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521章 光明 上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1255再鑄鼎 | 修改兩次   作者:修改兩次  書名:1255再鑄鼎  更新時間:2021-04-02
 
1266年,6月6日,金口市,第一鑄造廠二分廠。

盛夏的天氣是火熱的,而這時要是呆在一個上千度的大火爐旁邊,那可就更火熱了。鑄造廠的工人們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外曬內烤,車間內的氣溫怕不是要上五十度了。他們只能穿著遮蔽肌膚的工作服,兩班同時待命,隔一段時間就交替一下出去乘涼喝水,不然實在是受不了。

還好,現在夜色已近,氣溫稍微降低了點,多少能好受些。不過,在夜幕即將到來的現在,他們也沒有停工的意思,依然在操縱著大鍋往砂模里小心地注入鐵水,可真是勤勞啊。

第一鑄造廠原本是設立在金口堡內的,但是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狹小的金口堡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又在五龍河下游的大鐵廠區域設立了二分廠。大鐵廠經過幾年的擴建,如今煉鐵高爐已經增加至四座,數量多了后,有什么檢修便可以提前調整生產計劃,不用讓后面一系列鏈條停產等待了。把鑄造車間設置在這里,可以更好地統籌利用鐵水,提高生產效率。

二分廠剛剛出鍋的這個鑄造大件,就是一門重達25噸的巨大實驗型火炮,也就是150口徑系列火炮的第三個版本“鯤”,18倍徑的長管艦炮。放在幾年前,鑄造如此大件對于工業部來說簡直是如同登天一般的偉業,但在現在,隨著爐溫的提升、優質萊蕪鐵礦的引入和各項輔助技術的提升,這個門檻也水到渠成地跨了過去。鑄造這門大炮并沒費太大力氣,甚至可以說駕輕就熟地就完成了,都沒在內部輿論砸起多大的水花。

相比之下,另一些更新奇的需求就要有挑戰性得多了。

秦晉、左武衛和姚崇義三人,正圍著一個大號的鑄鐵圓筒,討論著什么。

這個圓筒直徑100c,內部足可以裝一個人進去,筒壁卻只有薄薄的一層。可想而知,鑄造這么一個大而薄的家伙,實在是不容易。它是前不久剛定型的“火山3”火筒鍋爐的主要組件,兩個這種粗短圓筒前后鉚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長圓筒,再在里面固定上兩個小號的貫通煙筒,之后把前后端面閉合,再加上各類閥門便成了這種新型鍋爐。使用的時候,在大圓筒里面裝上水,在筒下燒火,產生的煙氣導入大圓筒內的兩個小煙筒之中,釋放一點余熱,最后通過煙囪排出。這樣的鍋爐可以比較充分地利用熱量,熱效率可達a,額定蒸發量1th,能夠為高功率的蒸汽機提供所需的蒸汽。更重要的是它結構簡單,傻大粗黑,適合東海工業現在的技術水平,相比那些已經畫出了圖紙但難以量產的更先進的鍋爐更有現實價值。

在此之前,還有一個“火山2”鍋爐,原理與火山3一致,只是要小得多,直徑只有60ch,只能支持低功率的“新星150”。所以為了配合新投產的30kw級別的“新星180”,木工組又研發了這臺火山3,以提供更充沛的蒸汽。

“我一直有個問題,”秦晉沒有一上來就對這個圓筒發表意見,而是問了另一個問題:“孫清南到底是怎么給蒸汽機命名的?我本以為那個150是汽缸內徑,可這新星180缸徑都300了,怎么才180?”

新星180是去年初正式定型的新一代蒸汽機,缸徑相比最初的新星150一下子翻了一番,達到了300,因此功率也有了明顯提升,指示功率達到了35kw,相當強而有力了。經過幾年的發展,新星180在配套設施上也有了明顯的改善,目前綜合熱效率相比早期型號提升顯著,在運行良好的時候甚至可達8。雖說在使用成本上仍比水力機械高得多,但是功率達到這個程度,已經產生了質變——建設同等功率的水力輪組需要對河流進行改造,消耗大量的工時和建材,后期也要持續投入維護成本,其實并不劃算,而現在只需要一臺占地面積不大的新星180蒸汽機就能解決了。這意味著以前珍貴的大功率動力源可以大范圍地鋪開,這將帶來工業體系的一次騰飛。

左武衛一攤手,說道:“其實挺簡明的。第一位數字表示第幾代技術,兩個都是第一代,所以都是1開頭;第二位數字表示定位,5表示中端,8表示高端;第三位數字表示改進型,因為是同型號的第一款,所以都是0,如果有了更新版,那就繼續往后編,比如說老孫那邊正要出一個150的改良版,功率升了25,那就是151了。”

“原來如此……他這是賣顯卡呢?!”

