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1255再鑄鼎 | 修改兩次   作者:修改兩次  書名:1255再鑄鼎  更新時間:2021-01-15
 
華夏四年,8月19日,成都。

“都拿好了!”

成都城南一處軍營中,元軍士兵出營列成了長長的三路橫陣,而在他們面前,正有來自城中的侍衛親軍抬著沉甸甸的大籮筐走過,每過一人,便從筐中掏出沉甸甸的銅錢和布匹,發放給陣中的士兵。

士兵們拿了東西,無不欣喜——這個月的軍餉已經發過了,今日這可是額外的獎賞,到手的財貨足相當于一個月的餉錢,錢誰不愛呢?

可是,也有一些人拿到東西,沒感覺多高興,反倒覺得有些燙手。他們是軍中消息靈通的,平日間閑談時早就打聽到夏軍壓境,今日沒事額外發了餉,是不是催他們上陣的買命錢?

乖乖,錢再好,也得有命花才行啊!

果不其然,等到侍衛親軍發完東西,便有大官登上了陣前的望樓,對著士兵們喊道:“吃大元的糧,給大元賣命!這些年來,朝廷好吃好喝養著你們,如今要打仗了,你們就該賣力了!放心,大元從來不虧欠當兵的,今日這只是初賞,等到打贏了,還有二賞、三賞,甚至還能加官進爵!當年,黑虎將軍張賀也只是普通一兵,后來……”

他滔滔不絕地講著,士兵們先是因要打仗了而驚懼,后又因他的許諾和鼓動而興奮起來,士氣高漲了不少。

而在北方的城墻上,安童正盯著這一切,見軍心可用,微微出了一口氣,扶著女墻道:“希望重賞之下能出些勇夫,為大元打好這一仗吧。”

元國財政本已極度緊張,沒多少余財能放賞了。但前陣子成都人心大亂,不少往日的權貴重臣不敢繼續居于危墻之下,試圖去職避難。若是換了個平安年頭,安童為了情面,說不定會放他們一馬,但在這決絕時刻他發了狠,絲毫不留后路,硬是封閉四門,不準出城,然后派兵進城將想跑的統統抄了家。這么一來,他就囊取了不少浮財,也沒別的用處,就用來給士兵們提振一下士氣了。

如今,成都朝廷已經放棄了外圍防御,將大部分兵力收縮到成都周邊來,準備集中力量與夏軍決戰。原本駐守外地的諸軍驟然湊到一起,磨合不暢,必然會產生許多問題,而一大筆錢砸下去,就把心氣給砸順了,好指使了許多。

觀覽完了這場犒賞儀式,安童便緊接著乘車出城,在一隊親兵的護衛下向城東的云頂山駛去。

孤城不守,單靠一個成都城,即便人和炮再多也難以抵擋夏軍的圍攻,必須在外圍有堅固據點應和才行。這云頂山上有著從宋朝延續下來的要塞,當年蒙軍來襲時就曾給他們造成不小的麻煩,如今又經過增建,更加強悍,現在元軍在里面駐扎了上萬精兵,成為成都城的左膀右臂。

實際上,云頂山要塞可能比原野上的成都城更難攻占,所以之前脫歡做出戰斗的決定后,安童便說服他移駕到云頂山上,更安全些。

一個多時辰過后,車隊接近了云頂山。

此山是龍泉山脈的一部分,而龍泉山脈南北走向,連延上百公里,橫亙于成都平原東部,如同屏風一般護住了成都的東方。能穿越這道山脈的通路不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中江(沱江)水路,此江發源自北方,正從云頂山下流過,然后一路向南通向瀘州。所以,云頂山要塞不僅是個單純的屯兵險地,還肩負著看守成都東大門的重責。

安童抵達山腳下之后下了車,沒有乘上守軍派來的滑竿,而是帶著親兵沿著山路一步步走了上去,考察沿途的防御布置。

“這排射擊孔是新開的?干得不錯……”

“這個角樓怎么不放兩門炮上去?……沒炮了?那算了……”

“嚯,好一臺床弩,好多年沒見了……是宋軍留下來的?那可真是老家伙了。”

一路指點花了他好長時間,等到登上山頂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了。他沒有立刻去覲見歡脫,而就在山頂平臺上俯瞰著周邊的大地。

在夕陽的照耀下,龍泉山脈在東方大地上拖出了長長的影子,中江離開山間后向南奔涌而去,曲曲繞繞流向地平線的另一邊。在那遙遠的南方,水汽氤氳,大地之上似有烽煙升起……烽煙?

