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很著急,但是他不能表現出來,他是一國之君,誰亂,他都不能亂。
“王輝,現在京兆府那里,應該已經塵埃落定了吧?”李世民批完一本奏章之后,突然間說道。
在一旁侍奉著的王輝聞言,立刻說道:“李公子乾坤握定,定會馬到功成。”
“朕也相信他。”李世民這一句話,就說明了對李原的信任,這是超乎尋常的信任。
就在此時,有太監進來稟告,刑部尚書李道宗有事稟告。
“傳。”李世民立刻說道。
李道宗匆匆忙忙從外面趕了回來,見到李世民之后,躬身施禮,“臣參見陛下。”
“承范不用多禮,深夜到此必有重事。“李世民深知若是沒有及其重要的事,李道宗是不會如此急匆匆進宮。
“陛下。”李道宗左右看了看,李世民揮了揮手,讓左右退下。
李道宗這才稟明實情,“皇兄,長安兇殺案的兇手已經抓到了,是京兆府的捕頭葉長青。”
“是他!”李世民也是一驚,“此人我當初見過,長安百姓對他的風評很好,再過兩年,朕準備調他入軍中了。但是沒想到呀!”
“皇兄幸好你沒有調他入軍中,此人真實的姓名是竇千秋。”
“姓竇?他是竇建德的后代。”
“是竇建德的親生兒子。”
李世民聞言,閉上了眼睛,嘆了口氣。“何必呢!”
李道宗又接著說道:“竇千秋和李原決斗,戰敗后自殺。但是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原和皇弟說的幾句話。”
“什么話?”
“小心李孝常,他才是最后的黑手。”
李孝常是隋朝大將李圓通的兒子,是李淵的族弟,李世民的族叔。現封上柱國、義安郡王、利州都督。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大唐剛剛穩定下來的情況下,反叛了。打著營救李淵的旗號,但是心里想的什么,大家都是一清二楚。
皇位,每個人都對它心生覬覦之心,但是它卻是只有一個。
“朕的好叔叔,還真的是好叔叔。”李世民恨聲說道,為什么李世民僅憑著李原的話就相信了呢?一是對李原的相信,二就是李世民一定是聽到了風聲,至于這風聲是怎么來的,大家心中都有數。
“皇兄,李孝常手握重兵,不得不防,應當早做處置。”李道宗這話一驚說的非常的明白,李孝常此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本事,再加上他手中的軍隊,很有可能瞬間起兵,到那時就算能夠平叛,也是很麻煩。
“他還翻不起什么波浪,裁撤藩王的時候,朕特意對他網開一面,但是朕的這位叔叔,似乎心中略有不平。早都有風聲傳入了朕的耳中。只是沒有想到長安的事也有他影子。看來是時候該讓朕的這位叔叔知道一下天子之怒了。”
深夜,多位大將進宮,隨后連夜出了長安城,不知去向。
但是這些都和李原沒有什么關系。他離開京兆府之后,就回到了逍遙茶樓,然后等待著孟子虛、陳靈鏡、胡景年的消息,在得知他們都已經平安之后,就安心的泡澡了。
但是李原還是有一件事不是特別的放心,那就是夜獨狂。自己這邊將他的兩個徒弟,殺死一個,抓住一個。這位西方武林的刀界前輩會不會一怒之下,殺到中原,要找自己報仇呢?
夜獨狂當年能在西武林掀起腥風血雨,來到中原武林,也是一樣的無邊殺業。但是這樣一位前輩,估計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是大事件,就算來了,自己也能早做準備吧。
想到這里,李原就很安心了,躺在床上,慢慢的就睡著了。
長安的案件結束,李原就沒有什么事了,每天不是在茶樓,就是去李府陪著徐芷兮,小日子過的很舒服。幾天之后,在茶樓的李原,突然收到了敕旨,就見王輝帶著禁軍在茶樓的門口,旁邊的百姓站在兩旁圍觀。(唐朝的時候,沒有圣旨的稱呼,常用的是敕旨。)
李原身穿白衣,戴著面具出迎。拂衣跪地,等待著宣旨。王輝看到李原戴著面具,也沒有說什么。李原現在受圣上如此的恩寵,誰敢說什么。
王輝敕旨念的什么,李原是不知道。胡景年在一旁給李原解釋,“皇帝的意思就是老爺你獻寶有功,特賜御賜匾額,外加玉帶一條,更有黃金千兩。”
“獻寶?”李原知道這應該是李世民找的借口,為了保護自己。所以欣然接旨。
“還不給李掌柜的將匾額安好。”王輝對著身后的禁軍說道。
身后幾名禁軍抬著一個巨大的匾額,上有黃布遮蓋。
“李掌柜的,這匾額掛在何處?”王輝問道。
御賜的匾額肯定是不能掛在茶樓的外面了,風吹雨淋的,弄壞了不好。“就掛在一樓正對著門口的地方吧。”其實就是面對著正門的地方,一進門就可以看到。是古代屋內匾額常放的地方。
“很好,去把匾額掛上,小心著點。”王輝吩咐道。
幾名禁軍小心翼翼地將匾額掛好,王輝對著李原說道:“李掌柜的,這匾額上的黃布,得你親自揭下來。”
李原聞上前,沒有走木梯,而是施展輕功,身似飛燕,掠過匾額,伸手將黃布揭下來。
落地時只見匾額之上,是李世民親手所寫的“逍遙茶樓”四字,飛白體縱橫,內含皇家之氣,大氣磅礴。更有李世民私印,顯得無比恩寵。
茶樓內外的觀眾都是鼓掌祝賀,一時之間熱鬧非常。
李原讓胡管事的給每個禁軍一貫銅錢,表示感謝。李原則是拿出十兩黃金塞到了王輝的手上,“大監替我謝謝皇上的恩情。”
“咱家明白。”王輝不動聲色的收下了李原手中的黃金,然后從袖子中拿出了一塊令牌,輕聲說道:“李掌柜,這是皇上讓我暗中交給你的。“
李原接過來,令牌入手溫潤,乃是上等玉石所做。”大監,這是?“李原不解,隨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