。
能促使人類義無反顧毫不猶豫的,不是邏輯,是情感。
只有情感才能讓人明知是錯,也敢豁出去賭。
以前的陳鋒就是個老賭徒,但這次他還沒找到自己情感的支點,所以擺脫不了這因貪婪而生的困惑。
考慮很久,陳鋒從醫療艙里跳下來,嘆口氣。
在剛才的思考中,天知道他快速分析了多么龐大的信息流,結果沒得到結論,他給自己腦子繞暈了。
他自言自語道:“反正不管參不參戰,一時半會兒都回不到帝國疆域,先保持距離,既不靠近又不遠離,就這么飛著吧。再看看情況。”
同時他也給小福傳訊,暫且更改了航線。
小福對此倒是沒提出任何建議,他都聽陳鋒安排。
陳鋒重新打開帝國疆域星系模擬系統,再一次從全局到細節的審視戰局。
如今人類原有的144oo個主要殖民星系尚余六百余個。
這部分殖民星系之所以能維持到現在,并非實力強大,純粹只是因為平庸。
這些星系中既沒有能推動技術進步的頂級科研機構,也不是各方面產業鏈成熟,具備某種特殊礦藏的大型工業基地,還沒有優渥的天然行星自然環境和適中的恒星環境,不是后備人口培養的繁衍基地,就突出一個平平無奇,復眼者都懶得將其選為主要目標。
另外還有為增補兵源和恢復工業產能而新設殖民地共八百余個。
戴森膜能源基地星系本來已擴張到數十萬個,但在經年累月的戰爭中,如今只剩下不足一萬,并且生物電池運輸的干線通道早已被切斷。
1o24座星門早已全軍覆滅。
人類的大型運載艦已經無法安全的穿行于航線中。
只要大型運輸艦敢出現在航線上,肯定會被巡邏掃蕩的刀鋒螂發現。
人類只能化整為零,派遣些微小型人工或智能艦船少量多批次的穿行于航道中,以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周期的想方設法把更多能源電池帶回幸存星系。
即便如此,依然會有小型單位時常遭遇敵襲。
如果碰到的不是刀鋒螂,而是甲蟲或是蜻蜓戰機,還有機會拼上一拼。
如果碰上刀鋒螂,則基本只求能多逃一秒便是一秒。
盡管危險重重,但這些長途旅行的搬運者從未停止過奔波的腳步。
沒人在乎死亡,就像每個人都知道空難的死亡率超高,但人依然得坐飛機。
總有人要犧牲,但也總能有人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把寶貴的電池帶回去。
由于微波輸電無法跨越行星系,戴森膜能源基地星系的主要產出便在電池上。
在完整的工業體系中,每一塊高性能電池,都能轉化成數十架制式戰機。
幾十塊電池就能轉化成一艘小型戰艦。
搬運者也經常臨時更改目的地,可能是前方的能源基地出現了刀鋒螂的行蹤,也可能是返程目的地星系已被摧毀。
自很多年前開始,復眼者更改了戰爭策略,開始逐漸清洗與封鎖人類的科研能力、工業能力和人口補給能力,并持續掐斷人類補給線后,搬運者便成了重要工種,從業者眾多。
自3118年底,復眼者建成蛇形星門,開始侵占或摧毀人類星門后,搬運者的數量又在短時間內暴增無數倍。
數量龐大的形如宇宙流浪漢的搬運者,用生命組成了晨風帝國殘存殖民地的血管,支撐著帝國最后的余暉。
總之,在龐大的帝國星圖上,絕大部分曾經繁榮的人類殖民地早已變成了一個橙黃小點。
剩余總計一千四百余個星系,分別零星散落在疆域的各處,不成規模與建制,絕大部分已經變成鮮血般的紅色,僅剩少量還顯示著代表暫時安全的綠色。
人類原有的七十二星區早已名存實亡。
陳鋒注意到,在遠離自己所在方位的晨風帝國疆域另一端,正有一個紅點的顏色特別鮮艷奪目。
他先縮小檢索范圍,放大星圖,然后輕咦一聲。
奇了怪了。
目前復眼者大約有九萬余艘棱形戰艦在獵戶臂外巡邏追捕逃生艦。
獵戶臂內的近九十萬艘棱形戰艦則以數百為一組,分為千余小隊分別攻擊不同的人類星系。
