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大仙  第77章.獻策

類別: 仙俠 | 修真文明 | 造化大仙 | 楚小草   作者:楚小草  書名:造化大仙  更新時間:2021-04-08
 
于是,那半天,浮休道人就一直與學子在普及一些武陵府的話題,直到下午,才開始教授術數和刑律之學。

術數一開始很簡單,特別是當浮休道人傳了許多武陵府通用的符號與公式之后,他們發現,平常較為難解的題目變得極為簡單,比如雞兔同籠、田畝分割、錢糧總數這類。

看著他們高漲的興趣,浮休道人心中暗笑了聲,等你們接觸到那些千難萬難的東西就知道這東西的難度了。

不過,他又想到那位郭守敬,一介散修,竟然能只憑借九章算術、天文歷書這些就能大致推算出星辰運轉規律,四時變化時日,確實是天賦凜然,自己遠遠比不過。

至于刑律之學,目前主要就是開講武陵府編制的《民律》、《刑律》、《雜律》的一些原則及執法原則,這些都只要認真聽就可以了。

王文統來到武陵城后,先是惴惴不安,不過過了幾天,看到武陵府毫無行動,連監視的也沒有,膽子又漸漸大了起來,學習之余,在武陵城內走街串巷,想看看這座城池的面貌。

這座城池從開始建立,已經有了十多年了,初步形成了規模,人民安居樂業。

在這里,王文統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物資充沛,比如糧食,與金陵一個價格,而且不像金陵那樣需要每人限購,而是敞開售賣,不過也沒人想著去囤積。

秩序井然,人民安樂,處處能聽到讀書之聲,家家有讀書的孩童,特別每到放學之時,無數幼童在街上橫沖直撞,即使跑到武陵府衙前,也沒人管,就是有時有些孩子探頭探腦的往里走,也只會被里面的衛士笑罵著趕出來。

有時,他站在竹山山腰,望著下面那繁華的城池,安居的百姓,心里有一種強烈的沖動要留下來,在這里著書立說,傳播他的學問。

可是,一想到家族還在山東,這種沖動就被另一種痛恨取代,因為與下面這些人比,自己家族顛沛流離,即使現在身居高位,也是提心吊膽,哪能與下面這些人比。

當他第一次到了號稱總集諸書的藏書閣時,更加復雜難言,江北經過金、蒙兩百年的屠戮,讀書人少之又少,有藏書的更是鳳毛麟角,而這里,汗牛充棟都不足以形容書籍之多。

如今的藏書閣,經過再次擴建,原本只有一座閣樓,如今有了五座,分照五行聳立,藏納了來自中原、西域、歐羅巴、天竺、中原等所有明廷搜羅到的藏書,橫跨諸子百家,乃至修行、神道、妖道、魔道,無所不包,可以說,如果你有什么問題,在這里找不到答案,在其他地方肯定也沒有。

而其中的藏書,王文統只找了《鬼谷子》、《商君書》及海外的所謂邏輯學等等關于縱橫之道的內容觀看,就已經讓他受益匪淺。

在樓中,他還看到了姚樞、許衡等漢臣,看來上次被俘虜后,他們并沒有被殺,而是軟禁在武陵城,與那郭守敬一樣。

不過,他也不敢去接觸這些人,他們肯定被嚴密監視,如果自己貿然接觸,那就是作死,況且那位陳真君肯定一定看出自己有不妥,只是可能懶得提醒武陵府,如果自己主動暴露了,肯定沒有自己好果子吃。

在這里待了大半年,他準備返回江北了,再不回去,恐怕忽必烈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叛變了,那些家人恐怕要死無全尸了。

抱著這種念頭,他從武陵城去了合浦港逛了一圈,看到了來往天竺和交趾的海船,看到了天量的糧食、布匹、金銀被運入武陵城。

如今金陵雖是明廷的行政中心,但是武陵城卻是最重要的制作中心,鑄幣就是在武陵城。

其實,他還想去火桑城看一看,傳說,那里是武陵府另一位真君,也是女性真君萬溪坐鎮?在那里培育良種、改進牲畜、琢磨種田之法,讓武陵府這種山地,水稻畝產卻比江北那些良田高了兩三倍。

