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18章 秋季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1255再鑄鼎 | 修改兩次   作者:修改兩次  書名:1255再鑄鼎  更新時間:2020-06-20
 
闊馬區周邊的田地上,新勞工們正在辛勤地開墾著土地。

半島區現在還是沒有多余的房子,只能讓他們住在闊馬區,除了一部分拉去伐木,剩下的就先暫時在周圍開辟農田。反正哪里的地都是地,闊馬區如果好好開發,至少能出兩萬畝耕地,能承載相當數量的人口了。

西口,一行自由輪慢慢推過來,走到一處農田附近,停了下來。

領頭的田學林摘下草帽,擦擦汗,一邊用草帽扇風一邊打量著周圍,直到發現什么,然后大喊了一聲:“張二牛!”

正在帶著幾人忙碌的張二牛聽到呼喚,抬頭一看,馬上跑過來,一邊跑還一邊喊:“田東家,您可過來了啊。”

張二牛因為第一個投奔東海商社,被提拔做了一個小組長,現在管著九名勞工,在這邊開荒。

田學林拍拍后面小推車上的麻袋,說:“來了,給你們送種糧來了,一會兒去收進倉里。你們現在耕了多少地了?”

這些種糧是小麥的種子,從周圍村子收上來的。今年東海商社第一次行使對周邊村子收稅的權力,按往年的慣例,秋季一個男丁交一石粟,每個村子能收個三五十石。不過東海人暫時不缺粟,就跟他們換了小麥的種子,不過現在正是種麥子的季節,村民也沒太多富裕的種糧,只換到了一小點,只好去即墨再買一些。

張二牛撓撓頭,說:“按東家們的吩咐,不用耕得太細,盡量多耕幾畝。可俺們這好幾天才能輪到一次用牛,別的時候全靠人拉犁,就算再粗也耕不快啊,再說了,地里還有不少石頭和草根,除起來也頂費力的,俺們組弄了這好幾天,也才出了十一畝。”

“這么慢啊……不過也沒辦法,辛苦你們了。”田學林皺了皺眉頭,看著周圍的耕地,這是在一條河旁邊,河兩側排布著幾個小組,開墾出的地連河岸都沒占滿。

東海商社的目標是在闊馬區開辟一個兩千畝的農場,不過卡在了現實問題上:耕地速度太慢。一個十人小組,能在幾天內人均開墾一畝多,已經算不錯了,比起股東們可要麻利多了,但這樣顯然是趕不上進度的。

現在主要瓶頸是耕地速度,想提速最好使用畜力,但是并沒有。

平時耕牛大約一二十貫一頭,以東海商社的財力能買不少,但是前段日子沒人會養牛,所以沒敢買,而到了現在的農忙季,耕牛有價無市,出錢也買不到幾頭。商務部在即墨北街牲畜市場待了好幾天,才買到三頭,小心運回東海,交給會養牛的新勞工伺候著,輪流在各勞工小組之間幫忙耕地,可謂供不應求。

所以只好想點別的辦法了。

“老張、老白,該你們上了!”田學林轉頭一喊,后面過來兩個工業部的同事,指揮旁邊的勞工從小推車上搬下一堆木桿和圓盤來。

他們觀察了一下地形,在預訂開墾的農田一角打下一個木樁,然后給它套上一個可以轉動的大號木套,木套上纏著一圈繩子。

隨后又在附近插上第二根木樁,這根木樁上面事先固定了一個小軸承。

老張拿起繩子,繞過第二根木樁上的軸承,招呼張二牛他們拿著犁,一直走到農田另一端,把繩子系在犁上,讓一個小女孩過來蹲在犁上壓住,然后對著老白吼了一嗓子。

老白這邊已經帶人裝好了一個十字型的大木架,聽到老張的信號之后,指揮勞工把木架裝配到木樁上,與木套連接到一起。

隨后他對著老張那邊喊了一聲“準備!”,招呼四個這一組的勞工過來,一人握著十字架的一根桿,推動木套繞著木樁轉動,逐漸將繩子收回,帶動另一頭的犁動了起來。

犁上蹲著的小女孩緊緊抓著把手,張著嘴又驚又喜地看著自己在一點點朝前移動。

由于杠桿作用和軸承的加持,勞工們覺得并不費力,甚至他們都不需要走動,直接站在原地,一手把自己的木桿推給下家,另一手拉過上家的木桿,很快就耕完了這一道近百米的土地,還覺得意猶未盡。

這套機構叫“代耕架”,追根溯源的話是唐時就發明的用于在耕牛不足時方便人力耕種的農業器具,不過機械組看不上古典代耕架那樣原始的架構,只采納了它的設計思想,具體部件都是根據力學原理重新設計的。

代耕架正適用于現在東海商社的技術條件,只靠人力就能高效耕地。等以后耕牛多了也不會浪費,可以改裝成畜力驅動,甚至將來還可以套上蒸汽機,如果有的話。

張二牛在旁邊看得一愣一愣的,隨即歡呼著跑過來拍東家們的馬屁。田學林把張、白二人好一頓夸,隨后趕著他們回去做下一套了。

……

東海商社登陸之后,在半島區前前后后種了千多畝的粟米,此時已經收獲了。由于種植得非常粗放,畝產不高,只有八九十斤,不但比后世的水平差遠了,就連附近村子也比不過,這還是在耕地已經積蓄了兩年養分的情況下。

不過從東海商社的角度來看,這收成還是挺讓人高興的,他們前后大約投入了七十名人力在耕種上面,算下來平均每人產出了近兩千斤,按宋制接近十八石了,一石拉去即墨或者膠州大約可賣一貫,那么算下來,每人從事種植業三個月可收入18貫,日均150錢,還是挺不錯的吧?

