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章了,又前進一步
散了,徹底散了,在高巍軍的追擊下,趙青身邊只剩下不到一千人,其他上萬明軍都四散而逃。
原本趙青帶著八、九百潰兵是向西方逃跑,想著與梅友松軍匯合,可看到高巍軍一直向西追擊,根本沒有管往北往南逃跑的明軍,趙青便明白敵人的真正目標是梅友松軍,根本不會在自己身上浪費多少時間。
想到這一點,趙青便帶著人向北逃去,果不其然,敵人根本沒有分兵過來追擊他。
跑了這么長時間,趙青一行人已經身心俱疲,在遠離敵人一段路程后便停下來歇息,一行人直接或躺或坐在地上。
剛剛下馬的趙青心中沒有劫后余生的喜悅,臉色滿是愁容,他想到了可能正在與敵人戰斗的梅友松軍,他也想到了這股擊敗己方繼續向梅友松軍前進的敵人。
開戰前趙青信心滿滿,認為能夠輕易打敗敵人,可沒想到自己卻被敵人輕易擊潰,自己面對的這支賊軍,更是像是敵人主力。
若是梅友松軍遇到這支賊軍,趙青也無法判斷梅友松軍能否擋住,這支賊軍實力強的可怕,趙青非常擔心不但自己這一支明軍敗了,連梅友松軍也被敵人打敗,那事情可就嚴重到極點,江西、湖廣很快都會陷落,大明危矣。
現在趙青只能期望梅大人能夠率領擋住打敗敵人,即便無法打敗敵人,也要擋住敵人。
然而趙青不知道,正面戰場上,梅友松大軍已經被王盛榮軍擊敗,以七千人馬斷后,才與王盛榮軍成功拉開距離,放棄一切輜重,快速向信豐縣城方向退去。
現在梅友松軍更是面臨一個非常危險的局面,王盛榮軍從南面追擊梅友松軍,高巍軍從東面而來,想要堵截后退的梅友松軍,兩面夾擊,梅友松軍該怎么辦?
“武昱,給你三個營人馬,擋住東面賊人一刻鐘。”
“末將領命。”
武昱帶著三個營六千多人馬與梅友松軍分開,向東北而行,想要擋住從東側而來要截住梅友松軍的高巍軍。
武昱知道,自己的下場很大可能會和周信宏一樣,但統帥的命令他必須聽從。
很快,武昱軍與高巍軍相遇。
“開火!”
高巍軍中火槍兵們將槍口對準前方的明軍士卒,伴隨著火光和黑煙,鉛彈猶如閃電一般扎進武昱軍隊列。
當高巍軍中所有火槍兵都完成一次射擊,武昱軍六千多人馬竟然只有一半人完好無損,看到前方同僚紛紛倒下,兩軍還沒有接觸上,武昱軍便直接崩潰。
六千多人的武昱僅僅遲緩高巍軍幾十秒時間,這點時間根本不足以讓梅友松軍拉開距離,即便梅友松軍臨時改變撤退方向,向西北而行,高巍軍依舊成功與梅友松軍后軍碰撞上。
一波波鉛彈襲來,拼命逃跑的明軍士卒一排排倒下,為了跑得更快一些,許多明軍士卒手中已經沒有武器,那些騎著馬的軍官統領更是放棄自己麾下士卒直接向前方跑去。
梅友松已經無法再派遣一支部隊斷后了,此時此刻梅友松軍幾近崩潰,大家都想著逃得一命,沒有人愿意斷后,連梅友松的命令都不行,除非梅友松親自帶著人斷后。
到現在為止,此戰明軍可以用大敗來形容,死傷人數比上一次宋應昌軍還多,若是這樣繼續下去,梅友松軍死傷人數甚至要超過前兩輪戰斗總和。
梅友松想到一個更嚴重的事情,南方各地明軍被抽調走大半,還招募那么多新兵,大軍再付出更多的死傷數字,那大明南方就要落入賊人手中,大明危矣!
“不能,不能這樣繼續下去,宋兄,你一定要帶著大軍安全撤退到信豐縣城。”
梅友松對著身旁的宋應昌說了一句,便帶著親衛向后軍行去。
宋應昌聽到梅友松的話語,當即明白梅友松的意思,他知道梅友松要親自帶著人給大軍斷后!
“梅兄!”
宋應昌喊了一聲,梅友松似乎聽到宋應昌的聲音,卻頭也沒有回一下,繼續向后軍行去。
一軍之統帥到底有多么受士卒們愛戴,看有多少人愿意與他們的統帥赴死就知道,梅友松帶著親衛要去抵擋人民軍,不少軍官統領知道統帥的動作,紛紛放棄逃跑,帶著親衛跟著梅友松一起逆行。
逆行的人越來越多,幾十人,上百人,數千人,近萬人,很快明軍末尾剩下一支近萬人的斷后部隊,由明軍統帥梅友松親自率領。
梅友松執掌這支明軍的時間并不長,只有幾個月時間,現在卻有那么多明軍愿意跟著梅友松赴死。
若是換成戚家軍,面對這種局面,恐怕不會有多少人選擇逃跑,都一起與戚將軍奮戰到底。
梅友松率領的斷后部隊中沒有精銳邊軍,也沒有震天營,在人民軍火槍兵下,根本不會給這兩支明軍精銳部隊發揮的時間,只會在槍林彈雨中一排排倒在戰場上。
現在梅友松是帶著明軍士卒們用自己身體去抵擋人民軍前進的腳步。
下一刻,數百枚鉛彈襲來,明軍斷后部隊當即便有數百人中彈倒下,人民軍在緩慢接近,一波波鉛彈飛射而來,一排排明軍士卒倒下。
看著不斷倒下的明軍士卒,梅友松憤怒的想要咬死所有賊人,卻無可奈何。
明軍才近萬人斷后罷了,高巍軍火槍兵們一人開火兩次,明軍斷后部隊便所剩無幾。
看到自己率領的斷后部隊這么快死傷殆盡,梅友松笑了。
親衛們以為自家大人是笑著面對死亡,只有梅友松自己知道他的笑容是嘲笑,嘲笑大明的官員們,嘲笑大明的豪紳商賈們。
將近半年時間里,對人民軍比較了解的梅友松自然知道人民軍為何迅速變得強大,強大到幾十萬明軍都被擊敗。
是那些官員們,是那些豪紳商賈們,他們不重視底層老百姓,如今迎來反噬。
死亡來臨前,梅友松終于親身感受到人民軍的強大。
“皇上,大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