姚崇義咳了一聲,說道:“我們還是說正題吧。這個g3a1殼體,把厚度從30后,重量降低了200kg,總重控制到了一噸以下——就這個樣品來說,它是965kg——而成品率并沒有顯著降低,所以說是可行的。至于更激進的20版本,成品率就有顯著下降了,我建議還是要再緩緩。”

秦晉點點頭,又問道:“那性能方面呢?做薄了之后,鐵水不容易流動,缺陷率應該會上升吧?”

姚崇義說道:“理論上是這樣,但這個級別還不顯著。而且薄了之后,退火會容易些,所以性能沒什么差距。再說了,你這鍋爐,薄弱點還是在鉚接上,你有這功夫不如多回去督促工人們練練手藝!”

從輕量化和耐久性的角度考慮,鍋爐最好用鋼板制造,但符合要求的鋼板厚度可不是憑人力能卷成圓筒的。所以,工業部一邊在試著研發能夠卷制鋼板的機械,另一邊就只能先用鑄造的方法來制造需要的筒體了。而這種薄壁圓筒鑄造起來同樣不是件簡單的工作,以鑄造廠現在的技術,只能分成兩段鑄造才行。

工業部的木工組現在把原先的大部分低技術含量的產業都剝離了出去,專注于鍋爐和動力船只的生產,也是夠拼的。他們在金口灣對面的田橫鎮上設立了一家叫“灣口壓力容器制造廠”的社營企業,秦晉木工組出身,就調去了負責。他們的主要業務是制造鍋爐,不過鍋爐的主要部件卻不是自己生產,而是委托資深的第一鑄造廠制造,等到鑄造廠把鍋爐的各組件分別鑄造出來,就運回廠里,用鉚接的方式組裝成鍋爐。而鑄鐵性脆,若是直接就鉆孔用錘子把鉚釘敲上去,說不定就得開裂了,所以這個筒體還是得經過熱處理,產生一定的韌性才行。顯然,這個環節對鍋爐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秦晉三天兩頭就往鑄造廠這邊跑,督促和監督殼體的生產。

秦晉嘆了口氣,說道:“罷了,也只能如此。嘖,焊接就不想了,卷板機什么時候能搞定啊,孫清南那邊可真夠磨嘰的。”

蒸汽機產業是個大項目,牽扯了幾乎整個工業口的精力。其中,原先的木工組主要負責產生蒸汽的鍋爐,而機械組則負責利用蒸汽的蒸汽機,雙方相互配合同時又相互督促,抱怨對方進度跟不上也是日常話題。

左武衛笑了笑,道:“老孫那邊,既要搞這些加工機械,又得搞原動機,最近還在和陳文搞火車頭,也是夠忙的了。”

秦晉又努了努嘴,不服氣地說道:“這幾年各學院出來的尖子可被他掐去了不少,這樣再搞不出點東西來可就太不應該了。算了,我還是回去關注‘洪流’項目吧,姚哥,這邊你得多費心啊,今年一千千瓦的目標可就落在你這鍋殼上了啊!”

所謂“一千千瓦”,指的是工業部計劃大干快上,在今年內生產出功率總計1000kw的蒸汽機來。其實也不太多,有30臺新星180就滿額了。這些新增功率將首先投入機械制造行業,進一步提升蒸汽機產能,循環個幾次,等到產能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大規模供應其他領域了。

姚崇義攔住了他,說道:“等等,這就要天黑了,等煤氣燈點亮再走吧。”

秦晉拍了一下腦門,說道:“把這茬忘了……那就趕緊點起來吧,正好趁現在還有點亮光,不然等真的完全入夜,到時候出了點差錯可就不好辦了。”

“也是,”姚崇義點了點頭,然后緊接著對旁邊的一個車間主任喊道:“馬青,是時候了,開始點燈吧!”

剛才三個大佬在討論正事,馬青不好在一旁偷聽,遠遠地躲在一邊看各工組工作,現在被老大這么一喊,頓時打了個激靈,回應之后,就帶著三個小伙子出了車間,往背陰處的煤氣閥跑去。

不久后,他們又匆匆跑了回來,到姚崇義面前請示了一下,然后馬青便親自爬上了墻邊的一個梯子,來到了墻上懸掛著的一根延伸到四面墻上的銅管旁邊,左手拿著一個打火機點燃,右手扳開了一個玻璃燈罩下的閥門——幾乎是在同時,一束火苗從燈罩底部沖了出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