安童急忙呼喝來寨中軍將,詢問是什么情況,又著人取來望遠鏡向南望去。

南方的確有煙柱升起,而且不止一道,其中外圍較濃的是元軍沿江設置的烽火臺發出的示警信號,而中央淡一些的則是……

“夏軍的蒸汽船?”安童沒用多少時間就做出了這個判斷,倒也不怎么意外,只是幽幽道:“到底是來了……去稟告陛下,備戰吧。”

8月21日,云頂山要塞。

“媽呀,怎么北邊也有?”

脫歡放下望遠鏡,手不住顫抖著。

前天東邊中江上有夏軍的船只出現,他就意識到安生日子過不長了。果不其然,到了第二日,不光中江夏軍更近了,成都城南的岷江上也發現了夏軍的蹤跡。而到了今天,北方也有夏軍鋪天蓋地而來,這下子,成都城差不多就被三面包圍了。

今日脫歡親臨山頂察看戰況,就見到了一營夏軍騎兵自北而來,破壞了云頂山要塞西北方向的幾個哨站,然后向西揚長而去。

他身邊的安童鎮定地說道:“不奇怪,劍門關早就被夏軍奪了,他們想來早就來了。大概是怕把我們嚇跑了,北邊那一路才按兵不動遲遲不南下,如今東、南兩路都到位了,北路便也不藏拙,直撲過來了。”

脫歡對他這番言辭有點不舒服,你到底是元國的丞相還是夏國的樞密使,怎么給人家做起謀劃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但他之前沒有臨陣指揮的經驗,此時還要依賴于安童,只能翻過這一篇,問道:“那么,咱們該如何對付他們?兵書所言,分兵多路是兵家大忌,我軍是不是該主動出擊,先打掉其中一路再說?”

安童搖頭道:“如果這三路夏軍是先后到來,我們尚可做些文章,可他們如此整齊一起到了,那便沒機會了。”

脫歡恨恨地往城墻上一捶,道:“跑這么遠路,還能跑這么整齊,也不知道是怎么跑出來的。”

安童嘆道:“聽聞夏人有千里傳信之秘術,初聽難以置信,但后來見得越來越多,也不得不信了。現今他們三路齊至,多半也是因此而來的吧。”

脫歡又罵了兩句,然后問道:“那,我們就這么等著他們打來?”

安童點頭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先守上一陣子,看看他們遠道而來會不會有什么紕漏,然后見機行事吧。”

脫歡長長吸了一口氣,又吐了出來,黯然道:“好,那就這……”

“轟轟轟……!”

話音未落,一陣炮聲便從西南方傳來,山頂上的幾人下意識地轉頭看過去。

距離太遠,實際上看不清什么,隱約能看到軍陣上空爆開一些煙霧,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之,看樣子是城南的夏軍發動了一場炮擊。

脫歡疑惑道:“這就開始進攻了?”

他雖已做好了挨打的準備,但心里還覺得夏軍會再準備幾天,等到部隊進一步就位才開打。沒想到北路軍這才剛到,東路軍仍沒動靜,南路軍就動手了。

安童搖了搖頭:“靜觀其變吧。”

可沒想到,這一“靜觀”,局勢就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都把家伙拿緊了!”

成都城南甕城之中,一名百戶大吼著,對壕溝中的士兵們發布命令。

此時,城南的炮擊仍在持續,榴霰彈在城墻上空不斷爆開,彈片如雨點般刷洗著墻頂。如果此時上面有人,那么一定會死得很慘,但經過這么多場戰爭,元軍現在也學乖了,沒有在上面白白挨打,而是在城墻內側堆了掩體、挖了壕溝,躲在里面避炮。這簡單的策略效果很好,除了極少數倒霉蛋,基本沒有損失。

不過,雖然沒有損失,但也失去了主動攻擊的能力。在炮擊的掩護下,一批夏軍順利地向南城接近過來,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就靠近了城門。

元軍對此心知肚明,也不指望能把他們阻擋在城門之外,而是埋伏在甕城之中,準備等夏軍進來后一擁而上發動伏擊,給他們慘痛的教訓。

現在,各隊軍官就是在做最后的戰前動員,等待夏軍的到來。

這個百戶吼過之后,又放低聲音,對周圍人道:“小的們,你們的造化來了!咱們跟夏軍打了這么多年,可從沒有一次如現今這般容易立功,待會兒聽我號令,說打槍就打,說上就立刻沖上去,只要拿下一個人頭,下半輩子就不用愁啦!”

