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漢  第118章 法家后人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晚漢 | 晚上去爬上   作者:晚上去爬上  書名:晚漢  更新時間:2020-05-07
 
他想了半天,最后蹦出幾個字:管他的!

反正自己是個穿越者,在這個平行世界中就隨性吧!

再說,即便劉備成不了梟雄,也還會有其他的梟雄,比如說那公孫瓚、袁紹、曹操等等。

劉玘重新領了公服,正式上任議郎。他現在是關內侯,公服是按照侯爵,在此時僅僅次于王。

當京官什么都好,但是有一件事除外:早朝!

劉宏雖然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不過現在還是要每三日一朝,時間大在卯時二刻,如果換成后世的時間差不多是凌晨5:30。

這個時間要說起來也不算太早,很多朝代還要比這時間早得多,比如說明朝。

既然皇帝凌晨5:30就要開始辦事,臣子們自然都要更早起來。特別是對于某些家中比較貧寒的低級官員,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他們在宮城附近買不起房,可能會住在城中非常遠的地方,那里房價便宜,如此一來有可能凌晨兩三點鐘就要起床,非常折磨人,更何況現在是冬季,寒風刺骨。

洛陽河流橋梁縱橫,皇宮之中也有不少溝渠,由于宮中不讓點火,燈籠也不許帶,因此官吏們都是摸黑趕路。

在前些年,冬季下雨雪之時,甚至還有年老體弱的官吏掉入溝渠當中淹死者,令人惋惜。

劉玘住的地方離皇宮比較近,但依然寅時中就要起床。

李文君親自伺候他更衣,時間太早也吃不下什么東西,梳洗完畢之后他就帶了一個仆人,然后騎馬入朝參加第一次早朝。

之所以要帶仆人,這是為了自己入宮之后讓仆人牽著馬在宮外等候。

因為宮中不允許騎馬,除非是德高望重的年老大臣經過皇帝允許。

早朝的地方是北宮德陽殿。在德陽殿外面,官員們會按照官職高低大小、年齡等等分成若干隊列,然后依次進入大殿。

當然,在殿門口還有嚴格的身體檢查,防止攜帶兵刃入殿。

在宮殿之外,劉玘碰見了尚書盧植,現在盧植是他的師傅。

行禮見過之后,給他引薦了一個人:陽球,此人字方正,漁陽泉州人,四十六歲,家中世代為望族并擔任官職。

“……方正以前外地擔任守相,剛剛被主上任命為議郎。他擅長擊劍,騎馬射箭的本事很高。

不過他天性嚴厲,喜歡申不害、韓非的學術,與我等倒是大不相同……”盧植將他的經歷進行了詳細介紹。

劉玘一聽,“方正”這個字取得好,與他的行為相符合,對于此人的經歷他大致清楚,知道他結局并不是太好。

此人非常講義氣,肯為朋友兩肋插刀,當然,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也都能做到這一點。

在洛陽能夠遇到一個精通法家之人,劉玘很高興,也算是志同道合,當然人家是前輩。

“前輩正直無私,是晚輩之楷模,今后還請前輩多多指教!”劉玘首先拱手。

陽球也拱手還禮:“元白身懷絕技,又是大才子,還敢于對宦官族人下手,在下真心佩服!”

盧植對陽球說道:“方正,你這次能夠免罪,如今擔任議郎,我與喬公祖(喬玄)在主上面前說了四五次才辦成,你差一點就沒命了。

今后辦事一定要小心,特別是要按照國家法定的程序辦,不可莽撞,不可隨意殺人,那些宦官也是不好惹的……”

盧植又給了他若干忠告。

陽球首先表示了感謝,不過他對于自己的行為并不后悔,對于盧植的話也有些不以為然:

“……在下一旦有機會,一定要鏟除那些惡宦官,即便身首異處、全家抄沒也在所不惜!”

盧植一聽,也就不好再說話了。

劉玘一聽到這話,心中倒是很有幾分佩服:果然是一條漢子!

不過說實話,你只看到表象,看不到更深層的政治斗爭:

那些宦官背后實際上是皇帝的支持,皇帝如果覺得哪些宦官過于張揚,才會讓其他人將其除掉,用以平衡各方勢力。

總之,從本質上講,那些宦官不過是皇帝的打手罷了,你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那就注定了你悲劇的命運!

盧植就是這樣一個人精,人家是經學大師,對這些東西早就研究得十分透徹,一般人都趕不上。

幾個人又說了一些閑話,隨后時間到了,有御史招呼眾人排好隊按照順序入殿。

劉玘因為是侯爵,所以排的位置比較靠前,剛好在北軍五校尉之后。

過去關內侯的排位更高,相當于九卿,現在早就不行了。

進入大殿之中,眾人恭敬的站好,隨后就有中郎將高聲喊道:“左右廂平安,請陛下升殿!”

這句話說完之后,大殿后面的一道后門被人徐徐打開,隨后若干郎中、宦官、宮女簇擁著皇帝走了出來。

眾人行禮見過之后,就按照順序開始奏事。

通常說來,早朝的時候說的都是大事情,否則幾百個人你一句我一句不知說到什么時候。

還有,有事要向皇帝稟報通常是寫奏折,這樣才能夠把問題說得清楚,特別是對于有些口頭能力表達差的人。

劉玘沒什么事情好稟報,只是用耳朵聽著,順便認真觀察相關程序,同時認識相關的官員。

過了片刻就聽見尚書臺的一位尚書出班奏報:“臣有事啟奏,昨日臣聽說,鮮卑的騎兵居然進入漢地七八百里,一直抵達到雁門郡殺人搶劫財物無數。

真是豈有此理!臣以為必須要派兵加以懲戒,否則他們將有恃無恐,大漢邊境永不得安寧!”

這話說完之后,整個大殿就炸開了鍋,有人搖頭表示嘆息,有人在竊竊私語。

皇帝劉宏聽得臉色發青,皺著眉頭長嘆了一口氣,隨后又問眾人的意見如何。

于是眾大臣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如今這種形勢之下,當然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是表示支持出兵,理由是不能縱容他們,否則鮮卑人必定會得寸進尺。

第二種意見當然是強烈反對,現在國庫根本沒錢,出兵打仗可是很費錢的。

再說了,鮮卑騎兵勇猛善戰,很難對付,稍不注意就可能全軍覆沒,他們提醒皇帝一定要慎之又慎。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