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可是千年帝都所在,是龍興之地。看看現在的朱元璋都一心要遷都關中西安之地。
當然,朱元璋要遷都還是離不開朱樉夫妻倆的貢獻。畢竟在他們兩人的打造下,關中盛世才能重現。
“接下來呢?”
趙敏發問。
朱樉想了想,直接從漢武帝說起。
“有漢一朝,名劉徹,十六歲登基稱帝。他與嬴政一樣,擁有著先輩留下的根基。此時的大漢朝國庫充裕,兵強馬壯。在年輕的劉徹看來,報仇雪恨,一雪前恥的時候到了。”
“十六歲?他就敢發動國戰,他難道不清楚戰爭會讓前輩留下的財富化為烏有?”
趙敏聽到漢武帝年紀輕輕就要發起大規模戰爭,一下便想到戰爭的成本會讓人不寒而栗。
“王妃果然不虧是女中英杰。一眼就能透過表面看本質。”
朱樉很是夸贊了趙敏一番,然而趙敏并不領情。而是嘆息一聲,說道:“看來這年輕的皇帝,果然將社稷敗了。”
朱樉道:“怎么說呢!如你想的一樣,他在長達五十多年的統治生涯里,與匈奴打了四十年。這數十年里,消耗了漢朝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口也減少一半。國家也幾乎一無所有了,好在他在去世的上一年,他終于清醒了,便下了罪己詔反省自己好大喜功。”
“哼!真是好大喜功!比起嬴政來,差的遠了。”
趙敏哼哼唧唧,很是不滿。這是典型的皇帝不及太監急。
朱樉道:“也不能一概而論,功是功,過是過。至少他一舉解決了漢朝北方的邊境問題,他打到了草原深處,致使左匈奴西遷,右匈奴投降,讓漢人再次獲得巨大的勝利。”
“報!”
“大王,騎兵第一衛指揮使董飛前來迎接王駕。”
朱樉講述的龍山傳奇便不得不就此終止。
其實朱樉還想繼續,漢武帝四十年后的故事,以及大宋應對黨項一族的崛起更有看頭。
“末將董飛迎接來遲,請大王恕罪。”
“起來吧!通知下去,全軍向著蕭關前進。”
駐守在故朝那城遺址上的五萬騎兵,在朱樉的命令下達后。全軍拔營,向著北地前行。
“后來呢!”
見朱樉還有表現的,趙敏便自然要滿足朱樉。
朱樉道:“不說了,過蕭關去固原城。”
朱樉一舞馬鞭,馬兒吃疼奮力奔跑。
朱樉去固原,朱元璋則是到了西安城。
皇帝的儀仗擺開,西安百姓從城外到城內跪了一片。
坐在馬車上的朱元璋,透過馬車上的窗戶看到西安的面貌后,詢問身邊的太子朱標。
“西安人口竟然如此之多?”
是的,西安很是擁擠。在能通過四駕馬車的寬闊道路上依然很擠。
“回父皇,西安城登記在冊的人口有八十七萬。”
多少?
朱元璋一聽本能的質疑起來!他真是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嗯!父皇西安人口的確有八十七萬之多。”
聽到朱標確認的數字,朱元璋微微一嘆。
“兩年多的時間里,老二不僅讓西北的糧食自給自足,稅賦提升了五倍,更是讓人口翻了十倍。”
這話聽在朱標耳里,卻是刺耳。
很明顯,朱樉的無法無天得到了朱元璋最大的認可。
在朱標想來,要是二弟是老大。恐怕,他的太子之位將穩如泰山吧!
而自己,真像二弟說的一樣不堪嗎?
朱標覺得不是!
他并不是要抑武重文,他只是想讓大明能再有二十年時間休養生息。
畢竟開疆擴土,也是需要本錢的。大明,還沒有積攢起來足夠的底蘊。
“太子,你在想什么?”
朱元璋見朱標愣神,不由開口詢問起來。
朱標想了想,還是實話實說。畢竟好孩子很難撒謊。
“二弟臨走時,讓兒臣提升匠戶的待遇,并重視匠戶衛研制出的火器。二弟說,將來的戰爭將是火器的戰爭,刀槍劍戟都將成為歷史。”
朱元璋問道:“你是不是沒有答應?”
朱標點頭:“匠戶制度是我朝精英們所制定,豈能因為二弟一人之言改變。”
“糊涂。”
朱元璋聽后不由怒罵一聲。
隨后,朱元璋覺得自己的話有些重,便苦口婆心的教育起朱標。
“你二弟說的不錯,匠戶們創造生產為大明付出無數汗水,卻沒有得到一個公平的待遇。標兒你作為太子,可不能繼續按照如今的制度繼續下去。如何提高匠戶的待遇,并讓他們與民戶一樣,將來都是你需要去做的。”
朱標不可置信,他望著朱元璋小心翼翼的問道:“父皇為什么不將此制度改變?”
朱元璋苦笑道:“父皇當然想,父皇也能辦到,但父皇不能做。”
“為什么?”
朱標不解。
“因為我大明匠戶上百萬戶,人口占據大明一半。這是父皇留給你得民心之事。”
朱標恍然大悟,說道:“父皇,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嗎?”
朱元璋很是失望的看著朱標,這么簡單的問題朱標居然都想象不到。
他不明白,朱標這是怎么了?
難道是朱標來了西安之后,受了老二朱樉的影響,整個人變得遲疑了,似乎還在向著傻老二朱樉的道路上走去。
“標兒,你是不是心中有事?”
朱元璋很是關切自己的接班人。
“沒事,只是心中發悶,難受。”
朱標再次想起朱樉臨走時的辱罵,威脅。以及父皇看自己的眼神滿是遺憾。不由喉嚨一甜,一口鮮血噴涌而出,整個人暈厥過去。
“標兒,標兒……”
“來人,傳太醫。”
1392年,朱標自西安暈厥后,返京病逝,葬于南京,謚懿文太子。
自朱標離世以后,朱樉發瘋一般帶領五萬鐵騎在草原打開殺戒,于三年過后的1395年三月戰死。
朱樉的遺體被將士們送回南京。
朱元璋見到朱樉的遺體,不由老淚縱橫,賜其謚冊時說道:
“我深感哀痛,此乃父子之常情,我追賜謚號,此乃天下之公理。朕所封諸子,以你年長,首封于秦,希望你能永保祿位,以作帝室之屏。為何你不修養德行,以致殞身,故賜謚號為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