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六月以后,成永興的陪聊業務,愈發的繁忙。
由于條件的限制,再加上距離的遙遠,他不得不通過電話,一點一滴的跟蹤遠方的進展。
經歷了s的洗禮,成永興對于半導體設備的使用,并不陌生了。
但是他現在又來到了一個全新的挑戰面前。
1989年到1990年這個節點,對于一名程序員來說,差不多是最差的年代。
c軟件剛剛起步,網絡時代還沒有到來。國內的軟件市場,還處于一種發燒友的環境。市場就根本不要提了,學校計算機里用的軟件,都是免費的。
但是對于藍光ed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年代。
藍光ed發明專利的前置條件,在89年先后都已經出現。
1989年,日本ntt公司的松岡隆志發明了以用氮氣作為載氣的方法,獲得gan材料生長的標準工藝。
1985年,赤崎師生,發明了“兩步法”生長技術使得gan的晶體質量顯著改善,然后又在1989實現了世界上第一支gan基n結ed。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年里,藍光ed技術,一直在不停的進步,而且走到了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上。
但從90年到93年,藍光ed大規模量產之前,整整三年,整個世界,完全成了中村一個人的舞臺。
在這個階段,其它人雖然也有所收獲。但是這些收獲,通通被證明,走在了錯誤的道路上
成永興這段時間,通過電話與傳真,遙控著遠方的盟軍力量,不停地攻打兩個關鍵關卡。
這些關卡,在整個藍光ed的八卦史里,也都非常有名。
第一關,就是ocvd的改造設計。
在加熱器內置后,整個反應室的設計,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要的設備材質從石英變成了金屬。
這個變化是決定性的
可以說,中村完全是設計了一種不同類型的ocvd,除了名字相同,原理相同以外,兩者之間,再沒有什么是相同的。
這個改造,是所有事情的起點。
如果不是中村這個怪胎,也許藍光ed的出現,還要再等待三十年
這件事情的難度,我們可以做個比喻。
有位學習集成電路設計的老兄,不滿意現有光刻機的精度,或者易用性,于是自己動手設計和制造了一種新類型的光刻機
這種光刻機不但能用而且好用,各種技術指標,全面爆棚
又或者是一名醫生,不滿意現在的ct掃描儀,自己動手做出了核磁掃描儀
通過這兩個例子,大家就能理解,中村的成就是多么的離譜。
術業有專攻。
隨著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科的種類也是越分越細。這種細分的結果,使人的知識面反而越來越窄,每個人都成為了大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
人一旦離開了現代社會這個大機器,被餓死在野外,是大概率事件。
被現代化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精英,儀器的使用者和儀器的制造者,是兩種完全不同領域的人。
正是這種跨專業,跨領域,儀器制造廠對使用者的需求和困擾,并不是那么敏感和理解。這也是ve,甚至ocvd早就誕生,但只有到了今天,才被中村改造。
光刻機的廠家,肯定很煩芯片設計人員跑過來指手畫腳,告訴他們如何設計儀器。
在科儀,如果不是他們走投無路,會甘心情愿的聽成永興瞎指揮
把石英改成金屬你那不是瘋了吧
這一關,中村靠的是天賦,成永興靠的是外掛和金手指。
過了第一關,就是第二關。
這個第二關,也跟設備結構有關系。
這就是被后世沿用三十年之久的“ofow“雙吹法進氣模式。
gan材料的生長溫度比傳統半導體要高很多,一般在1000度以上。
在高溫下,襯底表面的氣體會自發向上擴散,造成外延表面的氮分壓不夠,gan容易分解。
中村發明了一種雙束流反應室結構,即一路為水平氣流攜帶化學反應的前驅物進入反應室,另外一路為垂直的氣流從反應室自上而下進入。
說穿了,就是兩股氣流,一個是側吹,一個是從上往下吹。這股自上而下的氣流,起到了壓制gan分解的作用。
這個工藝方法的出現,完全是中村拍腦袋的結果,沒有任何解釋。
中村沒有走任何彎路,一步到位,直接就是正確的方式。
這種運氣和巧合,令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很無語
因為,再沒有第二個開發人員,采用這
種方式
從已經披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成永興甚至高度懷疑,這個中村其實也是個穿越者
他的一些操作手法,技巧,甚至人生選擇,都出現得毫無道理。
中村身為名校的研究生,居然放棄大城市,大公司的工作,跑到一家鄉鎮企業打工,不就是為了追求相對獨立,完整的研發權力嗎
在大公司,你想改造設備和儀器
先討論討論
這點跟成永興在檢測專業,霸占資源去做半導體項目的思路,像不像
中村大俠,真正進軍藍光ed是從89年4月。
這家伙一出山,就一路出成果,殺遍全世界
他出現在ed戰場的時候,就是滿級大號渾身帶著極品的裝備,技能
然后就見神殺神,佛擋殺佛。單槍匹馬,殺出條金山銀海出來。
這故事編的,除了穿越類小說,誰都不敢這么寫。
藍光ed的征程,還十分漫長,過了一關還有下一關。
關關都有大boss,離最終的勝利,還很遙遠。
步步驚心系列,主要是指藍光ed涉及到一些技術文。它不是連續放出的。而是貫穿在這一卷的始終。
♂領♂域♂文♂學♂♂www.li♂ng♂yu.or♂g