可惜,那里真的是戒備森嚴,非請禁入,連靠近都不能,直接被陣法封閉。

回去的旅程雖然有點曲折,但是還是成功了,如今南北和平,明廷也只是巡邏,防止大船往來,對小船,并不在意。

王文統趕到和林時,已經是十一月,正是嚴冬大雪,冰封萬里的季節。

聽聞他歸來,忽必烈大喜,特意抽出一天時間與他詳談。

見到忽必烈,王文統首先跪地大禮,口稱:“參見大汗,大汗戰無不勝。”

接著,從懷里掏出了一本日記,遞給忽必烈,道:“大汗,這是臣在南國游歷所見所聞,大汗可以翻翻,了解一下南國狀況。”

接著,他大略講解了一下這大半年里的歷程,對武陵府的思考,對他們施政的心得,最后道:“大汗,對付這明廷,我有幾策,還望大王采納。”

忽必烈正翻閱著他的游記,聞言,鄭重道:“先生請說,我洗耳恭聽。”

“大汗,吾等需建官立制,以收江北人心,將北方千萬人口化為真正能掌握在手中的力量,以大汗的意志為方向的力量,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各王公自治,有事時出兵這樣,效率太低了,尤其是有人有異心時。”

“第二,吾等需敬重儒學,祭祀孔孟,重開科舉,收納江北讀書人之心,讓他們替我們去管制鄉野。同時,向四方傳訊,明廷以法家、道家、雜家之學治世,排斥儒家,不論南北,一大批讀書人肯定心生不滿,這就是我等可利用的力量。”

“第三,如今明廷說是一個朝廷,可是背后的支撐卻是一家小小的道觀,辰漏觀,如果我們離間他們二者的關系,想天下宣揚辰漏觀的威風,那位明王會不會心有不滿?別的門派怎么想?”

“如今,我們只有收人心,收讀書人之心,收修士之心,才能與明廷抗衡,甚至覆滅他們。望大汗斟酌。”

說完這些時日以來苦思冥想的三條計策,王文統像吐出了許久的,憋在胸中的一口氣,筋疲力盡,神色衰敗。

忽必烈嚇了一跳,連忙扶起他,問道:“先生怎么了?您可是我大蒙兀的功臣,可不能有事。”

“大汗勿憂,我只是精力消耗過度而已,將養一段時日就好了。”

“行,先生如此大功,我必不負先生,待先生身體大好,平章政事之職虛位以待。來人!”

叫進來一眾侍衛侍女,賞給王文統一棟大宅,數百位侍女,無數金銀珠寶,甚至靈藥和靈物都有好幾樣,還有一件護身法寶。

接著,他又在思考王文統所獻三策。尤其是后兩策,與手下收集而來的明廷的情況做比較,愈發認為是高明的計策。

想著最近,自己雖然與阿里不哥一直在漠南漠北追逐,但是心思一直放在南國,尤其是明廷開始整治整個南國的人力物力,擴充軍隊,實力越來越龐大,讓他寢食不安。

如今,王文統提出了這三策,至少讓他有了應對之策,不再幾乎讓他失去信心。

于是,他傳召郝經、許衡,將王文統的話復述給了二人,然后問二人的意見。

兩人聽聞,臉現訝異之色,沒想到那位以縱橫之術聞名的策士竟然去了一趟武陵府后就提出了這樣高明的三條計策。

對這三策,他們也是非常佩服的,尤其是后兩策,蒙兀人出的成本并不高,開科取士、建官立制,他們本來就開始在做了,王文統的意見,不過是將這個政策提前了而已。

兩人都稱贊這三策高明,于是,忽必烈就打算按照這三策實施,同時對二人說:“該向我那位兄弟展示最后的仁慈了,給他最后一個機會,如果他完全臣服于我,我可以保證他一生錦衣玉食。”

“是”,兩人拱手,退出了宮殿。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爭持續了差不多一年了,阿里不哥連連戰敗,被從漠北往西域驅逐,每次戰敗,忽必烈都特意放過他,以示自己的仁慈。

