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晚上,加拿大溫哥華,灰熊隊主場聯邦快遞球館。
這一夜,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優秀球員匯聚于此,他們的人生都將因今天而發生重大改變。
對于大家而言,從小到大、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艱苦訓練,每一記投籃,每一下運球,每一次籃球擊地的聲音無數的清晨傍晚,數不清的日曬風吹。多少次拼盡全力的奔跑,多少次球場上的汗如雨下,多少次不顧一切地跳躍。全都是為了今天這一刻的到來。
無數不屑的努力,無數艱苦的奮斗,能否登上職業籃球的最高殿堂,所有的一切,都將隨著大衛斯特恩的聲音的一一定格。
“1998年NBA選秀大會,第一順位,洛杉磯快船隊選擇了來自”
大衛斯特恩的聲音一次次地在球館里響起,很多年輕球員夢想成真。
第一順位,洛杉磯快船隊選擇中鋒邁克爾·奧洛沃坎迪,
第二順位,溫哥華灰熊隊選擇控球后衛邁克畢比,
第三順位,華盛頓奇才隊選擇中鋒里夫拉弗倫茨,
第四順位,多倫多猛龍隊選擇前鋒安托萬賈米森,
第五順位,金州勇士隊選擇文斯卡特,
第六順位,新澤西籃網隊選擇德克諾維斯基,
第九順位,波士頓凱爾特人選擇保羅皮爾斯,
第十順位,圣安東尼奧馬刺隊選擇拉里休斯,
第十一順位,休斯頓火箭隊選擇邦奇威爾斯,
第二十二順位,夏洛特黃蜂隊選擇了拉夫阿爾斯通,
第二十五順位,費城76人選擇卡蒂諾莫布里,
第五十順位,夏洛特黃蜂隊選擇布拉德米勒,
作為本次選秀大會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球員,韓國的李某某在選秀大會上可是備受韓國媒體關注。
在大會開始前這一周時間里,美女主持人孔書英更是全程跟蹤報道李某某的狀況。
在選秀大會開始之后,李某某一直期待的首輪簽里出現自己的名字,可是,并沒有。
孔女士也是鼓勵著李某某,“李圭燮選手,還有第二輪28個簽位,你一定可以的!”
然而,當芝加哥公牛隊在第58位選中馬塞奧巴斯頓時候,李某某哭了,哭得稀里嘩啦,那是夢碎的聲音。
李某某選秀失利,孔書英淚流滿面地面對鏡頭這樣報道:
“很遺憾,我們李圭燮選手很遺憾地落選了。真的是可惜。他的預測順位是第59位!太可惜了!要是再多加一個球隊,我們李圭燮選手肯定入選NBA了。實在是太遺憾了...”
韓國的不少球迷都是感傷地落下了淚,
“沒事!我們明年再來!相信明年李圭燮選手一定會像李一樣夢想成真的!Figh挺!”
選秀大會結束了。
有人夢想成真,鯉魚躍龍門,從此成為人上人;有人夢想破滅,人生墮入灰暗中,黯然神傷;有人歡天喜地;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恨上帝不公
然而,很快事情就變得沒那么美妙了...
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奧林匹克大廈15樓的會議室里。
橢圓形的會議桌上,涇渭分明地坐著兩幫人。
一邊是大衛斯特恩為首,一邊是帕特里克尤因為首。
這是雙方的第十次勞資談判。
大衛斯特恩擺事實講道理,
“整個賽季,你們的工資已經達到‘與籃球有關的收入’的57%了,聯盟這個賽季有15支球隊處于虧損狀態。接下去,我們必須控制球隊薪資的上限...”
斯特恩把很多細節問題說了出來:資方要求降低球員的工資占比,限制球員工資的上限,要求提高NBA的年齡檻
然而,對面的尤因卻是不贊同的,
“不不不,這個我們最了解了,最多只有四支球隊虧損。我們球員打球那么辛苦,我們本來就應該多拿一點...”
NBA能有現在的局面,尤因認為都是NBA球員們一場一場比賽打拼出來的。
尤因提出的要求是:提高球員的年薪,把球隊工資帽提高,降低年齡檻,讓高中球員可以輕易進入NBA...
不管斯特恩說什么,尤因就是針鋒相對地提出反對意見,完全是以球員的利益為主。
現場突然陷入了一片沉寂,雙方大眼瞪小眼。
好一會兒之后,斯特恩苦口婆心地開口道:
“NBA球員的工資跟普通老百姓比起來已經高太多了,你們不應該要求得更多了。”
尤因想也沒想就說道,“是的,我們是掙得很多,但是我們花的也很多。”
“砰!”
大衛斯特恩拍案而起,桌上的鋼筆都跳了起來。他眼睛紅紅地看著對面自得的尤因。
“你”
斯特恩手指點了點對面的家伙,然而卻是什么也沒說,轉身憤憤地離去了。
第十次勞資談判不歡而散。
辦公室里,斯特恩憤憤不已。
“蠢貨!帕特里克就是個蠢貨!”
為什么球員工會會選擇讓帕特里克尤因這個腦殘當選球員工會的主席?
大衛斯特恩真的是想不通。
對面低眉順目的鴨蛋笑話靜靜地站著,什么話也不敢說。
“鴨蛋,你說現在應該怎么辦?”
大衛斯特恩又是把問題拋給了助理鴨蛋笑話。
勞資談判,這個可是大事啊。鴨蛋笑話可一點不敢怠慢。
“總裁,我覺得現在只能等。”
“等?”
大衛斯特恩凝著眸子。
本來這事就是勞資雙方的事情。那些個老頭全都在背后給我施壓,另一邊一個蠢貨也敢跟我叫板。
“好!等!那我就等!”
從去年加內特簽了6年1.26億大合同,森林狼陰陽合同被罰開始,就注定了這一次勞資糾紛。
今年3月開始,勞資雙方就有進行了談判。可是到了現在6月,第十次談判了,還是沒有一點的進展。
一直以來,球迷大眾都是支持的球員。可是,現在卻是有些不好說了。
有媒體把尤因談判時候說的話報道了出來:
“尤因說:’是的,我們是掙得很多,但是我們花的也很多。’”
這樣一來,美國的觀眾們根本不會再同情球員了。而是認為這只不過是“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之間的一場利益分贓的游戲”。
沒有那么多球迷給的壓力,資方強硬了起來,一步不肯讓。而球員工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也不會妥協。
事情開始慢慢變得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