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  第一零三章 發兵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重生大明之秦王 | 轉身寶貝   作者:轉身寶貝  書名:重生大明之秦王  更新時間:2020-06-21
 
成都五大衛所指揮使,以及二十六名千戶全部到達朱樉所在位置。

在三十一名軍官面前,普亮先是為朱樉介紹了一下身份。

“末將叩見秦王殿下。”

軍官們自然不認識朱樉,如今聽到普亮的介紹。都是一震。

可禮數,總不能少。

先行過禮,普亮接著道:“此次殿下來成都,是為了主持平定眉縣叛亂,爾等需聽命行事。”

普亮也是人精,他不提朱樉有沒有奉皇命。而是直接告知眾人,以后都是朱樉做主。

軍官們也不是白癡,有了普亮這句點撥。都是心知肚明。畢竟普亮在成都不是一天兩天。

他們中間有多少是普亮的人,普亮的心腹。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明白。

“謹遵王爺軍令。”

軍官們立刻表面態度,為朱樉馬首是瞻。

朱樉可不在乎口舌之事,他說道。

“此次平叛,本王要求你們不可小視亂賊。經過三次失敗,你們也應該正視面對反賊。”

尊重對手,才是尊重自己。

哪怕他們是亂民,是反賊。

輕視他們,那就等于找死。

而且,以彭普貴為首的反賊。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是老百姓,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奪取縣城。真以為每個縣城的千戶駐軍是鬧著玩的?

駐軍的千戶,或許面對真正戰爭是軟腳蝦。可是面對百姓,他們卻是沖進羊群的狼。

朱樉也想過,眉縣駐軍。

用普亮的話說,全軍覆沒的風險更大。能將駐軍收拾,估計也離不開里應外合。

“之前普亮將軍所布置的剿滅方案,本王看過。非常不錯。”

朱樉先是在下級軍官面前,對投桃報李的普亮給予一番肯定。

接著,朱樉有給了四川駐軍一顆定心丸。

“本王這次前來平亂,從河西帶來的十萬鐵騎已經奔赴眉縣。你們要做的,就是盡快組織起來。收拾叛賊中的漏網之魚。”

朱樉的話,讓所有軍官再次一震。首先他們和普亮一樣,根本就沒有聽到過朱樉口中十萬大軍的任何消息。

其次,朱樉的意思很明確。只是讓他們跟在大軍身后撿漏。

對朱樉口中的大軍,他們是毫不懷疑。

畢竟這種事情,很快就會證明。朱樉也不可能打自己的臉,說假。

“緊尊王爺軍令。”

說實話,他們還真不想打仗。人都是有惰性,太平已久,不想打仗也正常。問題是他們根本不自信,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打不打的贏。

畢竟已經在普亮的調度下,三次圍剿已經失敗。

“好,本王軍令。按照之前下發的作戰計劃,即刻出兵。”

朱樉并沒有對四川駐軍進行人事調整。因為他雖沒有領過兵,但他也知道,臨陣換將是大忌。

“遵命。”

所有軍官領命而去。這次有朱樉帶來的大軍開路。他們的勝利熱情也被點燃。

朱樉目送集結好的大軍,以兩路發兵眉縣。這才對普亮說道。

“普大人,你安排一下成都的防御。我們也盡快出發吧!”

“王爺不留守成都?”

普亮一驚,以朱樉的身份。根本沒必要,參與圍剿亂民。

之前或許擔心成都出兵戰事不利,可是有朱樉帶來的邊軍。普亮早已是高枕無憂。

如今聽到朱樉不在成都享受,卻要翻山越嶺追擊窮寇。普亮很不解。

“留在成都干什么?”

朱樉反問。

“本王來此剿賊,可不是享樂。”

臉露不喜之色,朱樉道。

“普大人,切不可掉以輕心。務必保證抽調大軍的成都,不會被叛軍鉆了空子。”

“臣明白。”

普亮不在多言,在多說。他估計朱樉就要開罵了。

普亮去后不久便返回。并將成都防御之事,在去眉縣的道路上,細細說與朱樉聽。

朱樉搖頭不聽,只對普亮道。

“本王不看經過,只看結果。如果成都丟了,普大人還在自謝天下吧!”

普亮一驚,心中暗道。

幸好自己將看家護院的老本都拿出來了。再加上把四川都指揮使司同知留在成都鎮守,又將一萬精兵交于同知。普亮是大大松了一口氣。因為他非常自信。

其實他的左右手,四川都指揮使司同知。早就建議過,剿滅亂賊必要給予雷霆一擊。

可普亮因為大意,三次出兵都是三千兵力的緣故。才使官軍失敗。

如今有十五萬大軍進剿亂賊,普亮已經在馬上開始想著以后,該怎么應對戰后朝廷對自己的追究。

一直跟在朱樉與普亮身后的文士裝扮之人。

見普亮坐在馬上沉思,便拍馬上前兩步,趕到朱樉身邊。

“大王。”

這文士自然是劉璉。

“大王,臣一直困惑。為何大王不任命各路大軍主帥?”

朱樉的做法,不止劉璉不解。包括普亮在內的很多軍官都不解。

朱樉對四川駐軍的剿賊命令與五萬親兵一樣。都是在普亮制定的軍事計劃上,按照千戶為獨立單位進行。

“劉先生不懂是吧!”

朱樉就一直在等,等劉璉提問。古代文人又如何?神機妙算劉伯溫的兒子又是誰?一樣看不穿本大王的計謀。

劉璉點頭,不可否認。朱樉的做法看似胡鬧,可劉璉并不認為朱樉是個傻子。

以千人單位進行十萬兵力的戰爭,怎么看都會因為指揮的問題,陷入被動的境地。可朱樉偏偏就這樣做了。

“請大王賜教。”

“賜教不敢當,只是劉先生應該忽視了一個很客觀的問題。”

朱樉笑著說道。

“先生應該知道,眉縣以及周邊各縣都屬于山區!”

劉璉疑惑,他當然知道是山區。可是眉縣這樣的山區,準確的定義應該是丘陵地區才是。

可是山區又如何,劉璉明白了一些朱樉的想法。雖然不能進行大規模會戰,可兵力布置,最少也應該以衛所為單位。五六千人才合理。

將自己的想法,看法全部說給朱樉聽。

朱樉大笑:“先生說的有理。可先生不知道,本王的五萬親衛從組建的那一天起,就與大明所有衛所官軍不同。”

一個衛所,五千六百人作為獨立戰斗單位很合理。

可是朱樉的親兵,是職業兵。不是大明一邊勞作,一邊訓練的衛所官兵所能比擬的。

以千戶為單位,在山區作戰。既不會因為受到偷襲埋伏遭受巨大傷亡,也不會因為兵力少,而出現全軍覆沒的威脅。

因為朱樉還有一條命令。不得在眉縣方圓五十里外,進行作戰。

只這一條,五萬軍隊灑在中間。他們的相隔間距,也不會很遠。求援,也只在旦夕之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