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梟途  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后浪推前浪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宋梟途 | 任鳥飛   作者:任鳥飛  書名:大宋梟途  更新時間:2020-06-21
 

時隔大半年再回到鳴鑾堂,蔡仍突然發現,鳴鑾堂變得冷清了許多,頗有點人走茶涼的意思。

而鳴鑾堂的一眾下人,也不再有以前那種高高在上的氣勢,見到蔡仍后,各個都低聲下氣的跟蔡仍叫“六公子”。

蔡仍有些不解的看向出來迎接自己的蔡絳,問道:“他們……”

蔡絳道:“咱們蔡家不比從前了。”

蔡仍詫異道:“不至于吧?伯父雖然致仕,不是還有大兄,還有三……”

不想,沒等蔡仍說出“還有三兄”,蔡絳就打斷蔡仍道:“休提那個小人!”

蔡仍不解,道:“小人?大兄?”

蔡絳深吸了一口氣,道:“除了他還有誰,六弟你在前線打仗,不知道家里都發生了什么。”

說話間,蔡絳將周圍的下人都驅散了,然后才道:“自從官家準備讓王黼那個妖人取代我爹成為宰相,那個小人就變了,不僅對我父親再無往日的恭敬,還處處與我父親為敵。”

蔡仍有些難以置信道:“這……不太可能吧?大兄不是一向對伯父非常恭敬嗎?”

蔡仍這話并不是無的放矢。

雖然蔡京兒孫眾多,而蔡攸又不學無術,但蔡京最喜歡的其實還是其長子蔡攸,這從蔡京給他的一眾兒子們所起之名就不能看出來——“鯈”,“翛”,“絛(絳)”,“鞗”,“脩”,全都是“攸”字頭。

而之前蔡攸對蔡京這個父親也是尊敬有加,甚至是處處維護。

這也不是無的放矢。

不久前,趙佶一度欲罷蔡京相位——他先罷去蔡京的黨羽劉昺、劉煥等人,指令御史中丞王安中彈劾蔡京。

蔡攸聽說此事,立刻跑到趙佶那里百般懇求,趙佶才改變初衷,否則蔡京早就罷相了。

蔡絳憤憤道:“我還能騙你是怎地,算了,你也不是外人,我就跟你說一事吧。”

接著,隨著蔡絳的講述,蔡仍知道了一件讓蔡仍嘆為觀止的事。

不久前,趙佶已經明確露出了要罷免蔡京的意思。

為了不讓蔡攸這個寵臣跟他父親蔡京攪和到一起去使他束手束腳,趙佶特意給蔡攸賜了一座獨立的宅院,其規模甚至比鳴鑾堂也不差多少。

蔡攸充分理解了趙佶的意思,果斷的搬出了鳴鑾堂。

要說,這也沒什么,蔡攸如今已經四十三了,又已經開府儀同三司,自立門戶也沒什么問題。

可僅僅做到這種程度,蔡攸也就不是趙佶的第一寵臣蔡攸了——除了跟他父親劃清界限以外,蔡攸還要向皇帝趙佶表現出他的忠心。

因此——

有一天,蔡攸突然到蔡京的府第。

當時正趕上蔡京與客人談話。

只見蔡攸一進來就急著上前抓住蔡京的手做診脈之狀,說:“大人脈勢舒緩,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嗎?”

蔡京說:“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于是蔡攸又說:“宮中還有要事,我先回去了。”

說罷轉身就走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把客人弄了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客人就問蔡京:“公子為什么不多停一刻呢?”

蔡京無可奈何地說:“你一定不明個中緣由吧,其實這個逆子是想因為老夫有病而罷了老夫啊!”

過了幾天,趙佶果然以蔡京年老身體不好為由下詔命蔡京致仕。

換而言之,蔡京罷相,蔡攸也是幫兇之一,至少蔡絳是這么認為的。

聽了蔡絳所言,蔡仍不禁感嘆權力的誘惑之大,竟然能大到讓父子傾軋的地步!

在蔡絳的帶領下,蔡仍再一次見到了蔡京。

蔡仍隨即大吃一驚!

這才短短大半年時間沒見,蔡京竟然須發全發、滿臉雞皮、步履蹣跚,像極了行將就木的老人,與之前那個精神飽滿、氣度不凡、處之泰然的大宋宰相完全找不到半點相似之處。

蔡仍忍不住道:“伯父,您這是……”

蔡京不在意道:“生老病死人生常態,我比你父大近兩歲,他已去世三年,我有些老態,也很正常。”

蔡京又道:“我聽說,你在前線打得不錯,還獨闖五馬山擒了匪首宋江逼得宋江接受招安?”

蔡仍恭恭敬敬道:“伯父所聽乃是有人夸張后之說,事實上,小侄并不是獨闖五馬山,而是帶了五個部下,沒有他們幫助,小侄不可能擒住宋江。”

蔡京點點頭,道:“你倒也誠實,不據部下之功為自己所有,難得。”

蔡仍道:“伯父謬贊了。”

蔡京也沒再繼續這茬,他又道:“聽說你拒絕了太子和鄆王的邀請,直接來我這里了?”

