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親自上門拜訪,請求趙國公長孫無忌做六兒子的大媒,為秦珪向武家下婚書。
這讓國舅長孫無忌倒有些意外。
早些年,武士彟還算當紅得寵,可如今剛被貶為利州刺史,已經失勢了,則今秦家正當紅,怎么這個節骨眼上,秦家反而要跟武家聯姻呢?
“武士彟不過一商賈,武家女未必良配啊!”長孫無忌倒是很替秦瓊著想,這個時代搭上武家,對于秦家來說并不是啥好事,這只會是個包袱,現在的秦家需要的是跟名門聯姻,這才能提升秦家的名聲。
“趙公有所不知,其實這樁親事,是我與應國公在武德七年時便在皇家的宮廷宴上會約定的。”
“哦,可你們當時并沒有立下婚書不是?”
“還請長孫公幫忙!”秦瓊笑著叉手。
長孫無忌見狀,也不由的有些佩服起秦瓊的為人來了,一般人都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而秦家在武家得勢時沒提下婚書定親,現在武家失勢落魄了,卻要下婚書,這確實難得。
“叔寶你這耿直的性子,真是難得。”
“這只是為人本份罷了。”
長孫無忌打量著秦瓊,越看越有些贊賞他了,還這般年輕,卻已經激流勇退,如今甘愿隱退,不戀棧權力,不干預過問朝政,偏偏人家兒子又出息,如今二度拜相,為太子之師。
因為外甥承乾,長孫家跟秦家的利益倒是一致的。
這時長孫無忌都突然生出了一個念頭來,何不與秦家聯姻呢,這樣一來,秦家和長孫家更加穩固的團結一起,一起為承乾保駕護航。
“叔寶啊,你家五郎應當也還沒有說親吧”
秦瓊愣了下。
“尚未。”
“叔寶啊,我家有好幾個女兒,嫡女三個也都還未許人家,不如我叫過來你看看,你若有看中的,便說給五郎如何?”
這真是讓秦瓊格外意外了,長孫無忌可是貞觀天子第一心腹啊,雖說現在沒擔任宰相之職,只任了個京兆尹,但實際上,這位出入宮禁隨便,軍國大事,皇帝都必定與之相商的。
長孫無忌能說出把嫡女叫出來,任秦瓊挑一個給自己嫡子,那真是極給臉面了。
能給嫡女就不錯,還能任你挑?
“不敢不敢,長孫公這可是言重了,我家五郎頑劣,聽怕配不上長孫家的千金。”
“叔寶連武士彟的女兒都看的上,卻瞧不起我長孫家的女兒?”長孫無忌故做不悅。
“不是這個意思,是覺得門閥不配。”
“怎么能不配,叔寶你家那也是千年世家了,始祖可是孔圣弟子,延續千年,出過多少高官將相,就說你們父子,那都是一起拜相的。我長孫家祖籍河南,可你也知道祖上是鮮卑人,北魏宗室,從代北遷居中原的。幾百年之前,更被人稱為胡虜蠻子的。”
這話說的,秦瓊都不知道要如何接了。
“除非叔寶你看不起我長孫家,否則,我覺得咱們兩家結這親事很好。”
秦瓊哭笑不得應下。
長孫無忌笑著道,“我這里就接下你叔寶的請托,為你家六郎去向武家提親下婚書,我呢,明天就入宮請陛下做大媒,為我們兩家做媒保婚,我這就把我幾個嫡出女兒叫出來,隨便你挑!”
“不敢不敢,還請長孫無指一個。”
秦瑯聽到這結果時,意外非常。
請長孫無忌做個媒,結果長孫無忌非要跟秦家結親?
“長孫大娘子跟老五?”
“那孩子我見過了,很不錯,知書達禮,比老五大三歲。”
秦瑯點了點頭,意思是才六歲?六歲能看出來知書達禮?不過重點不在這,他奇怪的是長孫無忌為何這么看的起秦家?
長孫家關隴集團的核心家族之一了,人家還是北魏宗室,鮮卑大姓。
“事情定了?”
