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1255再鑄鼎 | 修改兩次   作者:修改兩次  書名:1255再鑄鼎  更新時間:2020-10-12
 
1273年,4月14日,9:13,臨安。

“別往前了!”

林白水剛要把手中的沙袋扔到前面去,就突然感覺被拽了一下,然后整個人都后仰倒在了地上。

不過他卻并未因此而生氣,因為他眼睜睜地看到一枚大鐵彈從他前面不遠處的窗戶撞了進來,一路砸了屋內好多家具,崩出一堆木屑,要不是這么一倒地,說不定他就得被扎成刺猬了。

等到這陣過去,他才和后面的人小心地爬到后面躲到掩體后。安全之后,他喘著氣爬起身來,這時才認出他的救命恩人:“啊,張隊長,真是謝謝你啦!”

張長安擺著手:“沒事,拉一把而已。”

說完,他又皺著眉頭看向南邊:“這宋人的炮是越打越狠了啊。”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話,話音未落,便又有兩發炮彈飛了過來,砸在前院的墻上,震起了一片塵土。

那場大變故雖然只是前天的事,但在他們親歷者的感受中,卻如同過了幾個月一樣。

第一天,商城保安們憑借犀利的后裝線膛槍擊退了宋軍的炮隊,但槍畢竟只是槍,第二天宋軍就找到了克制的辦法。他們找來大盾——臨安城天下重地,武備充足,很容易就能找一大堆出來——好幾塊疊在一起向前推進,槍彈就是再犀利也穿透不了。

畢竟京東商城就在朝廷眼皮子底下,私藏一批火槍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公然儲備大炮。所以,他們就對這種盾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宋軍炮兵在掩護下把火炮推到了有效射程,并且把炮彈打了過來。

所幸當初京東商城的建筑工程是湯樺樹和王泊棠親自監工的,而且那時由于建材不足,采用了大量的石材,質量很過得去,一兩天也轟不塌,所以商城保安還是堪堪守了下來。

現在,他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不斷往墻根堆土以抵御炮擊,并且防止宋軍步兵趁亂偷襲。還好,宋軍還沒那個步炮協同的本事,步兵進攻的時候炮擊必然會停止,而現在還在打炮,所以不太用擔心。

兩聲巨響過后,林白水咽了一口口水,又看了一眼張長安,大著膽子問道:“隊長,東家們說很快會有援軍過來把我們接走,可是真的嗎?”

張長安瞪了一眼他:“既然是東家說的,那肯定就是真的,別瞎猜了,趕緊干活吧!”

“哦,好。”林白水跟著張長安往后院走去,心里仍然不太敢相信——這才幾天,怎么可能有援軍來?但也沒辦法了,東家們公然對抗朝廷,他這也算是上了賊船了,若是被朝廷捉了去,就算不死也得脫層皮,還不如老老實實干活呢。說不定多守幾天真有援軍來,那他便有了活路了。

再說了,平日里東家也待他不薄,他娘子也在商城做工,現在也是該出力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商城外的廣場上,張世杰正在視察一隊剛運到的“威遠鎮海大將軍”——這是當前南宋鑄造的最大火炮之一,重達五千斤,發射十五斤炮彈,用于艦炮和城池防御。

昨天,宋軍準備不夠充分,只調了輕便的野戰炮來轟擊京東商城,雖然也把對面轟了個灰頭土臉,但是破壞效果一般。于是,張世杰干脆下令請了這種大家伙過來,以更好地進行拆遷。

說起來,張世杰也是個忙碌命。去年底,他在安南被神出鬼沒的反抗軍搞得焦頭爛額,多次寫信給朝廷要求增援,結果朝廷增援沒送過去多少,反倒把他給調回來了——這顯然是按照傳統的文官思路,防止大將立功之后在外擁兵自重。但他畢竟是賈似道自己人,調回來之后沒穿小鞋,各種封賞也是該賞就賞,現在已經是“萬劫伯”了。不過他回臨安之后沒過幾天安穩日子,就突然爆發了御街之難,新軍圍攻京東商城受阻,賈似道順手就把他給派了過來主持局面。沒辦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啊!

他畢竟是真正有戰爭經驗的,一到任就整肅了混亂的場面,盾墻掩護的主意也是他想出來的。

“現在有了大家伙,想必商城內那些東海人是負隅頑抗不了幾日了。”一名軍官贊嘆道。

但張世杰并不急于一時,因為把事情搞定容易,想做得漂亮卻不容易,于是他揮手道:“把六門大將軍推上前去,讓東海人看個明白,然后再派人去勸降一遍,若是還不識抬舉,那么大將軍就要給他們好看了!”

