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  第一三二章 回西安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重生大明之秦王 | 轉身寶貝   作者:轉身寶貝  書名:重生大明之秦王  更新時間:2020-06-21
 
朱樉走了,一路暢通無阻的離開了南京城。

監視朱樉的官軍,沒有等來皇上的命令,動也未動。

朱元璋不是不想留下朱樉。可是看到西安送來的奏折后,他改變了主意。

原本李文忠在西安就是獨木難支。朱元璋讓李文忠,協助朱樉進兵吐蕃的軍隊有十萬人。

加上陜西的衛所官軍,控制著吐蕃境內的重要城池關隘是沒有任何問題。

可如今吐蕃兵敗,傷亡萬人。這下吐蕃的變數就有些大了。

具體怎么兵敗,消息上也沒有說的很明確。只說輕信上當。

沒有那個指揮使,在戰場上會輕信其他人。哪怕是盟軍,也要有所顧忌。這是作為一個衛所指揮使所必須要學會的軍事經念。

戰場上有沒有真的盟友,并不能確定。反戈一擊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以朱元璋看來,事情恐怕沒有那么簡單。

能讓兩個衛所指揮使輕信被偷襲,恐怕是陜西出了內賊。

既然是陜西高層的問題,朱元璋決定放朱樉回去。

對朱樉在陜西的舉動,朱元璋心里比誰都清楚。

有朱樉在西安,西北就亂不了。

下這樣的決定,是朱元璋自己的分析。他的分析取決于手下的文臣武將們。

爭權奪利,擴大自己在大明的影響力。沒有關系。畢竟都是同甘共苦過的袍澤。

可把將士的性命作為爭奪權利的代價,朱元璋就不能容忍。

這次吐蕃事件,偏偏兩位指揮使都戰死!這已經踩到了朱元璋的紅線。

“來人。讓云總管來一趟。”

朱元璋要查清楚,兩位指揮使是那方的實力。一旦確認是內部矛盾造成的,那就借此機會動手吧!

朱元璋動手,已經是徘徊良久。

他也是忌憚身后名。他不想自己在史書上,留下一個鳥盡弓藏的罵名。

可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了。

文官集團已經把持著大明行政機構,武將集團又在清洗競爭勢力。

長此以往,大明肯定大亂。

“擺駕皇后宮。”

不在猶豫后,朱元璋需要去到馬皇后那里尋求支持。

對自己這個原配夫人,馬皇后。朱元璋知道,特別是軍方的將領們。大都是屬于馬皇后的人。

他要清洗文臣武將,首先要將馬皇后的人給分開。

這些人都是曾經他義父,郭子興的手下以及家臣等人。

雖然他們的職務大都不高。可他們都是掌握實權的中高級將軍。

具體那些人,有多少是馬皇后的人。朱元璋是真不清楚。

當然,如果他非要弄明白,也肯定弄的明白。可他不會去做。

原本他朱元璋的江山,就有半壁是馬皇后的。

不過,讓他能肯定的是。老大,老二,老三的護衛將領中,絕對有。

這三兄弟是馬皇后的心頭肉,保護他們安全的人。馬皇后不插手才怪!

出了南京兩日,朱樉是棄馬行舟。

坐船回去,他是聽巴雅爾說速度會更快。

朱樉到不是真在乎速度,能同意走水路。他主要還是想感受一下大運河的魅力。

不在乎速度,自然是因為西安無事他便放心。

剛出南京不久,他就又收到消息。趙敏去了吐蕃接過了前線指揮權。

有趙敏在,朱樉是放一萬個心。

畢竟吐蕃還有十幾萬蒙古駐軍在。雖然說是交接,可難免不會出現摩擦。

畢竟都是軍人,不像文人書生可以講道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是蒙古駐軍的將領不讓大明將士接手。那么這戰爭打起來就有點不值得。

可趙敏去了就不一樣。趙敏的身份擺在那里不說,她還有實權的親戚們在元朝。

得罪她,恐怕蒙古將軍回草原的日子相當不好過。

“秦王殿下。”

朱樉坐的,是征用的一首大型商船。

這商船的東家,可不止這一艘船。見朱樉的親衛找上門要臨時征用商船時,這商人把頭搖的如撥浪鼓。

“不行。”

一艘商船,還是大型商船。來回跑一趟的利潤,那是很高的。別說征用,就是租用他都不會同意。

商人在南京有這個底氣對官軍說不。主要還是因為他是陜西,在朱樉哪兒掛了號的商人。所謂的官商。

可護衛摸出秦王府親兵令牌后,這商人大吃一驚。

“大王到了南京?”

親兵點頭后,商人提供的就不是一艘商船了。

為了讓朱樉的親兵都能坐上船,他臨時調度了三艘。

當商人見到朱樉后,立馬就跪了。而朱樉笑著表示感謝。

正站在船頭,打算來個滿江紅的朱樉。已經運量好的情緒,突然被很大一個喊自己的聲音打斷。

“王爺,是貧道。”

坐著快船,正逼近朱樉大船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張真人。

不需要朱樉下令放慢速度,快船就能靠近商船。

張真人喊朱樉,是因為有弓弩正對準他坐的小船。

“別放箭,這是武當的老道士。”

朱樉見到張真人,連忙下令。

等張真人以漂亮的踏水登船后,朱樉問道。

“你怎么會在這里?”

張真人這時埋怨道:“王爺走了也不和貧道告別,讓貧道真是好追了一段時間。”

朱樉愣愣的看著張真人,然后又指了指自己。

“你老追我?”

張真人點頭,說道。

“不錯,貧道還有疑惑要向王爺請教。又正好要去西安,剛好可以與王爺同行。”

朱樉無語了。他對張真人說道。

“如果真人還想問佛本是道,那您老還是免開尊口。”

朱樉說完,就不在理會他。而是再次來到船頭,重新運量情緒。

“王爺這是在練功?”

張真人很不自覺的靠上前。他見朱樉在深呼吸,甩了兩次頭。不由疑惑的開口問道。

“您老什么眼神?本王這是為賦詩一首做準備。”

張真人點頭,又搖頭。

“老道也見過不少詩人,只是沒有見過他們賦詩之前像王爺一樣。”

“這是本王的獨家秘籍,只有這樣,本王才能做出好詩詞。”

朱樉沒好氣的說道。

“老道,你能不能安靜一會兒。本王正在思考,明白嗎?”

張真人點頭,看朱樉這認真的模樣。還真是要來兩首的意思。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