蔡仍道:“小侄父母皆已過世了,伯父就是小侄唯一的長輩,小侄回京自然要先來拜見伯父。”

蔡京道:“難得你有此孝心。”

蔡京語氣一轉,又道:“官家春秋鼎盛,這時候的確不適合站儲君的隊,而且,你的情況還有些特殊,你所掌握的金吾軍,是京師左右少有的能戰之軍,你如果冒然站隊,官家有可能會將你調防。”

蔡仍神色一凝,道:“小侄也是這么認為的。”

蔡京語氣一轉,又道:“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官家事多,有些小事未必會注意得到,所以,你做事也不用太過畏首畏尾,這樣也是成不了事的。”

蔡就一點,蔡仍就透。

蔡仍瞬間就明白了,蔡京所說的是,趙佶未必會知道金吾軍可能是京師左右最能打的軍隊。

有人說,這怎么可能,中央禁軍的戰斗力之差,不是人盡皆知嘛,趙佶這個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這么想的人,還真錯了。

當初,蔡仍的外公王安石,為了富國強兵,改制變法,推行了很多新政,將兵法就是其中之一。

將兵法是兵制改革,就是把禁軍的廂、軍、營、都四級編制,改為將、部、隊三級編制,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的弊端。

作為強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簡軍隊、裁汰老弱,合并軍營,另一方面實行將兵法。

將兵法的實行,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兵,提高了軍隊的戰斗素質,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

王安石實施將兵法首先對全國的軍事部署進行了調整——他在京畿設三十七將,鄜延五路設四十二將,東南六路設十三將,全國計設九十二將。并派“嘗經戰陣大使臣專掌訓練”,“早晚兩教”,“日夜按習武藝”。

(宋時一將,其級別大概相當于后世的一個軍,但將的人數不等,往往從三千到一萬不定。)

從軍事部署上看,力量最強的是鄜延五路,直接面對西夏,明顯帶有主動向西夏開戰的意圖,次之為京畿(即京師),三十七將“擁衛京師”,主要用于防范北遼南侵。

自熙寧七年始,王安石在北方各路陸續分設一百多將,每將置正、副將各一人,選派有武藝又有戰斗經驗的軍官擔任,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凡實行將兵法的地方,州縣不得干預軍政。

后來,即便隨著歷史的變遷,各地各將均有調動,但京師附近其實還是有十幾萬大軍——其中,開封府界有兵馬大約四萬,京東約有五萬,京西約有兩萬。

在趙佶的角度來看,金吾軍只不過是這十幾萬甚至是這百萬大軍中之五千,蔡仍只不過是這上百將之一,而且,金吾軍的駐地雖然離京師不遠,但也遠沒有另外十數支被趙佶視為親軍的軍隊離京師近,更何況,東京汴梁城里本就有御龍直、天武等步軍,內殿直、捧日等馬軍,還有從宿衛、宮廷宿衛、總領護衛等等一大批軍隊。

所以,趙佶不可能像別人一樣看重金吾軍、看重蔡仍。

事實上,趙佶的視角也不難推測——如果趙佶不是這樣的視角,他心得有多大,才能在這種情況下,發動對遼的戰爭,他還不趕緊將所有精力用在鞏固京師的防御上,要知道這可是保衛他身家性命的最后一道防線。

蔡仍沖蔡京恭恭敬敬一拜,道:“謝伯父提點。”

蔡京點了點頭。

蔡仍遲疑了一下,又道:“小侄有一事相求,萬望伯父能幫一幫小侄。”

蔡京道:“我一賦閑在家的老人,還能幫到你嗎?”

從蔡京的話中不難聽出一絲落寞,由此可見他有多舍不得那個相位、那個權力。

蔡仍道:“伯父雖已不再是宰相,但伯父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不在廟堂之中也仍就是咱們大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誰敢小覷伯父?”

蔡京玩味一笑,不置可否道:“那你說說吧,想讓我幫你什么忙?”

蔡仍道:“小侄想跟伯父求一個人。”

蔡京看了蔡仍一眼,道:“是去你金吾軍任知金吾軍給你當傀儡?”

蔡仍也沒否認,他道:“小侄就是想做些事,又不想被人指手畫腳。”

雖說按照將兵法的規定,沒有人能干涉蔡仍訓練金吾軍,但知金吾軍如果真跟蔡仍剛起來,那蔡仍在金吾軍中可就會處處受到知金吾軍的掣肘。

這當然是心有反意、將金吾軍視為自己的禁臠的蔡仍所不能容忍的事。

因此,蔡仍這次回京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決這個后顧之憂。

蔡京當政,最是強勢,也最討厭別人掣肘,因此,蔡京是可以理解蔡仍的想法的。

但蔡京并未就此一口答應下來,而是說道:“就算我有合適的人,我現在也沒有辦法將他安排進金吾軍中去。”

蔡仍聽了,很自信道:“只要伯父肯借人給小侄就行,其它的,小侄會自己去想辦法。”

見蔡仍自信滿滿,蔡京不禁暗中感慨:“他已經不是一年前那個剛剛來京需要我蔡家庇護的官場新人了,現在,他的人脈已經建立了,就算沒有我蔡家的庇護,他也已經不可小覷了……才一年多時間,他就已經成長到了這種地步,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

……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