士兵們受他鼓動,緊張的心情有所緩解,有的人甚至期盼起來。

隨著炮聲漸漸停歇,壕溝中粗重的呼吸聲也逐漸變得清晰。一段時間后,城外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然后又傳來些器械擺弄的聲音。

突然間,城門方向傳來轟隆一聲爆響,緊接著就是一些細碎的木材落地的聲音。

百戶吸了一口氣,壓低聲音對周圍人說道:“他們把門炸開了,都忍住了,不準發出動靜!”

沒過多久,大門處就傳來一陣機樞轉動的吱嘎聲,顯然是門開了。城內埋伏的元軍聽到這聲音,更是大氣都不敢出,手握武器心臟狂跳地等待著。

不過門開之后,夏軍卻沒有立刻一擁而入,直到過了好一會兒,城門洞里才有一輛大車出現。

看了這車,城內埋伏的元軍軍官都有些失望。此車形制類似傳統的轀轒車,車頂車側皆覆有厚板,可以抵御弓箭和低速鉛彈的攻擊,由內部的人力推動,雖然笨重緩慢但安全。顯然,夏軍也擔心城內有埋伏,派了此車打頭陣。

這車不好對付,所以指揮作戰的元軍萬戶霍都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靜待更多夏軍進入。不過,緊隨其后進來的,還是一輛同型車,然后是第三輛,再后面雖然有步兵進來了,但都扛著厚重的大盾,一副無懈可擊的樣子。

而與此同時,頭頂上的城墻傳來細碎的腳步聲,顯然是夏軍不單從城門進,還爬上了城墻,想發動一次立體進攻。由于之前的炮擊,元軍在城墻之上并沒有布防,一旦城頭被夏軍占領,甕城內的布置可就一覽無余了。

霍都心急如焚,聽著頭頂上的動靜越來越大,終于按捺不住,也不等更多夏軍入甕了,大喊一聲:“動手!”

“動手!”百戶大喊一聲,帶著士兵們從壕溝中站起身來,對門口的夏兵打起了槍。

槍響連成一片,硝煙在甕城內部升騰起來。然而,由于盾牌的遮護,這輪槍擊很難說有什么戰果。

再裝填需要的時間太多,也不一定會有什么效果,所以打完這輪槍后,百戶直接從溝中一躍而起,領著士兵們喊殺著向城門處沖去,試圖用近戰解決問題。周邊的其余部隊也如法炮制,一哄而上,有如排山倒海之勢。

他們現在最怕的,不是夏軍反擊,而是退卻,一旦退入城門洞中,人擠不上去,可就不好打了。因此元兵人人爭先恐后,生怕慢了一步就把功勞放跑了。

不過還好,見兩側元軍蜂擁而至,夏兵沒有倉惶逃跑,而是在盾墻后掏出步槍嚴陣以待。

精確的子彈不斷飛來,元兵不斷倒下,但畢竟數量太少,不足以阻擋他們的沖鋒——可就在這時候,三輛大車側面厚實的車板中掀開了一扇小窗,露出了后面的六根槍管……

“那是什么?”百戶并不認識這種武器,實際上整個元軍之中認識它的也沒幾個,見識過的大多都死了。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

“噠噠噠……!”

清脆的槍聲響起,彈頭以難以想象的高速從車中飛出來,落入密集的人群之中,撕扯血肉,無情地收割走生命。

元兵雖多,可子彈比他們還多,他們竭力沖著,然而彷佛撞上了一堵墻,只能無奈地撲倒在了沖鋒的路上。

“這……這是什么?”后方觀戰的霍都對此目瞪口呆,這才幾輛車幾個人,竟能擊退他精心安排的伏擊?!

可是,不待他做出進一步反應,頭頂上就傳來了一連串的槍響,他抬頭看去,愕然發現周圍的城墻上已經出現了大量夏兵的身影。

不久后,便有洪亮的聲音傳來:“里面的人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放棄抵抗,不然后果自負!”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