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年,5月11日,中央市,竹雅苑。
“楓姐兒的歌聲是越發婉轉了啊。”
“唉,不知彼能不能等到我為其贖身的那一天……”
在辛守成、周興等人坐于雅室之中,欣賞著舞臺之上的表演的時候,在沁樓一樓的角落中,還有一伙兒年輕士子躲于陰暗處,靜靜聽著前方傳來的美妙聲音。
自古以來,才子佳人就是民間風月故事中的標準配備。這“佳人”多半都是青樓中人,因為古代美女能拋頭露面的地方基本也就只有那里了;而“才子”一般都是窮書生,因為有錢的不用眼巴巴地望著佳人,直接就上手了……
好吧,說實在的,這青樓其實跟私立大學有點像。男人們都想進來,其中有錢的客人自然是越多越好,但若全是一群有錢的大老粗,那么青樓的格調也很快會被拉下來,不利于長久經營。所以,在招徠豪客的同時,青樓也會對有才學之人敞開大門,請他們進來白吃白住,以培養文藝氣氛。若是你能在這里闖出名堂、留下一首出彩的詩詞,那么店家甚至還會倒貼錢給你,比如著名的詞人柳永就是如此。
竹雅苑源自于江南,到東海后也繼續保留了這項傳統,用廉價食宿收養了一些年輕書生進來。不過這邊多年沒有文學傳承,更重要的是沒有科舉的推動,所以北地讀書人的文藝素養很是堪憂。經過一番篩選,這十三個常在樓里露面的青年知識分子,倒有八個是從南宋過來旅居的。
他們幾人看了一會兒,其中一人突然面露頹唐之色,說道:“罷了,還是回去好好復習吧,這考試可不到一個月了。”
其余幾人看得正起勁,聽他這么一說,頓時也沒了興致,紛紛搖頭嘆氣回屋去了。
他們說的這“考試”,指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東海文化水平標準化測試”,是東海商社設立的一種大型考試兼招聘活動,每年6月6日舉行,于63年開始宣傳,64年正式舉辦,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
這項考試其實是從嶗山學宮的入學考試發展起來的。當時,嶗山學宮的求學者越來越多,超出了教學能力,掌門王聞之便想著篩選一下,擇優錄取。但嶗山學宮是個以理工科為主的學校,但來求學的人卻100沒什么理科知識,只懂傳統的經史,難不成要用引經據典的考核法來篩選理科人才?后來他靈機一動,設立了一種簡易的考試方法,也就是抽取各科基礎知識編寫成一本入門教材,讓他們自學上十天半個月再參加考試。這與其說考的是知識,不如說考的是學習能力,得分高的基本就是悟性好的了,雖說也不完全公平,但足夠用了。
當時也沒什么個正規體系,考試也不定期,基本是來一波考一波。但考生即使落榜也不會失望,因為就算不滿足嶗山學宮的需求,但能在這場考試中拿到分數,至少就說明這個人能讀書識字,有一定文化水平了。而這樣的人才在當前是很稀缺的,因此只要拿著考試結果去東海商社其他部門應聘,基本是一去一個準。
而隨著東海勢力的膨脹,這種考試自然也越來越吃香了,尤其是62年戰爭勝利后,報名人數一下子暴漲。因此順理成章的,它便走上了正規化的進程,最后正式成為一種一年一度的統一定期考試。
鑒于大多數考試者都不是從東海教育體系出來的,因此正式的東海標考還是延續了“教材自學考試”的模式,只是分了語文、數學、經史、格致、地理五個科目,相應的教材內容廣度也大了不少。但說實話都很淺顯,只不過是中學教材的入門版本,有一年的時間自習,足夠應試者學透了。顯然,若是經過了正規化的東海教育,那么必然會在標考中具有巨大的優勢,但是很可惜,到目前為止適齡的高小生和中學生還沒有多少人呢,大部分參加者還是想搏個出身的成年人。
東海標考的主要目的,還是給嶗山學宮等大學招收學生,但如之前一樣,即使不進大學,考試成績在其他地方也是有用的。不光能進社屬企業,就是私營企業對此也很看重,而且想進管委會各部門入職的話,這也是塊很好的敲門磚……而后者對于秉持著傳統觀念的舊讀書人來說格外有吸引力,因此標考私下里又被他們稱作“東海科舉”。
東海管委會自然是否認這個說法的,反復強調這只是“入學”考試。理論上他們頭上可還是有個朝廷的,平日里做個買賣稍微逾矩一下也就罷了,私設科舉,難不成是想造反嗎?
