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三國歷史,可經秦瑯一支筆,卻完全變了,以往人們崇拜的是魏武曹操,這是個能文能武十分了得的人物,可三國才連載了五回,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便讓殺了呂伯奢一家的曹操被無數人唾罵,而劉備三兄弟更是主角光環開滿,異常耀眼。
那位紅臉的關公,與黑臉的張飛,更是在民間擁有超強的人氣,據說現在屠行已經直接把張飛像請進去,當起他們的祖師爺來拜。
而關二爺更受歡迎······
本來秦瑯以為殺豬的們會把大將軍何進供起來拜呢,畢竟古往今來,殺豬屠夫能混到何進這等地位,可沒幾個,連屠狗樊噲也沒這么牛啊。
可大家還是喜歡那個怒鞭督郵的猛張飛,真性情人。
“三國志我讀過無數遍,可卻從沒有你寫的這么精彩。”老房感嘆著,“你這筆真是太厲害了。”
“三國志是記錄歷史的史書,我這是以歷史為依據改編的故事,不一樣的。史書重點是記錄真實的歷史,而講究的是故事的精彩。”
老房還是很佩服秦瑯,“同樣的故事,不同的角度,寫出來卻完全不同,也不知道百年之后,后人又如何寫我們。我們倆到時在那史書或故事里,是忠還是奸呢?”
“房公你肯定是留名青史的大忠臣,還是大能臣,開國賢相,世代名相!”
“至于我嘛,我秦三郎也許將來會被人稱之為幸臣,又或奸臣?其實也無所謂了,到那個時候,也看不到了。”
“房公,明天一起去釣魚如何?”
老房搖頭,今天來大戲院,主要是來聽伍先生講最新一回的三國的,至于明天,哪有這么多時間跟秦三郎瞎混,“你有時間,不如在家多寫兩回三國。”老房道,“至于我嘛,秋風起,草木枯,這秋收在即,我準備去我京郊的莊子轉一轉。”
“秋收還早著呢,這才八月。”
秦瑯現在去莊子較少,主要是莊子雖多,用不著他去管理,反正都有管理層替他管著,他需要的是制訂框架、定好規矩就行。
“你家封地今年又能進項不少吧?你那塊封地真是個寶地,聽說土地都能一年兩熟,還能種甘蔗煉糖,種白疊花織布,又有個大石炭礦?”
秦瑯知道這事早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實了,沒什么可隱瞞的。
“其實不瞞房公你,我那封到三年了,至今還一直在往里面砸錢呢,前前后后砸進去的錢,價值三千萬匹絹了,凈虧!”
三千萬匹絹,就算現在每匹絹值錢二百,這也意味著價值六百萬貫,這些銅錢若堆一起,估計能把長安都給淹沒。
而若是換成糧食,三千萬石糧,長安百萬人口,有吃十年。
老房更驚訝的還在于,秦瑯三年就往里砸了六百萬貫,他這是在其它地方賺了多少錢,身家有多豐厚啊。
“哎,我真老了,跟不上你們這些年輕人了。”老房搖頭。
“房公有啥事直說。”
老房有點不好意思,扭捏了半天才道,“就是賤內讓我問下三郎,今年的霜糖,我們跟盧家能多分點嗎,還有這白疊布,我們也想要點!”
“當然沒問題。”面對房玄齡的提議,他痛快的就答應了,不就是點白糖和棉花嘛,秦家現在可是最大的白糖商,也是最大的棉花商了。房家跟盧家聯手經商,這幾年也是涉獵很廣,什么賺錢就干什么,白糖棉花這些值錢的緊俏貨,他們自然也有在做。
“近年白糖越來越緊俏熱銷,如今不僅安南嶺南遍地興起甘蔗園,連江南也開始大量種甘蔗了,好多原本是稻田,現在也改種了甘蔗,這事已經在地方上引起沙官員的注意,朝中也有官員對此事進行討論了,如今有一股議論,認為種甘蔗只能制糖,而糖并非人人需要的民生之物,只是富貴人家享受的奢侈品,占稻田種甘蔗制糖,這是在搶奪百姓的口糧,認為這是一件壞事,請皇帝禁止種甘蔗。”
這種議論,秦瑯當然也早就聽說過的。
其實從某方面來講,種糧是維穩,保證糧食安全,也就是保證國家王朝的穩定,畢竟民以食為天。
但另一方面,種植本身也是經濟行為,市場會影響到百姓耕種。
就好比這種甘蔗和種棉花一樣,同樣一塊地,尤其是在嶺南的地,種稻子的收益是很低的,因為嶺南人少,可嶺南雨水充足,一年可以兩收,因此嶺南那邊并不是太缺糧食,糧食運去中原路途遙遠成本高,糧食少外運,更加使的本地糧食較充足,糧價也少波動。
但甘蔗和棉花這些新興的經濟作物,提煉出的白糖和加工的棉布,現在卻是價格貴重的奢侈品,外貿市場上越來越大的需求量,也使的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種甘蔗種棉花的收益越來越高。
種一畝甘蔗或棉花,遠遠超出種一畝水稻兩季的收成,百姓也不傻。
于是大家紛紛增加這些經濟作物的產量。
甘蔗、棉花,甚至是桑、麻等種植面積在不斷增加,稻麥等在不斷減少。
這樣下去當然會有危險,房玄齡提醒秦瑯,也算是投之以李報之以桃,讓他早有準備,免的措手不及。
“房公,我覺得這件事情,還有商討的余地,朝廷確實需要干涉管理,但也不能一刀切。在保證基本農田,保證口糧、皇糧情況下,發展一些經濟作用,既能讓百姓增收,也能讓朝廷增稅,這是雙贏的好事。”
“南方向來就窮,尤其是嶺南、安南之地,現在借著貿易之利,因地制宜在保證本地糧食生產供應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作物,創收增收,這是好事啊!”
房玄齡呵呵笑道,“我知道你向來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事呢,你得掌握主動,只要能夠有充足的理由說服陛下,那么相信陛下也是會支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