“已經定了,陛下都已經下旨了。”
秦瑯笑笑,“也好。”
這樣一來,秦家跟長孫家的聯盟關系算是確立了,還是皇帝親自下旨確定的,既然皇帝肯下旨,那說明其實皇帝也并不反對秦家跟長孫家的結盟的。估計皇帝也是看到了兩家對承乾的關系吧。
這個盟一結,以后兩家就是更堅固的承乾支持者了。
可結下這個聯盟的秦瓊,似乎并不太開心,他更加憂慮了。
“我很擔憂!”他對兒子道。“秦家的地位提升的太快了,如今太過招搖了。”
秦瓊覺得秦家德不配位。
但秦瑯并不這么覺得,多少世家門閥,不也是從新貴到門閥嗎,甚至是從寒門到門閥的。
長江后浪推前浪,后浪總要拍翻前浪的,這是歷史必然,面對著這一刻到來之時,沒有太多好畏懼的。
更何況,如今是新舊朝交接的時候,大唐推翻了隋朝,而李世民的貞觀朝又取代了武德朝,在這種大環境下,其實對于他們這些新貴是極有利的,這也是他們這些新功崛起的最佳時機,現在不抓住,錯過了這波風口,以后再想起來,可就難了。
無數的舊貴族們會死死的踩著他們不放的。
李世民是歷史上少有不殺功臣的皇帝,非到萬不得已他都不會殺,不像劉邦朱元璋他們,沒理由都要羅織點大案來裝幾麻袋功臣砍了,就為了給兒子削掉權杖上的荊棘好傳位。
所以貞觀朝對于新貴們來說更有利,只要不做死,崛起的機會很大。但也有大坑得小心,這大坑就是繼承人之爭。
歷史上,這個繼承人之爭,坑掉了太多貞觀功臣們,侯君集、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頂級勛貴,可謂都是倒在這上面的。
可秦家現在又被迫捆綁在了承乾的船上,已經下不了船了。
無論如何,秦瑯都得保住承乾,否則承乾倒,秦家也必倒。
秦瑯要保承乾,長孫無忌也要保承乾。
而太極宮里,李世民同樣也想辦法要扶穩太子承乾。
這一次緣起于李恪封廣州大都督的一場潛流,讓李世民也更加有了幾分不安。皇子們還年輕,可這些年輕的皇子后面,居然已經開始有了利益集團了。
兩儀殿里。
李世民在宴請兩位老臣,宋國公蕭瑀和江國公陳叔達。
這兩位都曾是武德和貞觀朝的宰相,也都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年輕時還曾是皇子,蕭瑀是西梁皇子,陳叔達是南陳皇子,而他們現在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天子的親家翁,兩人的兒子,都被李世民賜婚公主。
一壺國公酒,一碟冷切五香鹵牛肉,一碟炒蠶豆,一盤涼拌黃瓜,一般拌三絲,一盤醉青蝦。
幾杯酒下肚。
李世民話越說越開。
“朕欲始子孫長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
這句話一出,倒是讓兩位天子親家翁都有些意外,怎么好好的就突然說到這些了。
兩人都是聰明人,皇帝這句話雖不長,可重點就兩個,一是子孫長久,一是社稷永安。
這兩點恰說明,現在皇帝擔憂子孫不能長久,社稷不能永安。
重點還是在于子孫上面,皇帝在擔憂子孫,但皇子們還都年幼,最年長的太子承乾也才十歲啊。
是何原因讓皇帝開始擔憂這個
聯系到剛剛朝中的一些爭議,兩人都馬上就明白了皇帝有此疑惑的緣由了。
“蕭卿?”
蕭瑀本身曾是前朝皇子,對于這個話題當然也有一定的深刻理解的,所以面對皇帝的提問,也只是想了想便答道,“臣觀前代國祚長久者,莫若封諸侯以為磐石之固。秦并六國,罷侯置守,二世而亡。漢有天下,郡國參建,亦得年逾四百年之久。魏晉廢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實可遵守!”
“陳卿?”
“陛下,漢封王子弟,守國四百年,魏晉廢之,亡不旋踵,封建有效!”陳叔達跟蕭瑀倒是難得統一態度。
李世民感嘆著道,“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罷諸侯,二世而亡。昔呂后欲威劉氏,終賴宗室劉氏諸王獲安,封建親賢,當是子孫長久之道。”
皇帝的態度表露無疑,皇子們雖年幼,可他確實已經看到了一些不好的苗頭,并開始在尋求解決之道了。
李世民自己是通過兵變奪嫡稱帝的,所以對這些事情很敏感,加之他對于前朝滅亡的殷鑒,經常拿楊家父子的事情來做比較。
楊廣剛愎自用,猜忌過度,導致強盛的大隋朝很快大亂,而楊廣當年也正是通過陷害太子楊勇奪嫡上位,上位后又幽禁兄弟,甚至逼反了弟弟,導致本就只有兄弟五人的楊廣,在位之時,大隋居然沒有一個可靠的宗室為屏藩。
而楊廣自己兒子又少,太子又早死,次子又因昏庸被他廢黜軟禁,結果到了后來,楊廣只能讓自己年幼的孫子們留守長安和洛陽,在大隋朝風雨飄搖的日子里,他們留守東都西京,卻根本無法作為,眼看著楊廣最后只能在江都被權臣弒殺。
李世民始終覺得這是隋敗亡的一個重要教訓。
近來細讀史書,李世民想從史書記載中找到一些解決之道,發現的卻是曹魏對宗室過于苛刻,導致最后司馬家篡奪了曹魏江山。
南北朝時期,各國對宗室也是極為防范,宗室難以為國羽翼屏藩,因此南北朝時期,政權總是很快滅亡,尤其往往都是被權臣們篡奪的。
看來看去,也就是周分封子弟傳八百年,而漢分封得國四百年。
李世民想要國祚長久,覺得周漢兩朝的分封值得學習。
他不希望自己的皇子們困在長安爭儲廝殺,也不希望將來后世子孫時代代如此困境。
若是當年太上皇李淵早給他分封建國,或許就沒有后來的玄武門兵變了也有可能。
“蕭卿,陳卿,你們以為我大唐應當如何分封?該定一個什么制度,才能永保國祚綿延,子孫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