當然,辟謠歸辟謠,相關的宣傳可不會含糊的。他們在江南報紙上刊登了大量廣告,還廉價發售考試教材,吸引知識分子前來考試。尤其去年是會試年,大量舉子匯聚臨安,其中能高中進士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都只能鎩羽而歸,等待三年之后再戰了。江南工作組就針對他們做了不少工作,其中還真有不少最終被說動,愿意飄洋過海北上試試運氣。而今年這個數字更是增長到了二百余人,當然,大部分都在清凈的住處準備考試,廝混在這香粉之地的可不多。
因自慚于考試之前一個月還在玩電……沉溺于溫柔鄉而產生負罪感的幾名書生走后,剩下的幾人也面面相覷,動搖了起來。
梅堅搖了搖頭,向著柱子另一側的同鄉徐漸離走去。
他倆都是華亭縣人,去年會試不第,這事本來也正常,考不中就回去再苦讀三年唄,反正還年輕呢。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生活節奏開始加快起來,周遭時時刻刻都會出現新事物,尤其是有了一年一度的“東海科舉”的消息傳來之后,這三年就變得有些難以忍受了。所以,他們去年買了考試教材和例題,讀了幾遍,覺得并不太難,于是便在家自學了幾個月,今年就來考試了。
徐漸離正倚坐在柱子邊,左手扶著畫板,右手拿著一支鉛筆,在紙上龍飛鳳舞地畫著什么。梅堅走近之后,看到上面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了舞臺上女子紗裙飛舞的姿態,不禁感嘆道:“開之,你這漫畫技藝是越來越精湛了,我看再過幾日,便可去報上投稿了。”
徐漸離聞聲抬頭看了一下,說道:“是明石啊。哪里,無非是照貓畫虎罷了,離真正的漫畫家還差得遠呢。不過最近我畫著畫著,發現這畫技似乎與‘幾何’有相似之處,但感覺也很是朦朧,總覺得就要抓住了,但總是尋不到關鍵之處。唉,還是學藝不夠啊,要是能找個人請教一下就好了。”
東海對外輸出的印象或文化,多半是毀譽參半,比如快節奏而“奢侈”的生活方式、對財富的追求、尚武、簡潔的衣飾等等,既有人欣賞,也有人指責是離經叛道。但唯有繪畫藝術這方面,是大部分人都欣賞并認可的,受此吸引而來東海求學的人可實在是不少。
目前東海繪畫技術又分為了三個方向,一個是最初打出了名頭的精細、真實的風景畫,一個是栩栩如生的人像畫,最后一個就是風格簡約的漫畫了。東海漫畫的誕生,既是因為一部分股東的喜好,也是因為它順應了這個時代印刷技術的限制——沒法印刷出復雜的畫面,只能印簡單的漫畫了。在此基礎上,股東們又把后世一些發展成熟的漫畫技巧帶到了現在,或許是因為文化的共鳴,總之這樣的繪畫形式很快流行起來,先是小說配圖,后又出現了連環畫,最后又有了以畫面為主輔以文字的漫畫。各種漫畫書大量印刷,遠銷海內外,甚至還出現了漫畫版的春宮圖,為各方文人雅士所珍藏。
順帶一提,現在東海國的出版業也有了不錯的發展,在內容制造、印刷和銷售渠道三個方面都蓬勃進步著。各大城市中都能見到成規模的書店,其中不但有傳統的典籍、新學的學術專著,還有新興的小說、漫畫等休閑讀物,甚至還有教人如何寫字、畫畫、種菜做飯的技巧類書籍,可謂百花齊放。
徐漸離就是來了東海之后,被各類漫畫書所吸引,最后自己買來紙筆教材開始了創作。不過,說實話,他現在的水平還稚嫩得很,跟科班出身的完全沒法比,只能看出個人樣罷了,也就梅堅這樣的好友昧心夸獎幾句。
梅堅指指后面幾個正在離去的背影,說道:“他們又回去讀書了,不過我這幾日把教材反反復復看了幾遍,也沒感覺有什么精進,或許是進‘瓶頸’了。我預備過幾日去嶗山一趟,既是避暑、觀摩一下風光,也是順路去學宮參觀旁聽一下。開之可要同去嗎?”
徐漸離聽了,有了興趣,站起身來說道:“甚好!每日讀那鳥書,頭昏腦漲也看不出什么來,就這二十多天的功夫恐怕也精進不了什么了,那還不如去散散心呢!也別過幾日了,我看就明日吧,反正你我孤家寡人,也沒甚可收拾的。如今鐵路直通城陽,也方便得很。”
梅堅與他一擊掌,說道:“那便如此說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