說完,他便召集起周遭部隊的將領,商議起了轟破城防之后的進攻事宜。一旦城破,宋軍人數眾多,占領商城不是問題,但過程一定要安排妥當了,盡量要把罪魁禍首活捉,好給朝廷發落……這時候,誰能預料到東海援軍這就到了呢?

正在他們議論的時候,突然一名信使從北方匆匆而至,將一份信件交給了張世杰。而這令后者驚訝無比,拍案而起:“什么,江口起了烽火?”

“哦嚯嚯,快看,大炮動了!”

“好家伙,真是威遠鎮海大將軍啊,這下可夠東海人吃一壺的了。”

“轟!”

“哎呀,誰的茶水灑了?我這可是新鞋!”

另一邊,在雙方生死激戰的同時,臨安城中的市民卻把這當成了難得一見的奇景,紛紛攜家帶口提著小凳裝著零食來看起了熱鬧。其中沒錢的只能出城在野地上湊合一下,有錢的則可以給城門軍點錢上城墻觀戰,更有錢的直接在城內的高樓就座,戰況盡收眼底,好不暢快。

臨安作為天下首城,文人騷客齊匯,佳人名媛數不勝數,自然缺乏不了娛樂手段。其中既有聽歌演曲這樣的高雅娛樂,也有相撲這樣的粗野運動,還有說書唱戲等等近年才興起的通俗文化。但是,處于大后方安穩之地的這座行在,各式奇異滋味都有,唯獨少了一分金戈鐵馬的味道。書生們每日揮斥方遒,平民經常聽說書先生講解三國隋唐時的英雄往事,但這終究是嘴上功夫,有幾人真正見識過呢?而遙遠便意味著好奇,讓他們真上戰場恐怕沒膽子,但若能在安全的距離一瞥真實的戰爭,這種誘惑可是能吸引不少人的。去年朝廷在城東閱兵,就引了一波接一波的人去看,而這次居然是真刀真槍打起來了,那可就更要看了!

呃,昨天炮聲剛起的時候,市民們還有點恐慌。但消息傳開之后他們弄清了沒有危險,便爭先恐后來觀賞這難得一見的光景了。

今天上午的場面有些乏味,就是幾十門小炮對著京東商城轟,乍看挺震撼,但沒有來往,時間一長就無聊了。等過了下午,幾門大將軍炮開始發威,這才有了些變化,沉重的鐵彈打在商城的石墻上,動靜遠勝以往,不斷有磚石木料脫落下來。

城內的“玄風樓”上,在炮聲的間隙,一名三十多歲的秀才正對著同伴賣弄他的軍事知識:“這‘威遠鎮海大將軍’可了不得,足足用了十五斤的大鐵彈……東海人的龍吟炮你們知道吧?那可是他們賴以揚威的看家軍器,也不過才打六斤彈,這可是高了十五成啊!打上去,那可叫一個地動天搖。”

“哎呦,那這打下去可不是一下子就打完了?”

“嗯,也不是。就算城塌了,大兵們進去抓人總還得廢些功夫的。昨天那場面你是沒看見,新軍以為一輪炮過就完事了,亂哄哄就想沖進去。結果城里面的東海銳士不慌不忙,據城固守,用快銃將官軍給打了回來,看這樣子,數日之內是結束不了的。”

“那還好,能多看幾天熱鬧……哦,不是,我的意思是,朝廷如此倒行逆施,還是得有人治治他們的才好!”

“嘿,也是。前天我就在御街上,那叫一個嚇人啊,官兵逮著人就殺,還用饅頭沾了人血出去發賣,真是沒人性。說起來這兩天好多報紙都沒得看了,旁人都沒法知道真相,祝兄你可得記牢了啊。”

臨安城大半報紙的印刷都是京東商城的印坊承攬的,現在自然沒了,這讓已經習慣了這種新媒體的臨安市民很不習慣。而沒有紙媒的現在,各種流言依靠口口相傳迅速滋生起來,這給這場大變局又增添了一份詭譎的色彩。

“轟……轟轟!”

正說著,突然一連串炮聲從外面傳來,兩人生怕錯過精彩場面,趕緊轉頭往外望去。

“咦,沒煙啊,是哪門開炮了?”

“不是這邊,聽聲音可能是東北邊的炮,多半是藏在哪沒看見。咦,怎么這么多兵往江邊去?”

“不對,快,看江上,有煙,有船!”

“噫,這是什么,船失火了?且讓我用千里鏡一觀……嚯,真的有船失火了,東邊好幾艘船都著火了,西邊還有一連串冒著煙的,估計也不行了。這是出了什么事,怎么燒了這么多船?等等,不對……那幾艘冒煙的船怎么在逆流而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