但在他眼前這個小小的行星系中,卻充斥了整整十萬艘棱形戰艦。
并且棱艦采用的作戰思路不同以往,并非分割突進,而是圍繞著一個巨大星體組成了讓陳鋒似曾相識的網格鏈接陣,以緩慢而又堅定的姿態穩步往前壓進。
陳鋒掃了下該星系的詳細情報,這才恍然大悟。
這是裝載了代號oo1超小恒星引擎的dF711恒星系,也是目前人類建成的唯一以恒星直接供能的慢速超級堡壘艦。
自從戰爭開始時,直徑711萬公里的dF711堡壘艦便開始以極慢的速度緩緩加速,從發展星區的邊緣處往獵戶臂外飄移。
由于無法建成足以籠罩711萬公里范圍的巨大曲率泡發生器,堡壘艦只能采用傳統介質推進模式。
百年過去了,711堡壘艦的飛行速度依然沒能達到光速,僅每秒六萬公里,約等于五分之一光速,并且還沒離開晨風帝國疆域,只不過稍微靠近了一點邊疆而已。
但這本就在科學家的估測之內,只要能再堅持個幾百年,711堡壘艦將能逐漸接近光速,并以勢不可擋的姿勢投向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遙遠的另一端。
按照科學家的估算,堡壘艦功率全開的力場護盾可以以量取勝壓過棱形戰艦的網格電漿撕扯,也能依靠龐大的質量對抗黑洞炸彈的牽引吞噬,力場護盾再加上超厚的合金殼層防護,也能抵擋反物質炸彈的轟擊。
至于刀鋒螂的統一力切割,也不怕。
堡壘艦的表面布滿了無數使用了聚焦透鏡的能量巨炮,可以對外實施飽和打擊,刀鋒螂真要硬沖上來,也完全有機會將其剿滅。
至于刀鋒螂的折躍能力?
在堡壘艦超高質量帶來的超強引力牽扯之下,堡壘艦附近的空間本就扭曲,再加上超大功率空間紊亂力場的持續影響,刀鋒螂想要折躍靠近,沒那么容易。
至于物理毒素彈?
那也不怕。
堡壘艦外殼裝甲共有數萬層相互獨立的分層,還有可以隨時分割的鱗片結構設計,被轟碎一片,當場放棄就是了。
下層的外殼又能立刻上浮,接班破損部位,里層的制造工廠又能加班加點的生產新裝甲。
拋開恒星引擎不談,堡壘艦中囤積的電池就夠里面的幾十億人滿負荷使用長達千萬年。
科研人員在這一百年里也不是什么事都沒干,在分析棱艦結構的同時,除了研究如何破開對方的裝甲之外,當然也在根據爆炸反饋改良己方材料。
按照帝國高層的最悲觀估計,即便戰敗了,711堡壘艦也完全有機會沖向無盡的宇宙,哪怕沿途一路被棱艦追殺也沒關系。
人類的歷史將在堡壘艦中得到延續,一千年、一萬年、十萬年、百萬年甚至千萬上億年,都有機會。
也許在某一天,人類可以進入另一個更強大文明的疆域,而這個強大文明又剛好是“好人”的一方呢?
雖然這是做夢,但總比把自己關在噩夢里好吧。
晨風帝國的最高指揮部,也正位于堡壘艦中。
如此大的目標,自然很難逃脫復眼者的眼線。
之前復眼者或許是打算將其留到最后來慢慢拾掇,現在卻突然改了主意,調集了整整十萬艘棱艦將其團團包圍。
堡壘艦前進的步伐依然不曾停止,但棱艦的包圍圈也穩穩的跟隨著堡壘艦的速度同步移動。
里面依然有無數戰艦與戰機飛將出來,試圖撕裂棱艦的包圍圈。
包圍圈的外圍,則又是更多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零散人類兵力。
聚沙成塔之下,光是在外圍試圖攻破棱艦防護層的人類兵力就堪比當年鼎盛時期的巴納德星艦隊。
毫無疑問,這必將是人類的最后一戰。
薇星的兩個月估測,指代的正是它認為的711堡壘艦能堅持的時間。
至于其他殖民星系,扛不到那個時候。
711堡壘艦覆滅之時,便是人類文明被畫下句點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