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漢  第089章 家庭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晚漢 | 晚上去爬上   作者:晚上去爬上  書名:晚漢  更新時間:2020-02-23
 
開鍋當然用不著他親自動手,幾個仆人頃刻之間就搞完。

殺魚碼味,切咸菜和泡菜都是他親自負責,沒有鍋鏟也無所謂,隨便找一個木勺子代替。

豬油燒到七八成熱,然后放入切好的泡菜和咸菜、若干香料,混合在一起爆炒,翻炒兩三分鐘之后,倒入清水燒湯,煮沸之后再熬個十來分鐘,然后放入魚頭,最后下魚片。

晚餐。

“阿翁,快過來嘗嘗劉郎親自做的四道菜,非常特別的,阿翁絕對從未吃過!”李文君親自把她父親李瓚給拽了過來。

“哦?劉郎居然還會做菜?”李瓚有些驚訝。

“那還能有假?阿翁看看就知道了,聞著香味沒有?”空氣中飄過來一陣泡菜魚和炒菜的奇妙味道。

“咦?果然有些特別!”李瓚受到香味的刺激,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

他們家食案很大,可以供十二三個人共食,一家人吃飯,女眷當然不避諱。

李文君似乎也很放得開,并不像后世女子那般扭扭捏捏,秦漢時期的女子大多如此,敢愛敢恨,并不受過多的禮教約束,或者說后世的很多禮教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形成。

今晚,劉玘除了做了一釜酸菜魚,還炒了兩個素菜,和一份小炒。

“府君,夫人,晚輩也是按照師傅教的炒菜手藝初學,或許難以入口,請二位前輩嘗嘗!”他當然主動給二老夾菜。

對于自己的炒菜手藝,劉玘還是頗為自信,應該不會太難吃。

再說,也就是換了個做法而已,又沒有加辣椒什么的,并不會太影響進食。

李瓚與夫人王氏鼻子里聞著菜香,眼睛看著劉玘所做的那幾道菜,滿臉驚訝,當劉玘給他們夾菜時,心中又感到無比欣慰。

“劉郎客氣!你們也吃!”李瓚說完,開始嘗了一口他做的魚。

“嗯!這個魚好嫩呀,劉郎,真看不出你還有這份手藝!”李瓚連聲贊嘆。

其他的人自然早都等不及,一看見主人開吃,也都舉箸就餐。

“劉郎,你這個……這個炒菜吃著真香,顏色還是綠油油的,比煮的強多了!”李宣贊不絕口。

“子真兄過譽,我也是剛剛學……”劉玘緊跟著客氣幾句。

還別說,劉玘做的幾個葷菜素菜,居然被五個人一掃而光,最后只剩了些魚湯。

“這魚湯也不要到了,讓下人們泡飯,對了,明日給下面人們加一餐肉……”李瓚似乎對那魚還意猶未盡,他特別喜歡吃魚。

“諾!”王氏點頭答應著,然后叫過來旁邊的一個侍女,對她做了詳細安排。

“劉郎,你就先在這里多住些日子,至少要把我這里的廚工全部教會……”李瓚說道。

啊?你這里住著可不自由啊!晚上出去和兄弟們一起喝酒都不行,唉!

不過,反正過不了多久自己就要到東平陸去一趟,先忍著吧。

好在未來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性格還不錯,要是天天在耳邊嘮叨,自己可受不了。

晚餐之后,李瓚又把劉玘與李宣叫到書房,李瓚說道:“宣兒,我想,你就過一兩年入京城為郎,劉郎過些日子要出去辦事,你就幫著張羅一下那造紙一事。

此事非常重要,如果辦成了,對于劉郎今后的起步就會有莫大幫助。

按照慣例,宗室子弟如果察舉或者推薦,在京城一般會擔任三百石以上郎,在地方至少也是相長,我希望他將來能夠直接擔任四百石郎或地方六百石令……”

劉玘一聽,首先表示的感謝:“多謝前輩關照,晚輩感激涕零!”

他心中真的很感動,自己附身的這個人父母去世早,現在這兩個人可就相當于自己的父母。

漢代有“任子”制度,“吏二千石以上視事滿三年,得任同產若子一人為郎,不以德選。”

同產若子,翻譯過來就是:同母生的兄弟或者自己的親兒子。

也就是兩千石以上的吏,可以推薦弟或子一人為郎,推薦兩個人是不行的。

當然,絕大多數情況下,或者說百分百的情況下,高級官員的子弟都可以當官,只不過先后順序而已,因為同僚會相互推薦,這是那時候的特色。

李宣當然不敢違抗父命,急忙作揖點頭:“兒謹遵父命,請阿翁放心,兒一定幫助劉郎完成造紙的大事!”

“這我就放心了!”李瓚點點頭。

劉玘又說道:“府君,剛才晚輩看過了廚房,還是應該略微改造一下,加幾個風箱,晚輩發明的風箱在壽張縣推廣很快。

另外,據晚輩的師傅說,這鐵鍋做飯做菜,不但是味道更好而且快速,他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鐵。

所以晚輩的意思,應該盡快出臺一個規定,讓各亭、郡縣各公廚盡快都用上大鐵鍋,同時要宣傳讓百姓使用……”

“哦?補鐵?劉郎,這鐵難道也能吃?”李瓚一聽,瞬間有些發懵。

“當然可以!府君,據晚輩的師傅說,我們所吃的日常食物當中也含有鐵,不過多少不一。比如我們的血是紅色的,就是因為里面還有鐵。

如果缺鐵的話,就有可能會出現乏力、易倦、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氣短、心率增快,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體力耐力下降等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李瓚一聽,看著劉玘不像是說假話,很有些驚愕,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嗯,既然有如此大的好處,的確應該推廣,我看著也倒花不了多少錢,這樣,此事就由你去安排小府嗇夫拿出開支計劃。

同時再告訴荀功曹,令各縣各亭認真推廣,然后總結經驗,作為本國的成績上報朝廷……”

“府君,說到政績,晚輩倒有一個想法,如今人口增加、地方治安平穩才是最大的政績。

現在除了仁和亭那件事情之外,地方治安也沒太大問題,壽張縣成立聯防隊效果很好,似乎可以全國推廣。

要說到人口增加,別的方面也不大好想辦法,晚輩覺得可以從降低嬰兒、產婦死亡率方面著手。

如果這件事做得好,這一年算下來,增長幾千上萬人應該并非什么難事!”

“降低嬰兒和產婦的死亡率?嗯,這想法倒是好,劉郎有何高見?”李瓚一聽,又來了興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