實際上即使以農業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只要土地足夠,沒有官府侵擾,沒有戰亂,沒有自然災害,那么農民也是能生活得不錯的。但是很顯然,想湊齊這幾個條件可是不容易,東海商社也是運氣夠好了。

這些粟米足夠四百人吃一年,將用來支撐新的勞工。

另外,土豆和辣椒也收獲了,這些都是后世多年培育的優良品種,比此時美洲上的那些祖先要高產得多。

由于東海人精心呵護,加上土地積蓄了肥力,燒荒留下的土木灰又提供了最需要的鉀肥,土豆的產量頗讓人驚喜,居然收了一千三百多斤。

嗯,看著不少,但仔細一算又不多了。最后除了挑出一些殘次品給股東們做了一頓土豆絲解解饞,剩下的立刻開始發芽,準備再種一季。之前種這批土豆的時候已經誤了農時,所以直到寒露前后才收獲,而此時也是該種秋土豆的時候了。不過就算全種上,這些也只夠種十幾二十畝的,而且隨著土豆的種植,會慢慢感染病毒,產量逐年降低,勞工部已經開始在研究水培法,嘗試土豆脫毒了。

辣椒沒產出多少,小心收集完種子之后,拿去曬成干辣椒,磨成辣椒粉,每次做菜只敢少加一點。

……

東山北,一處山溝,外面掛著一塊牌子“集中消毒處理所”,散發著陣陣臭味。

幾個長期勞工用布條纏住口鼻,皺著眉頭推著自由輪走出來,走到有風的地方,摘下布條狠狠吸了幾口氣。

車上是發酵好的糞土,反而沒什么氣味了。

此處山溝長年背陰,四面擋風,潮濕陰涼,是個適合硝化細菌繁殖的好地方,東海商社在此建立了一處集硝站,半島區的日常排泄物都運送到這里,一邊發酵一邊生產硝土。

東海人對這種集硝法只曾經聽說過,從來沒人實際做過,只是試著做一下,幾個月下來還真收集到一點硝土。

其實東海地區有不少鹽堿灘,天然就有不少硝土,連帶著即墨城的硝石價格也很便宜,這個集硝所更多的是實驗性質,為以后的硝田建設進行技術儲備。

現在來說,更大的意義是提供了一些農家肥。

面對著遠超開發能力的土地數量,勞工部農業組的二把刀專家們很豪氣地喊出了“不要精耕細作,就要刀耕火種,一年糧食一年草,來年燒灰自然肥”的口號,計劃重新開墾1500畝土地出來,把原先的熟地種上苜蓿養一年。

不過實際情況顯然不允許,現在事情多了人手少了,種植季肯定開不夠1500畝。于是只能向現實妥協,只燒荒500畝,原先的耕地撒點農家肥接著種。

……

不遠處,東山河上,天軸工坊。

工坊內有三個工位,已經初步形成了分工生產。

甲號工位上,木工組不斷把大塊木料切割成各種形狀的粗胚。

乙號工位上,機械組拿過切割好的粗胚,再精加工成所需的部件。

之前工業部的頭號任務是復制第二個水車,但是做到一半遇到農忙季,不得不先把產能讓出來生產幾套代耕架,畢竟農業才是一切基礎嘛。

旁邊的丙號工位與前兩個工位被一堵墻隔了開來,現在有幾個項目在輪流使用,前不久剛裝上磨盤磨完石灰,屋內一片狼藉。

“老大,你確定這是個好主意?”萬浩然戴著管制裝備護目鏡,罩著厚厚的口罩,看向窗外的季國風等幾人,遲疑地問。窗戶是空的沒有玻璃,沒人的時候就拿木板遮上。

他們是季國風召集起來的鋼鐵對策小組,目標是攻關最近立項的坩堝鋼項目,這項目有眾多難題需要解決,其中一項就是鼓風問題。

后世為了提供煉鋼必須的空氣,都是采用高功率機械動力鼓風的,他們顯然沒這個條件,只能盡量縮小冶煉爐的規格,同時增大鼓風機的尺寸。為此,他們喪心病狂地找到一棵空樹干,把內部修整后整個做成一個巨大的風箱,還設計了一套曲軸-連桿機構接駁到了天軸上,風力非常強勁。

今天輪到鋼鐵組使用丙號工位,但之前屋子里留下的石灰非常煩人,于是季國風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簡單粗暴的想法:直接把風通到丙號工位里,把房間里的石灰都吹走。組員們紛紛叫好,其中萬浩然叫得最大聲,所以就由他來操作離合器了。

“上吧,找東西按住離合,然后立刻跑出來。”季國風鼓勵道。

萬浩然沒辦法,找塊重木料把離合桿一壓,兩個轉輪結合,帶動連桿前后運動起來,萬浩然趕緊跑出來,發現眾人已經都跑遠了。

“嘖,這是石灰石又不是生石灰,怕什么啊。”萬浩然嘴上這么說著,腿上卻沒停,朝著上風口跑過去了。

風箱內的活塞不斷進出,把空氣鼓入室內,灰白色的石灰石粉末不斷被吹出來,形成一陣濃煙,還好今天外面風比較大,很快被刮跑了。

過了一會,白煙逐漸消失,萬浩然進去松開離合,又出來跟眾人一起等了一會兒,確定剩下的粉末都沉降了,才進去收拾殘局。

“效果不錯,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季國風總結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