可是,阿里不哥每次再度掙扎,都消耗了親附他的勢力的底蘊,三番五次之下,那些明里暗里反對他、不滿他的人,都像被放血的肥豬一樣,虛弱著死去。

如今,那些王公們也看出了阿里不哥絕對沒有勝利的機會了,不會再給他任何支持,反而要劃清界限。

而阿里不哥也到了最后的抉擇時刻了,是投降,當一個無權無勢的吉祥物養起來還是自我了斷。

當再次被忽必烈圍在茫茫戈壁時,他已經到了西域腹地,極為靠近故城綠洲了。

到了這里,他知道,忽必烈不會再給他逃遁的機會了,他也不想逃了,這一年多來,他經歷了無數失敗、遁逃、東山再起,當他意識到忽必烈的目的時,他便再也難以支撐了。

他指著忽必烈,唾罵道:“蒙兀人的叛徒,背信者,你準備殺了我去當漢人的皇帝去了嗎?漢人今天能擁戴你登上皇位,后天也會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更好的皇帝而唾棄你的。”

“為什么只是漢人的皇帝呢?我是蒙兀人的皇帝,漢人的皇帝,遼人的皇帝,金人的皇帝,普天之下,所有人的皇帝,我將征服整個天下,成為獨一無二的征服者。”

“所有人,在我的治下,都是我的臣民,蒙兀人更是如此,你們將是我的兄弟,我的孩子,我的羽翼,成為人上人,永遠的領主老爺。”

忽必烈對著周圍的士兵、貴族發表了一通講話,然后這些話語就被層層傳開,于是山呼海嘯地“萬歲”、“大汗”之聲就響了起來,響徹天際。

所有人,包括阿里不哥戰敗的士兵都跪伏在地上,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兩個人站著,彼此對視,毫不相讓。

“哈哈,忽必烈,我在下面等著你,我死后,將我的頭顱砍下來,掛在和林城頭,我要看著,你是怎樣敗壞我蒙兀一族的大業的。”

說完,橫刀自刎,血濺三尺。

忽必烈看著這位自己的七弟,大哥蒙哥汗看好的接班人,自詡蒙兀族的守護者,不愿接受任何漢人事物的阿里不哥死在了自己面前,心里又是輕松又是沉重。

于是,他吩咐身旁的兀良哈道:“他是我的弟弟,按蒙兀人的規矩,就在此地厚葬他,他的領地,還給他的兒子吧。”

說完,一個人策馬往前奔去,他知道,接下來,他要迎接更艱苦的考驗了。

而此時的金陵,黃芪和五位閣臣依舊忙得團團轉,初步接收宋廷的勢力很順利,可是接下來需要組織大規模的移民、修繕水利,重新規劃行政區劃,推廣良種,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從不曾遇到過的挑戰。

特別是明廷準備將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定為府縣鄉三級,至于更下一級的村,就不是正式行政區,而是自然形成的聚集區,不過,每個村莊依舊會有一名村長、一名游徼管理。

整個南方被化為18個府,相比漢唐府道的概念,這個府要大得多,管理的事情也要多得多,因此,需要的官員也多得多,這就決定了,他們必須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外部引進。

而在這些時候,蘇越終于返回了桃園。

回去的時候,陳天兌現諾言,為他和趙巧稚二人舉辦了簡單的儀式,讓他們結成了道侶,然后在他們還在熱乎的時候,將他一腳踢進了辰漏觀,讓他不進階到金丹期,不準出來了。

而那些在桃園中修行的歌姬們,有趙巧稚提供的君山銀針茶,補起了身體的虧空,誕生了氣感,開始正式修行,也不知要幾年才能到達先天境界。

整個南北方都進去了難得的和平時期,但是暗地里,雙方都在厲兵秣馬,準備著下一次大戰的開啟,尤其是荊湘一線,雙方都在增兵,虎視眈眈。

而隨著又一艘海船靠岸,明廷已經在青島站穩了腳跟,將那里建設成了一處良港,一個堡壘,一處不斷從北方輸送人口的起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